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5289发布日期:2021-08-10 14:2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与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大量污染物的产生导致环境负载能力严重受迫。例如,大量生活污水排向河流,使河水中cod、氮、磷含量快速提高,造成水质恶化,使河流自净功能渐渐减弱甚至丧失。

我国现行的污水处理技术是通过管网过滤和化学药剂消毒处理来实现水质净化的,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建设巨大的水收集系统、存储系统。由于河道数量大、面积广、水流方向不固定等因素,很难将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到河道治理上来。而且大多数河道具有排洪功能,为保证排洪,难以将各种治理设施布置在原河道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

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的若干水陂,所述水陂将河道分隔成若干净化河段;位于净化河段内并连接两相邻水陂的泄水口的水道;设置于水陂的泄水口处的第一隔栅;设置于水道上的若干第二隔栅,所述第二隔栅将水道分隔成若干净化子水道,所述净化子水道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布置于净化水子道上方用于防止水生植物离开的第三隔栅。

可选地,所述水陂包括桩基础、坝体,所述坝体包括依次铺设的石头基层、卵石层、土层,所述土层上种植植物。

可选地,所述桩基础包括若干列沿坝体延伸方向布置的木桩。

可选地,所述水道的水岸布置木桩。

可选地,所述水道形成能够使水流转向的河湾结构。

可选地,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位于净化河段内的深水池,所述深水池与净化子水道相接,并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可选地,所述深水池上方布置用于防止水生植物离开的第三隔栅。

可选地,所述深水池的水岸布置木桩。

可选地,所述水道两侧的河床高地种植植物。

可选地,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位于净化河段内的辅水道,所述辅水道邻接靠近上游一侧的水陂并与水道相接;所述辅水道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辅水道上方布置用于防止水生植物离开的第三隔栅。

本实用新型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河流水质,且不影响河道自身排洪功能。同时便于对各净化河段进行分别治理,了解各净化河段的治理情况。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其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质生态净化系统的坝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陂;2、泄水口;3、水道;4、第一隔栅;5、第二隔栅;6、第三隔栅;7、木桩;8、石头基层;9、卵石层;10、土层;11、河湾结构;12、深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另外,术语“包括”、“包含”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

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的若干水陂1,所述水陂1将河道分隔成若干净化河段,以方便对各净化河段进行分别治理,了解各净化河段的治理情况。具体的,可根据河道的长度、水流量、周边污染源、行政管理区域等实际情况设置水陂1对河道进行分隔。

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位于净化河段内并连接两相邻水陂1的泄水口2的水道3。河道水流量低于预设值时,河水主要经泄水口2、水道3流向下级净化河段。而河道水流量大于预设值时,如汛期时,河水还可以直接漫过水陂1经水道3、河床高地等流向下级净化河段。

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水陂1的泄水口2处的第一隔栅4,所述第一隔栅4能够阻隔或减少上河段的垃圾进入水道3;设置于水道3上的若干第二隔栅5,所述第二隔栅5将水道3分隔成若干净化子水道,所述净化子水道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以及布置于净化水子道上方用于防止水生植物离开的第三隔栅6。

所述水生植物优选为水浮莲、水龙、水鳖等漂浮植物,其能够吸收水里的矿物质,又能够遮蔽射入水中的阳光,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还能够去除水中总磷、总氮、氨氮、有机物等,因而能够有效地净化水质。由于部分水生植物,如水浮莲,生长速度快,繁衍迅速,如不进行拦截、定期捞出部分,否则很可能成为水中一害。因而,所述第二隔栅5、第三隔栅6能够防止水生植物离开,并便于定期捞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陂1包括桩基础、坝体。具体的,所述桩基础包括若干列沿坝体延伸方向布置的木桩7,以对坝体进行加固。优选采用松木制作的木桩,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防止河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

所述坝体包括依次铺设的石头基层8、卵石层9、土层10,所述石头基层8、卵石层9形成坝体的透水过滤结构,上级净化河段的河水还可以通过该透水过滤结构进入下级净化河段。优选地,坝体的土层10上种植植物,如草,以稳定土层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道3形成能够使水流转向的河湾结构11,以消减水流的流动能量。所述河湾结构11的位置、数量、形状可根据净化河段的长度、河水流速、原河床结构等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深水池12,即水谭。所述深水池12与净化子水道相接,并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优选为漂浮植物。所述深水池12,一方面能够消减水流的流动能量,另一方面可在水道3水质突然恶化情况下作为缓冲水体,减缓水道3水质恶化。优选地,所述深水池12与水道3的河湾结构11相连,以便于将水道3中的河水引入深水池12,消减水流的流动能量。当然,所述深水池12上方需布置第三隔栅6,以防止水生植物离开。同样的,所述深水池12位置、数量、形状可根据净化河段的长度、河水流速、原河床结构等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道3的水岸布置木桩7,所述深水池12的水岸布置木桩7,以对水岸进行加固。优选采用松木制作的木桩7,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防止河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

所述水道3两侧的河床高地种植有植物,以稳固水土。优选地,该植物为能够净化水质的植物。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位于净化河段内的辅水道13,所述辅水道13邻接靠近上游一侧的水陂1并与水道相接3。同样的,所述辅水道13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优选为漂浮植物。辅水道13上方需布置第三隔栅6,以防止水生植物离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河流水质,且不影响河道自身排洪功能。同时便于对各净化河段进行分别治理,了解各净化河段的治理情况。无需采用水泥、钢铁等材料,对环境友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