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水过流式管道消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9976发布日期:2021-05-11 15:0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饮水过流式管道消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对直饮水的水质进行实时消毒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直饮水过流式管道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饮用水的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直饮水系统中,引水通过管网的输送,在管网中可能滋生细菌、微生物等影响身体健康的物质,为了提高直饮水管网中的水质,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添加部分添加剂至饮水中进行消毒杀菌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一定程度上杀灭或消除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但同时也增加了水中的杂质,当人们引用了含添加剂的水后也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同时,现有的对直饮水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案中,仅仅包括计算和加入添加剂的操作,没有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重复调整的操作,从而难以保证在加入添加剂后水质完全达标,送往人们引用的水中细菌、微生物和添加剂含量如何未进行最终测定和处理,没有从根本上保障水质的提高和饮水安全。

因此,针对现有方案中的不足,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饮水过流式管道消毒系统,旨在通过改进直饮水管网的送水结构,通过一种过流式的送水管网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并实时监测饮水中消毒物质的含量,并将消毒物质进行消除处理,直到饮水中不含添加的消毒物质后才送往饮用。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饮水过流式管道消毒系统,包括供水总路,供水总路连通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个端口连接臭氧供给组件,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连通饮水消杀管路;所述的饮水消杀管路包括臭氧消毒管段、紫外消毒管段和加热管段,所述的加热管段下游连通有臭氧监测管段和水流导向组件,所述的水流导向组件包括二位三通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连通臭氧监测管段且控制两条分支管路择一阻断,其中一条分支管路连通回流至紫外消毒管段,另一条分支管路连通至供水支路。

上述公开的消毒系统,通过对供水总路中的饮水进行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以杀灭饮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同时进行加热处理使臭氧分解,使饮水中不含多余的添加物,并进行臭氧含量的监测,当饮水中的臭氧含量达标后再将饮水输送至供水支路。

进一步的,当监测饮水中的臭氧含量时,臭氧含量过高则需要继续处理以减少饮水中的臭氧含量,此处不可直接将饮水送入供水支路,为进行水流的导向控制同时不影响供水总路的水流,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水流导向组件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水流导向组件与加热管段之间还设有缓冲水箱,缓冲水箱上设置出水管与二位三通电磁阀连通,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水泵。来自供水总路的饮水经过消毒处理后先进入缓冲水箱,缓冲水箱内的饮水经过二位三通电磁阀的调节可实现流向调整。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紫外消毒管段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举出其中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紫外消毒管段包括透光管道,透光管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紫外灯,且透光管道的外比表面设置有将紫外灯覆盖的灯罩。紫外灯一般长亮,实时发出紫外光,经过透光管道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加热管道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举出其中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加热管段包括加热管道,加热管道的外表面贴合设置有电加热带,电加热带电连接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加热。当经过消毒的饮水经过加热管道时,电加热带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管道传递使饮水温度升高,臭氧进行分解或析出,从而减少饮水中的臭氧含量。

再进一步,为使加热管道的加热效果更好,所述的加热管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加热管道的外表面涂附有导热涂层。

进一步的,对加热管道的结构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加热管道上还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温度感应探头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感应探头用于实时监测加热管道的温度,当加热管道的温度达到极限温度时,控制器将停止电加热带的工作。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臭氧供给组件进行优化说明,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臭氧供给组件包括与三通管连通的供气管,供气管上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气泵、气管阀和安全气阀。当臭氧发生器产生一定量的臭氧后,气泵将臭氧加压送入三通管内混入饮水中,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气管阀和直接切断或开启供气管通路,安全气阀用于保护臭氧发生器和气泵。

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安全气阀进行优化说明,所述的安全气阀为单向阀且仅允许流体从臭氧发生器一侧流向三通管。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臭氧监测管段进行说明,所述的臭氧监测管段包括监测水管,监测水管上设置有臭氧检测仪。经过加热处理的饮水进入监测水管,臭氧监测仪对监测水管内的饮水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结果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监测结果调节二位三通电磁阀的通断方向。

再进一步,所述的供水总路上设置有供水泵。

再进一步,所述的供水总路上设置有总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了管路结构,对供水总管中的饮水进行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实现消毒的同时减少了饮水中的添加物,避免了添加物进入饮水影响饮水质量,从而提高了人们的饮水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系西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紫外消毒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热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各标号所对应的含义为:1、气泵;2、臭氧发生器;3、供气管;4、气管阀;5、安全阀;6、三通管;7、臭氧消毒管段;8、紫外消毒管段;801、透光管道;802、灯罩;803、紫外灯;9、加热管段;901、加热管道;902、电加热带;903、温度感应探头;10、臭氧监测管段;11、臭氧检测仪;12、缓冲水箱;13、出水管;14、出水水泵;15、供水支路;16、二位三通电磁阀;17、分支管路;18、供水总路;19、总阀;20、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实施例

本实施例针对现有的直饮水管网采用添加剂消毒,导致饮水中添加剂含量超标,饮水质量下降的现状,提出另一种消毒用的管网消毒系统,减少添加剂的使用,并在完成消毒之后消除添加剂含量,提高饮水质量。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直饮水过流式管道消毒系统,包括供水总路18,供水总路18连通三通管6,三通管6的一个端口连接臭氧供给组件,三通管6的另一个端口连通饮水消杀管路;所述的饮水消杀管路包括臭氧消毒管段7、紫外消毒管段8和加热管段9,所述的加热管段9下游连通有臭氧监测管段10和水流导向组件,所述的水流导向组件包括二位三通电磁阀16,二位三通电磁阀16连通臭氧监测管段10且控制两条分支管路17择一阻断,其中一条分支管路17连通回流至紫外消毒管段8,另一条分支管路17连通至供水支路15。

上述公开的消毒系统,通过对供水总路18中的饮水进行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以杀灭饮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同时进行加热处理使臭氧分解,使饮水中不含多余的添加物,并进行臭氧含量的监测,当饮水中的臭氧含量达标后再将饮水输送至供水支路15。

当监测饮水中的臭氧含量时,臭氧含量过高则需要继续处理以减少饮水中的臭氧含量,此处不可直接将饮水送入供水支路15,为进行水流的导向控制同时不影响供水总路18的水流,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水流导向组件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水流导向组件与加热管段9之间还设有缓冲水箱12,缓冲水箱12上设置出水管13与二位三通电磁阀16连通,出水管13上设置有出水水泵14。来自供水总路18的饮水经过消毒处理后先进入缓冲水箱12,缓冲水箱12内的饮水经过二位三通电磁阀16的调节可实现流向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紫外消毒管段8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举出其中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的紫外消毒管段8包括透光管道801,透光管道801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紫外灯803,且透光管道801的外比表面设置有将紫外灯803覆盖的灯罩802。紫外灯803一般长亮,实时发出紫外光,经过透光管道801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透光管道801采用高强度玻璃材料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加热管道901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举出其中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的加热管段9包括加热管道901,加热管道901的外表面贴合设置有电加热带902,电加热带902电连接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加热。当经过消毒的饮水经过加热管道901时,电加热带902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管道901传递使饮水温度升高,臭氧进行分解或析出,从而减少饮水中的臭氧含量。

为使加热管道901的加热效果更好,所述的加热管道90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加热管道901的外表面涂附有导热涂层。

对加热管道901的结构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加热管道901上还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903,温度感应探头903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感应探头903用于实时监测加热管道901的温度,当加热管道901的温度达到极限温度时,控制器将停止电加热带902的工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将极限温度设置为40℃。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臭氧供给组件进行优化说明,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臭氧供给组件包括与三通管6连通的供气管3,供气管3上设置有臭氧发生器2、气泵1、气管阀4和安全气阀。当臭氧发生器2产生一定量的臭氧后,气泵1将臭氧加压送入三通管6内混入饮水中,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气管阀4和直接切断或开启供气管3通路,安全气阀用于保护臭氧发生器2和气泵1。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安全气阀进行优化说明,所述的安全气阀为单向阀且仅允许流体从臭氧发生器2一侧流向三通管6。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臭氧监测管段10进行说明,所述的臭氧监测管段10包括监测水管,监测水管上设置有臭氧检测仪11。经过加热处理的饮水进入监测水管,臭氧监测仪对监测水管内的饮水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结果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监测结果调节二位三通电磁阀16的通断方向。

优选的,所述的供水总路18上设置有供水泵20。

优选的,所述的供水总路18上设置有总阀19。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