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药液加液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3372发布日期:2021-06-08 16:5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药液加液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液加液管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药液加液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2.污水池在试运行中采用的总磷投加使用方式为益维磷粉剂与水进行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投加,在实际运行中发现粉剂不适用于我厂水质情况,具体为出水总磷控制难度大,经与药剂厂家协商后,对水质进行小试分析后发现采用聚合硫酸铁较适合且易操作。
3.现有设计采用的米顿罗计量泵配制流量为583l/h,此泵初始设计为投加粉剂(粉剂浓度低,投加量大,水剂密度高,投加量小);而使用粉剂时最小投加量为60l/h,而我厂采用聚合硫酸铁的实际投加量只需要3.6l
‑‑
12l/h左右,投加时粉剂与水稀释后通过管道流向氧化沟出水口及ibr进水渠;故而导致在实际运行中使用水剂需把剂量泵功率调至最低,但此泵调至投加量最低时药量相对我厂水质还是过大,影响生化系统及污泥活性,而将此泵长期调至最低流量时运行时间过长出现过热致使在运行中出现自动停止情况,无法正常投药。
4.针对上述情况,起初在流向氧化沟管道安装可调控制阀,但泵抽至药量过大,而另一流向流量过小,造成积压压力过大,使管道破裂,阀自动脱落,为此需要经常抢修。
5.因此,基于上述情况设计出本设计的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药液加液管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简单、易于实施的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药液加液管路系统。
7.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设计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药液加液管路系统,包括剂量泵、与剂量泵连接的进液管、与剂量泵出口连接的出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药罐,所述储药罐出口与进液管连通,进液管还与供水管连通,所述出液管中部上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出液管通过回流管与进液管连通构成回路,且回流管上设有回流调节阀。
9.所述出液管上还设有压力表。
10.所述储药罐出口通过调节阀与进液管连通。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设计通过在出液管上增加回流管在不改变计量泵功率的情况下实现排出药液流量可控,解决了现有我厂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散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实施例1:一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药液加液管路系统,参见图1。
17.它包括剂量泵4、与剂量泵4连接的进液管3、与剂量泵4出口连接的出液管5,还包括储药罐1,药液位于储药罐1内,本设计中,所述储药罐1出口与进液管连通,同时,所述储药罐出口通过调节阀2与进液管3连通,通过调节阀2可控制储药罐中的药液进入进液管3中的量。
18.进一步的,其所述进液管3还与供水管连通,所述出液管中部上连接有回流管6,所述出液管通过回流管6与进液管连通构成回路,且回流管上设有回流调节阀7,所述出液管上还设有压力表,使用中通过回流管将出液管内多余的药液再次输入到进液管内构成回路循环,如此其剂量泵4可保持低功率运行且不会出现出液管压力大、爆管情况的发生。
19.综上所示,本设计在剂量泵出口端加装回流管可在投加药量大时可以分两边管路走向,多的部分流向回流管进入管道再流向储药罐。其调节阀2为ppr可调节阀(聚合硫酸铁对金属腐蚀性强,因此阀门为ppr材质)可用于调节除磷药剂投加大小,实现药量可控可调,避免药量过大影响生化系统及污泥活性。
20.实施例2,参见图2,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21.本设计在储药罐1前方的进液管上连接有分散管8,分散管8的进口端为进水口,分散管8的出水端与进液管连接,同时在分散管8出水端口处的进液管上连接有进液口11,进液口与调节阀2的出口连接,进一步的,其所述分散管8中部的孔经由中部至两端逐渐增大,也即分散管8中部的孔经最小,如此,当水流通过分散管8中部的孔经后去流速增大,而此时药液通过进液口11进入进液管内,此时药液与水流接触并通过流速增加的水流对药液分散并向前输送。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