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5662发布日期:2022-01-05 1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氯管和加氯框,所述加氯管设置在所述加氯框上,所述加氯管的结构与所述加氯框的结构相对应,所述加氯管包括上部横管(1)、第一竖管(2)、第二竖管(3)、底部横管(4)以及至少一个第三竖管(5);所述上部横管(1)上设置有入口(101),所述上部横管(1)、所述第一竖管(2)、所述底部横管(4)以及所述第二竖管(3)顺次连通,所述第三竖管(5)位于所述第一竖管(2)与所述第二竖管(3)之间,所述第三竖管(5)的一端与所述上部横管(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底部横管(4)连通;所述第一竖管(2)朝向所述第三竖管(5)的一侧沿所述第一竖管(2)的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单向孔(201),所述第二竖管(3)朝向所述第三竖管(5)的一侧沿所述第二竖管(3)的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单向孔(301),所述第三竖管(5)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双向开孔(501),所述底部横管(4)上设置有多个排污孔(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管(5)上沿所述第三竖管(5)的轴向设置有五个双向开孔(501),相邻所述双向开孔(501)之间的间距从上而下逐步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接头(6),所述第三竖管(5)的上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6)与所述上部横管(1)连接,所述第三竖管(5)的下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6)与所述底部横管(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2)上沿所述第一竖管(2)的轴向设置有五个所述第一单向孔(201),相邻所述第一单向孔(201)之间的间距从上而下逐步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管(3)上沿所述第二竖管(3)的轴向设置有五个所述第二单向孔(301),相邻所述第二单向孔(301)之间的间距从上而下逐步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孔(201)、所述第二单向孔(301)以及所述双向开孔(501)的位置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孔(201)、所述第二单向孔(301)以及所述双向开孔(501)的孔径均小于所述排污孔(401)的孔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孔(201)、所述第二单向孔(301)以及所述双向开孔(501)的孔径均为12mm,所述排污孔(401)的孔径为2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竖管之间的所述底部横管(4)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排污孔(40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氯管上设有防腐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辅助冷却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杀核电厂冷源中海生物用装置,包括:加氯管和加氯框,加氯管设置在加氯框上,加氯管的结构与加氯框的结构相对应,加氯管包括上部横管、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底部横管以及至少一个第三竖管。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结构合理,通过在加氯管上的第一竖管沿不同高度位置设置了第一单向孔,第二竖管上沿不同高度位置设置了第二单向孔,第三竖管上沿不同高度位置设置了双向开孔,从而保证了整体装置加药的均匀性,且加药点增多有利于次氯酸钠在海水中扩散,同时底部排污孔的增加也降低了横管药剂堵塞的风险。横管药剂堵塞的风险。横管药剂堵塞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樊敏江 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2/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