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水装置和具有其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8996发布日期:2021-05-11 15:0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储水装置和具有其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储水装置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净水机因其制出的纯净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而越来越受欢迎。

一些净水机内设置有储水装置,其作用是可以先将经过过滤的纯水储存在其中,在用户停止通过净水机取水后,再利用储水装置内的纯水对反渗透滤芯进行冲洗,从而减少净水机停止工作时,反渗透滤芯内的原水因渗透作用对反渗透滤芯的纯水侧的污染,解决净水机的头杯水tds过高的问题。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储水装置还可以用于增大出水流量。

但是,将储水装置安装在净水机中时,为了能够使水流具有定向流动性,通常会在连接水路上设置逆止阀。由于增加了逆止阀的安装,导致净水机的组装步骤增加,提高了安装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不合格率。而且,由于逆止阀与储水装置都是独立的,它们两者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部件之间通常通过软管来连接,由此,在水路上会形成多个水路连接点,这样漏水风险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水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逆止阀,第一逆止阀设置在第一进水口上,第一逆止阀的导通方向为第一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以及第二逆止阀,第二逆止阀设置在第一出水口上,第二逆止阀的导通方向为第一出水口的出水方向。

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可以使水流通过不同的水口进出储水装置,从而扩大了储水装置的使用范围,并且,由于储水装置还集成有第一逆止阀和第二逆止阀,从而限定了蓄水和排水的水流方向。有些水路中,储水装置的蓄水和排水不同时进行,因此蓄水和排水可以共用储水装置的同一水口;而有些水路中,蓄水和排水可能会同时进行,甚至需要对水流方向有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水装置可以适用于上述各种情况,因此适用环境更广。进一步,由于逆止阀与储水装置的集成,还可以使储水装置在与外部水路连接时,更加方便,减少了安装逆止阀的安装步骤,降低了工艺难度,并且减少水路连接点,降低了产品出现漏水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示例性地,储水装置还包括分隔件,分隔件设置在主体内,分隔件将主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件在主体内的位置和/或形状根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的压力而改变,以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容积负相关,其中,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腔体。

具有以上结构的储水装置可以通过分隔件实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相互挤压蓄水和排水的作用,以使该储水装置可以作为压力桶使用。

示例性地,主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过水口,第二过水口连通第二腔体。

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可以通过水驱动分隔件在主体内的形状和/或位置,从而实现向第一腔体内蓄水或排水的功能。这样,可以通过充入第二腔体内的水的量来控制第一腔体排出的水的总量。与第二腔体内具有气囊或弹簧的实施例相比,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可以更好地将第一腔体内的水排净,不会因第二腔体内的气囊或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老化现象,不能达到初始的压力值,而使第一腔体内的水存留。

示例性地,主体包括盖体和壳体,盖体封盖壳体的开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设置在盖体上,第二过水口设置在壳体上。

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其可以通过将盖体和壳体分离,从而方便地将分隔件安装至主体内,简化了储水装置的安装工艺。

示例性地,盖体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

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也为维修提供了简单的拆装方式。并且,盖体与壳体之间因无需采用焊接工艺,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示例性地,第二过水口连接有直插式快速接头。

该直插式快速接头可以使储水装置安装至外部水路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

示例性地,分隔件可移动地设置在主体内,分隔件与主体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

密封件可以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绝开,避免在分隔件移动的过程中,出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现象,从而影响储水装置的使用效果。并且,具有密封件的分隔件,还可以降低对分隔件的加工精度,简化其工艺流程,降低产品成本。进一步地,多个密封件的设置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即使有一个密封件失效,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依然可以通过其他密封件保持隔绝,使产品能够正常使用。

示例性地,第一逆止阀和第二逆止阀为快接式逆止阀。

快接式逆止阀可以使外部水路以简单的方式连接至逆止阀的进水口或出水口上,同时起到将储水装置与外部水路连通的目的,并且还可以实现储水装置的快速安装与拆卸,进一步地使储水装置能够方便地与外部水路连接,在维修或是更换零部件时,拆装操作简单。

示例性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连通第一进水口,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通有直插式快速接头;第二管体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水口,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通有直插式快速接头;且第一逆止阀设置在第一管体内,第二逆止阀设置在第二管体内。

直插式快速接头的作用是能够使储水装置与外部水路具有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功能。而将逆止阀设置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部,可以使得安装在管体内的逆止阀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并且由于逆止阀安装至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所以储水装置与外部水路连接时,其结构会更加稳定,只是与管体连接,不会在安装过程中,对逆止阀造成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反渗透滤芯具有原水口和纯水口;增压泵,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至原水口;以及上述任一种储水装置,储水装置的第一进水口连通至纯水口,储水装置的第一出水口连通至原水口。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净水机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水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盖体的立体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储水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100’、储水装置;200、主体;201、第一进水口;202、第一出水口;203、第二过水口;210、第一腔体;220、第二腔体;230、盖体;240、壳体;310、第一逆止阀;320、第二逆止阀;400、分隔件;410、密封件;510、第一管体;520、第二管体;610、进水电磁阀;620、增压泵;630、反渗透滤芯;631、原水口;632、纯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水装置100,如图1-3所示。储水装置100包括主体200、第一逆止阀310和第二逆止阀320。在主体200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一出水口202。第一逆止阀310设置在第一进水口201上,第二逆止阀320设置在第一出水口202上。第一逆止阀310的导通方向与第一进水口201的进水方向一致。第二逆止阀320的导通方向与第一出水口202的出水方向一致。作为能够与外部水路连通的储水装置100,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口201向储水装置100内储存一定量的水,还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202将其内储存的一定量的水排出。当然,由于具有第一逆止阀310和第二逆止阀320的作用,可以使外部水路与储水装置100之间的水流方向具有定向性。另外,还可以将储水装置100的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一出水口202连通不同的外部水路中。其中,外部水路可以用于任何具有水流流动的系统,例如净水机、洗衣机、洗碗机等需要用到水的系统。

储水装置100可以是具有任何形式的能够承装一定量水的容器。在一个例实施例中,储水装置100可以是水箱。当向水箱蓄水时,外部水路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一逆止阀310流入水箱中。待外部水路需要利用储水装置100内的水时,可以通过抽水泵等装置将储水装置100内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202和第二逆止阀320泵入外部水路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储水装置100’可以是带有气囊110的水驱装置,如图4所示。当向储水装置100’内蓄水时,水流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201和第一逆止阀310流入储水装置100’内,挤压气囊110,提高气囊110的压力。当储水装置100’内的水需要向外部水路排出时,气囊110可以对储水装置100’内的水进行挤压,迫使储水装置100’内的水由第一出水口202和第二逆止阀320排出,从而实现储水装置100’内的水的不同流向。除了水箱和带有气囊的水驱装置外,下文还将介绍一种优选的实施例。

由此可知,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100,可以使水流通过不同的水口进出储水装置100,从而扩大了储水装置100的使用范围,并且,由于储水装置100还集成有第一逆止阀310和第二逆止阀320,从而限定了蓄水和出水的水流方向,使储水装置100的适用环境更广。具体地说,有些水路中,储水装置的蓄水和排水不同时进行,因此蓄水和排水可以共用储水装置100的同一水口;而有些水路中,蓄水和排水可能会同时进行,甚至需要对水流方向有要求。该储水装置100可以适用于上述各种情况。进一步,由于逆止阀与储水装置100的集成,还可以使储水装置100在与外部水路连接时,更加方便,减少了安装逆止阀的安装步骤,降低了工艺难度,并且减少了水路连接点,降低了产品出现漏水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示例性地,储水装置100还包括分隔件400。分隔件400设置在主体200内。分隔件400将主体200内的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分隔件400在主体200内的位置和/或形状可以根据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内的压力而改变,以使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的容积负相关。即其中一个容积增大,另一个则减小,反之亦然。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分隔件400为囊体,则可以通过其形状改变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的容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分隔件400为如图1-2所式的活塞,则可以通过其在主体200内的位置改变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的容积。其中,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一出水口202连通第一腔体210。

以分隔件400为活塞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描述。在通过第一进水口201向第一腔体210内蓄水时,第一腔体210内的压力将升高,推动分隔件400向第二腔体220的方向移动,减小第二腔体220的容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腔体220可以是封闭的,并且在第二腔体220内充入气体。在分隔件400向第二腔体220移动过程中,分隔件400将挤压第二腔体220,使第二腔体220内的压力增大。在储水装置100通过第一出水口202将第一腔体210内的水排出时,第二腔体220可以释放其内的压力,推动分隔件400,将第一腔体210内的水挤出,直到第二腔体220内的压力与第一腔体210内的压力平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腔体220内还可以设置弹性件,例如弹簧等,在向储水装置100内蓄水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提高。在将储水装置100内的水排出时,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具有以上结构的储水装置100可以通过分隔件400实现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之间通过相互挤压蓄水和排水的作用,以使该储水装置100可以作为压力桶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分隔件400可移动地设置在主体200内,分隔件400与主体200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410。密封件410可以将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隔绝开,避免在分隔件400移动的过程中,出现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连通的现象,从而影响储水装置100的使用效果。并且,具有密封件410的分隔件400,还可以降低对分隔件400的加工精度,简化其工艺流程,降低产品成本。进一步地,多个密封件410的设置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即使有一个密封件410失效,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依然可以通过其他密封件保持隔绝,使产品能够正常使用,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相比于囊体式分隔件,活塞式的分隔件400在充水和放水过程中,使用寿命更长久。其原因在于,囊体式分隔件通常由橡胶制成,橡胶囊体在完全充放水过程中反复折叠,会导致使用寿命降低。而活塞式的分隔件400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因此可以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实验表明,活塞式的分隔件400大约可以完成超过2000次(甚至更多次)的完全充放水,这对于通过冲洗滤芯来解决头杯水的净水机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示例性地,在主体200上还设置有第二过水口203,第二过水口203连通第二腔体220。如图1-2所示,第二腔体220具有第二过水口203,则可以通过向第二腔体220内蓄水,达到推动分隔件400,使第一腔体210内的水排出的作用。当然,在向第一腔体210内蓄水时,也可以利用第二过水口203,将第二腔体220内的水排出。

由此可知,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100,可以通过水驱动分隔件400在主体200内的形状和/或位置,从而实现向第一腔体210内蓄水或排水的功能。这样,可以通过充入第二腔体220内的水的量来控制第一腔体210排出的水的总量。而不必像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只有将第二腔体220内的压力都释放完成,才能停止第一腔体210排水的动作。并且,与第二腔体220内具有气囊或弹簧的实施例相比,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100可以更好地将第一腔体210内的水排净,不会因第二腔体220内的气囊或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老化现象,不能达到初始的压力值,而使第一腔体210内的水存留。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主体200包括盖体230和壳体240。盖体230封盖壳体240的开口,第一进水口201和第一出水口202设置在盖体230上,第二过水口203设置在壳体240上。优选地,第二过水口203可以设置在壳体240的底壁上。

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100,其可以通过将盖体230和壳体240分离,从而方便地将分隔件400安装至主体200内,简化了储水装置100的安装工艺。

进一步地,盖体230和壳体240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在壳体240的端部的外周壁上设置外螺纹,在盖体230的内周壁上设置内螺纹。通过旋转,可以完成盖体230与壳体240的拆装。具有该结构的储水装置100,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也为维修提供了简单的拆装方式。并且,盖体230与壳体240之间因无需采用焊接工艺,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过水口203连接有直插式快速接头。该直插式快速接头可以在将储水装置100安装至外部水路的过程更为简单。直插式快速接头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只要能够起到储水装置100方便地在外部水路上拆卸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逆止阀310和第二逆止阀320为快接式逆止阀。快接式逆止阀可以看作是逆止阀与快速接头的集合体。第一逆止阀310和第二逆止阀320可以为现有的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类型的快接式逆止阀。快接式逆止阀可以使外部水路以简单的方式连接至逆止阀的进水口或出水口上,同时起到将储水装置100与外部水路连通的目的,并且还可以实现储水装置100的快速安装与拆卸,进一步地使储水装置100能够方便地与外部水路连接,在维修或是更换零部件时,拆装操作简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体20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管体510和第二管体520。第一管体510的一端连通第一进水口201,第一管体510的另一端连通有直插式快速接头。第二管体520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水口202,第二管体520的另一端连通有直插式快速接头。且第一逆止阀310设置在第一管体510内,第二逆止阀320设置在第二管体520内。直插式快速接头的作用是能够使储水装置100与外部水路具有快速安装与拆卸的功能。为了实现储水装置100的第一腔体210内的水的流动具有定向性,则将逆止阀设置在第一管体510和第二管体520内部。与上一个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中与外部水路连接的是第一管体510和第二管体520上的直插式快速接头,而非逆止阀。这样,就使得安装在管体内的逆止阀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并且由于逆止阀安装至第一管体510和第二管体520内,所以储水装置100与外部水路连接时,其结构会更加稳定,只是与管体连接,不会在安装过程中,对逆止阀造成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630、增压泵620和上述任一种储水装置100。反渗透滤芯630具有原水口631和纯水口632。增压泵620的出水口连通至原水口631。储水装置100的第一进水口201连通至纯水口632,储水装置100的第一出水口202连通至原水口631。

如图1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先将通过增压泵620以及反渗透滤芯630产生的纯水通过第一进水口201蓄入储蓄装置100中的第一腔体210中,以备之后使用。待用户接水完毕之后,增压泵620可以停止工作。此时,储蓄装置100开始对反渗透滤芯630进行冲洗。储蓄装置100内的纯水通过第一出水口202排出,将反渗透滤芯630内具有离子浓度较高的原水和浓水进行替换,实现纯水泡膜的作用。

在储水装置100为水箱的实施例中,储水装置100的排水过程可以通过其内设置的水泵进行。在储水装置100内设置由气囊110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气囊110释放压力的方式进行。而在储水装置100为活塞的实施例中,第二腔体220还可以通过第二过水口203与进水电磁阀610的进水口连通,利用自来水自身的压力,推动分隔件400移动,将第一腔体210内的纯水排出。储水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在上文已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具有该设置的净水机,还可以利用储水装置100上设置的直插式快速接头对净水机的水路进行改造。在将储水装置100拆除后,利用堵头将净水机中与储水装置100连接的接头封堵住,就可以实现没有储水装置100、不能对反渗透滤芯630进行冲洗的净水机,轻松实现产品高低配置,增加该系列的产品种类,使之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场合,也使用户可以具有多种选择。

在该净水机中,还可以设置进水电磁阀610、废水电磁阀、前置滤芯等水路装置,以完善净水机的水路系统,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以及获得更好的控制。以上水路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不再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