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7084发布日期:2022-02-08 02:3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回收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然而工业制造往往会产生许多工业废水,而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中,都是调整废水的ph值或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却无法对工业废水进行水资源回收,因此在水资源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工业废水进行水资源回收,得到能再次应用于工业生成制造上的循环用水。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有机废水的第一收集水箱;
5.用于调节所述有机废水的ph值的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收集水箱的出水口连接;
6.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出水口连接;
7.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箱体分为第一加压区域和第一蓄水区域;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区域和第一蓄水区域,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区域中设有用于挤压溶液的第一加压组件;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反渗透膜,所述第一蓄水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反渗透膜与所述第一加压区域连通;
8.二次脱盐净化装置,所述二次脱盐净化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出水口连接;
9.回用水箱,所述回用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二次脱盐净化装置的出水口连接。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槽调整有机废水的ph值,利用过滤装置过滤调整ph值后的有机废水,再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除去过滤后的有机废水中99%以上的颗粒物、有机物、无机物盐份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最后利用二次脱盐净化装置对反渗透后的有机废水,从而得到可以循环再用的高品质水资源并储存到所述回用水箱中。
11.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
12.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包括第二箱体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箱体分为第二加压区域和第二蓄水区域;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压区域和第二蓄水区域,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的第一加压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加压区域中设有用于挤压溶液的第二加压组件;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反渗透膜,所述第二蓄水区域通过所述第二反渗透膜与所述
第二加压区域连通;
13.所述二次脱盐净化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出水口连接。
14.进一步,还包括低温蒸发装置,所述低温蒸发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加热部和冷却部;其中,所述加热部经由所述低温蒸发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的第二加压区域连接,所述冷却部经由所述低温蒸发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二次脱盐净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15.进一步,还包括氧化吸附装置,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出水口经由所述氧化吸附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16.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用于过滤大分子物质的第一过滤膜和用于过滤分子量小于500且大于106的分子的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沿废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17.进一步,还包括:
18.用于收集含重金属废水的第二收集水箱;
19.用于调节所述含重金属废水的ph值的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收集水箱的出水口连接;
20.反应沉淀池,所述反应沉淀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21.进一步,还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水口的压滤机;所述反应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沉淀物推板、沉淀物推出口,所述压滤机的进料口与所述沉淀物推出口连接,所述压滤机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22.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压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区域,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底面,所述第一推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底面的方向移动;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第一推板电连接。
23.进一步,所述第二加压组件包括第二电动机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压区域,且平行于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底面,所述第二推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底面的方向移动;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第二推板电连接。
24.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槽和/或第二调节槽的进水口设有节流器。
25.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一结构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二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一结构图,该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工业废水进行水资源回收,得到能再次应用于工业生成制造上的循环用水,包括:
30.用于收集有机废水的第一收集水箱2;
31.用于调节所述有机废水的ph值的第一调节槽4,所述第一调节槽4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收集水箱2的出水口连接;
32.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调节槽4的出水口连接;
33.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箱体分为第一加压区域和第一蓄水区域;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区域和第一蓄水区域,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装置6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加压区域中设有用于挤压溶液的第一加压组件;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反渗透膜,所述第一蓄水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反渗透膜与所述第一加压区域连通;
34.二次脱盐净化装置10,所述二次脱盐净化装置10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的出水口连接;
35.回用水箱12,所述回用水箱12的进水口与所述二次脱盐净化装置10的出水口连接。
3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槽4调整有机废水的ph值,利用过滤装置6过滤调整ph值后的有机废水,再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除去过滤后的有机废水中99%以上的颗粒物、有机物、无机物盐份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最后利用二次脱盐净化装置10对反渗透后的有机废水,从而得到可以循环再用的高品质水资源并储存到所述回用水箱12中。
37.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
38.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包括第二箱体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箱体分为第二加压区域和第二蓄水区域;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压区域和第二蓄水区域,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的第一加压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加压区域中设有用于挤压溶液的第二加压组件;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反渗透膜,所述第二蓄水区域通过所述第二反渗透膜与所述第二加压区域连通;
39.所述二次脱盐净化装置10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的出水口连接。
40.优选地,所述第一反渗透膜为低压反渗透膜,所述第二反渗透膜为高压反渗透膜。优选地,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的工作压力为低压1.4~2.0mpa,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的工作压力为2.8~4.2mpa。
41.利用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对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处理后得到的浓水进行第二次反渗透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42.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低温蒸发装置16,所述低温蒸发装置16包括相互连接的加热部和冷却部;其中,所述加热部经由所述低温蒸发装置16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
反渗透处理装置14的第二加压区域连接,所述冷却部经由所述低温蒸发装置16的出水口与所述二次脱盐净化装置10的进水口连接。
43.利用所述低温蒸发装置16对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处理后得到的浓水进行加热蒸发,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44.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氧化吸附装置18,所述第一调节槽4的出水口经由所述氧化吸附装置18与所述过滤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
45.利用所述氧化吸附装置18中设有的高氯氧化剂与有机污染物进行反应,从而破坏有机污染物结构,使有机污染物逐步降解为低分子量的有机物,或降解为co2、h2o和其他矿物盐。
4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6包括用于过滤大分子物质的第一过滤膜和用于过滤分子量小于500且大于106的分子的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沿废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47.分开两个过滤膜进行过滤,提高过滤效率,降低过滤时出现堵塞的可能性。
48.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第二结构图。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49.用于收集含重金属废水的第二收集水箱20;
50.用于调节所述含重金属废水的ph值的第二调节槽22,所述第二调节槽22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收集水箱20的出水口连接;
51.反应沉淀池24,所述反应沉淀池24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调节槽2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反应沉淀池24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
52.还可以对含重金属废水进行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先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槽22调整所述含重金属废水的ph值,再对所述含重金属废水的进行沉淀处理,以除去水体中70%以上的悬浮物和大部分重金属物质,再通过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除去过滤后的含重金属废水中99%以上的颗粒物、有机物、无机物盐份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最后利用二次脱盐净化装置10对反渗透后的含重金属废水,从而得到可以循环再用的高品质水资源并储存到所述回用水箱12中。
53.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水口的压滤机26;所述反应沉淀池24的底部设有沉淀物推板、沉淀物推出口,所述压滤机26的进料口与所述沉淀物推出口连接,所述压滤机26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装置6的进水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反应沉淀池24中的沉淀物中的水分压滤出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回收率用率。
54.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压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区域,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的底面,所述第一推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反渗透处理装置8的底面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第一推板电连接。
55.施压时,所述第一电动机驱动所述第一推板向下移动,对所述第一加压区域的废水施加压力,使废水经由所述第一反渗透膜到达所述第一蓄水区域,从而完成反渗透的过程。
5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压组件包括第二电动机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压区域,且平行于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的底面,
所述第二推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反渗透处理装置14的底面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电动机与所述第二推板电连接。
57.施压时,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所述第二推板向下移动,对所述第二加压区域的废水施加压力,使废水经由所述第二反渗透膜到达所述第二蓄水区域,从而完成反渗透的过程。
58.优选地,所述第二推板移动路径大于所述第一推板的移动路径。
59.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槽4和/或第二调节槽22的进水口设有节流器。通过所述节流器控制进入所述第一调节槽4和/或第二调节槽22的废水的量,防止废水过多而降低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比例。
6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