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闭塞型水体的微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7832发布日期:2021-02-03 17:4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治理闭塞型水体的微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治理闭塞型水体的微循环处理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理闭塞型水体微循环的处理装置。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目前在闭塞型水体(指在固定范围内不流动的水体)的治理中,通常采用在水体中放置盛装过滤料(含有利于生态环境生成的生物菌料等)的容器,从而在水体经过该容器后,使容器内水体的生态环境从容器内逐步扩大到容器周围的闭塞型水体中,但该种结构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仅仅是通过水体自身有限的流动来实现,速度非常缓慢,使闭塞型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效率非常低、效果非常差。
[0005]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理闭塞型水体微循环的处理装置,该治理闭塞型水体微循环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闭塞型水体生态环境改善的效率。
[0007]
本实用新型治理闭塞型水体微循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闭塞型水体中可过水的盛料容器,所述盛料容器上连接有微气泡射流器和套设在微气泡射流器输出端上的外管,在盛料容器内放置有过滤料,微气泡射流器输出端与所套接的外管进水端具有间隙,以使进入盛料容器的水体经过过滤料从该间隙中进入外管。
[0008]
进一步的, 上述盛料容器为周壁密布有过水孔的封闭壳体,在封闭壳体内填放有过滤料。
[0009]
进一步的, 上述微气泡射流器的进水口和外管的出水口分别露出盛料容器,以用于连接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
[0010]
进一步的, 上述微气泡射流器包括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微气泡水输出端的管体,所述管体内周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导水块,每组的导水块包括在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的至少两个凸块,每个凸块上均设有以使通过该凸块的水流由直线行进变成螺旋行进的导水面,在管体上设有过气孔,所述过气孔与空气连通。
[0011]
进一步的, 上述导水面为斜面,其与管体轴线形成5-85度的夹角,相邻凸块上的斜面与管体轴线形成不同或相同的夹角;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有二至五个凸块,所述截面为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截面,过气孔位于凸块的侧部。
[0012]
进一步的, 上述管体上设有垂直于管体轴线的穿孔,所述穿孔内固定有柱体块,所述凸块为柱体块凸出于管体内周壁的部分,所述柱体块与导水面之间设有导圆角。
[0013]
进一步的, 上述管体内沿管体轴线方向设有两组的导水块,过气孔位于两组的导水块之间;所述管体在沿垂直于管体轴线同一截面或不同截面的圆周上均布有多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或相切于管体内周壁,或者过气孔呈螺旋形;或者所述过气孔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0014]
进一步的, 上述管体外围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两端与管体外周壁为封闭的,所述外套管上设有气管管口,外套管内周壁与管体外周壁之间形成负压腔体,所述过气孔与负压腔体连通。
[0015]
进一步的, 上述管体为三节段,分别是第一节段、第二节段和第三节段,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管径相同,且大于第二节段,第二节段两端分别与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螺纹连接,导水块和过气孔分别设在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上,所述外套管的两端部螺纹连接在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上;所述管体的中心孔孔径呈喇叭形逐渐放大。
[0016]
本实用新型治理闭塞型水体微循环的处理方法,其中治理闭塞型水体微循环的处理装置包括放置在闭塞型水体中可过水的盛料容器,所述盛料容器上连接有微气泡射流器和套设在微气泡射流器输出端上的外管,在盛料容器内放置有过滤料,微气泡射流器输出端与所套接的外管进水端具有间隙,以使进入盛料容器的水体经过过滤料从该间隙中进入外管;微气泡射流器包括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微气泡水输出端的管体,所述管体内周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导水块,每组的导水块包括在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的至少两个凸块,每个凸块上均设有以使通过该凸块的水流由直线行进变成螺旋行进的导水面,在管体上设有过气孔,所述过气孔与空气连通;工作时,管体的进水口端与水泵连接,管体的过气孔与空气连通,启动水泵,使闭塞型水体从管体的第一端进入管内,空气从过气孔进入管内,同时闭塞型水体经过盛料容器内的过滤料从间隙进入外管内,在闭塞型水体未到达导水块时,闭塞型水体的水流为直线行进的,在受到凸块上导水面的导引后,直线状行进的水流即变成螺旋行进的流体,该螺旋行进的水流与可螺旋进入管体内的空气流体混合后形成微纳米的气泡或混合体,微纳米的气泡或混合体与过滤后的水体共同经过外管,并从外管的输出端输出。
[0017]
由于微泡射流装置的微气泡水输出端2有微纳米气泡大量生成,产生1-4kgf/cm
²
的高压射流造泡,实现大水量和大流速的射流,就会使位于盛料容器a1内的空间产生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经过过滤料a4的水体即被抽吸进入外管a3,夹杂经过滤料的富含生物菌料、微生态菌料的水体即从外管a3的出水口a6输出,输出的水体射流动能大,且具有大量微纳米气泡,有利于将盛料容器a1内富含生物菌料、微生态菌料的水体快速、大范围地输入到闭塞型水体中,使闭塞型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且改善效率快、效果好。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微气泡射流器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1]
图2是图1位于凸块处的截面图;
[0022]
图3是微气泡射流器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3]
图4是微气泡射流器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4]
图5是图4位于凸块处的截面图;
[0025]
图6是微气泡射流器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6]
图7是柱体块的主视图;
[0027]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0028]
图9是微气泡射流器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9]
图10是微气泡射流器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30]
图11-14为设在管体上不同形状过气孔的截面图;
[0031]
图15是图1的横向剖面图;
[0032]
图16是图15的局部视图;
[0033]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0034]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35]
图19是微气泡射流器输出端与外管套接处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0036]
图20是一种使用的实施例。
[0037]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39]
本实用新型治理闭塞型水体微循环的处理装置包括放置在闭塞型水体中可过水的盛料容器a1,所述盛料容器a1上连接有微气泡射流器a2和套设在微气泡射流器a2输出端2上的外管a3,在盛料容器a1内放置有过滤料a4,微气泡射流器输出端2与所套接的外管a3进水端具有间隙a5,以使进入盛料容器a1的水体经过过滤料a4从该间隙a5中进入外管a3,上述盛料容器为周壁密布有过水孔的封闭壳体,在封闭壳体内填放有过滤料a4(也可称之为扩散料,其作用是使经过它的水体中增加有益成份的浓度); 上述微气泡射流器的进水口1和外管的出水口a6分别露出盛料容器,以用于连接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上连接水泵,微气泡射流器管体的进水口1端和外管出水口a6端均是穿出封闭壳体的,当然进水口1端和外管出水口a6端未穿出封闭壳体或与封闭壳体平齐均可;封闭壳体可以是矩形体箱盒,其可以是由六片不锈钢网片拼合形成矩形体,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封闭壳体;在封闭壳体内过滤料a4可以通过网袋装载,并放在封闭壳体内且位于微气泡射流器a2和外管a3的外周,在封闭壳体的过水孔较小情况下,过滤料a4可以直接填充在盛料容器a1内。
[0040]
上述过滤料a4可以是菌料、生物填料、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菌剂等。
[0041]
微气泡射流器a2包括一端为进水口1、一端为微气泡水输出端2的管体3,所述管体3内周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导水块4,每组的导水块包括在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的至少两个凸块5,可以是2-5个凸块,该凸块可以是与管体一体制成或是独立制作后镶设固定在管体上的,每个凸块5上均设有以使通过该凸块的水流或气流由直线行进变成螺旋行进的导水面6,在管体上设有过气孔7,所述过气孔7与空气连通,该过气孔7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0042]
上述的过气孔7可以远离凸块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很靠近凸块的侧部。
[0043]
工作时,管体的进水口1端部与水泵及管路连接,管体的过气孔7与空气连通,启动水泵,使闭塞型水体从管体的第一端(进水口1端部)进入管内,空气从过气孔进入管内,同时闭塞型水体经过盛料容器a1内的过滤料a4从间隙a5进入外管a3内(流入该外管中的水体夹杂了过滤料a4的部分微生物等),在闭塞型水体未到达导水块4时,闭塞型水体的水流为直线行进的,在受到凸块上导水面6的导引后,直线状行进的水流即变成螺旋行进的流体,该螺旋行进的水流与可螺旋进入管体内的空气流体混合后形成微纳米的气泡或混合体,微纳米的气泡或混合体与过滤后的水体共同经过外管,并从外管的输出端(外管的出水口a6)输出。
[0044]
由于微泡射流装置的微气泡水输出端2有微纳米气泡大量生成,产生1-4kgf/cm
²
的高压射流造泡,实现大水量和大流速的射流,就会使位于盛料容器a1内的空间产生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经过过滤料a4的水体即被抽吸进入外管a3,夹杂经过滤料的富含生物菌料、微生态菌料的水体即从外管a3的出水口a6输出,输出的水体射流动能大,且具有大量
微纳米气泡,有利于将盛料容器a1内富含生物菌料、微生态菌料的水体快速、大范围地输入到闭塞型水体中,使闭塞型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且改善效率快、效果好。
[0045]
另外,在过气孔7上连接延伸气管8,延伸气管8上可以旁接一个三通管a9,三通管一端连接与过气孔7连通的过气管管口13,一端通过管路连通水体水面以上的空气,一端通过管路和泵连接位于水体水面以上的药桶a7,该药桶a7内可以装载生态调节剂、微生态调节剂或生物促进剂等,生态调节剂或生物促进剂可以是含铁、钙或镁等的化合物,从而有利于提高水体生态环境的形成。
[0046]
为了提高微气泡射流器输出端2与所套接外管a3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间隙中连接阵列的连接片a8,连接片a8可以是2-5片的金属片,其作为微气泡射流器输出端2与外管a3之间的支撑件,微气泡射流器a2和外管a3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等材料制成。
[0047]
微气泡射流器a2一种实施例,上述导水面为斜面,其与管体轴线形成5-85度的夹角,相邻凸块上的斜面与管体轴线形成不同或相同的夹角,当在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三个凸块5时,该导水斜面与轴线形成40-65度夹角,较佳采用60度,当在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四个凸块5时,该导水斜面与轴线形成40-52度夹角,较佳采用42度;当然导水面可以是弧形面、曲面等,在直线水流或气流通过该导水斜面后,处于与导水斜面接触的水体或气体产生螺旋,并且在继续行进中带动内部的水体或气体也产生螺旋。
[0048]
微气泡射流器a2一种实施例,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有二至五个凸块5,截面为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截面,在实际试验中,各凸块5不在同一截面内也是可以的,但其效果相对于位于同一截面的较差些,上述凸块5位于同一截面是指其凸块的中心轴线落在了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截面上。
[0049]
微气泡射流器a2一种实施例,上述管体3上设有垂直于管体轴线的穿孔9,所述穿孔内固定有柱体块10,所述凸块5为柱体块10凸出于管体内周壁的部分,所述柱体块10与导水面6之间设有导圆角11,该柱体块10可以是圆柱形块或方形柱,该导水面6和导圆角11通过在柱体块10切削制得;在垂直于管体轴线开设穿孔9并在其中穿设固定柱体块10,是为了方便加工,当管体和凸块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时,需要通过多轴联动的cnc加工机床才能制得,而采用该实施例,只要普通车床和铣床即可加工,生产制作成本较低,在该实施例中,过气孔7可以是在穿孔9内留出一个空间用于设置过气孔,即穿孔9中的柱体块10的截面小于穿孔9,使其中产生一个过水的孔道。
[0050]
本申请管体的中心孔k(指除进水口1、输出端2的大锥口外的中部呈圆柱形状的通道)自进水口1往输出端2侧呈喇叭形(呈锥形),该圆柱形状的通道的锥度在0.5-3度。
[0051]
其中一种较佳实施例是,上述管体内沿管体轴线方向设有两组的导水块4,过气孔位于两组的导水块之间,该过气孔具有多个,每几个圆周均布在位于垂直于管体轴线的同一截面内;过气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或相切于管体内周壁,或者过气孔呈螺旋形;或者所述过气孔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过气孔较佳采用过气孔的中心线相切于管体内周壁且过气孔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对于过气孔呈螺旋形采用机加工无法实现,可以采用螺旋形的金属管埋入预先开设在管体上的大孔,在螺旋形的金属管与大孔之间填埋凝固剂。
[0052]
其中一种较佳实施例是,上述管体3外围套设有外套管12,所述外套管12两端与管体3外周壁为封闭的(两端封闭可以采用金属板片焊接固定封闭),所述外套管12上设有气管管口13,当该设备应用在深水时需要在气管管口13上连接延伸气管8,以使延伸气管8的
入端高于水面,而在直接在室外空间使用时,即不需要连接延伸气管,但可以在气管管口13上罩个防尘罩),外套管内周壁与管体外周壁之间形成负压腔体14,所述过气孔7与负压腔体14连通,采用外套管12后即具有负压腔体14,具有负压腔体14后可以仅需要设置一个气管管口13通过延伸气管8连接空气(应用于深水时),在气管管口13连通空气后,空气经过气管管口13进入负压腔体14,而后分别经过各过气孔7后进入管体3内,从而实现在管体3的第二端输出微纳米的气泡水,通过该实施例产生较佳的微纳米的气泡水;而在室外空间使用时可以不用设置外套管12的,因为过气孔7直接可以与空气连通。
[0053]
在管体第一端接水泵后,水中第一端进入管体内,在管体内孔、过气孔7和负压腔体14均产生负压,从而使空气可以被抽吸入管体内孔内。
[0054]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管体3为三节段,分别是第一节段15、第二节段16和第三节段17,第一节段15和第三节段17管径相同,且大于或等于第二节段16,第二节段16两端分别与第一节段15和第三节段17螺纹连接,导水块和过气孔分别设在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上,所述外套管的两端部螺纹连接在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上,在第二节段16内周壁管径可以与第一节段15、第三节段17内周壁相同或不同,且在第二节段16内周壁设有至少一个的凹环18,通过设置凹环18有助于水流的回旋翻滚,为了加工方便,第一节段15和第三节段17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可以共用,第二节段16为两端与第一节段15和第三节段17端部螺接的管杆。
[0055]
在管体3进水口1一端(管体第一端)和微气泡水输出端2(管体第二端)的内孔可以为喇叭口,本申请的管体、凸块和柱形块等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塑料制成。
[0056]
本实用新型微气泡射流器的工作方法,所述微气泡射流器a2包括一端为进水口1、一端为微气泡水输出端2的管体3,所述管体3内周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导水块4,每组的导水块包括在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的至少两个凸块5,可以是2-5个凸块,该凸块可以是与管体一体制成或是独立制作后镶设固定在管体上的,每个凸块5上均设有以使通过该凸块的水流由直线行进变成螺旋行进的导水面6,在管体上设有过气孔7,所述过气孔7与空气连通,该过气孔7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工作时,管体的第一端与水泵连接,管体的过气孔与空气连通,启动水泵,使水体从管体的进水口进入管内,空气从过气孔进入管内,水体在进入管体内后,在未到达导水块时,液体或空气流为直线行进的,在受到凸块上导水面的导引后,直线状行进的水体即变成螺旋行进的水体,该螺旋行进的水体与可螺旋进入管体内的空气混合后形成微纳米的气泡或混合体。
[0057]
进一步的,上述上述管体3为三节段,分别是第一节段15、第二节段16和第三节段17,第一节段15和第三节段17管径相同,且大于第二节段16,第二节段16两端分别与第一节段15和第三节段17螺纹连接,导水块和过气孔分别设在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上,所述外套管的两端部螺纹连接在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上;水进入管体内后,经过第一节段导水块导水面的导引后,形成螺旋行进的水流,同时与进入管体内的空气混合后形成微纳米的气泡;而后再经过第三节段导水块导水面的导引后,形成更加螺旋的水流,形成更丰富的微纳米气泡。
[0058]
上述管体3具有三节段仅仅一种举例说明,是一种便于生产制造的实施例,并非必须采用的方案,管体也可以是两段、四段等等均可。
[0059]
本申请微泡射流装置主要把以下几个往往需要多个设备和工序完成的事情,一起
并超高效完成,可实现:
[0060]
1.微纳米气泡大量生成;
[0061]
2.射流大水量,带动水体形成水流;
[0062]
3.高压射流造泡,产生1-4kgf/cm
²
的压力,造泡的同时也使微泡离子化(产生吸附水中悬浮物的絮凝功能),微气泡的压破空化效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又会对污染物有分解降解作用,同时高压快速旋转切割的水流冲击本身也会使污水(吸入喷出水)电离、降解、破坏藻等污染性水生物细胞等等功效。
[0063]
本实用新型微气泡射流器a2仅仅需要连接一个水泵即可工作,设备简单、成本较低;水泵所输入的水就是待处理水体的水,无需额外的自来水等,使用成本低;此外最为重要的是本申请水处理的效率高,现有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可以每小时增加水体含氧量在一立方,而本申请可以达到10-20立方每小时;处理等量的污水时,现有设备不仅需要占用更大的设备体积,而且也需要占用更大存储污水的容器或池体。
[0064]
由于微泡射流装置的微气泡水输出端2能够产生上述的大量微纳米气泡,产生1-4kgf/cm
²
的高压射流造泡,实现大水量和大流速的射流,从而就会使夹杂经过滤料的富含生物菌料、微生态菌料的水体即从外管a3的出水口a6输出,输出的水体射流动能大,且具有大量微纳米气泡,有利于将盛料容器a1内富含生物菌料、微生态菌料的水体快速、大范围地输入到闭塞型水体中,使闭塞型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且改善效率快、效果好。
[006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