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胶废水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7493发布日期:2022-06-11 11:3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胶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其分子量约5万-30万。罐头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果胶含量高达1%,由于果胶的存在会造成废水黏稠,使化学混凝效果大大降低,因此给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带来很大困难。罐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果胶废水含有大量的水果的瓤、衣和经络等,这些物质溶解于水内形成大量溶解性果胶和糖类,使得废水具有高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含量的特点。果胶密度较小,大量的果胶絮体悬浮或漂浮在水面上,出水大量带泥,使果胶等物质进入后续生化系统,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会因果胶的包裹作用而失去活性;另外,果胶的存在会使废水中溶解氧不足,影响生化池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还会造成污泥过滤脱水困难。果胶废水采用压滤工艺时因其渗水性差而无法进行压滤操作,采用滤干工艺时滤干时间较长,对于果胶含量较高的罐头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微生物分解的效果也不理想,因为果胶含量大,微生物分解效率低,且培养微生物需要的成本大,因此使用传统的絮凝沉淀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都比较困难,导致最终出水难以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且运行成本低的果胶废水的处理工艺。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果胶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s1:将果胶废水过滤后加入复合絮凝剂,充分混合后离心,得上清液;所述复合絮凝剂是由无机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组成,所述无机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和/或al2(so4)3,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和阳离子双氰胺

甲醛缩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7.s2:在上清液中加入固定化cod降解菌剂,二次沉淀后完成对果胶废水的处理;所述固定化cod降解菌微球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cod降解菌液加至包埋载体中,再逐滴加入交联剂中,进行交联硬化以形成微球;将微球干燥后浸渍到氧化锌溶液中,再取出干燥,即得固定化cod降解菌剂。
8.进一步地,所述果胶废水、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比值为:100ml~500ml∶50mg~150mg∶5mg~10mg。
9.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的速度为3000rpm~5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10min~30min。
10.进一步地,所述包埋载体为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50~100g/l,所述海藻酸钠的浓度为1~5g/l。
11.进一步地,所述交联剂为硼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硼酸的质量浓度为10~50g/l,cacl2的质量浓度为10~50g/l。
12.进一步地,所述包埋载体与cod降解菌液的体积比为10~50∶1,所述包埋载体与交联剂的体积比为1∶20~30。
13.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1.5%,浸渍时间为12~24h。
14.进一步地,固定化cod降解菌剂的投加量为1~5g/l。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6.本发明采用复合絮凝剂处理过滤后的果胶废水,再采用离心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可实现果胶废水中果胶的分离,从而解决了罐头加工废水处理中因果胶的存在导致处理工艺效果差的难题。再通过采用固定化cod降解菌剂作为果胶废水中cod有机物的降解剂,固定化微球表面具有均匀的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cod降解菌的附着和生长,提高对污水的cod降解率。同时由于表面吸附有纳米zno,对细菌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细菌对降解菌的生长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
19.本实施例的果胶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0.s1:采用过滤装置对果胶废水进行过滤,然后在过滤后的果胶废水加入复合絮凝剂,于50rpm转速下搅拌10min,再以离心方式进行固液分离,离心速度为4000rpm,离心时间为30min,完成果胶分离处理。
21.其中,复合絮凝剂是由无机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组成,本实施例中,无机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22.果胶废水具有粘度大、密度小的特点,果胶含水率高,气浮法分离效果差。而沉淀法不仅沉淀时间长,而且果胶密度较轻,经常漂浮于水面,处理效果差。此外,由于果胶废水的粘度高,导致压滤法效果极不理想。本发明采用复合絮凝剂处理过滤后的果胶废水,再采用离心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可实现果胶废水中果胶的分离,从而解决了罐头加工废水处理中因果胶的存在导致处理工艺效果差的难题。
23.s2:在上清液中加入固定化cod降解菌剂,固定化cod降解菌剂的投加量为5g/l,二次沉淀后完成对果胶废水的处理。经检测,废水中cod降至35.7mg/l。
24.该固定化cod降解菌微球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25.a.将cod降解菌液加至包埋载体中,其中,包埋载体为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90g/l,所述海藻酸钠的浓度为5g/l。再逐滴加入交联剂中,进行交联硬化以形成微球;其中,交联剂为硼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硼酸的质量浓度为30g/l,cacl2的质量浓度为20g/l。包埋载体与交联剂的体积比为1∶40,包埋载体与cod降解菌液的体积比为25∶1。
26.b.将微球干燥后浸渍到质量分数为1%的氧化锌溶液中20h,再取出干燥,即得固定化cod降解菌剂。
27.果胶分离后,再通过固定化cod降解菌剂降解果胶废水中cod有机物,使果胶废水达到出水标准。固定化微球表面具有均匀的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cod降解菌的附着和生长,提高对污水的cod降解率。同时由于表面吸附有纳米zno,对细菌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细菌对降解菌的生长影响。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的果胶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0.s1:采用过滤装置对果胶废水进行过滤,然后在过滤后的果胶废水加入复合絮凝剂,于20rpm转速下搅拌15min,再以离心方式进行固液分离,离心速度为5000rpm,离心时间为20min,完成果胶分离处理。
31.其中,复合絮凝剂是由无机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组成,本实施例中,无机絮凝剂为al2(so4)3,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
32.s2:在上清液中加入固定化cod降解菌剂,固定化cod降解菌剂的投加量为4g/l,二次沉淀后完成对果胶废水的处理。经检测,废水中cod降至25.5mg/l。
33.该固定化cod降解菌微球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34.a.将cod降解菌液加至包埋载体中,其中,包埋载体为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50g/l,所述海藻酸钠的浓度为5g/l。再逐滴加入交联剂中,进行交联硬化以形成微球;其中,交联剂为硼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硼酸的质量浓度为35g/l,cacl2的质量浓度为20g/l。包埋载体与交联剂的体积比为1∶30,包埋载体与cod降解菌液的体积比为30∶1。
35.b.将微球干燥后浸渍到质量分数为1%的氧化锌溶液中20h,再取出干燥,即得固定化cod降解菌剂。
36.实施例3:
37.本实施例的果胶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8.s1:采用过滤装置对果胶废水进行过滤,然后在过滤后的果胶废水加入复合絮凝剂,于50rpm转速下搅拌10min,再以离心方式进行固液分离,离心速度为3500rpm,离心时间为30min,完成果胶分离处理。
39.其中,复合絮凝剂是由无机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组成,本实施例中,无机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阳离子双氰胺

甲醛缩聚物。
40.s2:在上清液中加入固定化cod降解菌剂,固定化cod降解菌剂的投加量为3g/l,二次沉淀后完成对果胶废水的处理。经检测,废水中cod降至29.8mg/l。
41.该固定化cod降解菌微球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42.a.将cod降解菌液加至包埋载体中,其中,包埋载体为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溶液,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80g/l,所述海藻酸钠的浓度为4g/l。再逐滴加入交联剂中,进行交联硬化以形成微球;其中,交联剂为硼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硼酸的质量浓度为35g/l,cacl2的质量浓度为35g/l。包埋载体与交联剂的体积比为1∶40,包埋载体与cod降解菌液的体积比为25∶1。
43.b.将微球干燥后浸渍到质量分数为1%的氧化锌溶液中20h,再取出干燥,即得固
定化cod降解菌剂。
4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