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2073发布日期:2021-02-03 12:5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河道是开放式水域,水面窄、流程长。其主要污染源有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养殖业废水,经过处理或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等。
[0003]
现阶段,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正处于攻坚阶段,消除河道黑臭,实现河道的生态平衡,是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的最终目的。造成河道黑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河道水体中氧含量低,溶氧不足,微生物好氧分解使得水体中的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从而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殆尽,造成水体缺氧,在缺氧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被厌氧分解为硫化物等悬浮颗粒以及硫化氢气体,使得水体发黑发臭形成黑臭水体。
[0004]
所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满足水体中的微生物需求,降低河道水体的氨氮与cod值,实现水体的生态平衡,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黑臭,实现河道的清澈见底。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以提高河道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体的水质,达到消除黑臭,净化水体的效果。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包括通气框、供气风机和若干束中空纤维疏水膜束,所述通气框位于河道水体中,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间隔设于通气框的内侧且每束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的两端分别与通气框连通,所述供气风机(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通气框连通以向通气框提供空气。
[0008]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的间隔为0.5-0.8m。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由多根两端开口的中空纤维疏水膜丝构成,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长度为0.9-1.1m,外径为0.55-0.60mm,壁厚为45-50μm,表面膜孔孔径为0.1-0.3μm,孔隙率为55%-60%。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框呈长方形,长度为10-18m,宽度为1-1.2m。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气管与第四通气管均包括多根短管,所述短管之间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短管相连,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有upvc管,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的端部浇铸于所述upvc 管上。
[0012]
进一步的,所述upvc管内设有用于固定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卡子,所述卡子包括呈圆柱体状的卡子本体,所述卡子本体的中心沿轴向开设有贯穿卡子本体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外围周向均布有若干沿径向呈辐射状延伸的细缝,所述细缝与中心孔相连通。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细缝的宽度为3-5mm。
[0014]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之间设有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微生物
生长单元,所述微生物生长单元包括绕设于所述通气框上的绳子和穿设于所述绳子上的多个微生物填料。
[0015]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框上设有若干配重钢筋,所述配种钢筋包括一沿通气框长度方向延伸的长钢筋和若干沿通气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钢筋。
[0016]
进一步的,所述供气风机为罗茨风机,所述供气风机位于岸边且所述罗茨风机与通气框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压力表、阀门和流量计。
[0017]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0018]
本实用新型安装快捷,操作灵活,效果明显,材料成本大幅降低,运行后能够明显提高河道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河道水体的水质,达到消除黑臭,净化水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通气框;11、第一通气管;12、第二通气管;121、短管;122、三通管;13、第三通气管;14、第四通气管;2、中空纤维疏水膜束;3、供气风机;31、压力表;32、阀门;33、流量计;4、upvc管;5、卡子;51、卡子本体;52、中心孔;53、细缝;6、微生物填料;7、配重钢筋;71、长钢筋、72、短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0]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通气框1、供气风机3和若干束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所述通气框1位于河道水体中,所述通气框1呈长方形,长度为10m(可根据河道宽度调整),宽度为1.2m。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通气管11、第二通气管12、第三通气管13和第四通气管14,如此设置,有利于进气均匀。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沿通气框1 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通气框1的内侧且每束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的两端分别与通气框1连通。
[0031]
相邻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的间隔为0.6m。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 由多根两端开口的中空纤维疏水膜丝构成,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长度为1m,外径为0.55-0.60mm,壁厚为45-50μm,表面膜孔孔径为0.1-0.3微米,孔隙率为55%-60%。工作时,空气能够从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膜孔中出来,进入水体中与水体形成充分的接触,空气中的氧气能够顺利的地溶解在水体中,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0032]
所述第二通气管12与第四通气管14均包括多根短管121,所述短管121 之间设有三通管122。所述三通管1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短管121相连,所述三通管122的第三端连接有upvc管4,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端部通过环氧树脂浇铸封装于所述upvc管4上。
[0033]
具体地,所述upvc管4内设有用于固定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卡子5,所述卡子5包括呈圆柱体状的卡子本体51,所述卡子本体51的直径等于所述upvc管4的内径,厚度约为0.5cm。所述卡子本体51的中心沿轴向开设有贯穿卡子本体51的中心孔52,所述中心孔52的外围周向均布有若干沿径向呈辐射状延伸的细缝53,所述细缝53与中心孔52相连通。如此设置,可避免中空纤维疏水膜丝聚集在一起,从而有利于胶水注入中空纤维疏水膜丝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细缝53的宽度为3-5mm,沿细缝53的宽度方向可以放置几十根中空纤维疏水膜丝。
[0034]
中空纤维疏水膜丝浇铸封装于upvc管4上的主要流程如下:
[0035]
1)、切出长度为10cm的upvc管4,将upvc管4的一端用胶布封死,在卡子5中放好中空纤维疏水膜丝后,将卡子5放进upvc管4中卡好,保证均匀分布。
[0036]
2)、放好中空纤维疏水膜丝后,配制环氧树脂胶,将配置好的环氧树脂胶导入到upvc管4中,环氧树脂胶在upvc管4内的填充高度为9cm,避免环氧树脂胶从upvc管4中溢出,轻敲几下,确保环氧树脂胶能够完全填充到空隙中,浇铸好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后,静置12小时,环氧树脂胶固化完全,把用胶布封死的upvc管4一端用刀切掉一段(需要把用胶布封死的upvc管4一端用刀切掉一段主要是由于浇铸时,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两端涂抹有硅胶以防止环氧树脂胶进入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内部,然后在卡子5中放好中空纤维疏水膜丝,最后需要把用胶布封死的upvc管4一端用刀切掉一段,以防止硅胶堵塞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开口),切掉的upvc管 4的长度为3cm,得到成品,以备使用。
[0037]
本实用新型将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浇铸到upvc管4上,代替了传统的膜壳的浇铸工艺,upvc管4有dn25、dn32、dn40、dn50等不同的规格,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尺寸。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流程简单了很多,材料消耗也省了很多,成本还远远低于膜壳的成本,而且容易浇铸,浇铸好的成品也容易与其他部位连接。
[0038]
相邻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之间设有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生长单元,所述微生物生长单元包括绕设于所述通气框1上的绳子和穿设于所述绳子上的多个微生物填料6。微生物附着在微生物填料6上,有利于更好的生成生物膜。
[0039]
所述通气框1上设有若干配重钢筋7,具体地,所述配种钢筋包括一沿通气框1长度方向延伸的长钢筋71和若干沿通气框1宽度方向延伸的短钢筋72。通过适量的配重,可以使得通气框1悬浮于河道水体中。
[0040]
所述供气风机3的出气口与所述通气框1通过管道连通以向通气框1提供空气。所述供气风机3为罗茨风机,供气风机3位于岸边。供气风机3与通气框1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压力表31、阀门32和流量计33,通过阀门 32可调节空气流量的大小。
[004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0042]
当应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把连接好的通气框1放到河道水体中,利用适量的配重,使通气框1处于悬浮状态。通气框两端用绳子固定到岸边,以免被水流冲走。罗茨风机放置于岸边,当罗茨风机通电工作后,空气经过管道,进入通气框1,从通气框1进入中空纤维疏水膜束中,随后透过中空纤维疏水膜束,进入到河道水体中。实验表明,经过7天左右的时间,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会明显增加,同时黑臭气味去除效果明显,氨氮、cod含量降低显著,达到治理的效果。
[004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