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6938发布日期:2022-03-19 23:3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市政用水量及城市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随着城市发展,现有供水厂更无法满足城市的远期发展用水规模。尤其对于中小城市,现有水厂普遍场地狭窄,无扩建余地。现水厂实际供水能力低,造成城镇供水紧张的格局。随着城镇的飞速发展以及居住人口的日益增加,现有的供水模式已不能承载区域发展。
3.常规工艺处理后可以作为饮用水水源,适宜作为城市的给水水源。该原水浊度情况:平时水质较清澈,浊度在100度以下。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或连续大雨形成,主汛期为6-9月,泥沙含量较大,浊度较高,根据自来水公司多年运行经验,夏季最高浊度在3000-5000度以内。因此为保证供水安全,城镇水处理厂,需要满足浑浊度、粪性大肠杆菌、总氮等要求,并且在原厂基础上便于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包括:配水井、预沉池、絮凝池、滤池;
6.配水井、预沉池、絮凝池、滤池依次通过管路连通,配水井上设有配水进水口,所述配水进水口处设有取水泵,配水井与预沉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絮凝剂加药口,预沉池与絮凝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絮凝剂加药口。
7.优选地,还包括清水池,清水池位于滤池远离絮凝池一侧且通过管路与滤池连通,清水池与滤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次氯酸钠加药口。
8.优选地,清水池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流墙,导流墙将清水池分隔为消毒区域和出水区域,所述消毒区域侧壁设有清水进水口,所述消毒区域顶部设有消毒剂入口,所述出水区域侧壁设有清水出水口。
9.优选地,絮凝池内部设有依次设置的混合区、至少一个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混合区内设有搅拌机构。
10.优选地,沉淀区内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斜管。
11.优选地,预沉池内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斜管。
12.优选地,还包括排水排泥池,预沉池底部设有第一排泥口,絮凝池底部设有第二排泥口,滤池底部设有第三排泥口,所述第一排泥口、所述第二排泥口和所述第三排泥口均与排水排泥池连通。
13.优选地,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滤池上设有反冲洗进口和反冲洗出口,反冲洗装置通
过所述反冲洗进口和所述反冲洗出口与滤池连通。
14.优选地,滤池上还设有气动冲洗口,反冲洗装置通过所述气动冲洗口与滤池连通。
15.优选地,滤池上还设有第三絮凝剂加药口,配水井上设有第四加药口。
16.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配水井、预沉池、絮凝池、滤池依次通过管路连通,配水井上设有配水进水口,所述配水进水口处设有取水泵,配水井与预沉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絮凝剂加药口,预沉池与絮凝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絮凝剂加药口。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通过配水井、预沉池、絮凝池、滤池依次设置,设备布局合理,依次进行预沉、絮凝、过滤处理,有效去除水中含有的泥沙,并实现对水体进行杀菌,同时降低水体的总氮含量,保证水体经处理后满足饮用水要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包括:配水井1、预沉池2、絮凝池3、滤池4;
20.配水井1、预沉池2、絮凝池3、滤池4依次通过管路连通,配水井1上设有配水进水口,所述配水进水口处设有取水泵,配水井1与预沉池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絮凝剂加药口,预沉池2与絮凝池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絮凝剂加药口。第一絮凝剂加药口用于加入pac,第二絮凝剂加药口用于加入pac、pam和/或活性炭。
21.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配水井、预沉池、絮凝池、滤池依次通过管路连通,配水井上设有配水进水口,所述配水进水口处设有取水泵,配水井与预沉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絮凝剂加药口,预沉池与絮凝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絮凝剂加药口。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通过配水井、预沉池、絮凝池、滤池依次设置,设备布局合理,依次进行预沉、絮凝、过滤处理,有效去除水中含有的泥沙,并实现对水体进行杀菌,同时降低水体的总氮含量,保证水体经处理后满足饮用水要求。
22.在配水井的具体设计方式中,配水井内设有原水浊度仪和ph计,对原水水质连续进行在线检测,并将参数送至中控室,供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用。
23.在预沉池的具体设计方式中,预沉池2内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斜管;利用异重流采用斜管进行泥水分离,去除0.05mm以上的砂,提高泥沙过滤效率。
24.在絮凝池的具体设计方式中,絮凝池3内部设有依次设置的混合区31、至少一个絮凝区32和沉淀区33,所述混合区31内设有搅拌机构,使混凝剂与水快速充分的混合。絮凝区可采用网格絮凝池,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进一步地,在沉淀区的具体设计方式中,沉淀区33内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斜管,采用流斜管沉淀池结构,占地面积小、停留时间短、沉淀效率高、沉淀效果好、工程总投资较低;在斜管选择中,第一斜管材料可采用0.4mm乙丙共聚正六边形新型蜂窝斜管。
25.在滤池的具体设计方式中,可采用v型滤池,其为以恒定水位过滤的快滤池。池两
侧的进水槽成v字型,池内的超声波水位自动控制装置可调节出水清水阀,阀门可根据池内水位的高低。自动调节开启程度,使池内水位恒定。
26.预沉池、絮凝池、滤池在建设中可以合建,在三者排出的固体杂质处理中,本实施例的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排水排泥池7,预沉池2底部设有第一排泥口,絮凝池3底部设有第二排泥口,滤池4底部设有第三排泥口,所述第一排泥口、所述第二排泥口和所述第三排泥口均与排水排泥池7连通。在排水排泥的具体设计中,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降低含水率,便于污泥运输和最终处置。
27.在滤池的具体设计方式中,本实施例还包括反冲洗装置5,滤池4上设有反冲洗进口和反冲洗出口,反冲洗装置5通过所述反冲洗进口和所述反冲洗出口与滤池4连通。进一步地,滤池4上还设有气动冲洗口,反冲洗装置5通过所述气动冲洗口与滤池连通。
28.在实际设计中,滤池进水和冲洗废水排出采用气动闸板控制,气冲、水冲控制阀门采用气动蝶阀,滤后水阀门采用气动调节蝶阀,以控制滤池恒水位运行。滤池反冲洗根据出水浊度,池内水头损失和过滤时间三项设定参数程序控制。此外,滤池内设有液位计和液位差计,用于保持滤池水位恒定和控制反冲洗。滤池的整个运行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滤池出水设取样泵及浊度仪和余氯分析仪。
29.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清水池6,清水池6位于滤池4远离絮凝池3一侧且通过管路与滤池4连通,清水池6与滤池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次氯酸钠加药口。
30.在清水池的具体设置方式中,清水池6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导流墙61,导流墙61将清水池6分隔为消毒区域和出水区域,所述消毒区域侧壁设有清水进水口,所述消毒区域顶部设有消毒剂入口,所述出水区域侧壁设有清水出水口,消毒剂入口用于加入次氯酸钠。
31.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滤池4上还设有第三絮凝剂加药口,配水井1上设有第四加药口,第三絮凝剂加药口用于加入pac,第四加药口用于加入活性炭、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
32.参照图1中的管线示意图,详细说明了本实施例的生活饮用水净水处理设备的水处理流程,其中a为给水管线,b为排泥管线,c为反冲洗水管线,d为反冲洗气管线,e为回收废水管线,f为高锰酸钾加药管线,g为pac加药管线,h为pam加药管线,i为活性炭加药管线,j为次氯酸钠消毒管线,k为空气动力管。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