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吸附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0288发布日期:2021-12-18 09:3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吸附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吸附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吸附罐。


背景技术:

2.目前,吸附罐的内部一般设置有活性炭板,而活性炭板是采用活性炭颗粒和粉末,加入无机硅改性黏合剂,通过浇注和高温固化成型的一种环保新产品,活性炭吸附罐能吸收循环水中未反应的臭氧气体,并把臭氧化所凝结的污染物滤积在活性炭层中,活性炭吸附罐还可以除臭、除味、除色、除循环水的铁和锰,并减少在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氯化物。
3.相关技术中,将循环水通入吸附罐内,吸附罐内的活性炭吸收循环水中未反应的臭氧气体,且臭氧化所凝结的污染物滤积在活性炭层中,最后循环水再从吸附罐内排出。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臭氧化所凝结的污染物容易堵塞吸附罐内的活性炭,长时间使用后,吸附罐内活性炭的吸附效率较低,延长吸附罐的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臭氧化所凝结的污染物容易堵塞吸附罐活性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吸附罐。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卧式吸附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卧式吸附罐,包括吸附罐本体,所述吸附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液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吸附罐本体内设置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在所述吸附罐本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吸附罐本体上开设有清理口,且所述吸附罐本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清理口上;所述吸附罐本体的下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吸附罐本体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转动件驱动所述吸附罐本体转动。
8.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所述吸附罐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吸附罐本体固定,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9.可选的,所述吸附罐本体靠近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上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进液管、出液管固定,另一端均转动嵌设在所述吸附罐本体上对应的卡槽内。
10.可选的,所述吸附罐本体上设置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吸附罐本体固定,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转动架设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导向轮的侧壁与所述限位环的限位槽抵触。
11.可选的,若干个所述活性炭板上均开设有排液槽,相邻的两个所述活性炭板上的所述排液槽呈相对设置。
12.可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固定,另一端嵌
设在所述吸附罐本体上的清理口。
1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卧式吸附罐有益技术效果:
14.将循环水通过进液管排入吸附罐本体内,吸附罐本体内的活性炭板将循环水中未反应的臭氧气体吸收,转动件驱动吸附罐本体转动,加速循环水与活性炭板之间的反应,长时间使用后,打开盖板,通过清理口对活性炭板上臭氧化所凝结的污染物进行清理,清理的污染物通过清理口排出,有助于防止臭氧化所凝结的污染物堵塞吸附罐本体内的活性炭板,长时间使用后,保持吸附罐本体内活性炭板的吸附效率,缩短吸附罐本体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卧式吸附罐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吸附罐本体结构剖视图。
17.附图标记:1、吸附罐本体;11、卡槽;12、进液管;13、出液管;14、卡块;15、法兰盘;16、清理口;2、活性炭板;21、排液槽;3、盖板;31、螺杆;32、螺母;33、密封垫;4、底板;5、转动件;51、驱动电机;52、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6、限位环;61、限位槽;62、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卧式吸附罐。
20.参照图1和图2,一种卧式吸附罐,包括吸附罐本体1,吸附罐本体1呈圆柱状,且吸附罐本体1的呈水平设置,吸附罐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12与出液管13,吸附罐本体1靠近进液管12与出液管13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1,且进液管12与出液管13上均设置有卡块14,卡块14的一端与对应的进液管12与出液管13固定,另一端嵌设在吸附罐本体1上对应的卡槽11内,进液管12与出液管13通过卡块14转动固定在吸附罐本体1上。进液管12与出液管13远离吸附罐本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盘15,法兰盘15与对应的进液管12、出液管13固定,使得外接管路与吸附罐本体1连接的便捷性得以提升。
21.参照图2,吸附罐本体1内设置有活性炭板2,活性炭板2整体呈圆板状,且活性炭板2固定在吸附罐本体1内,活性炭板2沿吸附罐本体1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三个,三个活性炭板2上均开设有排液槽21,相邻两个活性炭板2上的排液槽21呈相对设置,当循环水通过进液管12进入吸附罐本体1内时,首先接触第一块活性炭板2,部分循环水通过排液槽21与第二块活性炭板2接触,已达到提升活性炭板2吸收循环水中未反应的臭氧气体的反应效率。
22.参照图2,吸附罐本体1上开设有清理口16,清理口16的截面为长方形,且清理口16的长度方向与吸附罐本体1的轴线方向相同,使用时,通过清理口16对吸附罐本体1内的活性炭板2进行清理,臭氧化所凝结的污染物通过清理口16排出,防止污染物堵塞活性炭板2,提升活性炭板2吸收臭氧气体的效率。
23.参照图2,吸附罐本体1上设置有盖板3,盖板3厚度方向靠近吸附罐本体1的一侧面为弧形,盖板3靠近弧形面的一侧与吸附罐本体1抵触,使得盖板3与吸附罐本体1之间接触的密封性得以提升。吸附罐本体1上设置有螺杆31,螺杆31位于盖板3长度方向的两侧,且螺杆31的一端与吸附罐本体1固定,另一端穿过盖板3。螺杆31上设置有螺母32,螺母32与螺杆
31螺纹连接,且螺母32的一端与盖板3抵触,通过螺母32抵紧盖板3,使得,盖板3固定在吸附罐本体1上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24.参照图2,盖板3上设置有密封垫33,密封垫33的一端与盖板3固定,另一端与清理口16嵌设配合,通过密封垫33与清理口16嵌设配合,防止吸附罐本体1内的循环水从吸附罐本体1与盖板3之间流出。
25.参照图1,吸附罐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底板4,底板4整体呈长方形板状,且底板4整体呈水平设置,底板4与吸附罐本体1之间设置有转动件5,转动件5包括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位于吸附罐本体1轴线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驱动电机51可拆卸固定在底板4上,驱动电机51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52,第一齿轮52与驱动电机51的转动轴固定。吸附罐本体1上设置有第二齿轮53,第二齿轮53的轴线与吸附罐本体1的轴线通知,且第二齿轮53与吸附罐本体1固定,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3啮合,通过驱动电机51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通过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3的啮合,第一齿轮52带动第二齿轮53转动,吸附罐本体1转动时,吸附罐本体1内的循环水始终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使得,循环水与活性炭板2的接触效率得以提升,减少循环水在吸附罐本体1内沉积。
26.参照图1,吸附罐本体1轴线方向远离第二齿轮5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6,限位环6的轴线与吸附罐本体1的轴线同轴,且限位环6与吸附罐本体1固定,限位环6上开设有限位槽61,限位槽61整体为环状,且限位槽61的轴线与限位环6的轴线同轴。底板4上设置有导向轮62,导向轮62位于吸附罐本体1轴向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两个导向轮62均转动架设在底板4上,且两个导向轮62的侧壁均与限位环6上的限位槽61抵触,通过导向轮62对吸附罐本体1进行导向,使得吸附罐本体1转动的便捷性得以提升。
2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卧式吸附罐的实施原理为:运用中,将外部的管道分别与进液管12、出液管13上的法兰盘15固定,循环水通过进液管12进入到吸附罐本体1内,然后吸附罐本体1内的活性炭板2对循环水中未反应的臭氧气体进行吸收,同时,驱动电机51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第一齿轮52带动第二齿轮53转动,第二齿轮53带动吸附罐本体1转动,导向轮62对吸附罐本体1其导向作用,吸附罐本体1内的循环水与活性炭板2充分反应后,从出液管13排出,使用过后,工作人员拧松螺母32,将盖板3从吸附罐本体1上取下,然后再对吸附罐本体1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氧化所凝结的污染物通过清理口16排出,最后再将盖板3覆盖在吸附罐本体1上。
2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