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净热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9868发布日期:2021-12-29 14:4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式净热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设备,尤其是一种即热式净热两用机。


背景技术:

2.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净水机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净水机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电器的一个标配产品,人们收以往的生活习惯影响,虽然家庭里面有安装有净水器,但,人们还是不习惯喝生水,总是习惯把净水器过滤后的水烧开后冷却或者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用来饮用,所以对于对水的加热设备还是存在很大的需求。故现在家庭的配置一般是一台净水器加上一台烧水壶,或者一台管线机。不管是净水器配管线机还是配烧水壶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烧水壶需要人手动去接水去烧水,而且水烧开后需要冷却到一定温度才能喝,管线机匹配净水机,管线机在台面上需要占一定的空间,而且管线机连接净水器需要在水槽台面打孔以连接净水器。
3.因此,市面上也出现了净热一体机。它是由一级pp滤芯、一级碳棒滤芯、一级pp滤芯、一级ro滤芯、一级后炭滤芯、一级不锈钢储热式加热罐组成。净热一体机存在如下缺点:
4.1、净热一体机是壁挂式取水式的,这种机器装满水后十分重,通过壁挂存在挂不稳跌落风险。
5.2、净热一体机是通过热罐加热储热式的,水的加热温度达不到100
°
,而且存在“千滚水”。
6.3、净热一体机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而且连接水管外露,影响厨房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机地与所包装商品相契合的即热式净热两用机;具体技术方案为:
8.一种即热式净热两用机,包括过滤单元、储水箱,输入水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后进入所述储水箱;储水箱的输出口分别通过大流量支路和加热支路与水龙头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大流量支路串接有第一净水泵;所述加热支路串接有第二净水泵和加热管;所述第二净水泵的额定流量小于所述第一净水泵的额定流量。
9.进一步,所述加热管为电加热管。
10.进一步,所述电加热管为厚膜加热管。
11.进一步,所述储水箱设置有低水位传感器;所述低水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低于高水位传感器。
12.进一步,所述低水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在所述储水箱内腔高度的1/6;误差为正负两厘米。
13.进一步,所述储水箱设置有防干烧水位传感器;所述防干烧水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低于低水位传感器。
14.进一步,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复合滤芯和复合ro滤芯。
15.进一步,所述复合滤芯和复合ro滤芯之间设置有增压泵。
16.进一步,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
17.进一步,所述紫外线灭菌灯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内腔的出水口处。
18.进一步,所述紫外线灭菌灯距离所述储水箱内腔的出水口处的距离小于5厘米。
19.进一步,所述储水箱的净水输入口设置在顶端;储水箱内腔侧壁还设置有机械浮球机构,所述机械浮球机构的浮球用于封堵所述净水输入口。
20.进一步,所述储水箱还设置有高水位传感器,所述高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内腔高度的5/6,误差为正负两厘米。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热净热两用机,它是由一级pp活性炭复合滤芯、一级反渗透后炭复合滤芯、一级led冷紫外杀菌水箱和一级不锈钢厚膜加热管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反渗透净水器与管线机合二为一,实现双出水模式,常温水通过抽水泵输出,通量可以达到2l/min,使小通量净水机立变大通量净水机,而且产出的净水为带有一定温度的温水,即使在冬天饮用也不会感觉凉,满足人们不同饮水需求,led冷紫外线延时杀菌系统有效杀灭水中细菌并防止二次污染,采用微动开关型水位浮球与进水电磁阀结合使机器保持无压状态,使用安全、方便、易于实现、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即热式净热两用机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储水箱; 2、第一净水泵;3、第二净水泵; 4、加热管;5、水龙头;6、紫外线灭菌灯;7、增压泵;8、复合滤芯;9、复合ro滤芯;10、废水阀;11、高水位传感器;12、低水位传感器;13、防干烧水位传感器;14、开关;15、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25.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即热式净热两用机,包括过滤单元、储水箱1,输入水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后进入所述储水箱1;储水箱1的输出口分别通过大流量支路和加热支路与水龙头5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大流量支路串接有第一净水泵2;所述加热支路串接有第二净水泵3和加热管4;所述第二净水泵3的额定流量小于所述第一净水泵2的额定流量。通过设置第一和第二净水泵,不用存储太多的热水,不仅可以降低储水箱的容量;而且,还可以将储水箱1放置在低于水龙头的位置;例如地面,更安全。储水箱1储存经过滤单元净化的净水;通过额定流量较大的第一净水泵2;可以提供较大的直供净水流量,提高供水效率,缩短等待时间。第一净水泵2的额定流量最好≥2l/min。额定流量较小的第二净水泵3输出的净
水,经加热管4加热,可以提供温度较高的净热水或达到100摄氏度的净开水。小流量的净热水不仅可以降低加热管4的尺寸,降低加热管4的功率,减少线路负荷;而且,还有利于减少因水流太大,产生飞溅、水杯倾覆等,引起烫伤事故;另外,小流量的热水输出与过滤单元的净化能力匹配时,储水箱1的体积也可以较小;例如,小于2升。大流量支路和加热支路可以通过三通与水龙头5的输入口连接;也可以选择具有热水和冷水双输入口的水龙头5;大流量支路与冷水输入口连接,加热支路与水龙头5的热水输入口连接。
27.加热管4可以选用蒸汽加热,也可以选择电加热;加热管优选电加热管,安装使用方便。所述电加热管可以选择价格较低的厚膜加热管。
28.为了及时对所述储水箱1注水,所述储水箱1设置有低水位传感器12;所述低水位传感器12的安装高度低于高水位传感器11。当所述储水箱1内水位低于低水位传感器12的安装高度;可以通过声光报警,提醒使用者打开输入水的开关14;开关14也可以是电磁阀,根据控制器的信号自动打开或关闭。
29.为了保证及时对所述储水箱1注水,所述低水位传感器12的安装高度在所述储水箱1内腔高度的1/6;误差为正负两厘米;减少因所述储水箱1内水量不足,使客户等待时间长,影响用户使用的体验。
30.为了避免所述低水位传感器12故障时发生干烧的事故,所述储水箱1设置有防干烧水位传感器13;所述防干烧水位传感器13的安装高度低于低水位传感器12。当控制器从防干烧水位传感器13获得水量过少的信号后,将禁止所述加热管4加热。
31.为了提高净化效果,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复合滤芯8和复合ro滤芯9;对输入水进行两级过滤。复合滤芯8可以是pp加碳棒、折纸加碳棒、超滤加碳棒、碳纤维复合等。复合ro滤芯9的废水出口连接有废水阀10,用于排出废水。
32.还可以在所述复合滤芯8和复合ro滤芯9之间设置增压泵7;提高过滤效率,增加大流量直饮的净水供水能力。
33.为了延长储水箱储水的时间,所述储水箱1内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6;紫外线灭菌灯6优选体积较小的led冷紫外杀菌灯。可以通过紫外线灭菌灯6反复灭菌,减少细菌滋生,延长储水箱1的净水符合饮用标准的时间。
34.为了提高灭菌性能,所述紫外线灭菌灯6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内腔的出水口处;尽量靠近出水口。所述紫外线灭菌灯距离所述储水箱内腔的出水口处的距离最好小于5厘米。
35.为了避免所述储水箱1承压太大,所述储水箱1的净水输入口设置在顶端;储水箱1内腔侧壁还设置有机械浮球机构,所述机械浮球机构的浮球15用于封堵所述净水输入口;使储水箱1内的水量不会注满,避免储水箱1内产生高压,可以降低储水箱1的壁厚,以及后面管件及密封件的耐压要求。
36.为了降低过滤单元的负荷,所述储水箱1还设置有高水位传感器11,所述高水位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内腔高度的5/6,误差为正负两厘米。当控制单元从高水位传感器11获取高水位信号后,将关闭增压泵7和进水的开关14。
37.使用时,自来水由自来水出水口经水电磁阀进入即热式净热两用机的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经复合滤芯8一级过滤净化;经增压泵7增压后再经复合ro滤芯9二级过滤净化;从上端的储水箱输入口进入储水箱1。净水在储水箱1汇集,当净水液面高度超过防干烧水位;控制器才允许第二净水泵3启动和加热管4加热。当水位降低水位时,进水电磁阀打开,
增压泵7启动,自来水经过滤模块净化后注入储水箱1。当水位达到高水位,增压泵7和进水电磁阀均关闭;然后启动杀菌抑菌程序,工作时间为30分钟到2小时之间。
38.用户需要冷水时,打开水龙头5,启动第一净水泵2;输出冷水。需要热水时,打开水龙头5,控制单元先开启加热管4;然后启动第二净水泵3,持续输出热水。如果需要,还可以选用市售的可调流量的泵作为第一净水泵2和第二净水泵3;通过输入电流的大小控制水泵的转速,从而控制水泵的出水流量。
39.本实施例中的即热式净热两用机,可以直接用于橱下安装,只有水龙头5安装与水槽上,冷热水均通过水龙头5流出,水龙头可以选择市售的智能龙头,智能龙头上有常温出出水按键,热水出水按键,定量出水按键以及温度调节按键。
40.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