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污泥脱水结构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0467发布日期:2021-11-10 02:5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污泥脱水结构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有污泥脱水结构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目前,污水,通常是指受到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水。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3.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水体内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体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所以一般各自来水公司水厂采用常规的净水工艺,它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
4.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水质多变不一,例如ph、温度、codcr、bod5、有机物、氨氮和ss等,通过沉淀并不能完全除掉污水中的污泥,另外,而现有技术中,大多对污水的预处理不重视,污水性质不稳定即送至下工序,导致需要重复处理,浪费能源,而污水中众多异物都可沉淀下去,转化成肉眼可见的沉淀,减小下游工序负荷,因此污水的预处理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对污水进行处理、提高污水沉淀处理效率、防止沉淀物质存在水中影响水质的污泥脱水结构的废水处理系统。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置有污泥脱水结构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设于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和沉淀池之间,所述沉淀池内部集成有污泥泵,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排出送至污泥脱水机内,经过所述污泥脱水机脱水后输送出去。
7.优选地,所述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厌氧罐、好氧罐、沉淀罐,所述厌氧罐、好氧罐和沉淀罐从右往左依次设置。
8.优选地,所述好氧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盘,所述第一曝气盘向好氧罐内部曝气,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送至污泥脱水机的内部,污泥脱水机的出水端重新进入到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内,干净的水沿沉淀罐的顶部排出。
9.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底部向外延伸连接有对混凝反应池,所述混凝反应池的顶部设有排渣装置,在所述混凝反应池的中、下部的废水和沉淀池顶部的水流动至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并且向混凝反应池的内部添加絮凝剂。
10.优选地,所述混凝反应池对接有缓冲池,所述缓冲池的废水沿混凝反应池的中、下部进入到混凝反应池内部,所述混凝反应池的排渣装置将废水排至沉淀池的内部。
11.优选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格栅、存放池、ph调节池,所述存放池设于进水格栅和ph调节池之间,所述进水格栅和存放池设有水泵,废水流经所述水格栅将废水中大块杂质去除,然后经水泵进入到存放池的内部进行存放,所述存放池内部的水经水泵沿ph调节池的中、上部流入至ph调节池的内部,向所述ph调节池内部添加酸液和碱液,对水进行ph调节。
12.优选地,所述酸液为稀硫酸溶液,浓度为30

50%,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0

30%。
13.优选地,所述ph调节池内部设置有ph在线测试仪。
14.优选地,所述酸液和所述碱液均设有配备的酸罐和碱罐,所述酸罐和碱罐各连通计量泵。
15.优选地,所述计量泵的输出端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的顶端设置有若干喷出孔,所述若干喷出孔的喷出孔处活动安装有端盖,所述盘管上设置有防止端盖转动的若干l型杆,ph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盘,所述第二曝气盘处于所述盘管下方。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设于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和沉淀池之间,所述沉淀池内部集成有污泥泵,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排出送至污泥脱水机内,经过所述污泥脱水机脱水后输送出去,使污水可以净化,提高水质的质量,而且污水处理比较简单、也可以降低成本;
18.(2)本实用新型在沉淀池的底部向外延伸连接有对混凝反应池,在混凝反应池的中、下部的废水和沉淀池顶部的水流动至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内进行处理,并且向混凝反应池的内部添加絮凝剂,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先将污水中的杂质进行絮凝处理,大大降低一体化水处理装置的负荷,再由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中的氮等,大大降低了净化后水内的各项指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ph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标记:进水格栅1、池体11、转轴12、格栅网13、环形挡体14、接渣槽15、进水管16、存放池2、ph调节池3、计量泵31、盘管32、第二曝气盘33、端盖34、l型杆35、酸罐36、碱罐37、ph在线测试仪38、缓冲池4、混凝反应池5、排渣装置51、沉淀池6、污泥泵61一体化水处理装置7、外壳71、厌氧罐72、好氧罐73、第二曝气盘731、沉淀罐74、污泥脱水机8、水泵9。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1

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置有污泥脱水结构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6、一体化水处理装置7、污泥脱水机8,将污泥脱水机8设
于一体化水处理装置7和沉淀池6之间,在沉淀池6内部集成有污泥泵61,所述沉淀池6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泵61排出送至污泥脱水机8内,经过污泥脱水机8脱水后输送出去。
26.所述一体化水处理装置7包括外壳71,外壳71内部设有厌氧罐72、好氧罐73、沉淀罐74,所述厌氧罐72、好氧罐73和沉淀罐74从右往左依次设置。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时,在好氧罐7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盘33,所述第一曝气盘33向好氧罐73内部曝气,将沉淀池6底部的污泥送至污泥脱水机8的内部,污泥脱水机8的出水端重新进入到一体化水处理装置7内,让干净的水沿沉淀罐74的顶部排出,提高水质的净化。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时,在沉淀池6底部向外延伸连接有对混凝反应池5,在混凝反应池5的顶部设有排渣装置51,在混凝反应池5的中、下部的废水和沉淀池6顶部的水流动至一体化水处理装置7内进行处理,并且向混凝反应池5的内部添加絮凝剂,该絮凝剂为硫酸亚铁和聚丙烯酰胺,通过向混凝反应池5的内部添加絮凝剂,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先将污水中的杂质进行絮凝处理,可以大大降低一体化水处理装置7的负荷。
29.所述混凝反应池5对接有缓冲池4,所述缓冲池4的废水沿着混凝反应池5的中、下部进入到混凝反应池5内部,所述混凝反应池5的排渣装置将废水排至沉淀池6的内部。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时,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格栅1、存放池2、ph调节池3,所述存放池2设于进水格栅1和ph调节池3之间,所述进水格栅1和存放池2设有水泵9,废水流经所述水格栅将废水中大块杂质去除,然后经水泵9进入到存放池2内部进行存放,所述存放池2内部的水经水泵9沿ph调节池3的中、上部流入至ph调节池3的内部,向ph调节池3内部添加酸液和碱液,对水进行ph调节,使得水的ph调节为6.0

8.0,ph调节池3内部水溢流至缓冲池4内部,调节水的温度至50

60摄氏度,关于水的温度的升高可以采用加热器。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时,该进水格栅1包括池体11,池体11上可转动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由减速电机驱动,转轴12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四组格栅网13,格栅网13的端部设置有环形挡体14,池体11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接渣槽15,池体11顶部左端设置有进水管16,该环形挡体14相互间隔地分布在转轴12外周。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时,酸液选用稀硫酸溶液,浓度为30

50%,碱液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0

30%。
33.所述ph调节池3的内部设置有ph在线测试仪38。
34.该酸液和碱液均设有配备的酸罐36和碱罐37,所述酸罐36和碱罐37各连通计量泵31。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时,计量泵31的输出端设置有盘管32,所述盘管32的顶端设置有若干喷出孔,所述若干喷出孔的喷出孔处活动安装有端盖34,所述盘管32上设置有防止端盖34转动的若干l型杆35,ph调节池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盘731,所述第二曝气盘731处于盘管32下方。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