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泵双膜反渗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9353发布日期:2022-01-19 20:0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泵双膜反渗透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双泵双膜反渗透设备。


背景技术:

2.反渗透设备一般会用到反渗透膜,通过压力差对水进行净化。
3.现有的反渗透装置,一般采用一组反渗透膜装置对水源进行净化,净化过的水直接进行饮用。
4.但是对于原水净化来说,当原水经过单组的反渗透膜装置进行净化后,净化后的废水会经过收集后排出,但是由于废水也是经过过滤后的水,如果直接废弃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泵双膜反渗透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但是对于原水净化来说,当原水经过单组的反渗透膜装置进行净化后,净化后的废水会通过收集进行排出,但是由于废水也是经过过滤后的水,如果直接废弃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泵双膜反渗透设备。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泵双膜反渗透设备,包括平台、过滤机构和反渗透机构组成;所述过滤机构和反渗透机构均固接于平台的顶部;
7.所述过滤机构由水泵、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和第一加压泵组成,所述水泵固接于平台的顶部,所述水泵的一端连通有原水管,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水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一过滤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压泵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二过滤装置的一端;
8.所述反渗透机构由第一反渗透膜、第二反渗透膜、第二加压泵、第三反渗透膜和第四反渗透膜组成,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一加压泵的一端,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二反渗透膜的两端,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二加压泵的一端,所述第二加压泵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三反渗透膜的一端,所述第三反渗透膜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四反渗透膜的一端,所述第四反渗透膜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纯水管,解决了水源浪费的问题。
9.优选的,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的一端与第四反渗透膜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纯水管连通,便于将反渗透后的纯水,通过纯水管排出。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压泵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三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的一端,便于将第二反渗透膜一端排出的废水,通过第二加压泵的加压,使得第二反渗透膜排出的废水能继续进入第三反渗透膜和第四反渗透膜的内部进行过滤。
11.优选的,所述平台的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万向轮,所述平台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盒和第二固定盒,所述第一固定盒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固定盒的内部固接有滑竿,所述螺纹杆和滑竿的外表面均套接有螺
纹件,两个所述螺纹件的底部均固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接有连接杆,解决了装置固定和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12.优选的,一个所述螺纹件与螺纹杆螺纹套接,另一个所述螺纹件与滑竿活动套接;工作时,便于通过螺纹杆的旋转带动一个螺纹件升降,通过另一个螺纹件活动套接于滑竿的外表面,即可使得两个螺纹件同步升降。
13.优选的,所述螺纹件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盒的内腔两侧贴合,且所述第一固定盒和第二固定盒的底部均开设有孔洞,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分别贯穿于两个孔洞,便于通过螺纹件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盒的内腔两侧贴合,可在螺纹杆转动时,对螺纹件进行限位,使得螺纹件能升降,且通过两个支撑柱分别贯穿两个孔洞,方便移动或固定装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机构和反渗透机构,当原水通过原水管时,通过开启水泵将原水通过管道送至第一过滤装置内部过滤,通过第一过滤装置过滤后经过第二过滤装置过滤,第二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通过开启第一加压泵,利用第一加压泵的加压,将过滤后的水,送至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的内部进行过滤盐分的工作,此时第二反渗透膜的一端通过管道将纯水送至纯水管处排出,另一端通过管道将废水排出至第二加压泵的一端,通过开启第二加压泵进行加压,使得废水端的水源通过管道进入第三反渗透膜和第四反渗透膜的内部进行过滤盐分工作,然后通过纯水管排出,即可对废水进行利用,解决了水源浪费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当需要将装置固定时,通过开启电机,带动螺纹件进行下降,此时螺纹件将带动一个支撑柱下降,由于两个支撑柱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以此时两个支撑柱即可同步下降,使得两个支撑柱的底部接触地面,并将平台底部的万向轮顶起,即可固定装置,当需要移动时,只需开启电机,利用螺纹件的上升将支撑柱升起,即可利用四个万向轮进行装置的移动,解决了装置固定和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实施例一的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一的平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一的平台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固定盒剖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实施例二的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平台;2、水泵;3、第一过滤装置;4、第二过滤装置;5、第一加压泵;6、第一反渗透膜;7、第二反渗透膜;8、第二加压泵;9、第三反渗透膜;10、第四反渗透膜;11、纯水管;12、原水管;13、电机;14、螺纹件;15、第一固定盒;16、支撑柱;17、连接杆;18、滑竿;20、第二固定盒;21、防滑垫;2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一
26.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双泵双膜反渗透设备,包括平台1、过滤机构和反渗透机构组成;所述过滤机构和反渗透机构均固接于平台1的顶部;
27.所述过滤机构由水泵2、第一过滤装置3、第二过滤装置4和第一加压泵5组成,所述水泵2固接于平台1的顶部,所述水泵2的一端连通有原水管12,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水泵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一过滤装置3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压泵5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二过滤装置4的一端;
28.所述反渗透机构由第一反渗透膜6、第二反渗透膜7、第二加压泵8、第三反渗透膜9和第四反渗透膜10组成,所述第一反渗透膜6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一加压泵5的一端,所述第一反渗透膜6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二反渗透膜7的两端,所述第二反渗透膜7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二加压泵8的一端,所述第二加压泵8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三反渗透膜9的一端,所述第三反渗透膜9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于第四反渗透膜10的一端,所述第四反渗透膜10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纯水管11;工作时,当原水通过原水管12时,通过开启水泵2将原水通过管道送至第一过滤装置3内部过滤,通过第一过滤装置3过滤后经过第二过滤装置4过滤,第二过滤装置4过滤后的水通过开启第一加压泵5,利用第一加压泵5的加压,将过滤后的水,送至第一反渗透膜6和第二反渗透膜7的内部进行过滤盐分的工作,此时第二反渗透膜7的一端通过管道将纯水送至纯水管11处排出,另一端通过管道将废水排出至第二加压泵8的一端,通过开启第二加压泵8进行加压,使得废水端的水源通过管道进入第三反渗透膜9和第四反渗透膜10的内部进行过滤盐分工作,然后通过纯水管11排出,即可对废水进行利用,解决了水源浪费的问题。
29.所述第二反渗透膜7的一端与第四反渗透膜10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纯水管11连通;工作时,便于将反渗透后的纯水,通过纯水管11排出。
30.所述第二加压泵8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三反渗透膜9和第二反渗透膜7的一端;工作时,便于将第二反渗透膜7一端排出的废水,通过第二加压泵8的加压,使得第二反渗透膜7排出的废水能继续进入第三反渗透膜9和第四反渗透膜10的内部进行过滤。
31.所述平台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万向轮22,所述平台1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固定盒15和第二固定盒20,所述第一固定盒15的顶部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固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固定盒20的内部固接有滑竿18,所述螺纹杆和滑竿18的外表面均套接有螺纹件14,两个所述螺纹件14的底部均固接有支撑柱16,两个所述支撑柱16之间固接有连接杆17;工作时,当需要固定装置时,可开启电机13,通过电机13和螺纹件14的螺纹配合,带动螺纹件14进行下降,此时螺纹件14将带动一个支撑柱16下降,由于两个支撑柱16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7,所以此时两个支撑柱16即可同步下降,使得两个支撑柱16的底部接触地面,并将平台1底部的万向轮22顶起,即可固定装置,当需要移动时,只需开启电机13,利用螺纹件14的上升将支撑柱16升起,即可利用四个万向轮22进行装置的移动。
32.一个所述螺纹件14与螺纹杆螺纹套接,另一个所述螺纹件14与滑竿18活动套接;工作时,便于通过螺纹杆的旋转带动一个螺纹件14升降,通过另一个螺纹件14活动套接于滑竿18的外表面,即可使得两个螺纹件14同步升降。
33.所述螺纹件14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盒15的内腔两侧贴合,且所述第一固定盒15和第二固定盒20的底部均开设有孔洞,两个所述支撑柱16的一端分别贯穿于两个孔洞;工作时,便于通过螺纹件14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盒15的内腔两侧贴合,可在螺纹杆转动时,对螺纹件14进行限位,使得螺纹件14能升降,且通过两个支撑柱16分别贯穿两个孔洞,方便移动或固定装置。
34.实施例二
35.请参阅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支撑柱16的底部均固接有防滑垫21;工作时,防止两个防滑垫21在支撑时打滑。
36.工作原理,当原水通过原水管12时,通过开启水泵2将原水通过管道送至第一过滤装置3内部过滤,通过第一过滤装置3过滤后经过第二过滤装置4过滤,第二过滤装置4过滤后的水通过开启第一加压泵5,利用第一加压泵5的加压,将过滤后的水,送至第一反渗透膜6和第二反渗透膜7的内部进行过滤盐分的工作,此时第二反渗透膜7的一端通过管道将纯水送至纯水管11处排出,另一端通过管道将废水排出至第二加压泵8的一端,通过开启第二加压泵8进行加压,使得废水端的水源通过管道进入第三反渗透膜9和第四反渗透膜10的内部进行过滤盐分工作,然后通过纯水管11排出,即可对废水进行利用,解决了水源浪费的问题。
37.此外,当需要将装置固定时,通过开启电机13,带动螺纹件14进行下降,此时螺纹件14将带动一个支撑柱16下降,由于两个支撑柱16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7,所以此时两个支撑柱16即可同步下降,使得两个支撑柱16的底部接触地面,并将平台1底部的万向轮22顶起,即可固定装置,当需要移动时,只需开启电机13,利用螺纹件14的上升将支撑柱16升起,即可利用四个万向轮22进行装置的移动。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