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体病菌消杀的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9455发布日期:2022-01-15 04:3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人体病菌消杀的风淋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淋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人体病菌消杀的风淋室。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2010830627.5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消毒风淋室,包括风淋室、第一等离子发射装置和风道;其中,所述风淋室包括门,所述风道安装于所述风淋室侧壁,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等离子发生装置位于所述风道内,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淋室不具有消毒功能或消毒效果不佳,无法在有人的状态下进行消毒的技术问题;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等离子发射装置发生大量的正负离子,可实现对空气气流实施消毒杀菌的技术效果。
3.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碳刷单元组成的等离子发射装置,其产生的等离子虽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因没有形成稳定的等离子场,故杀菌效果一般,且其在在结构设计上存在消杀不彻底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用于人体病菌消杀的风淋室,包括风淋室本体,风淋室本体中部靠近其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内靠近风淋室本体顶部的位置安设有次级等离子装置,风淋室本体内表面两侧位于次级等离子装置的位置开设有数个出风口;
6.风淋室本体内位于气流通道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循环风机;
7.循环风机的输出端通过一级等离子装置与风淋室本体内表面连通;
8.次级等离子装置、一级等离子装置均由等离子电极结构及过滤网组成;
9.其中一级等离子装置内的过滤网为初效过滤网,次级等离子装置内的过滤网为高效过滤网;
10.其中将过滤网安设在等离子电极结构的中间,当人员进入风淋室时,风淋室门自动关闭,循环风机及等离子装置同时开启,循环风将人体体表携带的病菌带至风淋室进风口处,一级等离子装置的形成的等离子场可以对流经空气及初效过滤网拦截的病菌进行有效查杀,考虑到一级等离子装置的查杀效率,少量的病菌经循环风进入次级等离子装置进行二次消杀,不含病菌的空气自出风口进入风淋室舱内进行循环使用,另本方案中采用的电极结构能够释放大量的等离子,可随循环风对一些空间死角等部位进行扩散消杀,配合定点消杀起到全面消杀的目的,同时针对病菌容易在过滤网中蓄积繁殖的特点,将过滤网设计在网网电极结构的中间,使消杀不留死角,另本方案中的消杀流程为密闭循环模式,不会污染风淋室外部空间。
11.进一步的,风淋室本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可减少细菌在风淋室本体内滋生。
12.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一级等离子装置和次级等离子装置能够同时具有定点消杀及扩散消杀的功能,同时针对病菌容易在过滤网中蓄积繁殖的特点,将过滤网设计在
网网电极结构的中间,使消杀不留死角,另本方案中的消杀流程为密闭循环模式,不会污染风淋室外部空间。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淋室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级等离子装置和次级等离子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风淋室本体;2、气流通道;3、次级等离子装置;4、出风口;5、循环风机;6、一级等离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6.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17.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8.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人体病菌消杀的风淋室,包括风淋室本体1,风淋室本体1中部靠近其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气流通道2,气流通道2内靠近风淋室本体1顶部的位置安设有次级等离子装置3,风淋室本体1内表面两侧位于次级等离子装置3的位置开设有数个出风口4;
19.风淋室本体1内位于气流通道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与气流通道2连通的循环风机5;
20.循环风机5的输出端通过一级等离子装置6与风淋室本体1内表面连通;
21.次级等离子装置3、一级等离子装置6均由等离子电极结构及过滤网组成;
22.其中一级等离子装置内的过滤网为初效过滤网,次级等离子装置内的过滤网为高效过滤网;
23.其中将过滤网安设在等离子电极结构的中间,当人员进入风淋室时,风淋室门自动关闭,循环风机及等离子装置同时开启,循环风将人体体表携带的病菌带至风淋室进风口处,一级等离子装置的形成的等离子场可以对流经空气及初效过滤网拦截的病菌进行有效查杀,考虑到一级等离子装置的查杀效率,少量的病菌经循环风进入次级等离子装置进行二次消杀,不含病菌的空气自出风口进入风淋室舱内进行循环使用,另本方案中采用的电极结构能够释放大量的等离子,可随循环风对一些空间死角等部位进行扩散消杀,配合定点消杀起到全面消杀的目的,同时针对病菌容易在过滤网中蓄积繁殖的特点,将过滤网设计在网网电极结构的中间,使消杀不留死角,另本方案中的消杀流程为密闭循环模式,不会污染风淋室外部空间。
24.其中,风淋室本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可减少细菌在风淋室本体内滋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人体病菌消杀的风淋室,包括风淋室本体(1),其特征在于:风淋室本体(1)中部靠近其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气流通道(2),气流通道(2)内靠近风淋室本体(1)顶部的位置安设有次级等离子装置(3),风淋室本体(1)内表面两侧位于次级等离子装置(3)的位置开设有数个出风口(4);风淋室本体(1)内位于气流通道(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与气流通道(2)连通的循环风机(5);循环风机(5)的输出端通过一级等离子装置(6)与风淋室本体(1)内表面连通;次级等离子装置(3)、一级等离子装置(6)均由等离子电极结构及过滤网组成;其中一级等离子装置内的过滤网为初效过滤网,次级等离子装置内的过滤网为高效过滤网;其中将过滤网安设在等离子电极结构的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体病菌消杀的风淋室,其特征在于:风淋室本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病菌消杀的风淋室,包括风淋室本体,风淋室本体中部靠近其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内靠近风淋室本体顶部的位置安设有次级等离子装置,风淋室本体内表面两侧位于次级等离子装置的位置开设有数个出风口,风淋室本体内位于气流通道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输出端通过一级等离子装置与风淋室本体内表面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级等离子装置和次级等离子装置能够同时具有定点消杀及扩散消杀的功能,同时针对病菌容易在过滤网中蓄积繁殖的特点,将过滤网设计在网网电极结构的中间,使消杀不留死角,另本方案中的消杀流程为密闭循环模式,不会污染风淋室外部空间。部空间。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于前锋 王昆 黄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艾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