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41718发布日期:2021-03-19 12:2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粉尘飞扬会影响工作环境和人员健康,其通常需要利用除尘设备将煤尘进行吸附捕集,根据空气中含尘量的浓度不一,生产实践中也有多种类型的除尘设备用以除尘作业,以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煤场除尘环保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利用惯性力除尘设备进行除煤尘作业时,由于煤尘中的尘埃黏结性、吸湿性不一,而造成颗粒物大小轻重不一,其被吸附进设备筒内腔时,轻体积的尘埃颗粒物会因惯性力小而慢于较大颗粒物过筛腔壁,使得轻体积尘埃容易在内腔中停留较长时间,而容易出现二次扬尘现象。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其结构设有机体、脚架、风机、吸入口、集尘箱,所述脚架焊接连接在机体的下方位置,所述集尘箱贯通连接于机体底部,所述风机安装在机体的一侧位置,所述吸入口贯通于风机的上方。

所述机体设有筒壁、上排口、下排口、尘入口、筒内腔,所述筒壁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上排口设在筒壁的顶端位置,所述下排口贯通设在筒壁的底端位置,所述上排口位于下排口的正上方,所述尘入口与筒壁为一体化且贯通设在其侧端偏下方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内腔设有筛出落腔、吊扣、净排区、外筛区,所述筛出落腔与筒内腔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内侧,所述吊扣活动连接在筛出落腔上下端位置处,所述吊扣与外筛区活动配合,所述净排区位于外筛区内部,所述外筛区与吊扣配合可以做旋转活动,所述外筛区为有横向通透口的环柱块,所述外筛区供尘埃气体的筛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筛区设有第一筛环、贯穿扣、兜接簧、第二筛环,所述第一筛环与外筛区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最外周位置,所述贯穿扣活动连接在第一筛环的内侧端,所述兜接簧穿接于贯穿扣且活动配合,所述第二筛环活动于第一筛环内侧,所述兜接簧两端与第二筛环外周端活动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第一筛环为有通透口的柱状筛板,所述第二筛环呈圆环形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筛环设有环移外框、弧环块,所述环移外框后端嵌固连接在前侧端,所述弧环块呈圆环状态,且为有空洞的筛板,所述弧环块设有四个,关于环移外框中心呈环状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环块设有前口、摆门体、内槽室、前卡板、卡插板、伸缩接杆,所述摆门体一端与第一筛环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内槽室与弧环块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内部,所述前卡板嵌入安装在内槽室中,卡插板活动卡合于前卡板后端,所述伸缩接杆连接在前卡板、卡插板之间且活动配合,所述摆门体设有三个,做单向摆开活动,所述前卡板、卡插板为相互卡合的齿板,所述伸缩接杆辅助前卡板、卡插板的分离与复位,所述摆门体受气流压力向内槽室中摆开,将尘埃向内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门体设有透孔边、负压囊、互力囊、撑导块、硬头端,所述透孔边与摆门体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前侧端位置,所述负压囊与内侧端相连接,所述负压囊与互力囊反向设置且活动配合,所述撑导块嵌入安装在摆门体内部,所述撑导块活动配合于负压囊、互力囊之间,所述硬头端与摆门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透孔边为有通口的前端边,所述负压囊与互力囊均为椭圆状,且为橡胶材质,具有优良的柔韧性,所述硬头端为树脂材质,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撑导块为硅胶材质的椭圆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二筛环在兜接簧的兜撑作用下做环状式位移,使弧环块不断活动于净排区内侧边缘端,其活动带动气流流向和流速,使摆门体与气流之间相互作用而受气压冲力,其向内槽室中摆开,便于含尘气体向内槽室流动,将轻体积颗粒物进行吸附,继而卡插板与前卡板分离吻合,使得尘埃颗粒物透过前卡板、卡插板的孔洞,而进入内槽室后被截留于其内部,防止颗粒物的反向逸出。

2.通过透孔边可增强气压穿透力,便于负压囊快速受压形变,继而让撑导块弧状曲变,其背部产生的顶撑力,令摆门体呈反向弧曲,从而对含尘气体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产生向内槽室内部的吸附力更强,当气流对冲力减小时,负压囊与互力囊的相互作用,使摆门体迅速回复原状,回摆力增强而将尘埃颗粒物拦截在内槽室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机体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筒内腔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外筛区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第二筛环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弧环块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摆门体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脚架-2、风机-3、吸入口-4、集尘箱-5、筒壁-11、上排口-12、下排口-13、尘入口-14、筒内腔-15、筛出落腔-151、吊扣-152、净排区-153、外筛区-154、第一筛环-q1、贯穿扣-q2、兜接簧-q3、第二筛环-q4、环移外框-q41、弧环块-q42、前口-w1、摆门体-w2、内槽室-w3、前卡板-w4、卡插板-w5、伸缩接杆-w6、透孔边-w21、负压囊-w22、互力囊-w23、撑导块-w24、硬头端-w2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其结构设有机体1、脚架2、风机3、吸入口4、集尘箱5,所述脚架2焊接连接在机体1的下方位置,所述集尘箱5贯通连接于机体1底部,所述风机3安装在机体1的一侧位置,所述吸入口4贯通于风机3的上方。

所述机体1设有筒壁11、上排口12、下排口13、尘入口14、筒内腔15,所述筒壁11与机体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上排口12设在筒壁11的顶端位置,所述下排口13贯通设在筒壁11的底端位置,所述上排口12位于下排口13的正上方,所述尘入口14与筒壁11为一体化且贯通设在其侧端偏下方位置。

其中,所述筒内腔15设有筛出落腔151、吊扣152、净排区153、外筛区154,所述筛出落腔151与筒内腔15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内侧,所述吊扣152活动连接在筛出落腔151上下端位置处,所述吊扣152与外筛区154活动配合,所述净排区153位于外筛区154内部,所述外筛区154与吊扣152配合可以做旋转活动,所述外筛区154为有横向通透口的环柱块,所述外筛区154供尘埃气体的筛选,净排区153将分离出的干净气体向上排出。

其中,所述外筛区154设有第一筛环q1、贯穿扣q2、兜接簧q3、第二筛环q4,所述第一筛环q1与外筛区154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最外周位置,所述贯穿扣q2活动连接在第一筛环q1的内侧端,所述兜接簧q3穿接于贯穿扣q2且活动配合,所述第二筛环q4活动于第一筛环q1内侧,所述兜接簧q3两端与第二筛环q4外周端活动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第一筛环q1为有通透口的柱状筛板,所述第二筛环q4呈圆环形态,所述第二筛环q4在兜接簧q3的兜撑下往复位移,能先一步将轻体积的颗粒尘埃收集。

其中,所述第二筛环q4设有环移外框q41、弧环块q42,所述环移外框q41后端嵌固连接在42前侧端,所述弧环块q42呈圆环状态,且为有空洞的筛板,所述弧环块q42设有四个,关于环移外框q41中心呈环状分布,所述弧环块q42在环移外框q41的带动下活动,能与轻体积的颗粒物先一步接触而将其收集。

其中,所述弧环块q42设有前口w1、摆门体w2、内槽室w3、前卡板w4、卡插板w5、伸缩接杆w6,所述摆门体w2一端与第一筛环q1铰接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内槽室w3与弧环块q42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内部,所述前卡板w4嵌入安装在内槽室w3中,卡插板w5活动卡合于前卡板w4后端,所述伸缩接杆w6连接在前卡板w4、卡插板w5之间且活动配合,所述摆门体w2设有三个,做单向摆开活动,所述前卡板w4、卡插板w5为相互卡合的齿板,所述伸缩接杆w6辅助前卡板w4、卡插板w5的分离与复位,所述摆门体w2受气流压力向内槽室w3中摆开,将尘埃向内吸,卡插板w5受气压与前卡板w4分离,使得尘埃颗粒物通过其上方的通透口而被收集,并在摆门体w2复位闭合时,防止尘埃反向逸出。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人员通过启动开关,使风机3运行工作,对吸入口4有配合,让含尘气体从吸入口4被吸附,经由尘入口14向筒内腔15中排入,随着尘埃颗粒物被吸附后的惯性力,其透过外筛区154的作用,使颗粒物被筛出至筛出落腔151,重力掉落至下排口13而在集尘箱5中被收集,不含尘气体从净排区153向上排口12排出,含尘气体进入净排区153的过程中,被第一筛环q1先行筛分,第二筛环q4在兜接簧q3的兜撑作用下做环状式位移,使弧环块q42不断活动于净排区153内侧边缘端,其活动带动气流流向和流速,使摆门体w2与气流之间相互作用而受气压冲力,其向内槽室w3中摆开,便于含尘气体向内槽室w3流动,将轻体积颗粒物进行吸附,继而卡插板w5受气流压力而向后端滑动,与前卡板w4分离吻合,使得尘埃颗粒物透过前卡板w4、卡插板w5的孔洞,而进入内槽室w3后被截留于其内部,防止颗粒物的反向逸出,透过弧环块q42后完成筛分,从而完成轻体积颗粒物的吸附与收集。

实施例2:

如附图7所示:

其中,所述摆门体w2设有透孔边w21、负压囊w22、互力囊w23、撑导块w24、硬头端w25,所述透孔边w21与摆门体w2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前侧端位置,所述负压囊w22与a21内侧端相连接,所述负压囊w22与互力囊w23反向设置且活动配合,所述撑导块w24嵌入安装在摆门体w2内部,所述撑导块w24活动配合于负压囊w22、互力囊w23之间,所述硬头端w25与摆门体w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透孔边w21为有通口的前端边,所述负压囊w22与互力囊w23均为椭圆状,且为橡胶材质,具有优良的柔韧性,所述硬头端w25为树脂材质,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撑导块w24为硅胶材质的椭圆块,所述透孔边w21的通口能有较强吸气力,而辅助负压囊w22形变,对撑导块w24造成挤压,两者相互作用,便于摆门体w2整体的弧状形变,对颗粒物有引向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当摆门体w2受气流压力摆开时,通过透孔边w21,增强气压穿透力,便于负压囊w22快速受压形变,其受压后作用于互力囊w23,继而让撑导块w24弧状曲变,其背部产生的顶撑力,令摆门体w2呈反向弧曲,从而对含尘气体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产生向内槽室w3内部的吸附力更强,当气流对冲力减小时,负压囊w22与互力囊w23的相互作用,使摆门体w2迅速回复原状,回摆力增强而将尘埃颗粒物拦截在内槽室w3中,避免颗粒物逸出而完成二次扬尘。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