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型跌流富氧水培精滤生态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8799发布日期:2021-09-14 22:2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型跌流富氧水培精滤生态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型跌流富氧水培精滤生态净化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含有多种多样的有害成分,同时随着水资源的匮乏,需要对人们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才能进行排放。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11018017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家用污水生态净化器,包括净化箱、侧定槽、进水接口、出水排口、上封盖、侧扣片、隔层速更装置,净化箱内部设有隔层速更装置,侧扣片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净化箱左右两侧面,出水排口设于净化箱正端面中间位置,该发明在污水净化器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内顶盖与隔层内胆机构组合形成一个封闭的处理箱体,进而将塑封内膜取出并进行更换,通过底抽盖将其间隔中的空气抽出进行重新封装,完成对内部塑封内膜的更换,进而能够以极小的成本令净化机内部的处理腔达到最好的状态。
4.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提高,受到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瓶颈影响,脱氮除磷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导致传统活性污泥法无法满足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型跌流富氧水培精滤生态净化器,以解决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不高、不满足排放标准的问题。
6.上述一种无动力型跌流富氧水培精滤生态净化器,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一端侧壁设置有进水管、相对的另一端侧壁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净化箱内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区、第一氨硝化区、第二氨硝化区和出水区,所述第一氨硝化区和所述第二氨硝化区内均填充有球形填料层,所述水解酸化区、所述第一氨硝化区、所述第二氨硝化区和所述出水区中可蓄载最高水位逐级递减,所述净化箱于所述第一氨硝化区和所述第二氨硝化区上方均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吸附布水盒和用于栽种水生植物的植物支撑组件,所述吸附布水盒竖直高度高于所述植物支撑组件的竖直高度,所述水解酸化区和所述第一氨硝化区内均设置有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的出水口指向邻近的所述吸附布水盒。
7.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于所述水解酸化区和所述第一氨硝化区之间固接有第一隔板,所述净化箱于所述第一氨硝化区和所述第二氨硝化区之间固接有第二隔板,所述净化箱于所述吸附布水盒和所述植物支撑组件之间竖直设置有导流板。
8.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布水盒包括盒体、复合纤维棉层和陶瓷鲍尔环,所述复合纤维棉层和所述陶瓷鲍尔环均铺设在所述盒体内且所述复合纤维棉层位于所述陶瓷鲍尔环上层。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氨硝化区和所述第二氨硝化区内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吸附布水盒。
10.进一步地,所述布水装置包括伸入至所述水解酸化区或所述第一氨硝化区内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上端连接有均匀布水器,所述均匀布水器的出水口指向邻近的所述吸附布水盒上方。
11.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于所述水解酸化区内设置有过滤提篮和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固接在所述净化箱内壁,所述过滤提篮位于所述格栅板上端面且所述净水管的出水端指向所述过滤提篮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区设置有两个且分列所述第二氨硝化区两侧,所述净化箱于所述第二氨硝化区和所述出水区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高度小所述第二所述隔板高度,所述出水区内设置有纤维精滤过滤器。
13.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侧壁开设有插口,所述吸附布水盒通过所述插口插接设置在所述净化箱内。
14.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污水经进水管流入水解酸化区中时,污水中的部分杂质被水解净化,随后经布水装置依次跌流至第一氨硝化区和第二氨硝化区中,布水装置将上一层污水跌流至吸附布水盒上时使得污水充分富氧,从而富氧的污水在球形填料层的作用下完成氨化、硝化、反硝化作用,达到降解cod、去除氨氮、总氮、总磷的作用,提高了净化器的脱氮除磷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9][00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无动力型跌流富氧水培精滤生态净化器,包括净化箱1,净化箱1一端侧壁连接有进水管2、相对的另一端侧壁连接有出水管3,净化箱1内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区4、第一氨硝化区5、第二氨硝化区和出水区6,第一氨硝化区5和第二氨硝化区内均填充有球形填料层7,出水区6设置有两个且分列第二氨硝化区两侧,进水管2与水解酸化区4上端连通,出水管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出水区6连通。
[0025]
如图1和图2所示,水解酸化区4、第一氨硝化区5、第二氨硝化区和出水区6中可蓄载最高水位逐级递减,净化箱1于水解酸化区4和第一氨硝化区5之间固接有第一隔板9,净化箱1于第一氨硝化区5和第二氨硝化区之间固接有第二隔板10,净化箱1于第二氨硝化区和出水区6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19,第三隔板19高度小第二隔板10高度小于第一隔板9高度,水解酸化区4和第一氨硝化区5内均设置有布水装置,布水装置设置在第一隔板9或第二隔板10上。
[0026]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板9或第二隔板10均为可以拆卸连接,以便更换第一隔板9或第二隔板10内部的器材。
[0027]
如此设置后,污水经进水管2流通至水解酸化区4中经水解净化后,再通过布水装置依次跌流至第一氨硝化区5和第二氨硝化区中,在此过程中,布水装置实现了污水在净化箱1中的跌流,使得污水富氧,从而富氧后污水的细小水滴卷裹着空气进入第一氨硝化区5或第二氨硝化区,并随着氧气的逐渐减少在球形填料的作用下完成氨化、硝化、反硝化作用,达到降解cod、去除氨氮、总氮、总磷的作用,提高了本技术对污水的脱氮除磷效率。
[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净化箱1于第一氨硝化区5和第二氨硝化区上方均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吸附布水盒和用于栽种水生植物的植物支撑组件8,吸附布水盒设置有多个且沿竖直方向布设,净化箱1于吸附布水盒和植物支撑组件8之间竖直设置有导流板11,吸附布水盒竖直高度高于植物支撑组件8的竖直高度。布水装置的出水口指向邻近的吸附布水盒,吸附布水盒包括盒体12、复合纤维棉层13和陶瓷鲍尔环14,复合纤维棉层13和陶瓷鲍尔环14均铺设在盒体12内且复合纤维棉层13位于陶瓷鲍尔环14上层。
[0029]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11内设有吸附布水盒12,且吸附布水盒采用可拆除连接,方便更换吸附布水盒。
[003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植物支撑组件8包括多根转辊(图未示出),以将植物种植
在相邻两转辊之间,且可以根据植物的粗细程度,调节相邻两转辊的距离,提高了产品的适用范围。
[0031]
复合纤维棉层13不仅有截留胶体物质作用,还能为微生物创造生长环境,在富氧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有机物作用,降低cod;下层介质用陶瓷鲍尔环14,通过鲍尔环改变气、水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从而经布水装置跌流至盒体12内的污水进一步被充分富氧,有利于第一氨硝化区5和第二氨硝化区对污水进行去除氨氮、总氮、总磷的作用,净化效率更高。并且植物支撑组件8上种植绿植能进步吸收残留的氨氮、总磷,并且能美化环境,改善周边空气。
[0032]
如图1和图2所示,净化箱1侧壁开设有插口21,吸附布水盒通过插口21插接设置在净化箱1内,从而可以自动抽出吸附布水盒进行清洗、更换、维修,运维方便、简单。
[0033]
如图1和图3所示,布水装置包括伸入至水解酸化区4或第一氨硝化区5内的布水管15,布水管15的上端连接有均匀布水器16,均匀布水器16的出水口指向邻近的吸附布水盒上方。净化箱1于水解酸化区4内设置有过滤提篮17和格栅板18,格栅板18固接在净化箱1内壁,过滤提篮17位于格栅板18上端面且净水管的出水端指向过滤提篮17内。水区内设置有纤维精滤过滤器20。
[0034]
过滤提篮17和格栅板18可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有效过滤,均匀布水器16则提高了污水跌流至第一氨硝化区5和第二氨硝化区时的富氧率,纤维精滤过滤器20则进一步提高排出净化水的洁净程度。
[0035]
其中,均匀布水器16与纤维精滤过滤器20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凸起管(图未示出),凸起管延伸至纤维精滤过滤器20内部,使得水从纤维精滤过滤器20内部往外溢出,提高了净化效果。
[003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