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7787发布日期:2022-01-12 07:0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板絮凝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


背景技术:

2.隔板絮凝池是中国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絮凝池,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池中设多道隔板,形成狭长回转的廊道,水流在廊道中曲折前进,水流转向的角度为:往复式180度,回转式90度,由水流转向产生主要的搅拌作用。
3.目前回转式隔板絮凝池是通过水在隔板之间以一定流速流动转折而完成絮凝过程。絮体的能量损耗集中在转折处,直槽部分的g值很小,以致虽然絮凝时间长,絮凝池容积大,但容积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絮凝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提高其混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高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本体,絮凝池本体内设置有狭长回转的走液廊道,走液廊道内设置有数个折板。
6.进一步的,折板为截面为折板形,隔板絮凝池前两圈放入异波折板,后三圈放入同波折板。折板板材为304不锈钢材质,折板角度为90度,两层折板间距为1米,共三层,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前两圈内放入异波折板,后三圈放入同波折板,能够有效增加水体的扰动程度和水体在絮凝反应池中的反应时间,进而使得水中的悬浮物与混凝剂能够充分有效地接触并反应,进而形成矾花。
7.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
8.1、增设折板能提高回转式隔板絮凝池的混凝强度和延长混凝时间。
9.2、增设折板能有效降低冬季低温下的沉淀池出水浊度,增设折板后的沉淀池出口水浊度,比未增设折板的沉淀池出口水浊度低23.7%。
10.3、以较低成本和方便操作的方式对原有回转式隔板絮凝池改造,无须对回转式隔板絮凝池主体结构进行修改。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异波折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同波折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絮凝池本体;2、走液廊道;3、异波折板;4、同波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16.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
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7.如图1-3所示,一种高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本体1,絮凝池本体1内设置有狭长回转的走液廊道2,走液廊道2内设置有数个折板。
18.其中,折板为截面为折板形,隔板絮凝池前两圈放入异波折板3,后三圈放入同波折板4。折板板材为304不锈钢材质,折板角度为90度,两层折板间距为1米,共三层,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前两圈内放入异波折板,后三圈放入同波折板,能够有效增加水体的扰动程度和水体在絮凝反应池中的反应时间,进而使得水中的悬浮物与混凝剂能够充分有效地接触并反应,进而形成矾花。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絮凝池本体(1)内设置有狭长回转的走液廊道(2),走液廊道(2)内设置有数个折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折板的截面为折板形,隔板絮凝池前两圈放入异波折板(3),后三圈放入同波折板(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包括絮凝池本体,絮凝池本体内设置有狭长回转的走液廊道,走液廊道内设置有数个异波和同波折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折板能提高回转式隔板絮凝池的混凝强度和延长混凝时间,有效降低冬季低温下的沉淀池出水浊度,增设折板后的沉淀池出口水浊度,比未增设折板的沉淀池出口水浊度低23.7%。出口水浊度低23.7%。出口水浊度低23.7%。


技术研发人员:徐丹 李民 卫正刚 柳瑞瑶 曹海洋 朱光亚 张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