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1595发布日期:2021-11-15 23:3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馄饨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2.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简称abr(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是一种高效的厌氧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在反应器中安装多排折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处理污水过程中,每个反应室都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统,这种结构形式比较有利于污水的净化处理。
3.目前,对于食品行业,特别是豆制品行业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高cod、高氨氮产生特点,采用传统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进行处理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污水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长,导致效率低,拉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造价;二是目前的反应器为混凝土或碳钢材质,反应器容易腐蚀;三是设备内培养的污泥浓度低、产气量低,气体上升速率低不易收集,反应器内流动性不好,容易发生污泥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豆类等加工食品的污水处理缓慢导致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提供一种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前后两端顶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反应罐体顶部设有人孔,所述反应罐体内通过折流板分隔为多个厌氧反应区,所述反应罐体内前段和后段分别分隔出污泥堆积区和污泥沉淀区,所述污泥堆积区后部设有污泥挡板,所述污泥挡板前后两侧分别为污泥暂存区和污泥稀释区;所述反应罐体壁面上设有吹气口,所述反应罐体内设有连通到该吹气口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连通到各所述厌氧反应区以及所述污泥稀释区。
7.优选的,还包括微生物培养罐,所述污泥沉淀区中设有第一污泥循环泵,所述第一污泥循环泵接有连通到外部的污泥循环管,所述污泥循环管分别通过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连通到所述微生物培养罐和所述污泥堆积区,在所述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出水口通过污水流出管连通到所述微生物培养罐。
8.优选的,所述反应罐体为卧式玻璃钢罐,所述折流板为玻璃钢折流板。
9.优选的,所述吹气口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配设有能够实现脉冲式供气的控制器。
10.优选的,所述污泥挡板上设有网孔。
1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包括反应罐体,反应罐体内前段和后段分别分隔出污泥堆积区和污泥沉淀区,污泥堆积区和污泥沉淀区中储存足够的污泥,并充分分散到反应罐体中的污水中,从而使得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充分混合到污水中,促进发生厌氧反应,降低污水在反应罐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一实施例中反应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一实施例中反应罐体内污泥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一实施例中向污泥堆积区和污泥沉淀区反流污泥的示意图。
16.以上各图中,各标号示意为:反应罐体1、进水口11、出水口12、污水流出管121、第三分支管122、第三阀门123、第四阀门124、人孔13、折流板14、厌氧反应区15、污泥堆积区16、污泥挡板161、网孔1611、污泥暂存区162、污泥稀释区163、污泥沉淀区17、第一污泥循环泵171、污泥循环管172、第一分支管173、第二分支管174、第一阀门175、第二阀门176、第二污泥循环泵177、吹气口2、吹气管21、分支管211、微生物培养罐3、污水出口31。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19.一种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其结构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
20.如图1所示,该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包括反应罐体1,反应罐体1前后两端顶部分别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需要被处理的污水由进水口11进入反应罐体1内,污水在反应罐体1内被净化处理后从出水口12流出。反应罐体1顶部设有人孔13,用于进入反应罐体1清理内部或进行维修。
21.反应罐体1内通过折流板14分隔出四个厌氧反应区15,折流板14包括两层隔板,前一层隔板底部固定在反应罐体1内部底面,顶部距离反应罐体1内顶面一段间距,后一层隔板顶部固定在反应罐体1内顶面,下部距离反应罐体1内底面一段间距,这样,污水在反应罐体1内部从前向后依次经过每一个厌氧反应区15发生厌氧反应。反应罐体1为卧式玻璃钢罐,折流板14为玻璃钢折流板,玻璃钢材质不会被污水腐蚀。
22.反应罐体1内前段和后段分别分隔出污泥堆积区16和污泥沉淀区17,污泥堆积区16后部设有污泥挡板161,污泥挡板161前后两侧分别为污泥暂存区162和污泥稀释区163,如图3所示,污泥挡板161上设有网孔1611,这样,污泥暂存区162中的污泥能够漏到污泥稀释区163进行稀释,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充分与污水混合,促进污水发生厌氧反应。
23.反应罐体1壁面上设有吹气口2,反应罐体1内设有连通到该吹气口2的吹气管21,吹气管21底端连通有分支管211,分支管211连通到各厌氧反应区15以及污泥稀释区163,使得各厌氧反应区15以及污泥稀释区163内部充分流动,防止污水中沉淀物在反应罐体1内板结。吹气口2连接风机(图中未显示),风机配设有能够实现脉冲式供气的控制器,该控制器
可以为电机变频器或定时开关。
24.如图1所示,该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还包括微生物培养罐3,污泥沉淀区17中设有第一污泥循环泵171,第一污泥循环泵171接有连通到外部的污泥循环管172,污泥循环管172分别通过第一分支管173和第二分支管174连通到微生物培养罐3和污泥堆积区16,在第一分支管173和第二分支管174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75和第二阀门176,第二分支管174上设有第二污泥循环泵177,出水口12通过污水流出管121连通到微生物培养罐3,污水流出管121上连接有第三分支管122,污水流出管121后段设有第三阀门123,第三分支管122上设有第四阀门124,微生物培养罐3壁面上设有污水出口31。
25.该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污水经进水口11进入反应罐体1,经出水口12流出;当关闭第四阀门124,打开第三阀门123,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微生物培养罐3,使得处理后的污水携带的污泥进入微生物培养罐3并沉淀堆积,当启动第一污泥循环泵171正转,打开第一阀门175,关闭第二阀门176,污泥沉淀区17中的部分污泥也会进入微生物培养罐3;当关闭第三阀门123,打开第四阀门124,处理后的污水经第三分支管122流出,微生物培养罐3中产生大量微生物;如图4所示,当启动第一污泥循环泵171反转,同时打开第一阀门175和第二阀门176,并启动第二污泥循环泵177,可将微生物培养罐3中污泥回吸到污泥堆积区16和污泥沉淀区17,使得反应罐体1中有更多微生物,促进污水的净化处理。
26.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或者对相关部件、结构及材料进行等同替代,从而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