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调质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6813发布日期:2021-12-29 16:5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处理调质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作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调质池。


背景技术:

2.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污水排放量逐年升高,由于污水处理后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污泥,因此,造成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而未经适当处理的污泥会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严重威胁。
3.传统的污泥处理是采用各污水处理厂分散活性处理的方式,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污水处理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要求各个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厂,由污泥处理厂对所有污泥进行集中压榨后,再采用有氧发酵的处理方式;由于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不同,造成处理后活性污泥的含水率等物理特性不同,导致污泥处理厂集中压榨时,设备运行效率低,压榨机容易发生现喷浆或无法进泵的情况,压榨脱水的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调质池,它采用集搅碎室、稀释室和调药室为一体的组合式设计结构,能实现对不同污水厂所输送不同物理特性的活性污泥进行集中搅碎、稀释、调药处理,有效避免后续集中压榨工艺发生喷浆等不良情况,可使压榨脱水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污泥处理调质池,它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四周外缘上的池壁、以及设于池壁顶部的盖板,所述池壁内设有隔板将池壁所围成的内腔分割为调药室、搅碎室和稀释室,且所述搅碎室与稀释室并列设置于调药室的上方;所述搅碎室的一侧池壁底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经排污泵与稀释室连通,所述稀释室的一侧池壁底端设有排料阀用于连通调药室,所述调药室的一侧池壁底端设有排料管用于连接排污泵。
6.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调药室一侧池壁的内侧底端设有潜水搅拌机构,所述潜水搅拌机构上方的池壁顶部设有起吊机构。
7.所述池壁、隔板、盖板均采用sus304不锈钢板制作而成。
8.所述搅碎室的轴向中心设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稀释室的轴向中心设有第二搅拌机构。
9.所述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
10.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1.(ⅰ)本实用新型采用搅碎室的一侧池壁底端设有排污管经排污泵与稀释室连通,而稀释室的一侧池壁底端设有排料阀用于连通调药室,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污泥的搅碎、稀释、调药工序一体自动化连续进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运行成本低;
12.(ⅱ)本实用新型中池壁、隔板、盖板均采用sus304不锈钢板制作而成,利用不锈钢
材料机械强度好,且防腐性能优、不易生锈的特点,经久耐用,可避免设备因受污泥腐蚀而损坏,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费用;
13.(ⅲ)本实用新型中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可提高整体设备结构的承重和抗震抗冲击能力,有利于保障设备的连续正常运行,同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14.(ⅳ)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搅碎室、稀释室和调药室为一体的组合式设计结构,能实现对不同污水厂所输送不同特性的活性污泥进行集中搅碎、稀释、调药处理,有效避免后续集中压榨工艺发生喷浆等不良情况,可使压榨脱水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操作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污泥处理作业配套使用。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技术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20.图中:1

底座,11

池壁,2

调药室,21

排料管,3

隔板,4

搅碎室,41

第一搅拌机构,42

排污管,5

盖板,6

排污泵,61

送料管道,7

稀释室,71

第二搅拌机构,72

排料阀,8

起吊机构,9

潜水搅拌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泥处理调质池,它包括底座1、安装于底座1四周外缘上的池壁11、以及设于池壁11顶部的盖板5,所述池壁11内设有隔板3将池壁11所围成的内腔分割为调药室2、搅碎室4和稀释室7,且所述搅碎室4与稀释室7并列设置于调药室2的上方;所述搅碎室4的一侧池壁11底端设有排污管42,所述排污管42经排污泵6与稀释室7连通,所述稀释室7的一侧池壁11底端设有排料阀72用于连通调药室2,所述调药室2的一侧池壁11底端设有排料管21用于连接排污泵6。
22.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调药室2一侧池壁11的内侧底端设有潜水搅拌机构9,利用潜水搅拌机构9可加速调药室2内污泥物料与絮凝剂药物的均匀混合,方便后续压榨脱水工序的顺利进行;所述潜水搅拌机构9上方的池壁11顶部设有起吊机构8,利用起吊机构8,可顺畅、快捷的将潜水搅拌机构9吊运至调药室2内或从调药室2内吊出,所述起吊机构8一般为卷扬机,可使安装和操作方便;所述搅碎室4的轴向中心设有第一搅拌机构41,利用搅拌机构可快速打碎块状污泥,所述稀释室7的轴向中心设有第二搅拌机构71,可加速物料稀释以及保障搅拌混合均匀,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质量好;所述第一搅拌机构41和第二搅拌机构71均包括设有搅拌轴和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一般设于盖板5上,所述搅拌轴则穿过盖板5深入搅碎室或稀释室内,同时该搅拌轴的外圆表面上还设有搅拌桨叶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所述池壁11、隔板3、盖板5均采用sus304不锈钢板制作而成,利用sus304不锈钢材料机械强度好,且防腐性能优、不易生锈的特点,经久耐用,有利于延长设
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费用,同时sus304不锈钢板的加工性能好,特别是焊接性能优异,加工尺寸稳定,制作简便,成本低;所述底座1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能提高设备整体结构的承重和抗震抗冲击性能。
23.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首先将不同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活性污泥集中输送至搅碎室内,启动第一搅拌机构,将含水率等物理特性不同的活性污泥快速打碎并搅拌混合均匀,一般打碎搅拌持续10分钟,并利用污泥浓度计准确测量打碎混合后的污泥物料的含水率,所述打碎搅拌后的污泥物料的含水率大都在80%~85%;随后启动排污泵,经搅碎室一侧池壁底端设有的排污管将搅碎室内的污泥物料泵送至稀释室内,参见图2中箭头所指输送方向,接着向稀释室内添加水,所述水量根据搅碎室内测得的含水率来计算判定,需保障在稀释室内将污泥物料稀释至含水率为90%~92%,同时启动第二搅拌机构对污泥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一般稀释搅拌15分钟;然后打开稀释室一侧池壁底端的排料阀,将稀释后的污泥物料输送至调药室内,此时需向调药室内投入聚氯化铝pac絮凝剂,并启动潜水搅拌机构,可使絮凝剂快速扩散并与污泥物料混合,促使污泥物料中的细小颗粒凝聚成团,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从而方便后续压榨脱水;絮凝一段时间后,通过调药室一侧池壁底端排料管连接的排污泵,将絮凝处理后的污泥物料输送至后工序压榨脱水,参见图1和图2中箭头所指输送方向,所述排污泵的输入端与调药室的排料管连接,排污泵的输出端连接送料管道用于将絮凝后的污泥物料输送至下工序压榨脱水;本技术采用集搅碎室、稀释室和调药室为一体的组合式设计结构,能有效克服布局分散的缺陷,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实现设备的轻量化和小型化发展,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小,投资成本低,同时能实现对不同污水厂所输送不同物理特性的活性污泥进行集中搅碎、稀释、调药处理,可有效调理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避免后续集中压榨工艺发生喷浆等不良情况,可使压榨脱水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