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5660发布日期:2020-12-04 14:06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目前,国内外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技术以生物处理工艺为主。该工艺具有稳定、处理彻底、高效、运行成本低等优势,但由于生物处理工艺所用的微生物受温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处理污水中氨氮所需的硝化菌,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5℃。有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5℃时,消化作用已无法进行。

位于北方的污水处理厂,大多为露天设置,在冬天,特别是在采暖期时,系统来水、生物处理工艺温度均较非采暖期低,使得微生物活性大大降低,因而容易造成氨氮等污染物处理效果差、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有效的处理方式为直接将污水进行加热的方式,但市政污水量大且不停流动,若对其直接加热,需消耗大量的煤炭、天然气或电等能源,造成污水处理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位于北方的污水处理厂在冬季对污水进行增温的方式存在会消耗大量能源及污水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其包括第一污水管、污水泵、第二污水管、污水换热器、生化处理系统、阳光棚、循环冷却水进水管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其中:所述第一污水管的进水口与污水源连接,第一污水管的出水口与污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污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污水管的进水口连接,第二污水管的出水口与污水换热器的污水进口连接,污水换热器的污水出口与生化处理系统的污水进口连接,阳光棚建设于生化处理系统的四周及其上方,循环冷却水进水管的进水口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出口连接,循环冷却水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污水换热器的热水进口连接,循环冷却水回水管的进水口与污水换热器的热水出口连接,循环冷却水回水管的出水口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污水管、第二污水管、循环冷却水进水管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污水厂的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污水换热器、循环冷却水进水管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等结构,并设置循环冷却水进水管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出口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能耗企业剩余的循环冷却水中的热量来提升污水的温度;通过将阳光棚建设于生化处理系统的四周及其上方,实现依靠光能来使生化处理系统的温度提升2-3℃,并实现对生化处理系统进行良好的保温。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节省污水升温所需的能源,从而能够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有利于提升污水处理效率,能够提升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品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其包括第一污水管1、污水泵2、第二污水管3、污水换热器4、生化处理系统5、阳光棚6、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其中:所述第一污水管1的进水口与污水源连接,第一污水管1的出水口与污水泵2的进水口连接,污水泵2的出水口与第二污水管3的进水口连接,第二污水管3的出水口与污水换热器4的污水进口连接,污水换热器4的污水出口与生化处理系统5的污水进口连接,阳光棚6建设于生化处理系统5的四周及其上方,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的进水口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出口连接,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的出水口与污水换热器4的热水进口连接,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的进水口与污水换热器4的热水出口连接,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的出水口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入口连接。

其中,生化处理系统5的具体组成结构,可以参见现有的生化处理系统的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详细阐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污水管1、第二污水管3、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上安装有控制阀9。通过控制阀9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各管路的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控制阀9为电磁阀,各个电磁阀均与污水厂的控制系统连接。通过设置控制阀9为电磁阀,使得能够实现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各阀门的开闭,实现了阀门开闭的自动化控制。其中,污水厂的控制系统可以为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也可以为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通常,能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循环冷却水,其温度约为30-40℃,能耗企业目前通常会直接将这些循环冷却水排放掉而不再加以利用,因而造成了热量的浪费,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这部分循环冷却水的热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采暖期,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温度约为5℃,污水通过第一污水管1经污水泵2增压后通过第二污水管3进入污水换热器4。与此同时,来自于能耗企业的循环冷却水经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也进入污水换热器4。污水与循环冷却水在污水换热器4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循环冷却水经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流出后回到能耗企业进行下一步处理,其温度大约为18℃左右。经过提温的污水温度约为15℃左右,进入生化处理系统5中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系统5四周及上方的阳光棚6,依靠光能能使生化处理系统5的温度提升2-3℃,并拥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综上,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能耗企业循环冷却水中的热量来提升污水的温度,并通过阳光棚6进一步进行温度的提升和保温,不仅有利于提升污水处理效率,而且能够提升生化处理系统5的出水品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污水管(1)、污水泵(2)、第二污水管(3)、污水换热器(4)、生化处理系统(5)、阳光棚(6)、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其中:

所述第一污水管(1)的进水口与污水源连接,第一污水管(1)的出水口与污水泵(2)的进水口连接,污水泵(2)的出水口与第二污水管(3)的进水口连接,第二污水管(3)的出水口与污水换热器(4)的污水进口连接,污水换热器(4)的污水出口与生化处理系统(5)的污水进口连接,阳光棚(6)建设于生化处理系统(5)的四周及其上方,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的进水口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出口连接,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的出水口与污水换热器(4)的热水进口连接,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的进水口与污水换热器(4)的热水出口连接,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的出水口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水管(1)、第二污水管(3)、循环冷却水进水管(7)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8)上安装有控制阀(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9)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污水厂的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提温、保温增效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以解决污水处理厂冬季的污水增温方式会消耗大量能源及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包括:第一污水管的进水口与污水源连接,第一污水管的出水口与污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污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污水管的进水口连接,第二污水管的出水口与污水换热器的污水进口连接,污水换热器的污水出口与生化处理系统的污水进口连接,阳光棚建设于生化处理系统的四周及其上方,循环冷却水进水管的进水口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出口连接,循环冷却水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污水换热器的热水进口连接,循环冷却水回水管的进水口与污水换热器的热水出口连接,循环冷却水回水管的出水口与能耗企业的循环水入口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乔岗杰;刘红刚;延彪;廖光明;尉万红;赵云凯;杨彦卿;张哲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9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