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巾后处理热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5547发布日期:2021-05-07 23:0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巾后处理热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巾后处理热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以此同时,纺织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出现显著的增长现象,在纺织行业中的毛巾织造中,随着科技的进步,毛巾织造过程中所利用的助剂及染料种类也随之增多,原有的天然原料逐步被化学原料所替代,并朝着抗氧化、抗光性、抗生化性方向发展,这使得废水的水质更为复杂,处理难道大幅度增加,而同时,随着今年来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日益增强,在行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国家的要求逐渐提高。

而当前传统的对毛巾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流程为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排放,该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处理工程中产生的污泥,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处理效果不理想,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资源能耗较高,不经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毛巾后处理热污水处理系统,它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能源浪费和余热水环境热污染的问题,同时采用的水解氧化池不产生污泥和利用固液分离装置,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存在污泥膨胀等问题,处理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热回收系统1、生化处理系统2和泥水分离系统3,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2设置在热回收系统1的流程后端,所述的泥水分离系统3附属于生化处理系统2;

所述的热回收系统1包含格栅池10、热污水储水池11、热交换器12和热储存池13,所述的格栅池10包含第一层格栅池网和第二层格栅池网,所述的第一层格栅池网的孔径大于第二层格栅网的孔径,所述的热污水储水池11设置在格栅池10后端,所述的热交换器12设置在热污水储水池11后端,所述的热污水储水池11内的热污水通过热泵输送至热交换器12,所述的热储存池13设置在热交换器12后端,所述的热储存池13用于存储通过热交换器12转移热污水中的热量;

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2包含调节池20、水解酸化池21、生物接触氧化塔22、气浮池23和氧化池24,所述的调节池20内设有蛇形导流管201,所述的导流管201的进口设置在节池20上端,所述的调节池20的出水口设置在调节池20上端孔壁上,所述的水解酸化池21设置在调节池20后端,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塔22设置在水解酸化池21后端,所述的气浮池23设置在生物接触氧化塔22后端,所述的氧化池24设置在气浮池23后端;

所述的泥水分离系统3包含固液分离池30,所述的固液分离池30的输入口连接气浮池23的一个输出口,所述的固液分离池30的输出口连接调节池20的一个输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解酸化池21包含清水仓210、填料仓211、隔层212、污泥仓213、污水进口管214、脉冲管215、排污管216、搅拌机217、填料218和出水管219,所述的清水仓210设置在池体上部,所述的出水管219设置在清水仓210右侧,所述的填料仓211设置在清水仓210下方,所述的填料218呈四排悬吊在填料仓211内,填料218之间保持50-80cm间隙,所述的污泥仓213设置在填料仓211下方,所述的污泥仓213和填料仓211之间设有隔层212,所述的隔层212为带条形孔板,所述的搅拌机217设置在污泥仓213内,所述的污水进口管214设置在污泥仓213下方左侧,所述的脉冲管215设置在污泥仓213底部,所述的脉冲管215之间间隙为30-60cm。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塔22包含清水仓221、填料仓222、污水仓223、进口管道224、空气管道225、曝气管226和出口管道227,所述的清水仓221设置在生物接触氧化塔22的顶端,所述的出口管道227设置在清水仓221右侧,所述的填料仓222设置在清水仓221下方,所述的污水仓223设置在填料仓222下方,所述的空气管道225设置在污水仓223内,所述的曝气管226设置在空气管道225上,所述的进口管道224设置在污水仓223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污水储水池11内设有热电偶。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液分离池30内设有固液分离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中,热污水首先通过格栅池10内的双道格栅,将热污水中含有的较大纤维和颗粒物去除,然后热污水进入热污水储水池11,当热污水储水池11内的热污水存储一定量时,启动热泵,将热污水储水池11内的热污水送至热交换器12进行处理,通过热交换热污水中的热量转移至热储存池13中,而处理后的热污水进入调节池20。

污水通过设置在调节池20内的导流管201进口送至池内,通过导流管201缓冲作用是污水进入调节池20时水流保持平稳,使调节池20内的污水保持均值匀量,然后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21进行厌氧水解反应,污水通过污水进口管214进入污泥仓213,通过空压机216送出的压力其他经过脉冲管215的喷射,使污水与污泥混合,同时通过设置于污泥仓213内的搅拌机217的转动,使污水与污泥充分混合,由于污泥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大量水解-产酸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污水进一步通过隔层212进入填料仓211,通过填料仓211内的填料218进一步反应,减少污泥含量,反应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219进入水解酸化池21进行生化处理。

污水通过进口管道224进入污水仓223,经过空气管道225上曝气管226喷出的气流曝气处理,使污水与填料仓222内的填料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污水通过出口管道227进入气浮池23进行气浮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氧化池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排放,同时气浮反应形成的密度较大的颗粒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固液分离池30进行固液分离处理,通过固液机将固体颗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剩余的污水回送至调节池20,进行循环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能源浪费和余热水环境热污染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水解氧化池不产生污泥和利用固液分离装置,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存在污泥膨胀等问题,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水解酸化池2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生物接触氧化塔2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隔层212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调节池20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热回收系统1、格栅池10、热污水储水池11、热交换器12、热储存池13、生化处理系统2、调节池20、导流管201、水解酸化池21、清水仓210、填料仓211、隔层212、污泥仓213、污水进口管214、脉冲管215、空压机216、搅拌机217、填料218、出水管219、生物接触氧化塔22、清水仓221、填料仓222、污水仓223、进口管道224、空气管道225、曝气管226、出口管道227、气浮池23、氧化池24、泥水分离系统3、固液分离池3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热回收系统1、生化处理系统2和泥水分离系统3,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2设置在热回收系统1的流程后端,所述的泥水分离系统3附属于生化处理系统2;

所述的热回收系统1包含格栅池10、热污水储水池11、热交换器12和热储存池13,所述的格栅池10包含第一道固定式格栅和第二道自动清理回转式格栅,所述的热污水储水池11设置在格栅池10后端,所述的热交换器12设置在热污水储水池11后端,所述的热污水储水池11内的热污水通过热泵输送至热交换器12,所述的热储存池13设置在热交换器12后端,所述的热储存池13用于存储通过热交换器12转移热污水中的热量;

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2包含调节池20、水解酸化池21、生物接触氧化塔22、气浮池23和氧化池24,所述的调节池20内设有蛇形导流管201,所述的导流管201的进口设置在节池20上端,所述的调节池20的出水口设置在调节池20上端孔壁上,所述的水解酸化池21设置在调节池20后端,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塔22设置在水解酸化池21后端,所述的气浮池23设置在生物接触氧化塔22后端,所述的氧化池24设置在气浮池23后端;

所述的泥水分离系统3包含固液分离池30,所述的固液分离池30的输入口连接气浮池23的一个输出口,所述的固液分离池30的输出口连接调节池20的一个输入口。

所述的水解酸化池21包含清水仓210、填料仓211、隔层212、污泥仓213、污水进口管214、脉冲管215、排污管216、搅拌机217、填料218和出水管219,所述的清水仓210设置在池体上部,所述的出水管219设置在清水仓210右侧,所述的填料仓211设置在清水仓210下方,所述的填料218呈四排悬吊在填料仓211内,填料218之间保持70cm间隙,所述的污泥仓213设置在填料仓211下方,所述的污泥仓213和填料仓211之间设有隔层212,所述的隔层212为带条形孔钢板,所述的隔层使污水从底层进入上层是水流分布均匀,所述的搅拌机217设置在污泥仓213内,所述的污水进口管214设置在污泥仓213下方左侧,所述的脉冲管215设置在污泥仓213底部,所述的脉冲管215之间间隙为60cm。

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塔22包含清水仓221、填料仓222、污水仓223、进口管道224、空气管道225、曝气管226和出口管道227,所述的清水仓221设置在生物接触氧化塔22的顶端,所述的出口管道227设置在清水仓221右侧,所述的填料仓222设置在清水仓221下方,所述的污水仓223设置在填料仓222下方,所述的空气管道225设置在污水仓223内,所述的曝气管226设置在空气管道225上,所述的进口管道224设置在污水仓223底部。

所述的热污水储水池11内设有热电偶,所述的热电偶用于测量热污水储水池11内热污水的温度。

所述的固液分离池30内设有固液分离机,所述的固液分离机用于将污水中含有的固体隔离与水分离出来。

本发明中,热污水首先通过格栅池10内的双层格栅网,热污水依次通过较大网口的格栅层和较小网口的格栅层,将热污水中含有的较大纤维和颗粒物去除,然后热污水进入热污水储水池11,当热污水储水池11内的热污水存储一定量时,利用液位开关,启动热泵,将热污水储水池11内的热污水送至热交换器12进行热交换处理,通过热交换热污水中的热量转移至热储存池13中,而处理后的热污水进入调节池20。

污水通过设置在调节池20内的导流管201进口送至池内,通过导流管201缓冲作用是污水进入调节池20时水流保持平稳,使调节池20内的污水保持均值匀量,然后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21进行厌氧水解反应,污水通过污水进口管214进入污泥仓213,通过空压机216送出的压力其他经过脉冲管215的喷射,使污水与污泥混合,同时通过设置于污泥仓213内的搅拌机217的转动,使污水与污泥充分混合,由于污泥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大量水解-产酸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污水进一步通过隔层212进入填料仓211,通过填料仓211内的填料218进一步反应,减少污泥含量,反应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219进入水解酸化池21进行生化处理。

污水通过进口管道224进入污水仓223,经过空气管道225上曝气管226喷出的气流曝气处理,使污水与填料仓222内的填料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污水通过出口管道227进入气浮池23进行气浮处理,在气浮过程中往气浮池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其气浮采用加压全溶气浮法,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氧化池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同时气浮反应形成的密度较大的颗粒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固液分离池30进行固液分离处理,通过固液机的离心作用,将固体颗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剩余的污水回送至调节池20,进行循环处理。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