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1332发布日期:2021-07-20 16:3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露天堆放各种容易引发扬尘的料堆,如裸露土方、裸露建筑材料、裸露建筑垃圾等,这些料堆如不进行固定,不仅会引发扬尘,还会在停止施工后因为路人、野生动物以及恶劣天气的影响而被弄乱,导致材料浪费以及二次污染。

目前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在料堆上盖防尘网的方式来对料堆进行固定,防尘网通常选用工地上常见的脚手架防护网,这种网由塑料丝织成,耐磨性很差,在地面上使用很快就会被磨破,且局部的破口会在使用中快速扩散,很快便使整张防尘网无法使用。除此之外,这种防尘网很容易像绳索那样搅作一团,给铺设及回收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中式硬帆是我国独有的帆装,通过给船帆添加横向的支持骨,赋予船帆规整的形状,使之能够仅通过一根绳索就可以进行升帆和落帆,且不会像西式软帆那样因帆布及绳索的纠缠而导致升帆和落帆都极为麻烦,在大风中使用也不受影响。此外,中式硬帆上的破口会被限制在支持骨之间,不会扩散。现代帆船所用的帆,多采用中式硬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料堆防尘网,不仅容易破,而且容易像绳索那样搅作一团,给铺设及回收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蒙设在料堆上,包括矩形的网布以及设置在网布边沿并与网布连接的四条边框,所述边框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硬边框和两条相对设置的软边框;

两条所述软边框之间设置有软筋条,所述软筋条沿软边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软边框连接,且侧面贴靠网布设置并与网布连接。

进一步,所述软边框呈波浪形,两条所述软边框上分别设置有收网索,所述收网索一端锚固在一个硬边框上,收网索的自由端依次穿透软边框各个相邻波峰与波谷的中点向另一个硬边框延伸。

进一步,所述收网索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收网索从软边框上脱落的绳结。

进一步,每侧的软边框与收网索的连接点和另一侧的软边框与收网索的连接点一一对应并通过软筋条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硬边框通过地钉锚固在地面上,所述地钉为u形地钉。

进一步,所述网布为圆丝密目网,所述软筋条梭织设置在网布上。

进一步,所述网布为双层无纺布,所述软筋条设置在网布的两层无纺布之间,并与网布胶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防尘网上设置类似中式硬帆的支持骨的软筋条,克服了防尘网容易缠绕纠结的问题,并设置类似收帆绳那样的收网索,极大地简化了防尘网的铺设以及回收过程,并使之在大风天气中仍可方便地进行铺设以及回收。同时,软筋条存在,也使防尘网上的破口不会扩散,增加了防尘网的周转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的俯视图;

其中,11-硬边框,12-软边框,2-网布,21-软筋条,3-收网索,4-地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蒙设在料堆上,包括矩形的网布2以及设置在网布2边沿并与网布2连接的四条边框,边框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硬边框11和两条相对设置的软边框12;

两条软边框12之间设置有软筋条21,软筋条21沿软边框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软边框12连接,且侧面贴靠网布2设置并与网布2连接。这里之所以采用软筋条21而不是硬筋条,是因为料堆的形状通常为锥形,如果采用硬式的筋条的话就无法弯曲覆盖整个料堆了。软筋条21可采用直径1毫米左右的pvc塑料条或者是硅胶条,但务必要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耐候性。否则会因低温/老化变硬,不利于防尘网的铺设。基于相同的原因,软边框12与软筋条21采用相同的材质。

软边框12呈波浪形,两条软边框12上分别设置有收网索3,收网索3一端锚固在一个硬边框11上,收网索3的自由端依次穿透软边框12各个相邻波峰与波谷的中点向另一个硬边框11延伸。这里的收网索3类似于中式硬帆上的收帆索,仅通过牵拉就可以将整个防尘网收起来,在防尘网收起来后,还可以缠在整个防尘网的卷上,防止其散开。

收网索3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收网索3从软边框12上脱落的绳结,当然绑一个螺母也可以。

每侧的软边框12与收网索3的连接点和另一侧的软边框12与收网索3的连接点一一对应并通过软筋条21相互连接。之所以将软筋条21采用这种方式布置,是为了给软边框12被收网索3穿透的位置进行补强。

硬边框11通过地钉4锚固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地钉4为u形地钉4。

防尘网的网布2可选择圆丝密目网,软筋条21梭织设置在网布2上,圆丝密目网比较便宜易得;也可选择双层无纺布,软筋条21设置在网布2的两层无纺布之间,并与网布2胶接连接,无纺布比圆丝密目网更耐磨。

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可以单人使用,单人使用时的安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解开收网索3,将锚固有收网索3的硬边框11用地钉4锚固在地面上;

步骤二:抓住另一条硬边框11展开网布2,包裹住料堆;

步骤三:将抓住的硬边框11用地钉4锚固在地面上;

回收时,只需拔下地钉4,然后拉收网索3,就可以像收帆那样回收防尘网,回收后将收网索3缠绕在整卷防尘网上,防止防尘网散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蒙设在料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网布(2)以及设置在网布(2)边沿并与网布(2)连接的四条边框,所述边框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硬边框(11)和两条相对设置的软边框(12);

两条所述软边框(12)之间设置有软筋条(21),所述软筋条(21)沿软边框(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软边框(12)连接,且侧面贴靠网布(2)设置并与网布(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边框(12)呈波浪形,两条所述软边框(12)上分别设置有收网索(3),所述收网索(3)一端锚固在一个硬边框(11)上,收网索(3)的自由端依次穿透软边框(12)各个相邻波峰与波谷的中点向另一个硬边框(11)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网索(3)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收网索(3)从软边框(12)上脱落的绳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每侧的软边框(12)与收网索(3)的连接点和另一侧的软边框(12)与收网索(3)的连接点一一对应并通过软筋条(21)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边框(11)通过地钉(4)锚固在地面上,所述地钉(4)为u形地钉(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2)为圆丝密目网,所述软筋条(21)梭织设置在网布(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2)为双层无纺布,所述软筋条(21)设置在网布(2)的两层无纺布之间,并与网布(2)胶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安装及回收的防尘网,蒙设在料堆上,包括矩形的网布以及设置在网布边沿并与网布连接的四条边框,边框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硬边框和两条相对设置的软边框;两条软边框之间设置有软筋条,软筋条沿软边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软边框连接,且侧面贴靠网布设置并与网布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防尘网上设置类似中式硬帆的支持骨的软筋条,克服了防尘网容易缠绕纠结的问题,并设置类似收帆绳那样的收网索,极大地简化了防尘网的铺设以及回收过程,并使之在大风天气中仍可方便地进行铺设以及回收。同时,软筋条存在,也使防尘网上的破口不会扩散,增加了防尘网的周转次数。

技术研发人员:康长睿;张宸恺;胡慧专;刘杰;田小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