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测管疏通装置

文档序号:26696772发布日期:2021-09-18 02:2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声测管疏通装置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声测管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2.声测管又称桩基检测管,其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预先埋设在桩身混凝土中,随后在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时在声测管内通过超声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进行相应的检测,它的基本依据是:当混凝土中存在缺陷时,超声波声速、声幅、频率和波形诸参量都有反映。
3.显然的,声测管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容易被混凝土或其它杂物进入,基于此现有技术中均配备有声测管疏通装置,现有的疏通装置分为两类,其一为主动冲击,其通过向声测管内注入高压流体如水、泥浆等强行冲击堵塞物,或者通过钻头等直接开钻混凝土,如公开公布号为cn109162302a、cn110905013a提供的就是这样的主动冲击的疏通装置。其二为被动式疏通结构,其设置一个重力钻头,通过重力钻头的重力去冲击混凝土实现破碎,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190441u,名称为《一种快速基桩声测管疏通装置》的发明专利,其包括提升系统和冲击重锤,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设有收线辊筒,所述收线辊筒外壁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收线辊筒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收线辊筒一端贯穿支撑架且固定设有搅动把手,所述收线辊筒与支撑架连接处均设有转动轴承。其就通过冲击重锤的重力实现混凝土破碎。
4.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声测管的深度较大,主动冲击类的梳理装置都得专门配置,高压冲击的水泵,长距离钻杆的钻头对应的钻机都是专用型号,不是建筑工地的常用水泵和钻机可以兼任的,因此其配置条件较高,难以普遍配置。但重力冲击的冲击重锤虽然便于配置,但是其没有破碎物外输的功能,其仅能将声测管内的混凝土予以破碎,但是其自身无法将这些破碎的混凝土从声测管内排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测管疏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声测管疏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中心转筒,所述中心转筒上缠绕有拉索,所述拉索的端部连接有重力锤,
8.所述重力锤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索,所述圆筒的另一端为开口且形成有尖锐冲击端。
9.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所述圆筒端部的壁板逐渐变薄以形成所述尖锐冲击端。
10.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所述圆筒端部的弧度逐渐变小以形成所述尖锐冲击端。
11.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所述圆筒上沿着轴线设置有贯穿壁板的条形槽。
12.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所述圆筒的内侧形成锥台形孔,所述锥台形孔的较大直径的端部位于所述圆筒的开口端。
13.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所述拉索与所述圆筒的连接点在所述圆筒的端部偏心设置。
14.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所述圆筒的端部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有端板,所述拉索连接于所述端板上。
15.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还包括被动式锁紧机构,所述被动式锁紧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圆筒上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拉索上,所述拉索的拉动行程驱动所述锁紧组件的锁紧端朝着所述圆筒的中心线方向移动。
16.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沿着所述圆筒周向布置的多个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上,所述锁紧杆的一端与所述拉索连接,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为所述锁紧端。
17.上述的声测管疏通装置,所述锁紧段包括沿着所述圆筒周向布置的弧形段。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声测管疏通装置,将重力锤设置成圆筒状,其一端形成尖锐冲击端以实现对声测管的冲击疏通,同时圆筒的内侧空间构成了被冲击物的卡接空间,以此将被冲击物带出声测管,如此重力锤即可实现冲击又可以实现被冲击物的外排。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重力锤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重力锤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重力锤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重力锤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重力锤的剖视图;
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被动式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测管疏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基座;2、中心转筒;3、拉索;4、重力锤;4.1、圆筒;4.2、尖锐冲击端;4.3、条形槽;4.4、锥台形孔;4.5、连接杆;4.6、配重;4.7、导向锥;5、被动式锁紧机构;5.1、锁紧杆;5.2、传动杆;5.3、横向锁紧件;6、横向承载架;7、斜向承载条;8、弹性件;9、强制卸料杆;10、声测管;11、导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0.如图1

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测管10疏通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中心转筒2,所述中心转筒2上缠绕有拉索3,所述拉索3的端部连接有重力锤4,所述重力锤4包括圆筒4.1,所述圆筒4.1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索3,所述圆筒4.1的另一端为开口
且形成有尖锐冲击端4.2。
31.具体的,基座1为基础结构,放置于声测管10附近的地面上,中心转筒2转动连接于基座1上,拉索3以其一端缠绕于中心转筒2上,另一端连接有重力锤4,如此随着中心转筒2在基座1上的转动,拉索3实现在中心转筒2上的卷绕和放开,对应的,拉索3的放开使得拉索3端部的重力锤4在声测管10内依靠重力下落实现对混凝土的破碎,拉索3的卷绕将声测管10内的重力锤4予以拉起。此为现有技术中,不赘述。本实施例中,重力锤4包括圆筒4.1,圆筒4.1的一端连接拉索3,另一端为圆筒4.1内部空腔的开口,而且该端形成有尖锐冲击端4.2,尖锐冲击端4.2用于冲击破碎混凝土,本实施例中,尖锐冲击端4.2具有多种形式,如圆筒4.1端部的壁板逐渐变薄以形成所述尖锐冲击端4.2,也即整体还是圆筒4.1结构,但是圆筒4.1的壁板逐渐变薄,变薄的端部形成了尖锐冲击端4.2;又如所述圆筒4.1端部的弧度逐渐变小以形成所述尖锐冲击端4.2,也即圆筒4.1的端部从圆形过渡到半圆形再过渡到尖锐端,如此整体形成尖锐冲击端4.2;再如在圆筒4.1的端部单独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能够冲击混凝土的尖锐构造。本实施例的要点在于圆筒4.1向下的端部具有开口,如此在冲击的过程中,混凝土等杂物会被强力挤进圆筒4.1内部的空间并卡住,尤其是混凝土碎块,会被较为轻易的卡于圆筒4.1内部,随着拉索3拉上重力锤4,混凝土等杂物被提上地面并予以清除,如此重力锤4自身除了具有破碎效果还具有破碎物输送效果。
32.本实施例中,对于粉末状的破碎物,圆筒4.1没有外排能力,需要借助其它的工具予以外排,或者向声测管10内输入少量流水,形成湿润的近似泥土具有黏附性能的构造,此时圆筒4.1仍旧具有一定的提升和外排能力。
33.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圆筒4.1的尺寸在允许的范围做的较大,如较长,或者壁厚做的较大如此实现重力锤4的冲击功能,如铸铁质的厚铁筒,又或者圆筒4.1自身的重量不大,在圆筒4.1端部再额外设置一个配重4.6,如此使得整体的质量较大,同样实现重力锤4的效果。
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测管10疏通装置,将重力锤4设置成圆筒4.1状,其一端形成尖锐冲击端4.2以实现对声测管10的冲击疏通,同时圆筒4.1的内侧空间构成了被冲击物的卡接空间,以此将被冲击物带出声测管10,如此重力锤4即可实现冲击又可以实现被冲击物的外排。
35.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圆筒4.1上沿着轴线设置有贯穿壁板的条形槽4.3,条形槽4.3具有两个作用,其一为圆筒4.1提供的一个弹性,使得圆筒4.1具有一定的周向扩张能力,从而更加便于卡住混凝土等大块杂物,其二提供一个开口供杂物伸出卡住,以便于容纳凸出外形的杂物并具备一定的卡接提升力。
36.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圆筒4.1的内侧形成锥台形孔4.4,所述锥台形孔4.4的较大直径的端部位于所述圆筒4.1的开口端,也即圆筒4.1的内侧形成从口部到腹部尺寸逐渐减少的结构,如此的作用在于在混凝土进入圆筒4.1的过程中,其要么被锥台形孔4.4逐渐挤压变形,要么其通过条形槽4.3迫使圆筒4.1自身发生变形,无论何种情况都极大的提升了混凝土等杂物与圆筒4.1间的挤压力,使得其对杂物的外排更为顺畅。
37.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拉索3与所述圆筒4.1的连接点在所述圆筒4.1的端部偏心设置,由于圆筒4.1状的尖锐冲击端4.2位于边缘部分,容易部分混
凝土顶部卡入圆筒4.1内部,而底部仍旧是连续的,没有断裂的,通过偏心在起始拉动时通过一个侧向力更加便于拉断混凝土柱体。
38.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筒4.1的端部通过多个连接杆4.5连接有端板,所述拉索3连接于所述端板上,端板可以作为配重4.6,端板与圆筒4.1之间形成了一个由连接杆4.5限位的半开放式空间,此时圆筒4.1的顶部也是开口的,如此圆筒4.1的顶部边缘就形成了对半开放式空间内的杂物的下端边缘限位,可以防止其在圆筒4.1内直接落下。
39.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被动式锁紧机构5,所述被动式锁紧机构5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圆筒4.1上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拉索3上,所述拉索3的拉动行程驱动所述锁紧组件的锁紧端朝着所述圆筒4.1的中心线方向移动,拉锁的拉动行程竖直向下,也即锁紧组件的动力输入端的竖直向上运动会带动其锁紧端由圆筒4.1外侧朝着内侧的方向移动,也即一个竖直的往复运动带动另一个水平的往复运动,此为机械领域常见的传动机构,具有多种实现构造,最为常见的,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沿着所述圆筒4.1周向布置的多个锁紧杆5.1,对于每个锁紧杆5.1而言,所述锁紧杆5.1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上,所述锁紧杆5.1的一端与所述拉索3连接,所述锁紧杆5.1的另一端为所述锁紧端,如此一端的随着拉索3向上时另一端水平向内,显然的,水平向内侧运动后紧紧贴合上被挤压杂物,如此防止杂物下坠,也提升起始时可能存在的拉断混凝土柱的需求。对于多个锁紧杆5.1,可以设置一个圆盘,各所述锁紧杆5.1的一端均活动连接于该圆盘上,拉索3连接于该圆盘的中心处,如此拉索3拉动该圆盘,该圆盘同步带动各所述锁紧杆5.1摆动。
4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圆筒的内壁设置有多条冲击棱,多个所述锁紧杆在轴向上与各所述冲击棱一一对应设置,也即对应的冲击棱和锁紧杆实际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在冲击过程过程中,冲击棱在混凝土柱体上开设长槽,随后混凝土柱体冲入连接杆所在的半开放式空间,此时锁紧端恰好进入各长槽中,通过凸出的齿形构造具有了一个预锁紧效果,如此不仅锁紧时锁紧端的锁紧效果更好,而且在起始状态,锁紧端无需凸出于圆筒周向的外侧,防止重力锤下坠过程中凸出的锁紧端挂到声测管的内壁。提供了避让空间的同时提升了锁紧强度。
41.更优选的,所述锁紧段包括沿着所述圆筒4.1周向布置的弧形段,弧形段提供周向的夹持力,如此夹持效果更好。
42.更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被动式锁紧机构5包括传动杆5.2和锁紧杆5.1,传动杆5.2上端接收拉索3的驱动,传动杆5.2的下端与锁紧杆5.1的上端转动连接,锁紧杆5.1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圆筒4.1上,同时,锁紧杆5.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横向锁紧件5.3,较为优选的,横向锁紧件5.3为与圆筒4.1的周向弯曲度一致的弧形件,内侧设置有锁紧齿,随着传动杆5.2收到拉索3的拉动,横向锁紧件5.3向内运动锁紧杂物。如此实现被动式的锁紧。
43.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相连的横向承载架6和斜向承载条7,拉索3自中心转筒2拉出后依次经横向承载架6和斜向承载条7后进入声测管10内,本实施例中,斜向承载条7通过弹性件8连接于横向承载架6上,该弹性件8的弹性力被配置为,当圆筒4.1空载时(即内部没有卡住混凝土等杂物时),斜向支撑架的末端位于声测管10的竖直上方。如斜向承载条7与横向承载架6的连接处配置一个扭簧。如此配置的作用在于,当圆筒4.1内挤满混凝土等杂物被拉出时,由于重力较大,此时斜向承载条7会发生偏移并脱离声测管10的正上方,而且,斜向承载条7的末端设置有强制卸料杆9,对应的,重力锤4的顶端设置有通
孔,随着重力锤4的上升,强制卸料杆9进入通孔并挤压圆筒4.1内的混凝土,强制对混凝土进行卸料,此时由于重力锤4偏离了声测管10,物料下落不会进入声测管10,而卸料后重力锤4重力变小,斜向承载条7复位,重力锤4可以重新进入声测管10,如此循环的进行破碎和自动卸料。
44.本实施例中,为了进行导向,可以地面上放置一个喇叭口状的导向机构11,导向机构11放置于声测管10的正上方,且位于斜向承载条7的下发,如此便于上下的导向。同时为了圆筒4.1的上移导向,可以在重力锤4的顶部设置一个导向锥4.7。
4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