污水处理用组合式生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0570发布日期:2021-04-06 12:0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用组合式生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组合式生化处理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水污染也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用于污水处理的设备罐体主要有混凝土罐、玻璃钢罐和碳钢罐三种。混凝土罐的缺陷:施工周期长,存在腐蚀、渗漏污染地下水等潜在危险;玻璃钢罐的缺陷:刚性不足容易变形,长期耐温性差,一般不能在高温下长期使用,抗老化性能差,在紫外线、风、沙、雪、化学介质、机械应力等作用下容易导致性能下降,制作工艺不环保,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碳钢罐的缺陷:强度不够高,耐腐蚀性差,特别是埋于地下时耐腐蚀性能急速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处理用组合式生化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水处理用组合式生化处理系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依次竖置设置的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组合而成;

第一沉淀罐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和竖置圆筒状的第一检查口,第一检查口底端与第一沉淀罐内腔连通,第一沉淀罐用于对污水进行一次沉淀处理,第一沉淀罐通过第一输送管与缺氧处理罐连通,第一输送管将经过一次沉淀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缺氧处理罐内;

缺氧处理罐用于对污水进行缺氧处理;缺氧处理罐通过第二输送管与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连通,第二输送管将经过缺氧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

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次生物膜处理的固定床生物膜,其顶壁设有竖置圆筒状的第二检查口,第二检查口底端与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内腔连通,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通过第三输送管与回流罐连通,第三输送管将经次生物膜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回流罐内;

回流罐内腔底部设有第一回流泵,该第一回流泵通过第一回流管与缺氧处理罐连通,第一回流管将回流罐底部的液体输送至缺氧处理罐内;回流罐通过第四输送管与第二沉淀罐连通,第四输送管将回流罐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二沉淀罐内;

第二沉淀罐用于对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第二沉淀罐设有用于向外输出液体的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竖置圆筒状的第三检查口,第三检查口底端与第二沉淀罐内腔连通;且第二沉淀罐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回流泵,该第二回流泵通过第二回流管与第一沉淀罐连通,第二回流管将第二沉淀罐底部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沉淀罐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床生物膜由若干根并排直立设置的塑料网管组成,且塑料网管上附着有生物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设置在第二沉淀罐底部侧壁上,且与管帽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流罐还设有曝气舱,曝气舱中的曝气机通过曝气管路给缺氧处理罐提供氧气。

优选的,所述罐体为聚乙烯罐体。

优选的,沿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凸设有若干加强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罐体由依次竖置设置的第一沉淀罐、缺氧处理罐、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回流罐和第二沉淀罐组合而成;罐体可埋且罐体都为聚乙烯罐体,具有抗老化、防腐蚀、高密度等特点,不易受周围环境和水质的影响,深埋地下无泄漏、损坏隐患,罐体经久耐用,且罐体都设有由多个加强筋构成的加强结构,使得罐体能承受较大的静液压力,且罐体埋于地下后,罐体外部泥土覆盖产生反作用力,使得罐体在土中不易产生纵向与横向形变。当罐体埋入地下后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分散四周及上部外力对罐体的挤压,起到对罐体的加强稳固作用,保护罐体的结构,延长罐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占用面积小、便于罐体底部沉淀物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污水处理用组合式生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污水处理用组合式生化处理系统中固定床生物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水管;3、第一检查口;31、第二检查口;32、第三检查口;4、第一出水管;5、第二出水管;51、管帽;6、第二回流泵;61、第二回流管;7、第一回流泵;71、第一回流管;8、固定床生物膜;9、第一输送管;91、第二输送管;92、第三输送管;93、第四输送管;11、第一沉淀罐;12、缺氧处理罐;13、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14、回流罐;15、第二沉淀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组合式生化处理系统,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由依次竖置设置的第一沉淀罐11、缺氧处理罐12、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13、回流罐14和第二沉淀罐15组合而成;

第一沉淀罐11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2和竖置圆筒状的第一检查口3,第一检查口3底端与第一沉淀罐11内腔连通,第一沉淀罐11用于对污水进行一次沉淀处理,第一沉淀罐11通过第一输送管9与缺氧处理罐12连通,第一输送管9将经过一次沉淀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缺氧处理罐12内;

缺氧处理罐12用于对污水进行缺氧处理;缺氧处理罐12通过第二输送管91与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13连通,第二输送管91将经过缺氧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13内;

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13内设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次生物膜处理的固定床生物膜8,其顶壁设有竖置圆筒状的第二检查口31,第二检查口31底端与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13内腔连通,固定床生物膜处理罐13通过第三输送管92与回流罐14连通,第三输送管92将经次生物膜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回流罐14内;

回流罐14内腔底部设有第一回流泵7,该第一回流泵7通过第一回流管71与缺氧处理罐14连通,第一回流管71将回流罐14底部的液体输送至缺氧处理罐内12;回流罐14通过第四输送管93与第二沉淀罐15连通,第四输送管93将回流罐14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二沉淀罐15内;

第二沉淀罐15用于对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第二沉淀罐15设有用于向外输出液体的第一出水管4、第二出水管5和竖置圆筒状的第三检查口32,第三检查口32底端与第二沉淀罐15内腔连通;且第二沉淀罐15内腔底部设有第二回流泵6,该第二回流泵6通过第二回流管61与第一沉淀罐11连通,第二回流管61将第二沉淀罐底部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沉淀罐11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床生物膜8由若干根并排直立设置的塑料网管组成,且塑料网管上附着有生物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5设置在第二沉淀罐15底部侧壁上,且与管帽51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流罐14还设有曝气舱,曝气舱中的曝气机通过曝气管路给缺氧处理罐提供氧气。

优选的,所述罐体1为聚乙烯罐体。

优选的,沿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凸设有若干加强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