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4507发布日期:2021-05-18 21:2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2.目前,公告号为cn10247683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池体的垂直截面为梯形。如此设置的池体具有承受能力高、成本低的优势。不过污水处理池内存放的污水一般含有较多的杂质,杂质容易堆积在池体的底部,人工很难下到池底将其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其具有可以较为方便的清除堆积在池体底部的杂质的优势。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铰接于所述伸缩板的底面,所述驱动组件用以将所述伸缩板顶出于所述池体,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伸缩杆一以及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二以及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共线设置,所述伸缩杆一的总长度小于所述伸缩杆二的总长度,所述伸缩杆一的顶部以及所述伸缩杆二的顶部均铰接于所述伸缩板。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在进入到池体内部时,污水中所夹杂的杂质会逐渐下沉并附着到伸缩板的顶面上。在伸缩板顶面附着有较多杂质时,通过驱动件控制伸缩板上移。伸缩板上移的过程中,伸缩杆一以及伸缩杆二伸长。当伸缩杆一伸长至极限位置时,伸缩板与伸缩杆一相连处的上移停止,之后在驱动组件继续推动伸缩板的过程中,伸缩板逐渐展开且逐渐向伸缩杆一的一侧倾斜。此时使用者可较为方便将伸缩板表面附着的杂质去除,清理效果较高。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的压力管、滑移连接在压力管内部的顶出杆、用以向所述压力管内部注入液压油的液压泵,所述顶出杆的顶部铰接于所述伸缩板。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液压泵向压力管内部注入液压油,注入到压力管内部的液压油将顶出杆顶起,使得伸缩板逐渐上移。在杂质清理完毕时,关闭液压泵,压力管内部的液压油流出,使得伸缩板逐渐下移。
8.优选的,所述顶出杆为伸缩杆,所述顶出杆的内腔与所述压力管的内腔相连通。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出杆为伸缩杆,如此有助于缩小该污水处理池的体积。液压油进入到顶出杆的内腔时,可对顶出杆施加以推力,使得顶出杆逐渐伸长。
10.优选的,所述压力管与所述液压泵之间设置有油路换向机构;所述油路换向机构包括换向箱、供油管、进油管以及出油管,所述换向箱内部设置有换向块,所述换向块上连接有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用以驱动所述换向块于所述换向箱内部滑动,所述供油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压力管,所述供油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换向箱,所述
进油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换向箱,所述进油管高于所述供油管,所述出油管连接于所述换向箱的底部,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当所述换向块移动至所述换向箱底部时,所述进油管与所述供油管相连通,当所述换向块移动至所述换向箱顶部时,所述供油管与所述出油管相连通。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伸缩板顶起时,通过动力件控制换向块移动至换向箱的底部,使得进油管与供油管相连通,之后使用液压泵将液压油经由进油管、换向箱以及供油管送入到压力管中。在伸缩板需要回落到池体内部时,通过动力件控制换向块移动至换向箱的顶部,使得供油管与出油管相连通,此时只需要将控制阀开启,压力管、供油管以及换向箱内部的液压油可经由出油管排出。若此时关闭控制阀,则伸缩板能够悬停在池体的顶部,便于使用者对伸缩板的顶面进行清洁。
12.优选的,所述顶出杆的外套处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朝向所述液压泵一侧。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顶出杆的外套处设置缺口,如此进入到压力管内部的液压油可经由缺口进入到顶出杆中,用以驱使顶出杆逐级伸长。
14.优选的,所述压力管与所述进油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油管,所述连接油管与所述进油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将所述进油管分隔为连接于所述液压泵的主管、连接于所述换向箱的支管。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通过动力件控制换向块移动至换向箱顶部时,通过换向阀控制主管与连接油管相连通,如此液压泵可将液压油经由主管以及连接油管送入到压力管内部,用以将伸缩板顶起。
16.优选的,所述动力件包括固定套以及连接杆,所述固定套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伸缩杆二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部,所述伸缩杆二的外套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固定套的内圈相抵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杆二的外套底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换向块,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固定套的内腔,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换向箱的内腔。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杆二的外套在伸缩板作用下上移时,伸缩杆二的外套通过连接杆上提换向块,用以将进油管与供油管隔断。由于伸缩杆二的外套处套设有密封圈,如此在伸缩杆二的外套上移时,固定套内部形成有负压,换向箱内部的油液能够经由流道被吸入到固定套内部,使得换向块的滑动变得更为顺畅。
18.优选的,所述出油管远离所述换向箱的端部处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侧壁处设置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相连通。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油箱用以回收使用后的液压油,避免出现液压油浪费的情况。液压泵工作时,可通过回油管将储油箱中的液压油抽出,以达到循环使用液压油的目的。
附图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21.附图标记:1、池体;2、伸缩板;3、驱动组件;31、压力管;32、顶出杆;33、液压泵;4、
伸缩杆一;5、伸缩杆二;6、油路换向机构;61、换向箱;62、供油管;63、进油管;631、主管;632、支管;64、出油管;7、换向块;8、动力件;81、固定套;82、连接杆;9、控制阀;10、缺口;11、连接油管;12、换向阀;13、密封圈;14、流道;15、储油箱;16、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3.一种污水处理池,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用以盛放污水的池体1。
24.池体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板2,伸缩板2的外壁与池体1的内壁相抵紧,伸缩板2可沿长度方向伸展或者收起。污水静置时,污水中夹杂的杂质能够下沉至伸缩板2的顶面处。
25.池体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的输出端通过铰接座铰接在伸缩板2的底面处,驱动组件3用以将伸缩板2顶出于池体1,如此使用者可较为方便在池体1外部清除伸缩板2顶部附着的杂质。
26.驱动组件3包括压力管31、顶出杆32以及液压泵33。压力管31安装在池体1的底部,压力管3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顶出杆32为伸缩杆,顶出杆32的顶部通过铰接座铰接在伸缩板2的底面。顶出杆32的外套滑移连接在压力管31内部,顶出杆32的内腔与压力管31的内腔相连通。顶出杆32的外套处设置有缺口10,缺口10朝向液压泵33一侧。液压泵33工作时将液压油注入到压力管31内部,使得顶出杆32得以将伸缩板2顶出于池体1。
27.池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伸缩杆一4以及伸缩杆二5,伸缩杆一4、顶出杆32以及伸缩杆二5呈共线设置,伸缩杆一4以及伸缩杆二5分设在顶出杆32的两侧。伸缩杆一4的顶部通过铰接座铰接在伸缩板2的底面,伸缩杆二5的顶部通过铰接座铰接在伸缩板2的底面。伸缩板2可向伸缩杆一4以及伸缩杆二5一侧伸展或收起,伸缩杆一4完全伸长的长度小于伸缩杆二5完全伸长的长度,如此在通过驱动组件3上顶伸缩板2,且伸缩杆一4完全伸长时,伸缩板2会逐渐向伸缩杆一4的一侧倾斜。
28.压力管31与液压泵33之间设置有油路换向机构6。油路换向机构6包括换向箱61、供油管62、进油管63以及出油管64。换向箱61的内部设置有换向块7,换向块7上连接有动力件8,动力件8用以驱动换向块7于换向箱61内部滑动。动力件8包括固定套81以及连接杆82。固定套81设置在池体1的底部,伸缩杆二5的外套滑移连接在固定套81内部,伸缩杆二5外套的底部封闭,伸缩杆二5的外套处套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与固定套81的内圈相抵紧。连接杆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伸缩杆二5的外套底部,连接杆8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换向块7,连接杆82的内部设置有流道14,流道14的一端连通于固定套81的内腔,流道14的另一端连通于换向箱61的内腔。供油管62的一端连通于压力管31,供油管62另一端连通于换向箱61。进油管63的一端连通于液压泵33的出油口,进油管63的另一端连通于换向箱61进油管63高于供油管62。压力管31与进油管63之间设置有连接油管11,连接油管11与进油管63的连接处设置有换向阀12,换向阀12将进油管63分隔为连接于液压泵33的主管631、连接于换向箱61的支管632。出油管64连接于换向箱61的底部,出油管64上设置有控制阀9,出油管64远离换向箱61的端部处设置有储油箱15,储油箱15的侧壁处设置有回油管16,回油管16与液压泵33的进油口相连通。当换向块7移动至换向箱61底部时,进油管63与供油管62相连通,当换向块7移动至换向箱61顶部时,供油管62与出油管64相连通。
29.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