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4604发布日期:2021-09-29 02:2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风淋室。


背景技术:

2.风淋室(air shower)又称为风淋,洁净风淋室,净化风淋室,风淋房,吹淋房,风淋门,浴尘室、吹淋室,风淋通道,空气吹淋室。风淋室是进入洁净室所必需的通道,可以减少进出洁净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3.风淋室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局部净化设备,安装于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当人与货物要进入洁净区时需经风淋室吹淋,其吹出的洁净空气可去除人与货物所携带的尘埃,能有效地阻断或减少尘源进入洁净区,然而现有的风淋室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的脚底通常与风淋室的内底面保持接触,当风淋室作用时由于使用者的脚底与地面接触使得使用者的脚底很难进行风淋处理,使得使用者的脚底清理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风淋室整体的风淋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传统风淋室无法对使用者的脚底进行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风淋室,通过清理结构实现对使用者鞋底的清理进而达到增强风淋室整体风淋效果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风淋室,包括风淋室本体,所述风淋室本体内开设有风淋腔,所述风淋腔的两侧腔口处均铰接有封闭门,所述风淋腔内设有吹风结构,所述风淋腔的内底面上设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阵列有对称设置的若干第一支撑架,所述底板的上方还阵列有对称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撑架,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架和若干第二支撑架交替分布,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部设有站立面,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有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刷毛高于站立面,所述风淋腔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毛刷辊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风淋腔的底部还连通有吸尘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风结构实现对风淋腔内的人和货物的吹风,实现对人和货物的风淋处理,封闭门实现对风淋腔的密闭,使得风淋腔内风淋处理过程中与外界环境隔绝,进而使得风淋室风淋处理的效果更好,通过第一支撑架、支撑轴和站立面实现对使用者的支撑作用,确保使用者可以从支撑轴上走过,通过第二支撑架实现对毛刷辊的支撑,确保毛刷辊可以实现悬空的状态,驱动结构作用带动毛刷辊转动,毛刷辊转动实现对使用者鞋底灰尘的清扫,进而可以减少使用者整体灰尘的含量,使得整体结构风淋的效果更好,通过吸尘结构实现对毛刷辊刮除灰尘的收集,减小灰尘扬起的现象,进而使得整体结构的风淋效果更好。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若干第一支撑架远离支撑轴的一
端固定连接的转动杆,若干所述毛刷辊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均穿出第二支撑架,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与若干转动杆和若干毛刷辊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相邻所述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若干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为清理结构的作用提供动力,驱动齿轮转动通过啮合带动相邻的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的毛刷辊转动,毛刷辊转动实现对鞋底灰尘的清理,进而使得使用者整体的含尘量更少,提高风淋室整体的风淋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截面形状为漏斗状的集尘槽,所述吸尘结构包括与集尘槽连通的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远离集尘槽的一端连通有吸尘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尘槽实现对顶部落下灰尘更好地收集,吸尘机产生的吸力经过吸尘管作用到集尘槽内实现对集尘槽内灰尘的吸出,减少风淋腔内的灰尘总量,减少灰尘扬起的现象进而可以有效提高风淋室整体的风淋效果。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吹风结构包括气泵以及均匀设置在风淋腔腔壁上的若干喷头,若干所述喷头远离风淋腔的一端均连通有第一输气管,若干所述第一输气管远离喷头的一端均与气泵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产生的气体经过第一输气管的作用下流动到喷头内,气体在喷头的作用下喷出,气体从喷头喷出后吹动到人和货物上实现风淋室的风淋作用。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淋腔的腔壁上对称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腔壁上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气管,若干所述导气管远离出气管的一侧均连通有第二输气管,若干所述第二输气管远离导气管的一侧均与气泵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的输送作用流动到导气管内,气体流动到导气管内在出气管的作用下气体斜向下流动,气体斜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对风淋腔底部扬尘的吹动,减小扬尘向上移动的过程,避免扬尘向上移动影响风淋室风淋效果的问题,进而提高风淋室整体的风淋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腔的腔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出风口向下倾斜。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板实现对气流流动的导向作用,使得气体斜向下流动,进而实现对底部扬尘更好地收集,使得风淋室整体的风淋效果更好。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站立面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通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槽用于站立面表面灰尘的落下,实现对灰尘更好地收集。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站立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设置的若干防滑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设的防滑块实现对站立面表面粗糙度的增大,使得使用者站立在站立面上的状态更加稳定,实现对使用者的保护作用。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吹风结构实现对风淋腔内的人和货物的吹风,实现对人和货物的风淋处理,封闭门实现对风淋腔的密闭,使得风淋腔内风淋处理过程中与外界环境隔绝,进而使得风淋室风淋处理的效果更好,通过第一支撑架、支撑轴和站立面实现对使用者的支撑作用,确保使用者可以从支撑轴上走过,通过第二支撑架实现对毛刷辊的支撑,确保毛刷辊可以实现悬空的状态,驱动结构作用带动毛刷辊转动,毛刷辊转动实现对使用者鞋底灰尘的清扫,进而可以减少使用者整体灰尘的含量,使得整体结构风淋的效果更好,通过吸尘结构实现对毛刷辊刮除灰尘的收集,减小灰尘扬起的现象,进而使得整体结构的风淋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27.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29.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32.图中:1、风淋室本体;2、风淋腔;3、封闭门;4、底板;5、第一支撑架;6、第二支撑架;7、支撑轴;8、站立面;9、毛刷辊;10、转动杆;11、驱动齿轮;12、驱动电机;13、集尘槽;14、吸尘管;15、吸尘机;16、气泵;17、喷头;18、第一输气管;19、放置腔;20、导气管;21、出气管;22、第二输气管;23、导流板;24、通槽;25、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4.一种新型风淋室,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包括风淋室本体1,风淋室本体1内开设有风淋腔2,风淋腔2的两侧腔口处均铰接有封闭门3,风淋腔2内设有吹风结构,通过吹风结构的吹风作用实现对经过风淋腔2的人和货物的风淋处理,风淋腔2的内底面上设有清理结构,清理结构实现使用者鞋底的清理作用,使得使用者鞋底的灰尘更少,进而提高风淋室本体1整体的风淋效果,清理结构包括底板4,底板4的上方阵列有对称设置的若干第一支撑架5,底板4的上方还阵列有对称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撑架6,若干第一支撑架5和若干第二支撑架6交替分布,相对的两个第一支撑架5之间焊接有支撑轴7,利用支撑轴7的圆弧面有效实现对灰尘的导向作用,支撑轴7的顶部设有站立面8,相对的两个第二支撑架6之间转动连接有毛刷辊9,毛刷辊9的刷毛高于站立面8,风淋腔2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毛刷辊9转动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实现对毛刷辊9转动的驱动,进而确保毛刷辊9实现对使用者鞋底的清理,风淋腔2的底部还连通有吸尘结构,吸尘结构实现对落到风淋腔2底部的灰尘的吸出,减小风淋腔2内的灰尘,进而增大风淋室本体1整体的风淋效果。
35.如图7和图8所示,驱动结构包括与若干第一支撑架5远离支撑轴7一端固定连接的转动杆10,若干毛刷辊9靠近转动杆10的一端均穿出第二支撑架6,驱动结构还包括与若干转动杆10和若干毛刷辊9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11,相邻驱动齿轮11相互啮合,驱动结构还包
括用于驱动若干驱动齿轮11转动的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毛刷辊9穿出第二支撑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2转动带动毛刷辊9转动,毛刷辊9转动带动与毛刷辊9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11转动,驱动齿轮11转动通过啮合带动相邻驱动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所有的毛刷辊9转动实现对使用者鞋底的清理。
36.如图3和图4所示,底板4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截面形状为漏斗状的集尘槽13,吸尘结构包括与集尘槽13连通的吸尘管14,吸尘管14远离集尘槽13的一端连通有吸尘机15,吸尘机15产生吸力通过吸尘管14传递到集尘槽13处,进而实现对集尘槽13内尘土吸出风淋腔2。
37.如图3和图4所示,吹风结构包括气泵16以及均匀设置在风淋腔2腔壁上的若干喷头17,若干喷头17远离风淋腔2的一端均连通有第一输气管18,若干第一输气管18远离喷头17的一端均与气泵16连通,气泵16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一输气管18输送到第一喷头17内进而实现对风淋腔2内货物和人的风淋处理。
38.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风淋腔2的腔壁上对称设有放置腔19,放置腔19的腔壁上固定连接有导气管20,导气管20的管壁上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气管21,若干导气管20远离出气管21的一侧均连通有第二输气管22,若干第二输气管22远离导气管20的一侧均与气泵16连通,气泵16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22输送到导气管20内,导气管20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21喷出实现对风淋腔2底部灰尘的吹动,避免风淋腔2底部尘土对于风淋室本体1风淋效果的影响。
39.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放置腔19的腔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板23,导流板23的出风口向下倾斜,导流板23实现对导气管20流出气体的导向作用,实现气体向下流动,进而实现对风淋腔2底部扬尘的阻隔,站立面8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通槽24,通槽24用于站立面8上的灰尘的落下,站立面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均匀设置的若干防滑块25,通过防滑块25有效增大站立面8的摩擦系数,使得使用者就可以更好地站立在站立面8上。
40.工作原理:驱动气泵16,气泵16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一输气管18输送到喷头17内进而确保风淋室本体1的喷淋效果,气泵16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二输气管22输送到导气管20内,导气管20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21向下喷出进而在导流板23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向下流动的气体产生一个气体屏障实现对风淋腔2底部扬尘飞起的阻隔,驱动电机12转动带动与驱动电机12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毛刷辊9转动,毛刷辊9转动带动与毛刷辊9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11转动,驱动齿轮11转动通过啮合带动相邻的驱动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所有的毛刷辊9转动确保毛刷辊9实现对使用者脚底的清理,灰尘落到风淋腔2的底部时在集尘槽13的作用下灰尘被收集到集尘槽13的底部,驱动吸尘机15,吸尘机15产生的吸力在吸尘管14的作用下传递到集尘槽13内,在吸尘机15产生的吸力的作用下集尘槽13内的尘土进入到吸尘机15内,上述便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