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的市政污泥预处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0206发布日期:2022-01-27 10:1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的市政污泥预处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的市政污泥预处置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的市政污泥预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2.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而颗粒污泥最初是随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而出现的。由于好氧颗粒污泥兼具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两种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双重优点,同时还具有部分缺氧、厌氧生物处理的功能,因而在生物量、氧利用率以及处理效果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3.sbr反应器的污泥浓缩池阶段中污泥通过污泥重力沉降的作用,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经过分离后的污泥属于市政污泥,需统一回收后进行后续混合焚烧、低温干化等进一步的处理,但是由于经过污泥浓缩池阶段分离的污泥含水率高,在回收运输过程中极大增加了运输成本,还不利于市政污泥的后续处理。现亟需一种能够对污泥浓缩池阶段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的系统,以更好的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的市政污泥预处置系统,用于对污泥浓缩池阶段产生的污泥进行预脱水,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的市政污泥预处置系统,包括: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污泥缓冲池、与污泥缓冲池连通的污泥脱水机房、安装在污泥脱水机房内的多组污泥浓缩罐,其中所述污泥浓缩池、污泥缓冲池和多个污泥浓缩罐均通过污泥排放系统依次连接;
6.所述污泥排放系统包括:连接污泥浓缩池底部排泥口与污泥缓冲池进泥口的低压污泥排污管,安装在高压污泥排污管上的低压污泥泵;连接污泥缓冲池与污泥浓缩罐的高压污泥排污管,安装在高压污泥排污管上的高压污泥泵;
7.所述污泥缓冲池包括:呈倒梯形结构的缓冲池主体、位于缓冲池主体底部的协管沉淀箱、位于协管沉淀箱侧部的排泥管和位于协管沉淀箱底部的排水管,所述协管沉淀箱由多组倾斜设置的协管滤板组成,所述协管滤板上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排泥管位于滤水层上方,所述排水管位于滤水层下方,所述协管沉淀箱上方的缓冲池主体上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架位于协管沉淀箱内;
8.所述污泥浓缩罐包括:主罐支架、安装在主罐支架上的主罐体、位于主罐体上部的分离室、位于主罐体底部的沉淀排水室,所述主罐体顶部设置有伸进分离室的污泥推送装置,所述污泥推送装置与沉淀排水室连通,所述沉淀排水室呈梯形结构,所述沉淀排水室底
部有滤水层和位于滤水层下方的排水口,所述主罐支架下方设置有与排水口连接的排水管,以及与排水管连接的排水泵,所述主罐体上设置有入泥口,所述入泥口与高压污泥排污管连接,所述滤水层上方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与多通连接管连通。
9.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对污泥浓缩罐排出的污泥进行最后脱水的二次脱水干燥器,使用所述二次脱水干燥器后的污泥无需后续的市政污泥处理,所述二次脱水干燥器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所述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呈圆管状的污泥脱水罐、位于污泥脱水罐一侧的进泥口、位于污泥脱水罐另一侧的出泥口、均布镶嵌在污泥脱水罐内壁上的滤液壁板、转动连接在污泥脱水罐内部的旋片机构,位于污泥脱水罐内靠近进泥口一侧用于支撑旋片机构的左悬架、位于污泥脱水罐内靠近出泥口一侧用于支撑旋片机构的右悬架、驱动旋片机构的背压板和驱动器。
10.作为优选,所述旋片机构包括:旋转轴、安装在旋转轴上的多组旋转叶片,多组所述旋转叶片从左到右间距依次缩小,每组所述旋转叶片呈错位对称设置。
11.作为优选,所述左悬架和右悬架对称设置,所述左悬架和右悬架均由固定环和转动连接在固定环内部的活动环组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从污泥浓缩池出来的污泥通过低压污泥排污管排入用于缓冲污泥浓缩罐工作压力以及初步脱水的污泥缓冲池内进行简单脱水,可以缓解污泥浓缩罐的工作压力。使得污泥浓缩罐可以对污泥缓冲池内的污泥进行夜间错时脱水。
14.2、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浓缩罐对污泥缓冲池内的污泥进行二次脱水,使得污泥含水率降低至一半左右,满足外运要求以及后续混合焚烧、低温干化等处置要求。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对污泥浓缩罐排出的污泥进行最后脱水的二次脱水干燥器,通过二次脱水干燥器使得污泥含水率降低至60%以上,无需对污泥进行市政集中处理,满足当下卫生填埋要求,为村镇级污水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实用性和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6.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浓缩罐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缓冲池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脱水干燥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悬架结构示意图。
22.附图说明:污泥浓缩池1、污泥缓冲池2、缓冲池主体201、协管沉淀箱202、排泥管203、排水管204、协管滤板205、滤水层206、搅拌器207、搅拌架208、污泥脱水机房3、污泥浓缩罐4、主罐支架401、主罐体402、分离室403、沉淀排水室404、污泥推送装置405、排水口406、排水管407、排水泵408、入泥口409、排泥口410、污泥排放系统5、低压污泥排污管501、低压污泥泵502、高压污泥排污管503、高压污泥泵504、多通连接管505、低压污泥泵506、二次脱水干燥器6、污泥脱水罐601、进泥口602、出泥口603、滤液壁板604、旋片机构605、左悬架606、右悬架607、背压板608、驱动器609、旋转轴610、旋转叶片611、固定环612、活动环
61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的市政污泥预处置系统,包括:与污泥浓缩池1连通污泥缓冲池2、与污泥缓冲池1连通的污泥脱水机房3、安装在污泥脱水机房3内的多组污泥浓缩罐4,其中所述污泥浓缩池1、污泥缓冲池2和两个污泥浓缩罐4均通过污泥排放系统5依次连接。
25.本实施例中的污泥排放系统5包括:连接污泥浓缩池1底部排泥口与污泥缓冲池2进泥口的低压污泥排污管501,安装在高压污泥排污管501上的低压污泥泵502;连接污泥缓冲池2与污泥浓缩罐3的高压污泥排污管503,安装在高压污泥排污管503上的高压污泥泵504;连接污泥浓缩罐3与二次脱水干燥器6的多通连接管505,安装在多通连接管505尾部的低压污泥泵506。
26.本实施例中的污泥缓冲池2包括:呈倒梯形结构的缓冲池主体201、位于缓冲池主体201底部的协管沉淀箱202、位于协管沉淀箱202侧部的排泥管203和位于协管沉淀箱202底部的排水管204,所述协管沉淀箱202由多组倾斜设置的协管滤板205组成,所述协管滤板205上设置有滤水层206,所述排泥管203位于滤水层206上方,所述排水管204位于滤水层206下方,所述协管沉淀箱202上方的缓冲池主体201上设置有搅拌器207,所述搅拌器207的搅拌架208位于协管沉淀箱202内。
27.本实施例中的污泥浓缩罐4包括:主罐支架401、安装在主罐支架401上的主罐体402、位于主罐体402上部的分离室403、位于主罐体402底部的沉淀排水室404,所述主罐体402顶部设置有伸进分离室403的污泥推送装置405,所述污泥推送装置405与沉淀排水室404连通,所述沉淀排水室404呈梯形结构,所述沉淀排水室404底部有滤水层405和位于滤水层405下方的排水口406,所述主罐支架401下方设置有与排水口406连接的排水管407,以及与排水管407连接的排水泵408,所述主罐体402上设置有入泥口409,所述入泥口409与高压污泥排污管503连接,所述滤水层405上方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泥口410,所述排泥口410与多通连接管505连通,所述污泥推送装置405为压滤机。
28.本实施例中的还包括用于对污泥浓缩罐4排出的污泥进行最后脱水的二次脱水干燥器6,使用所述二次脱水干燥器6后的污泥无需后续的市政污泥处理,所述二次脱水干燥器6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所述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呈圆管状的污泥脱水罐601、位于污泥脱水罐601一侧的进泥口602、位于污泥脱水罐601另一侧的出泥口603、均布镶嵌在污泥脱水罐601内壁上的滤液壁板604、转动连接在污泥脱水罐601内部的旋片机构605,位于污泥脱水罐601内靠近进泥口602一侧用于支撑旋片机构605的左悬架606、位于污泥脱水罐601内靠近出泥口603一侧用于支撑旋片机构605的右悬架607、驱动旋片机构605的背压板608和驱动器609。旋片机构605包括:旋转轴610、安装在旋转轴610上的多组旋转叶片611,多组所述旋转叶片611从左到右间距依次缩小,每组所述旋转叶片611呈错位对称设置。所述驱动器609穿过背压板608与旋转轴610连接并带动旋转轴610转动。所述左悬架606和右悬架607对称设置,所述左悬架606和右悬架607均由固定环612和转动连接在固定环612内
部的活动环613组成,固定环612安装在污泥脱水罐601上,所述活动环613与滤液壁板604接触。
29.工作原理:通过低压污泥排污管501和低压污泥泵502将污泥浓缩池1内的高含水量的污泥排入污泥缓冲池2内,污泥缓冲池2用于对污泥进行储存以及通过协管沉淀箱202对污泥进行简单滤水。通过高压污泥排污管503和高压污泥泵504将污泥缓冲池2内的污泥排出污泥浓缩罐4内,污泥浓缩罐4通过污泥推送装置405对污泥进行脱水,经过污泥浓缩罐4的污泥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直接集中运输至市政进行污泥集中处理,或者通过二次脱水干燥器6脱水后填埋,二次脱水干燥器6通过污泥脱水罐601内的滤液壁板604配合旋片机构605和背压板608进行最后脱水。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