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6811发布日期:2021-12-29 17:3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废水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废水处理的常用药剂有絮凝剂、助凝剂、调理剂等,处理技术有预处理、新型填料、陶瓷膜等。
3.目前,大多数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在停止不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仅仅靠万向轮的摩擦力作为支撑,很容易使得小型废水处理装置发生移动,对废水处理造成影响,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废水处理单元,在底座的底部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若干固定筒,各固定筒的上下两端敞口设置,在各固定筒内滑动连接有内螺纹调节套,在各内螺纹调节套的上端设有导向限位组件,在各内螺纹调节套的下端设有移动轮;在各固定筒内转动连接有与对应的内螺纹调节套相配合的外螺纹调节杆,在底座上设有与各外螺纹调节杆联动连接的联动驱动机构;
7.移动状态下,各移动轮位于对应的固定筒外;非移动状态下,各移动轮位于对应的固定筒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由上至下依序设有蓄水室、厌氧反应室、好氧反应室和消毒室;
9.废水进入蓄水室,再依序经由厌氧反应室、好氧反应室和消毒室处理后排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室的顶部导通有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的自由端与厌氧反应室的底部导通连接;
11.在厌氧反应室的顶部导通有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的自由端与好氧反应室的底部导通连接;
12.在好氧反应室的顶部导通连接有第三溢流管,所述第三溢流管的自由端与消毒室导通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厌氧反应室的内下部填充有厌氧菌凝胶珠,所述好氧反应室的内下部填充有好氧菌凝胶珠,在好氧反应室的内底部设有氧气曝气机构;在消毒室的内顶部设有若干紫外线消毒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筒的下端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外径大于固定筒的外径,在支撑环的下端设有环状橡胶垫。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限位组件由设置在内螺纹调节套上端的若干导向限位滑块、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固定筒内且与各导向限位滑块相配合的导向限位滑槽组成。
1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通过轴承和轴座配合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位于安装腔外的一端设有转盘,各外螺纹调节杆通过锥齿轮的配合与旋转轴联动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固定筒、内螺纹调节套、导向限位组件、外螺纹调节杆和联动驱动机构的相互配合,移动状态下,各移动轮位于对应的固定筒外,装置可正常移动;非移动状态下,各移动轮位于对应的固定筒内,通过各固定筒对装置进行支撑,在工作状态下,装置不易移动,从而不会因支撑不稳对废水处理造成影响,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废水处理单元;201、处理箱;202、蓄水室;203、厌氧反应室;204、好氧反应室;205、消毒室;206、第一溢流管;207、第二溢流管;208、第三溢流管;3、固定筒;4、内螺纹调节套;5、导向限位组件;501、导向限位滑块;502、导向限位滑槽;6、移动轮;7、外螺纹调节杆;8、联动驱动机构;801、安装腔;802、旋转轴;803、转盘;9、支撑环;10、环状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请参阅图1

3,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废水处理单元2,在底座1的底部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若干固定筒3,各固定筒3的上下两端敞口设置,在各固定筒3内滑动连接有内螺纹调节套4,在各内螺纹调节套4的上端设有导向限位组件5,在各内螺纹调节套4的下端设有移动轮6;在各固定筒3内转动连接有与对应的内螺纹调节套4相配合的外螺纹调节杆7,在底座1上设有与各外螺纹调节杆7联动连接的联动驱动机构8;移动状态下,各移动轮6位于对应的固定筒3外;非移动状态下,各移动轮6位于对应的固定筒3内,通过各固定筒3对装置进行支撑,使得装置不易移动,从而不会对废水处理造成影响,使用效果较好。
25.其中,所述废水处理单元2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处理箱201,所述处理箱201内由上至下依序设有蓄水室202、厌氧反应室203、好氧反应室204和消毒室205;废水进入蓄水室202,再依序经由厌氧反应室203、好氧反应室204和消毒室205处理后排出。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废水可自行流动,不需要设置水泵,节能环保。
26.优选地,所述蓄水室202的顶部导通有第一溢流管206,所述第一溢流管206的自由端与厌氧反应室203的底部导通连接;在厌氧反应室203的顶部导通有第二溢流管207,所述第二溢流管207的自由端与好氧反应室204的底部导通连接;在好氧反应室204的顶部导通
连接有第三溢流管208,所述第三溢流管208的自由端与消毒室205导通连接。废水通过溢流的方式流入下层处理室内,使得废水可自行流动进行处理,不需要设置水位监测装置,适用于小型废水处理装置,使废水能够有效的进行处理。
27.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反应室203的内下部填充有厌氧菌凝胶珠,所述好氧反应室204的内下部填充有好氧菌凝胶珠,在好氧反应室204的内底部设有氧气曝气机构;在消毒室205的内顶部设有若干紫外线消毒灯。废水依序经由厌氧菌处理、好氧菌处理和紫外线消毒后,可达标排放。
28.优选地,所述固定筒3的下端设有支撑环9,所述支撑环9的外径大于固定筒3的外径,在支撑环9的下端设有环状橡胶垫10。设置的支撑环9可扩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支撑更加稳定,装置不易移动。另外,设置的环状橡胶垫10,可增大摩擦力,使装置更加不易移动。
29.具体的,所述导向限位组件5由设置在内螺纹调节套4上端的若干导向限位滑块501、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固定筒3内且与各导向限位滑块501相配合的导向限位滑槽502组成。通过导向限位滑块501和导向限位滑槽502的配合,可对内螺纹调节套4进行导向限位,使内螺纹调节套4只可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行调节。
30.另外,所述联动驱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的安装腔801,所述安装腔801内通过轴承和轴座配合转动连接有旋转轴802,所述旋转轴80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位于安装腔801外的一端设有转盘803,各外螺纹调节杆7通过锥齿轮的配合与旋转轴802联动连接,可带动各移动轮6同时收入固定筒3内,或同时伸入固定筒3外。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通过固定筒3、内螺纹调节套4、导向限位组件5、外螺纹调节杆7和联动驱动机构8的相互配合,使各移动轮6位于对应的固定筒3外,此时装置可正常移动;
32.当装置移动到位后,再通过固定筒3、内螺纹调节套4、导向限位组件5、外螺纹调节杆7和联动驱动机构8的相互配合,使各移动轮6位于对应的固定筒3内,通过各固定筒3对装置进行支撑,使得装置不易移动,此时可通过废水处理单元2对废水进行处理。
33.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