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改良土壤型微生物生态肥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6493发布日期:2021-12-15 11:0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修复改良土壤型微生物生态肥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肥料生产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在微生物发酵环节所使用的一种修复改良土壤型微生物生态肥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微生物生态肥能够促进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而且能够增加农作物的抗病性,降低病虫害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促进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微生物生态肥一般是通过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发酵形成的生物性肥料,例如可采用煤矿的剩余物风化煤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秸秆废弃物、糖渣、豆粕、酒糟等,能够具有化肥的速效、高养分等特点,又具有有机肥平和、无毒、长效和改善土壤性能的特点,相对于传统肥料,不仅生产制造的成本较低,而且肥料相对较好,化肥残留量小,有效抑制土壤退化、改良土壤结构和功能。
3.在利用煤矿的剩余物风化煤以及秸秆废弃物、糖渣、豆粕、酒糟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时,需要对上述废弃物进行杀菌后堆积发酵,以尽可能地利用其发酵后所产生的有益菌群和微量元素。在堆积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对堆积物进行适当的翻抛,以保证堆积发酵的全面性、稳定性和快速性。而堆积发酵的翻抛过程需要采用翻抛机械来进行,翻抛机械的结构决定了翻抛的效率和稳定性,对发酵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改良土壤型微生物生态肥生产装置,其能够通过对翻抛结构的改进,实现了堆积发酵过程中翻抛性能的提升以及降低结构的复杂性。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修复改良土壤型微生物生态肥生产装置,包括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的边角位置底部设置有沿轨道行走的行走轮,行走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变速箱驱动与之连接的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向远离变速箱的两端延伸并且分别与移动平台两端的传动箱体连接;所述传动箱体穿过移动平台后向移动平台的下方延伸,且在传动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刀盘轴体,所述刀盘轴体在位于传动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与位于传动轴上的驱动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轴上的驱动轮位于传动箱体的内部;所述刀盘轴体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若干刀盘,刀盘的周向分布有若干与其连接的翻抛刀片;位于相邻传动箱体之间的刀盘的两侧均设置有翻抛刀片,刀盘两侧的翻抛刀片错位设置,且翻抛刀片的上部分别向刀盘的两侧弯折;在位于传动箱体外侧的刀盘远离传动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翻抛刀片。
7.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盘为圆形板体结构,其与刀盘轴体之间采用轴套加固定螺钉的方式连接;所述刀盘的直径方向上分布有若干刀具安装孔,且刀具安装孔绕刀盘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刀具安装孔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有翻抛刀片。
8.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行走轮通过轮体固定块与移动平台连接,轮体固定块为长条状矩形板体,其穿过移动平台边角位置处的通孔后与块体连杆连接,所述块体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移动平台同一侧的两块轮体固定块;所述块体连杆的一侧设置有调整连接套,调整连接套与调整杆连接,调整杆穿过连杆调节架后与固定螺母连接。
9.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轮体固定块在穿过移动平台的位置处加工有供块体连杆插接的通孔,且轮体固定块通过连杆固定螺钉与块体连杆连接。
10.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平台护栏。
11.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在与行走轮对应的位置处加工有平台矩形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翻抛机械结构的改进,提高了翻抛作业的效果和效率,同时对翻抛机械的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了翻抛作业时的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6.图中:1、移动平台;2、传动箱体;3、传动轴;4、变速箱;5、驱动电机;6、平台护栏;7、刀盘;8、翻抛刀片;9、轮体固定块;10、块体连杆;11、连杆调节架;12、连杆固定螺钉;13、刀盘轴体;14、行走轮;15、平台矩形孔;16、刀具安装孔;17、调整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
1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1
20.一种修复改良土壤型微生物生态肥生产装置,包括行走于发酵池两侧轨道上的行走轮14,行走轮14通过轮体固定块9与移动平台1连接,所述行走轮14具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行走轮14沿轨道行走。所述移动平台1为横跨发酵池的矩形板体,其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构成的机架;所述移动平台1的中部位置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通过变速箱4与传动轴3连接,传动轴3向移动平台1的两端延伸且分别与移动平台1两侧的传动箱体2连接,传动轴3能够将变速箱4的动力传递至两侧的传动箱体2中,并通过位于传动箱体2内的驱动轮以及传动装置与刀盘轴体13上的传动轮连接;所述变速箱4位于移动平台1的两侧且穿过
移动平台1向移动平台1的下方延伸,在传动箱体2的下部连接有刀盘轴体13,刀盘轴体13在两端及位于两个传动箱体2之间的位置处分布有刀盘7,刀盘7通过轴套及固定螺钉与刀盘轴体13连接。所述的刀盘7为圆形板体结构,在刀盘7的直径方向上加工有刀具安装孔16,刀具安装孔16绕着刀盘7的中心轴线均布。所述的刀盘安装孔16通过紧固螺钉与翻抛刀片8连接。所述翻抛刀片8的上部弯折形成圆弧段,翻抛刀片8的底部为与刀盘7连接的直板。相邻传动箱体2之间的刀盘7两侧均安装有翻抛刀片8(若靠近传动箱体2的刀盘7与传动箱体2之间的距离过近,则可只在该位置处的刀盘7的一侧安装有翻抛刀片8),此时,刀盘7两侧的翻抛刀片8错位设置,相邻两个刀盘7对立面上的翻抛刀片8错位设置。在刀盘轴体13端部的刀盘7位于传动箱体2的外侧,且在该位置处的刀盘7远离传动箱体2的侧面上固定有翻抛刀片8。
21.实施例2
22.一种修复改良土壤型微生物生态肥生产装置,其中所述的行走轮14通过轮体固定块9穿过移动平台1对应的通孔后伸出至移动平台1的顶面,所述轮体固定块9为长条状矩形板体结构,在轮体固定块9伸出移动平台1的顶部加工有与块体连杆10连接的通孔,并通过连杆固定螺钉12与块体连杆10连接。所述块体连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移动平台1对应位置处的轮体固定块9,且在块体连杆10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调整连接套17,调整连接套17与调整杆的底端连接,调整杆穿过连杆调节架11后与固定螺母连接,所述连杆调节架11位于块体连杆10一侧的移动平台1上。所述移动平台1在对应行走轮14的位置处加工有平台矩形孔15,平台矩形孔15的尺寸大于行走轮14的尺寸,移动平台1靠近边沿的位置处设置有平台护栏6。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为避免行文繁琐,此处不再赘述。
2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
2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驱动电机5通过配电柜实现通电启动,启动后的驱动电机5带动变速箱4运转,变速箱4将驱动电机5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3,由于传动轴3是向变速箱4两侧延伸并且与传动箱体2连接的,所以传动轴3能够将动力同步传递至移动平台1两侧的传动箱体2中。
25.所述传动箱体2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驱动轮、传动装置和传动轮,其中所述传动轴3穿过壳体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结构,且传动轴3穿过壳体后与驱动轮连接;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位于传动箱体2底部的传动轮转动,而传动轮位于刀盘轴体13上,刀盘轴体13在穿过传动箱体2壳体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驱动轮、传动装置及传动轮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的传动结构,例如当驱动轮、传动轮选用链齿结构时,传动装置选择采用链条传动。
26.通过传动轴3传递过来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传动装置、传动轮传递至刀盘轴体13上,刀盘轴体13随之被上述结构驱动,并且在两端传动箱体2的支撑下转动。由于刀盘轴体13上分布有若干刀盘7,刀盘7能够随着刀盘轴体13转动,继而通过刀盘7上分布的若干翻盘刀片8进行发酵物的翻抛作业。
2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盘7通过轴套及紧固螺钉安装于刀盘轴体13上,上述结
构能够满足刀盘7调整的需要,通过不同间距的刀盘7对应不同堆积发酵料的发酵池,以实现适应性的调整。
2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盘7上加工有若干用于连接翻抛刀片8的刀具安装孔16,刀具安装孔16为绕刀盘7中心轴线分布的多组通孔构成。每一组通孔均位于刀盘7的直径方向上,且在刀盘7的直径方向上均布。所述翻抛刀片8包括上部弯折成圆弧状的圆弧段,圆弧段的底部连接有与刀盘7连接的直板,直板上加工有与刀具安装孔16对应的通孔。
29.在本实用新型中,翻抛刀片8的安装方式分为两种,以传动箱体2为分界点,位于移动平台1上两个传动箱体2之间的刀盘7的两侧均固定有翻抛刀片8,刀盘7两侧的翻抛刀片8错位设置,且圆弧段向远离该刀盘7的方向弯折。相邻刀盘7的对立面上所固定的翻抛刀片8也错位设置,除了避免彼此所固定的翻抛刀片8的圆弧段干涉外,还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增加翻抛频率。
30.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刀盘轴体13与相邻的翻抛刀片8距离过近,则需要在靠近传动箱体2一侧的刀盘7上选择不安装或者安装圆弧段弯折较小的翻抛刀片8,以避免与传动箱体2产生运动干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盘轴体13在位于传动箱体2的外侧端部同样设置有刀盘7,刀盘7在远离传动箱体2的侧面固定有翻抛刀片8,如果该位置处的刀盘7与传动箱体2之间的距离允许安装圆弧段较小的翻抛刀片8,则可在靠近传动箱体2的刀盘7一侧安装圆弧段较小的翻抛刀片8。
32.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移动平台1通过行走轮14行走于发酵池两侧的轨道上时,可通过轮体固定块9以及块体连杆10来实现行走轮14相对于移动平台1高度的调节,移动平台1上开设有平台矩形孔15,以避免过度调节行走轮14可能与移动平台1发生的干涉。具体来讲,由于轮体固定块9穿过移动平台1后可相对移动平台1移动,而轮体固定块9在穿过移动平台1后通过连杆固定螺钉12与块体连杆10连接,块体连杆10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调整连接套17,调整连接套17通过调整杆与连杆调节架11连接,而调整杆穿过连杆调节架11后与调整螺母固定连接,调整螺母分列于连杆调节架11的两侧,以实现调整杆的固定。通过上述调节能够实现包括移动平台1以及传动箱体2在内整体装置的升高,继而实现翻抛刀片8以及刀盘7相对于翻抛物料高度的调节。
3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翻抛刀片8、刀盘7的底端应当远离传动箱体2的底端,以避免传动箱体2的底端与待翻抛物料的接触,以尽可能地增加翻抛的面积和效果。
34.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