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去除蓝绿藻的生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6405发布日期:2021-05-04 10:4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去除蓝绿藻的生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去除蓝绿藻的生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绿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绿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现有的蓝绿藻去除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省时省力的一种方法是将除藻剂通过配比喷入河塘中,但是现有的处理方式都是在岸上进行配比然后将配比好的药剂装在大桶的内部放置在船上进行喷淋,药剂用完后需要上岸进行补充,较为麻烦,且配比过程中从河塘内抽取稀释水的时候,没有对河塘水进行过滤,导致可能有水体中的杂质进入装置中,使得装置卡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处理方式都是在岸上进行配比然后将配比好的药剂装在大桶的内部放置在船上进行喷淋,药剂用完后需要上岸进行补充,较为麻烦,且配比过程中从河塘内抽取稀释水的时候,没有对河塘水进行过滤,导致可能有水体中的杂质进入装置中,使得装置卡顿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去除蓝绿藻的生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去除蓝绿藻的生态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仓,且搅拌仓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一侧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底端皆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仓的顶端位于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药剂桶,所述搅拌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吸头,且吸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搅拌仓远离第一水泵的一侧设置有储存桶,且储存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总管,且总管的一端连接有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的外侧连接有分管,且分管的一端连接有喷头。

优选地,所述搅拌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架,且储存桶位于安装架的一侧,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啮合,且主动轮和从动轮皆贯穿搅拌仓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搅拌桨与搅拌仓连接处设置有机械密封。

优选地,所述药剂桶的外侧设置有刻度,且药剂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且输出管贯穿搅拌仓并延伸至其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管,且输入管的一端连接有吸头,所述第一滤网通过螺栓与吸头可拆卸连接,且第二滤网通过螺纹与吸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仓和储存桶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控制阀,所述储存桶与第二水泵之间设置有水管,且水管的外侧连接有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分管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分管的外侧皆连接有控制阀,所述船体的内部位于分管的一侧设置有卡柱,且卡柱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柱与分管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船体、搅拌仓、电机、主动轮、从动轮、搅拌桨、药剂桶、第一水泵、储存桶、第二水泵、总管、分流件等零件,实现了将搅拌仓和储存桶全部转移到船体的内部,在船体的内部直接进行搅拌,然后通过喷头直接喷出到河流,如果药剂用完,那么可以直接在药剂桶的内部放出药剂,从河流抽取稀释水,直接进行配比制作药剂,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吸头、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实现了通过吸头将河流内水抽取,直接进行配比之前,水体会被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进行过滤,将水体中例如水藻、石头之类的杂质进行过滤出去,避免杂质直接进入装置中,造成装置卡顿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船体;2、搅拌仓;3、电机;4、主动轮;5、从动轮;6、搅拌桨;7、药剂桶;8、第一水泵;9、吸头;10、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12、储存桶;13、第二水泵;14、总管;15、分流件;16、分管;17、喷头;18、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电机(型号为yl)、第一水泵(型号为gnwq)、第二水泵(型号为gnwq)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3,一种环保型去除蓝绿藻的生态装置,包括船体1,船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仓2,且搅拌仓2的顶端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4,且主动轮4的一侧连接有从动轮5,主动轮4和从动轮5的底端皆连接有搅拌桨6,搅拌仓2的顶端位于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药剂桶7,搅拌仓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水泵8,且第一水泵8的输入端连接有吸头9,且吸头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10,第一滤网10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滤网11,搅拌仓2远离第一水泵8的一侧设置有储存桶12,且储存桶1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水泵13,第二水泵13的输出端连接有总管14,且总管14的一端连接有分流件15,分流件15的外侧连接有分管16,且分管16的一端连接有喷头17。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船体1、搅拌仓2、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5、搅拌桨6、药剂桶7、第一水泵8、储存桶12、第二水泵13、总管14、分流件15等零件,实现了将搅拌仓2和储存桶12全部转移到船体1的内部,在船体1的内部直接进行搅拌,然后通过喷头17直接喷出到河流,如果药剂用完,那么可以直接在药剂桶7的内部放出药剂,从河流抽取稀释水,直接进行配比制作药剂,省时省力。

请着重参阅图1,搅拌仓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架,且储存桶12位于安装架的一侧,主动轮4和从动轮5相啮合,且主动轮4和从动轮5皆贯穿搅拌仓2并延伸至其内部,搅拌桨6与搅拌仓2连接处设置有机械密封,电机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仓,且安装仓的外侧设置有维修门,且维修门与安装仓转动连接。

请着重参阅图1,药剂桶7的外侧设置有刻度,且药剂桶7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控制阀,第一水泵8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且输出管贯穿搅拌仓2并延伸至其内部,药剂桶7的顶端设置有进药口,且进液口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盖,药剂桶7由透明pvc材质构成。

请着重参阅图2,第一水泵8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管,且输入管的一端连接有吸头9,第一滤网10通过螺栓与吸头9可拆卸连接,且第二滤网11通过螺纹与吸头9可拆卸连接,第一滤网10和第二滤网11皆由金属格栅材质构成,方便拆卸和更换。

请着重参阅图1,搅拌仓2和储存桶12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控制阀,储存桶12与第二水泵13之间设置有水管,且水管的外侧连接有控制阀,同时在船体1上设置搅拌仓2和储存桶12,可以避免药剂用完后需要上岸才能进行补充,在船上用完直接可进行补充,省时省力。

请着重参阅图3,分管16的数量为三组,三组分管16的外侧皆连接有控制阀,船体1的内部位于分管16的一侧设置有卡柱18,且卡柱18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卡柱18与分管16卡合连接,卡柱18方便将喷头17进行固定,也方便将其拿取人工操控喷淋方向。

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连接外界电源,外界电源为装置提供电能,使得装置可以正常运行,首先对药剂进行配比,启动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通过吸头9将河流中的水体吸入搅拌仓2的内部,水体进入搅拌仓2内部之前,会被第一滤网10和第二滤网11进行过滤,第一滤网10和第二滤网11会将水体中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直接进入搅拌仓2的内部造成装置卡顿,然后将药剂桶7底端的控制阀开启,将一定比例的药剂灌注进入搅拌仓2的内部,然后即可启动电机3,电机3会带动主动轮4进行转动,由于主动轮4和从动轮5相啮合,所以从动轮5会被主动轮4带动进行转动,主动轮4和从动轮5底端的搅拌桨6也会进行转动,为水体和药剂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完毕后,开启控制阀将药剂灌注到储存桶12的内部,启动第二水泵13,第二水泵13会将储存桶12内部的药剂抽取,然后通过总管14、三组分管16和喷头17喷出,由于分管16和喷头17的数量皆为三组,分别设置有船体1的三侧,所以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为河流进行喷淋,使其具有较好的去除蓝绿藻的效果,由于卡柱18和分管16卡合连接,所以操作人员也可以直接将分管16取下人工控制喷淋,灵活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