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总氮脱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5208发布日期:2022-03-20 01:3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总氮脱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脱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体化总氮脱除设备。


背景技术:

2.废水脱氮是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对废水进行脱氮处理的过程。一般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脱氮法两种。物理化学法脱氮包括折点氧化法、空气气提或蒸汽汽提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实践中多采用硝化一反硝化作用的生物脱氮法,即先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废水中硝化细菌将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硝化阶段),然后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废水中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及其他最终气体产物并释放到大气中(反硝化阶段)。现有的废水脱氮设备一般是罐体,废水从底部进入,经过反应之后从设备顶部排出,在经过硝化反应时产生的气体继续跟随废水向上移动,直到塔顶和其他气体一起排出,在移动过程中还会和废水重新结合;部分脱氮设备具有气液分离器,但是因为需要水通过,不能全部覆盖设备,导致部分气体不会进入气液分离器中,使用效果并不是太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体化总氮脱除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废水经过硝化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还会继续跟随废水向上移动,导致气液分离效果不好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体化总氮脱除设备,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硝化反应区和反硝化区和设置在所述硝化反应区和所述反硝化区之间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罐体为长方体状,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
6.收集口,具有若干个,设置在所述硝化反应区和所述反硝化区之间,若干个所述收集口分层错位布置,若干个所述收集口在所述罐体底部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罐体底部的面积,
7.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收集口上,若干个所述收集口均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9.布水区,设置在所述硝化反应区下方,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硝化反应区包括
11.第一承托板,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布水区上方,所述第一承托板用于承托滤料,所述第一承托板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废水通过,
12.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第一承托板和所述收集口之间。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曝气装置包括
14.横管,具有若干个,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第一承托板上方,所述横管分散排列在所述第一承托板上,所述横管通过管道与曝气泵连接,
15.开口,具有若干个,均设置在所述横管上,空气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罐体内。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硝化区包括
17.第二承托板,设置在所述收集口上方,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二承托板用于承托反应物料,所述第二承托板具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废水通过。
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罐体底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罐体顶部,所述罐体顶部为敞口式,所述排气管高于所述出水口位置。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0.废水脱氮是废水处理中非常关键的步骤,现有的废水脱氮设备一般是经过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然后排出,硝化反应产生的气体跟随废水一起上升,等反硝化反应之后,跟随氮气等一起排出,气体跟随废水上升过程中,因为时间长,气体就会再次混合入废水中,效果很不理想,现有技术中有在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但是不能全部覆盖,导致部分气体跟随废水一起上升,使用效果不理想。
21.本实用新型中解决的思路是将脱氮设备罐体设置成长方体状,在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若干气体收集口分层错位布置,收集口也是长方体形状,收集口在底部的投影大于罐体底部面积,若干收集口连接排气管上,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
22.具体的是罐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罐体为长方体状,硝化反应区和反硝化区设置在罐体内,气液分离器设置在硝化反应区和反硝化区之间,气液分离器包括收集口和排气管,收集口具有若干个,分层错位布置,收集口为长方形口,收集口投影到底部面积比罐体底部面积大,若干收集口连接在排气管上,废水在硝化反应区反应之后,收集口收集产生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废水从收集口之间的错缝继续上升,避免了气体与废水重新混合;气液分离器有多种实现形式,第一种一个收集口为回形,另一个收集口穿过回形中间通孔,中间收集口的开口面积大于回形的中间通孔面积,回形收集口通过两根单独通道与排气管连通,中间收集口直接与排气管连通,中间收集口和回形收集口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缝隙;第二种,罐体为长方体状,收集口为长方形,错位布置,收集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排气管上,收集口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有缝隙。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6.图中:1、进水口,2、出水口,3、罐体,4、硝化反应区,5、反硝化区,6、气液分离器,7、收集口,8、排气管,9、布水区,10、第一承托板,11、第一通孔,12、曝气装置,13、横管,14、开口,15、第二承托板,1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29.一体化总氮脱除设备,包括具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罐体3、设置在罐体3内硝化反应区4和反硝化区5和设置在硝化反应区4和反硝化区5之间的气液分离器6,罐体3为长方体状,气液分离器6包括
30.收集口7,具有若干个,设置在硝化反应区4和反硝化区5之间,若干个收集口7分层错位布置,若干个收集口7在罐体3底部的投影面积大于罐体3底部的面积,
31.排气管8,设置在收集口7上,若干个收集口7均与排气管8连通。
32.废水脱氮是废水处理中非常关键的步骤,现有的废水脱氮设备一般是经过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然后排出,硝化反应产生的气体跟随废水一起上升,登反硝化反应之后,跟随氮气等一起排出,气体跟随废水上升过程中,因为时间长,气体就会再次混合入废水中,效果很不理想,现有技术中有在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但是不能全部覆盖,导致部分气体跟随废水一起上升,使用效果不理想。
33.本实施例中解决的思路是将脱氮设备罐体设置成长方体状,在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若干气体收集口分层错位布置,收集口也是长方体形状,收集口在底部的投影大于罐体底部面积,若干收集口连接排气管上,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
34.具体的是罐体3具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硝化反应区4和反硝化区5设置在罐体3内,气液分离器6设置在硝化反应区4和反硝化区5之间,气液分离器6包括收集口7和排气管8,收集口7具有若干个,分层错位布置,收集口7投影到底部面积比罐体3底部面积大,若干收集口7连接在排气管8上,废水在硝化反应区4反应之后,收集口7收集产生的气体,从排气管8排出,废水从收集口7之间的错缝继续上升,避免了气体与废水重新混合;气液分离器6有多种实现形式,第一种一个收集口7为回形,另一个收集口7穿过回形中间通孔,中间收集口7的开口面积大于回形的中间通孔面积,回形收集口7通过两根单独通道与排气管8连通,中间收集口7直接与排气管8连通,中间收集口7和回形收集口7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缝隙;第二种,罐体3为长方体状,收集口7为长方形,错位布置,收集口7通过管道连接在排气管8上,收集口7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有缝隙。
35.进一步,还包括
36.布水区9,设置在硝化反应区4下方,与进水口1连通。
37.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废水进入罐体内均匀分布,在罐体3底部设置布水区9,布水区9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废水泵入布水区9,通过布水区9将废水均匀分布在罐体3。
38.进一步,硝化反应区4包括
39.第一承托板10,设置在罐体3内,位于布水区9上方,第一承托板10用于承托滤料,第一承托板10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用于废水通过,
40.曝气装置12,设置在罐体3内,位于第一承托板10和收集口7之间。
4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硝化反应区4结构方式,具体的是第一承托板10设置在罐体3内,位于布水区9上方,第一承托板10具有若干第一通孔11,第一承托板10将滤料承托住,第一通孔11比滤料小,滤料不能从第一通孔11落入布水区9,废水从第一通孔11通过;曝气装置12设置在第一承托板10和收集口7之间,曝气装置12用于给废水中补充氧气。
42.进一步,曝气装置12包括
43.横管13,具有若干个,设置在罐体3内,位于第一承托板10上方,横管13分散排列在第一承托板10上,横管13通过管道与曝气泵连接,
44.开口14,具有若干个,均设置在横管13上,空气通过开口14进入罐体3内。
45.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曝气装置12一种结构,具体的是曝气装置12包括横管13和开口14,横管13具有若干个,设置在第一承托盘10上方,横管13分散排列在第一承托板10上,横管13通过管路与曝气泵连接,横管13上具有若干开口14,曝气泵通过开口14将空气压入罐体13内。
46.进一步,反硝化区5包括
47.第二承托板15,设置在收集口7上方,排气管8穿过第二承托板15,第二承托板15用于承托反应物料,第二承托板15具有若干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用于废水通过。
48.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反硝化区5结构方式,具体的是第二承托板15用于承托反应物料,排气管8穿过第二承托板15,第二承托板15具有若干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比反应物料小,反应物料不能从第二通孔16落入第二承托板15下方,废水从第二通孔16穿过,经过反应物料。
49.进一步,进水口1位于罐体3底部,出水口2位于罐体3顶部,罐体3顶部为敞口式,排气管8高于出水口2位置。
50.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反应之后的气体排出,具体的是进水口1位于罐体3底部,用于废水进入,出水口2位于罐体3顶部,反应完的废水从出水口2排出,罐体3顶部为敞口式,是为了将反应之后的气体快速排出,避免再次和废水混合;排气管8高于出水口2,防止废水从排气管8排出。
5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