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3821发布日期:2021-11-25 09:4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综合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2.生物质能源因其“碳中和”的特性,是一种环保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十分丰富,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物质气化技术因其能源转化迅速、转化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很多应用;在很多的应用场合,均需要对燃气进行净化;目前的净化工艺大多为水洗净化或水洗净化配合电捕焦器等组合净化;这些净化工艺均能够对生物燃气中的焦油、木醋液等进行有效分离得到低焦油含量的生物燃气;目前对净化系统产生的废水一般的处理工艺多为微生物降解、吸附、过滤、静置分离、焚烧等。
3.但是现有的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还存在着不便于过滤废水,不便于回收利用蒸汽和不便于循环废水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存在着不便于过滤废水,不便于回收利用蒸汽和不便于循环废水的问题。一种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包括冷凝水排出管,加热室,蒸汽收集室,换热管,蒸汽进入管,蒸发室,汽液滤网,液体收集室,焦油排出管,废水循环管,循环阀,废水过滤管结构和蒸汽循环管结构,所述的冷凝水排出管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加热室的左侧下部开口处;所述的蒸汽收集室的下部螺栓连接在加热室的上部;多个所述的换热管从左到右依次纵向设置在加热室的内部,并且多个所述的换热管的上端均贯穿加热室的上部和蒸汽收集室的下部;所述的蒸汽进入管的左端螺纹连接在蒸汽收集室的右侧出口处,并且蒸汽进入管的右端螺纹连接在蒸发室的左侧下部进口处;所述的汽液滤网螺栓连接在蒸发室的内部上侧;所述的液体收集室的上部螺纹连接在蒸发室的下部;所述的焦油排出管的左端螺纹连接在液体收集室的右侧中部;所述的废水循环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液体收集室的下部出口处;所述的循环阀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废水循环管的左端;所述的废水过滤管结构连接加热室;所述的蒸汽循环管结构连接加热室;所述的废水过滤管结构包括废水收集管,管板,过滤网,法兰单向阀和排污盖,所述的废水收集管的内部上侧螺栓连接有管板;所述的过滤网横向螺栓连接在废水收集管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法兰单向阀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废水收集管的左侧下部进水口处;所述的排污盖的上部螺纹连接在废水收集管的下部。
6.优选的,所述的蒸汽循环管结构包括三通阀,蒸汽循环管,风机固定架,风机,蒸汽排出管和蒸汽收集斗,所述的三通阀的上部进口处螺纹连接在蒸汽循环管的下端;所述的蒸汽循环管的上端螺栓连接在风机固定架的下部,并通过橡胶圈密封设置;所述的风机螺
钉连接在风机固定架的内部;所述的蒸汽排出管的左端螺栓连接在风机固定架的上部,并通过橡胶圈密封设置;所述的蒸汽收集斗的上部螺纹连接在蒸汽排出管的右端。
7.优选的,所述的废水收集管的上部螺栓连接在加热室的下部,并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圈密封设置。
8.优选的,所述的换热管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管板的内部,并且换热管的下端与废水收集管的内部连通设置。
9.优选的,所述的循环阀的左端与废水收集管的右侧上部进水口处管路连接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的三通阀的右侧出口处螺纹连接在加热室的左侧上部蒸汽进口处。
11.优选的,所述的蒸汽收集斗的下部螺栓连接在蒸发室的上部。
12.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室的外壁包裹有硅酸铝保温棉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废水收集管,管板,过滤网,法兰单向阀和排污盖的设置,有利于过滤废水中的固体杂质,
15.避免固体杂质堵塞换热管的情况。
16.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三通阀,蒸汽循环管,风机固定架,风机,蒸汽排出管和蒸汽收集斗的设置,有利于回收利用蒸汽。
17.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废水循环管和循环阀的设置,有利于循环利用废水。
18.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换热管的设置,有利于利用蒸汽的热量蒸发废水。
19.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冷凝水排出管的设置,有利于排出蒸汽冷凝水。
2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焦油排出管的设置,有利于排出废水蒸发过程中分离出的焦油。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过滤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循环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
25.1、冷凝水排出管;2、加热室;3、蒸汽收集室;4、换热管;5、蒸汽进入管;6、蒸发室;7、汽液滤网;8、液体收集室;9、焦油排出管;10、废水循环管;11、循环阀;12、废水过滤管结构;121、废水收集管;122、管板;123、过滤网;124、法兰单向阀;125、排污盖;13、蒸汽循环管结构;131、三通阀;132、蒸汽循环管;133、风机固定架;134、风机;135、蒸汽排出管;136、蒸汽收集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生物燃气净化废水综合利用设备,包括冷凝水排出管1,加热室2,蒸汽收集室3,换热管4,蒸汽进入管5,蒸发室6,汽液滤网7,液体收集室8,焦油排出管9,废水循环管10,循环阀11,废水过滤管结构12和蒸汽循环管结构13,所述的冷凝水排出管1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加热室2的左侧下部开口处;所述的蒸汽收集室3的下部螺栓连接在加热室2的上部;多个所述的换热管4从左到
右依次纵向设置在加热室2的内部,并且多个所述的换热管4的上端均贯穿加热室2的上部和蒸汽收集室3的下部;所述的蒸汽进入管5的左端螺纹连接在蒸汽收集室3的右侧出口处,并且蒸汽进入管5的右端螺纹连接在蒸发室6的左侧下部进口处;所述的汽液滤网7螺栓连接在蒸发室6的内部上侧;所述的液体收集室8的上部螺纹连接在蒸发室6的下部;所述的焦油排出管9的左端螺纹连接在液体收集室8的右侧中部;所述的废水循环管10的上端螺纹连接在液体收集室8的下部出口处;所述的循环阀11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废水循环管10的左端;所述的废水过滤管结构12连接加热室2;所述的蒸汽循环管结构13连接加热室2;所述的废水过滤管结构12包括废水收集管121,管板122,过滤网123,法兰单向阀124和排污盖125,所述的废水收集管121的内部上侧螺栓连接有管板122;所述的过滤网123横向螺栓连接在废水收集管121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法兰单向阀124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废水收集管121的左侧下部进水口处;所述的排污盖125的上部螺纹连接在废水收集管121的下部;废水通过外部管道接至法兰单向阀124,操作人员打开法兰单向阀124后,废水进入废水收集管121,通过过滤网123的过滤,废水中的固体杂质留在废水收集管121的下部,通过打开排污盖125可将固体杂质清理至垃圾箱。
27.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蒸汽循环管结构13包括三通阀131,蒸汽循环管132,风机固定架133,风机134,蒸汽排出管135和蒸汽收集斗136,所述的三通阀131的上部进口处螺纹连接在蒸汽循环管132的下端;所述的蒸汽循环管132的上端螺栓连接在风机固定架133的下部,并通过橡胶圈密封设置;所述的风机134螺钉连接在风机固定架133的内部;所述的蒸汽排出管135的左端螺栓连接在风机固定架133的上部,并通过橡胶圈密封设置;所述的蒸汽收集斗136的上部螺纹连接在蒸汽排出管135的右端;蒸汽通过蒸汽收集斗136的收集后,在风机134的吸风作用下,将蒸汽通过蒸汽排出管135输送至蒸汽循环管132内,操作人员通过控制三通阀131,将蒸汽传输至加热室2内,进行蒸汽的循环利用,更加环保节能。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废水收集管121的上部螺栓连接在加热室2的下部,并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圈密封设置。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换热管4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管板122的内部,并且换热管4的下端与废水收集管121的内部连通设置。
3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阀11的左端与废水收集管121的右侧上部进水口处管路连接设置。
3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三通阀131的右侧出口处螺纹连接在加热室2的左侧上部蒸汽进口处。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蒸汽收集斗136的下部螺栓连接在蒸发室6的上部。
3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加热室2的外壁包裹有硅酸铝保温棉层。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风机固定架133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圆形散热孔。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管板122采用不锈钢板。
3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阀11采用黄铜单向阀。
3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汽液滤网7采用不锈钢汽液过滤网。
3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风机134采用sf型轴流风机。
39.工作原理
40.本实用新型中,废水通过外部管道接至法兰单向阀124,操作人员打开法兰单向阀124后,废水进入废水收集管121,通过过滤网123的过滤,废水中的固体杂质留在废水收集管121的下部,通过打开排污盖125可将固体杂质清理至垃圾箱,操作人员将生物燃气热解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接至三通阀131的左侧进口处,通过控制三通阀131,使得蒸汽进入加热室2内,当过滤后的废水进入换热管4后,蒸汽的热量通过换热管4传递给废水,从而使得废水蒸发,蒸汽通过蒸汽收集室3和蒸汽进入管5进入蒸发室6,在废水蒸发过程中,焦油与不可冷凝的气体进行分离,通过焦油排出管9排出至外部焦油收集箱,便于回收利用,蒸汽在风机134的吸风作用下,将蒸汽通过蒸汽排出管135输送至蒸汽循环管132内,操作人员通过控制三通阀131,将蒸汽传输至加热室2内,进行蒸汽的循环利用,更加环保节能。
41.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