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69838发布日期:2021-09-17 22:1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尤其还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水产养殖业向高密度、集约化大规模生产发展,养殖水体的水质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一般采取的理化方法控制水质的效果不尽人意,因此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生物调控得到了高度重视。其中em菌制剂是采用适当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将筛选出来的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复合的微生物群落,并形成有益物质及其分泌物,通过共生增殖关系组成了复杂而又稳定的微生态系统。em中的有益微生物经固氮、光合等一系列分解、合成作用,可以使水中的有机物形成各种营养元素,供自身及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增加水中溶解氧,降低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减少换水次数。是有效范围最广,也是使用最多的微生态制剂。
3.现有技术中的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及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无法有效的阻止致病菌入侵,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且调节剂在使用后存在残留和副作用,安全性较低,同时在对调节剂制备的过程中,制备效率较低,影响调节剂的制备使用。
4.为此,提出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及制备方法。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10

30份数的酵母菌、4

8份数的地衣芽孢杆菌、3

9份数的嗜酸乳杆菌、1

5份数的粪链球菌、6

10份数的芽孢杆菌、7

9份数的双歧杆菌、3

7份数的乳酸链球菌、2

6份数的植物乳杆菌、5

9份数的乳酸杆菌、5

7份数的凝结芽孢杆菌和3

9份数的脂肪菌。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乳酸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脂肪菌对按照份数进行准备;s2、然后将s1中准备的原料加入搅拌罐11中进行混配,混配时间为20

30min;s3、在混配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

50℃,使得混合更加均匀;s4、将混配后的原料通过灌装机构3进行定量灌装。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包括搅拌机构、加热机构和灌装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部均匀焊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罐的下表面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与所述搅拌罐的外部,所述搅拌罐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灌装机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搅拌罐的下方,所述第二壳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的外部套设有皮带,所述出料管的底部安装有灌装头,所述灌装头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
9.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与所述搅拌罐的上表面连通,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安装有盖板。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12.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体。
15.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罐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出料口。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由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乳酸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脂肪菌制成,可以将未消化的物质发酵并转化为能量,且阻止致病菌入侵,抑制病菌的生长,同时本调节剂天然、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和安全性高,利于水产养殖的使用。
17.2、本发明提供的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对制备调节剂的原料进行混配,同时配合加热机构,提高原料的温度,从而提高原料之间的反应速度,对调节剂的制备效率进行提高。
18.3、本发明提供的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通过灌装机构的设置,对调节剂制备后,将制备后的调节剂进行灌装,减轻了工作人员灌装工作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调节剂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搅拌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第二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搅拌机构;11、搅拌罐;12、第一电机;13、搅拌轴;14、搅拌叶;15、进料管;16、盖板;17、出料管;18、电磁阀;19、第一支撑板;2、加热机构;21、第一壳体;22、水泵;23、进水管;24、出水管;25、加热板;26、温度传感器;27、排水管;28、阀门;3、灌装机构;31、第二壳体;32、第二电机;33、主动轮;34、从动轮;35、皮带;36、灌装头;37、距离传感器;38、plc控制器;39、轴承;4、第二支撑板;5、万向轮;6、通槽;7、板体;8、导流板;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4.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30份数的酵母菌、8份数的地衣芽孢杆菌、9份数的嗜酸乳杆菌、5份数的粪链球菌、10份数的芽孢杆菌、9份数的双歧杆菌、7份数的乳酸链球菌、6份数的植物乳杆菌、9份数的乳酸杆菌、7份数的凝结芽孢杆菌和9份数的脂肪菌。
25.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乳酸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脂肪菌对按照份数进行准备;s2、然后将s1中准备的原料加入搅拌罐11中进行混配,混配时间为30min;s3、在混配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50℃,使得混合更加均匀;s4、将混配后的原料通过灌装机构3进行定量灌装。
26.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20份数的酵母菌、6份数的地衣芽孢杆菌、6份数的嗜酸乳杆菌、3份数的粪链球菌、8份数的芽孢杆菌、8份数的双歧杆菌、5份数的乳酸链球菌、4份数的植物乳杆菌、7份数的乳酸杆菌、6份数的凝结芽孢杆菌和6份数的脂肪菌。
27.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乳酸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脂肪菌对按照份数进行准备;s2、然后将s1中准备的原料加入搅拌罐11中进行混配,混配时间为25min;s3、在混配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5℃,使得混合更加均匀;s4、将混配后的原料通过灌装机构3进行定量灌装。
28.实施例3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10份数的酵母菌、4份数的地衣芽孢杆菌、3份数的嗜酸乳杆菌、1份数的粪链球菌、6份数的芽孢杆菌、7份数的双歧杆菌、3份数的乳酸链球菌、2份数的植物乳杆菌、5份数的乳酸杆菌、5份数的凝结芽孢杆菌和3份数的脂肪菌。
29.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酸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乳酸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脂肪菌对按照份数进行准备;s2、然后将s1中准备的原料加入搅拌罐11中进行混配,混配时间为20min;s3、在混配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2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使得混合更加均匀;s4、将混配后的原料通过灌装机构3进行定量灌装。
30.由上述三个实施例可知:实施例3中得到的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将未消化的物质发酵并转化为能量,且阻止致病菌入侵,抑制病菌的生长,同时本调节剂天然、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和安全性高,利于水产养殖的使用,因此为最佳配方实施例4基于上述工艺,如图2

图8所示,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制备装置,包括搅拌机构1、加热机构2和灌装机构3;搅拌机构1包括搅拌罐11,搅拌罐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搅拌轴13,搅拌轴13的外部均匀焊接有搅拌叶14,搅拌罐
11的下表面连通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上安装有电磁阀18,搅拌罐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9,搅拌机构1还包括进料管15,进料管15的底端与搅拌罐11的上表面连通,进料管15的顶部安装有盖板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盖板16,将制备调节剂的原料通过进料管15加入搅拌罐11中,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带动搅拌轴13转动,搅拌轴13带动搅拌叶14转动,对搅拌罐11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配。
31.加热机构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固定连接与搅拌罐11的外部,搅拌罐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22,水泵22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23,水泵22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24,出水管24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1的上表面连通,第一壳体21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加热板25,第一壳体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6,第一壳体21的外部连通有排水管27,排水管27上安装有阀门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22的设置,及那个进水管23与供水设备连接,启动水泵22,水泵22将水通过进水管23抽入,然后通过出水管24排入第一壳体21中,启动加热板25对第一壳体21中的水进行加热,提高搅拌罐11中的温度,从而提高搅拌罐11中原料的反应速度,提升对原料的混配效率。
32.灌装机构3包括第二壳体31,第二壳体31设置于搅拌罐11的下方,第二壳体3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主动轮33,主动轮33的一端通过轴承39与第二壳体31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壳体31的内部通过轴承39转动连接有从动轮34,从动轮34和主动轮33的外部套设有皮带35,出料管17的底部安装有灌装头36,灌装头3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37,搅拌罐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38,距离传感器37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3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38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18和第二电机3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26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3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38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板2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原料混配制备后,将第二壳体31移动至搅拌罐11的下方,将盛放调节剂的存放瓶放置在皮带35上,启动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带动主动轮33转动,主动轮33带动皮带35进行滚动,从而带动存放瓶进行移动,通过距离传感器37的设置,检测到存放瓶到达灌装头36的下方,通过plc控制器38关闭第二电机32,停止存放瓶的移动,同时开启电磁阀18,调节剂通过出料管17流入灌装头36中,然后排入存放瓶中,根据存放瓶的容量,设置plc控制器38对电磁阀18的打开控制时间,从而对存放瓶中调节剂进行适量灌装,灌装后,通过plc控制器38关闭电磁阀18,同时打开第二电机32,带动灌装后调节剂的存放瓶进行移动,然后工作人员将存放瓶取下,温度传感器26对第一壳体21内的水温进行检测,若到达水温的额定值,通过plc控制器38关闭加热板25。
34.作为优选,第二壳体3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板4对第二壳体31起到支撑的作用,万向轮5便于第二壳体31进行移动。
36.作为优选,第一壳体21的外部开设有通槽6,通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体7。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体7为透明玻璃板,便于观察第一壳体21中的水位。
38.作为优选,搅拌罐1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8,导流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出料
口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剂通过导流板8上的出料口9流入出料管17中。
39.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0.在实际应用时,打开盖板16,将制备调节剂的原料通过进料管15加入搅拌罐11中,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带动搅拌轴13转动,搅拌轴13带动搅拌叶14转动,对搅拌罐11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配,在混配的过程中,启动加热板25对第一壳体21中的水进行加热,提高搅拌罐11中的温度,从而提高搅拌罐11中原料的反应速度,提升对原料的混配效率,温度传感器26对第一壳体21内的水温进行检测,若到达水温的额定值,通过plc控制器38关闭加热板25,在对原料混配制备后,将第二壳体31移动至搅拌罐11的下方,将盛放调节剂的存放瓶放置在皮带35上,启动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带动主动轮33转动,主动轮33带动皮带35进行滚动,从而带动存放瓶进行移动,通过距离传感器37的设置,检测到存放瓶到达灌装头36的下方,通过plc控制器38关闭第二电机32,停止存放瓶的移动,同时开启电磁阀18,调节剂通过出料管17流入灌装头36中,然后排入存放瓶中,根据存放瓶的容量,设置plc控制器38对电磁阀18的打开控制时间,从而对存放瓶中调节剂进行适量灌装,灌装后,通过plc控制器38关闭电磁阀18,同时打开第二电机32,带动灌装后调节剂的存放瓶进行移动,然后工作人员将存放瓶取下,完成对调节剂的制备。
41.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