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3767发布日期:2021-10-08 23:5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具体是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就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而微生物载体法作为新兴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方法,可以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起到固定微生物和提高微生物浓度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反应器对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率。
3.目前现有的微生物载体通常是采用沙粒、碎石、焦炭和磁环等填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生物降解效率低的问题,尤其是长时间使用后,导致了微生物载体性能的降低,对生物降解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7.乙二醇10

20份,硫黄25

35份,30wt%的甲醛5

10份,硫代硫酸钠28

32份,石灰石27

35份,包硅磁粉5

9份,磷酸二氢钾1

2份,填充剂5

10份,氧化镁2

3份,粘合剂1

2份,调节剂1

3 份。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乙二醇10

20份,硫黄25

35份, 30wt%的甲醛5

10份,硫代硫酸钠28

32份,石灰石27

35份,包硅磁粉5

9份,磷酸二氢钾1

2份,填充剂5

10份,氧化镁2

3份,粘合剂1

2份,调节剂1

3份。
9.上述的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0.s1:将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依次放入容器中,随后将容器升温至60

80℃在进行搅拌操作,直至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溶解成溶液;
11.s2:将上述容器升温至90

95℃继续搅拌,并在搅拌中途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并在硫代硫酸钠加入后,提升搅拌速度至500rpm/min搅拌10

20min;
12.s3: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先静置20

30min,随后再加入包硅磁粉进行搅拌,直至包硅磁粉溶解,这时得到泡沫状溶液;
13.s4:根据需要的微生物载体比重来加入调节剂到上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微生物载体不容易被环境中的有机水、空气和代谢产物分解破坏;
14.s5:再将粘合剂和填充剂依次加入到所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pm/min,搅拌时间为10

30min,直到粘合剂和填充剂被搅拌均匀,最后得到溶液a;
15.s6:对上述溶液a用高能射线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1

2h;
16.s7:准备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的表面积为50

100cm2,所述成型模具的平均孔
径为5

6mm,且所述成型模具至少为三层结构;
17.s8:将所述泡沫状溶液注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加热至 140

160℃烧结40

55h,随后即可得到微生物载体。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在s1步骤中,所述搅拌操作的转速为150

230rpm/min,搅拌时间为40

60min。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在s2步骤中,将所述容器升温至 90

95℃继续搅拌30

45min,随后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其中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之间的加入间隔时间为5min。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剂为以下小颗粒或粉末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片石、砂岩石、白砂岩和页岩,所述调节剂为丁腈橡胶胶液和环氧树脂混合而成,所述填充剂为石磨面粉和水混合而成。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在s6步骤中,所述高能射线为β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溶液a接受高能射线的当量为0.1sv

10sv。
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在s8步骤中,在烧结完成后,将所述成型模具温度降至40

55℃,直至微生物载体固化即可。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该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主要由乙二醇、硫黄、甲醛、硫代硫酸钠、石灰石、包硅磁粉、磷酸二氢钾和氧化镁组成,其中包硅磁粉产生的磁场可以刺激微生物的生长,进而大幅提高微生物的生长效率,从而优化去除效果,提高了废水的生物降解效率,同时由于微生物载体采用三层结构,可以容纳大量的微生物,并且由于微生物载体上具有孔径,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进一步提高了废水的生物降解效率,利于实际的使用,创新性较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本发明实施例一,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27.乙二醇10份,硫黄25份,30wt%的甲醛5份,硫代硫酸钠28 份,石灰石27份,包硅磁粉5份,磷酸二氢钾1份,填充剂5份,氧化镁2份,粘合剂1份,调节剂1份。
28.制备方法:
29.s1:将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依次放入容器中,随后将容器升温至60

80℃在进行搅拌操作,直至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溶解成溶液;
30.s2:将上述容器升温至90℃继续搅拌,并在搅拌中途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并在硫代硫酸钠加入后,提升搅拌速度至500rpm/min搅拌10min;
31.s3: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先静置20min,随后再加入包硅磁粉进行搅拌,直至包硅磁粉溶解,这时得到泡沫状溶液;
32.s4:根据需要的微生物载体比重来加入调节剂到上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微生物载体不容易被环境中的有机水、空气和代谢产物分解破坏;
33.s5:再将粘合剂和填充剂依次加入到所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pm/min,搅拌时间为10min,直到粘合剂和填充剂被搅拌均匀,最后得到溶液a;
34.s6:对上述溶液a用高能射线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1h;
35.s7:准备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的表面积为50cm2,所述成型模具的平均孔径为5mm,且所述成型模具至少为三层结构;
36.s8:将所述泡沫状溶液注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加热至140℃烧结40h,随后即可得到微生物载体。
37.进一步的,在s1步骤中,所述搅拌操作的转速为150rpm/min,搅拌时间为40min。
38.进一步的,在s2步骤中,将所述容器升温至90℃继续搅拌30min,随后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其中乙二醇、 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之间的加入间隔时间为5min。
3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剂为以下小颗粒或粉末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片石、砂岩石、白砂岩和页岩,所述调节剂为丁腈橡胶胶液和环氧树脂混合而成,所述填充剂为石磨面粉和水混合而成。
40.进一步的,在s6步骤中,所述高能射线为β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溶液a接受高能射线的当量为2sv。
41.进一步的,在s8步骤中,在烧结完成后,将所述成型模具温度降至40℃,直至微生物载体固化即可。
42.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43.乙二醇12份,硫黄27份,30wt%的甲醛7份,硫代硫酸钠29 份,石灰石29份,包硅磁粉7份,磷酸二氢钾2份,填充剂7份,氧化镁3份,粘合剂2份,调节剂1份。
44.制备方法:
45.s1:将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依次放入容器中,随后将容器升温至60

80℃在进行搅拌操作,直至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溶解成溶液;
46.s2:将上述容器升温至92℃继续搅拌,并在搅拌中途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并在硫代硫酸钠加入后,提升搅拌速度至500rpm/min搅拌12min;
47.s3: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先静置24min,随后再加入包硅磁粉进行搅拌,直至包硅磁粉溶解,这时得到泡沫状溶液;
48.s4:根据需要的微生物载体比重来加入调节剂到上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微生物载体不容易被环境中的有机水、空气和代谢产物分解破坏;
49.s5:再将粘合剂和填充剂依次加入到所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pm/min,搅拌时间为17min,直到粘合剂和填充剂被搅拌均匀,最后得到溶液a;
50.s6:对上述溶液a用高能射线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h;
51.s7:准备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的表面积为70cm2,所述成型模具的平均孔径为6mm,且所述成型模具至少为三层结构;
52.s8:将所述泡沫状溶液注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加热至 145℃烧结42h,随后即可得到微生物载体。
53.进一步的,在s1步骤中,所述搅拌操作的转速为170rpm/min,搅拌时间为50min。
54.进一步的,在s2步骤中,将所述容器升温至92℃继续搅拌34min,随后依次加入乙
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其中乙二醇、 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之间的加入间隔时间为5min。
5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剂为以下小颗粒或粉末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片石、砂岩石、白砂岩和页岩,所述调节剂为丁腈橡胶胶液和环氧树脂混合而成,所述填充剂为石磨面粉和水混合而成。
56.进一步的,在s6步骤中,所述高能射线为β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溶液a接受高能射线的当量为6sv。
57.进一步的,在s8步骤中,在烧结完成后,将所述成型模具温度降至50℃,直至微生物载体固化即可。
58.本发明实施例三,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59.乙二醇20份,硫黄35份,30wt%的甲醛10份,硫代硫酸钠32 份,石灰石35份,包硅磁粉9份,磷酸二氢钾2份,填充剂10份,氧化镁3份,粘合剂2份,调节剂3份。
60.制备方法:
61.s1:将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依次放入容器中,随后将容器升温至60

80℃在进行搅拌操作,直至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溶解成溶液;
62.s2:将上述容器升温至95℃继续搅拌,并在搅拌中途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并在硫代硫酸钠加入后,提升搅拌速度至500rpm/min搅拌20min;
63.s3: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先静置30min,随后再加入包硅磁粉进行搅拌,直至包硅磁粉溶解,这时得到泡沫状溶液;
64.s4:根据需要的微生物载体比重来加入调节剂到上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微生物载体不容易被环境中的有机水、空气和代谢产物分解破坏;
65.s5:再将粘合剂和填充剂依次加入到所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pm/min,搅拌时间为30min,直到粘合剂和填充剂被搅拌均匀,最后得到溶液a;
66.s6:对上述溶液a用高能射线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h;
67.s7:准备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的表面积为100cm2,所述成型模具的平均孔径为6mm,且所述成型模具至少为三层结构;
68.s8:将所述泡沫状溶液注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加热至 160℃烧结40

55h,随后即可得到微生物载体。
69.进一步的,在s1步骤中,所述搅拌操作的转速为230rpm/min,搅拌时间为60min。
70.进一步的,在s2步骤中,将所述容器升温至95℃继续搅拌45min,随后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其中乙二醇、 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之间的加入间隔时间为5min。
7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剂为以下小颗粒或粉末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片石、砂岩石、白砂岩和页岩,所述调节剂为丁腈橡胶胶液和环氧树脂混合而成,所述填充剂为石磨面粉和水混合而成。
72.进一步的,在s6步骤中,所述高能射线为β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溶液a接受高能射线的当量为10sv。
73.进一步的,在s8步骤中,在烧结完成后,将所述成型模具温度降至55℃,直至微生物载体固化即可。
74.本发明实施例四,一种自养型微生物脱氮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75.乙二醇19份,硫黄32份,30wt%的甲醛9份,硫代硫酸钠30 份,石灰石32份,包硅磁粉8份,磷酸二氢钾1份,填充剂9份,氧化镁3份,粘合剂1份,调节剂1份。
76.制备方法:
77.s1:将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依次放入容器中,随后将容器升温至60

80℃在进行搅拌操作,直至所述石灰石、氧化镁和硫黄溶解成溶液;
78.s2:将上述容器升温至94℃继续搅拌,并在搅拌中途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并在硫代硫酸钠加入后,提升搅拌速度至500rpm/min搅拌15min;
79.s3: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先静置25min,随后再加入包硅磁粉进行搅拌,直至包硅磁粉溶解,这时得到泡沫状溶液;
80.s4:根据需要的微生物载体比重来加入调节剂到上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微生物载体不容易被环境中的有机水、空气和代谢产物分解破坏;
81.s5:再将粘合剂和填充剂依次加入到所述泡沫状溶液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pm/min,搅拌时间为2530min,直到粘合剂和填充剂被搅拌均匀,最后得到溶液a;
82.s6:对上述溶液a用高能射线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h;
83.s7:准备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的表面积为95cm2,所述成型模具的平均孔径为5mm,且所述成型模具至少为三层结构;
84.s8:将所述泡沫状溶液注入成型模具中,并将成型模具加热至 160℃烧结45h,随后即可得到微生物载体。
85.进一步的,在s1步骤中,所述搅拌操作的转速为230rpm/min,搅拌时间为55min。
86.进一步的,在s2步骤中,将所述容器升温至95℃继续搅拌45min,随后依次加入乙二醇、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其中乙二醇、 30wt%的甲醛和硫代硫酸钠之间的加入间隔时间为5min。
8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剂为以下小颗粒或粉末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片石、砂岩石、白砂岩和页岩,所述调节剂为丁腈橡胶胶液和环氧树脂混合而成,所述填充剂为石磨面粉和水混合而成。
88.进一步的,在s6步骤中,所述高能射线为β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溶液a接受高能射线的当量为3sv。
89.进一步的,在s8步骤中,在烧结完成后,将所述成型模具温度降至50℃,直至微生物载体固化即可。
90.取市场上与本发明相同质量的普通微生物载体作为对比例,并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制得的微生物载体进行枯草芽孢杆菌的负载实验,与市场上普通的微生物载体对比,对比结果下表所示。
91.表1为细菌数量表:
92.实施例负载12小时后的细菌数量(
×
109个/g)实施例一96实施例二90实施例三88实施例四95
对比例44
93.由上述细菌数量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微生物的生长效率出色,有效的提高了废水的生物降解效率,且实施例一为最优选实施例,微生物的生长效率最高,效果最为理想。
9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