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5443发布日期:2021-06-01 23:4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底泥是接纳和分解河道水体污染物的沉积库,也是向上覆水体释放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的源头,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很大,同时底泥中还可能含有部分重金属成分。由于部分河道水流缓慢,大量的污染物沉淀并累积在底泥中,长此以往,底泥的数量和污染程度都非常大,吸附在底泥颗粒上的污染物与孔隙水发生交换,从而向外释放污染物,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现有的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由于结构较为分散,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且在安装过后,净化的面积较小,从而使安装维护的时间增加,成本上升,不方便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通过进入口与设置在安装板外侧的对载体固体颗粒进行处理的处理组件连接,安装板顶部通过连接管与对底泥进行富氧的修复组件连接;

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微生物处理箱,所述微生物处理箱通过电磁阀与输送载体固体颗粒的输送管连接,所述进入口与设置在安装板内腔中的分送管中部连通,所述分送管两端分别与扩大载体固体颗粒与水面接触面积的喷头连接,所述喷头与控制喷头转动提高净化效率的控制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修复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下方的分流管,所述连接管与分流管之间通过缓冲箱连接,所述分流管底部设有多个对底泥进行修复的辅助部件,所述连接管通过输气管与设置在安装板外侧起到富氧作用的鼓风机连接,所述缓冲箱与分流管和连接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通过绳索设有多个植物净化单元,延长管尾部设有多个曝气孔,延长管底部设有使延长管与底泥呈垂直状态的重量块,所述延长管与分流管内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板顶部的安装杆和设置在安装杆内腔中部的活动板,所述安装杆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喷头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活动板与安装板内腔滑动连接,活动板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多个齿牙,所述活动板内腔中部设有与齿牙啮合的半齿轮,活动板两侧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直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齿轮与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电机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多个增加安装板浮力的气囊,所述安装板侧面设有给气囊进行充气的气门芯,所述安装板底部边缘可拆连接有对水表面垃圾进行拦截的拦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植物净化单元包括种植囊,所述种植囊内栽种有净化植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的上处理组件、修复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提高了结构的紧密性,避免了由于结构分散,导致的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净化单元通过绳索与对底泥进行曝气的曝气管连接,增大的植物净化单元与底泥上污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修复的速度,通过控制组件,使喷头在使用时可以呈弧形状转动,增大了处理后的载体固体颗粒的喷洒面积,通过载体固体颗粒的微生物净化功能,从而提高了底泥净化的速度,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生物处理箱;2-电磁阀;3-输送管;4-安装板;5-喷头;6-鼓风机;7-输气管;8-连接管;9-缓冲箱;10-分流管;11-延长管;12-重量块;13-曝气孔;14-种植囊;15-净化植物;16-拦网;17-传动齿轮;18-直齿;19-齿牙;20-半齿轮;21-活动板;22-安装杆;23-安装槽;24-进入口;25-电机;26-气门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包括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顶部通过进入口24与设置在安装板4外侧的对载体固体颗粒进行处理的处理组件连接,安装板4顶部通过连接管与对底泥进行富氧的修复组件连接,通过安装板的上处理组件、修复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提高了结构的紧密性,避免了由于结构分散,导致的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微生物处理箱1,所述微生物处理箱1通过电磁阀2与输送载体固体颗粒的输送管3连接,所述进入口24与设置在安装板4内腔中的分送管中部连通,所述分送管两端分别与扩大载体固体颗粒与水面接触面积的喷头5连接,所述喷头5与控制喷头5转动提高净化效率的控制组件连接,通过控制组件,使喷头5在使用时可以呈弧形状转动,增大了载体固体颗粒的喷洒面积,通过载体固体颗粒的微生物净化功能,从而提高了底泥净化的速度,便于使用。

所述修复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下方的分流管10,所述连接管与分流管10之间通过缓冲箱9连接,所述分流管10底部设有多个对底泥进行修复的辅助部件,所述连接管通过输气管7与设置在安装板4外侧起到富氧作用的鼓风机6连接,所述缓冲箱9与分流管10和连接管连通,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延长管11,所述延长管11上通过绳索设有多个植物净化单元,延长管11尾部设有多个曝气孔13,延长管11底部设有使延长管11与底泥呈垂直状态的重量块12,所述延长管11与分流管10内腔连通,使用过程中通过鼓风机6,不断地把空气打入水中,提高载体固体颗粒与水的融合速度,提高了净化的效率和质量。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板4顶部的安装杆22和设置在安装杆22内腔中部的活动板21,所述安装杆22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喷头5用的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均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7,所述活动板21与安装板4内腔滑动连接,活动板2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多个齿牙19,所述活动板21内腔中部设有与齿牙19啮合的半齿轮20,活动板21两侧设有与传动齿轮17啮合的直齿18,所述半齿轮20与设置在安装板4上的电机25输出端连接,使用时,启动电机25,使电机25控制半齿轮20旋转带动活动板21左右移动,使与直齿18啮合的传动齿轮17带动喷头5转动,实用性强。

所述安装板4底部设有多个增加安装板4浮力的气囊,所述安装板4侧面设有给气囊进行充气的气门芯26,所述安装板4底部边缘可拆连接有对水表面垃圾进行拦截的拦网16,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便于使用。

所述植物净化单元包括种植囊14,所述种植囊14内栽种有净化植物15,植物净化单元通过绳索与对底泥进行曝气的曝气管13连接,增大的植物净化单元与底泥上污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修复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安装板4来安装该载体微生物底泥修复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提高了结构的紧密性,通过微生物处理箱1对载体固体颗粒进行处理,启动电机25,使电机25控制半齿轮20旋转带动活动板21左右移动,使与直齿18啮合的传动齿轮17带动喷头5转动,使喷头5在使用时可以呈弧形状转动,增大了载体固体颗粒的喷洒面积,从而提高了底泥净化的速度,便于使用,使用过程中通过鼓风机6,不断地把空气打入水中,提高了载体固体颗粒与水的融合速度和净化的效率和质量,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