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2175发布日期:2022-04-30 19:4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恒湿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


背景技术:

2.现行实验室的恒温恒湿箱在正常使用时,需要每天检查确认去离子水的储存量,特别是在需要维持恒温恒湿箱内部的温度在7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对于贮水箱容量为40l的恒温恒湿箱来说,贮水箱内的去离子水只能满足一天的试验,因此,需要每天添加去离子水。另外,安置恒温恒湿箱的地方,还要求必须有排水孔。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以实现去离子水的循环利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5.一种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所述恒温恒湿箱包括:恒温恒湿箱主体、回收接水装置、增压装置和回收水净化装置;
6.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及排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从外部添加去离子水;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用于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设定值;
7.所述回收接水装置与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回收接水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排放的使用后的去离子水,并将所述使用后的去离子水作为回收水;
8.所述增压装置分别与所述回收接水装置及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用于将所述回收接水装置中的所述回收水抽送到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中;
9.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用于对所述回收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回收水输送至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中进行循环利用。
10.可选地,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包括:恒温恒湿装置和储水装置;
11.所述恒温恒湿装置与所述储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上;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恒温恒湿装置上;
12.所述恒温恒湿装置用于将内部的温度与湿度分别控制在设定值;所述储水装置用于存放所述去离子水。
13.可选地,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杀菌装置;
14.所述过滤装置分别与所述增压装置及所述杀菌装置连接;所述杀菌装置分别与所述过滤装置及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
15.所述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回收水进行过滤处理;
16.所述杀菌装置用于对经过过滤处理的所述回收水进行杀菌处理。
17.可选地,所述回收接水装置包括:
18.回收水箱,分别与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及所述增压装置连接,用于收集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排放的使用后的去离子水;
19.液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回收水箱的内部,且与所述增压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回收水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增压装置启动,以使所述增压装置与所述回收水箱液位连锁。
20.可选地,所述液位开关为浮球式液位开关。
21.可选地,所述回收水箱为pp材质的方形水箱。
22.可选地,所述增压装置为压力泵。
23.可选地,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为恒温恒湿试验箱。
24.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为反渗透净水器。
25.可选地,所述杀菌装置为紫外线杀菌器。
2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所述恒温恒湿箱包括:恒温恒湿箱主体、回收接水装置、增压装置和回收水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回收接水装置收集恒温恒湿箱主体排放的使用后的去离子水,作为回收水;利用增压装置将回收接水装置中的回收水抽送到回收水净化装置中;利用回收水净化装置对回收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回收水输送至恒温恒湿箱主体中进行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恒温恒湿箱主体上增加一套循环供水系统,实现了去离子水的循环利用,且避免了经常性地检查是否需要加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恒温恒湿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的结构示意图。
31.符号说明:1、恒温恒湿箱主体,11、储水装置,12、恒温恒湿装置,2、回收接水装置,3、增压装置,4、过滤装置,5、杀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恒温恒湿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行实验室的恒温恒湿箱主要包括储水装置11和恒温恒温装置12。其中,储水装置11用于储存去离子水,恒温恒湿装置12用于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设定值,从而为恒温恒湿箱内部储存的物品
提供适宜的环境。去离子水自储水装置11的进水口添加,并输送到恒温恒湿装置中用以维持温度、湿度恒定,使用后的去离子水则从恒温恒湿装置的排水口排出。
34.现行实验室中使用如图1所示的恒温恒湿箱,需要每天检查去离子水的储存量,特别是在保持恒温恒湿箱内部温度70℃、相对湿度85%以上时,40l容量的储水装置中的去离子水只满足一天的试验,需要每天添加去离子水,且由于使用后的去离子水需要进行排放处理,因此安置恒温恒湿箱的地方还要求必须有排水孔。
3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以实现去离子水的循环利用。
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箭头代表去离子水的流动方向。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循环供水系统的恒温恒湿箱包括:恒温恒湿箱主体1、回收接水装置2、增压装置3和回收水净化装置。
38.具体地,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及排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从外部添加去离子水;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1用于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设定值。其中,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设定值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39.所述回收接水装置2与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回收接水装置2用于收集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1排放的使用后的去离子水,并将所述使用后的去离子水作为回收水。
40.所述增压装置3分别与所述回收接水装置2及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连接;所述增压装置3用于将所述回收接水装置中的所述回收水抽送到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中。
4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增压装置3为压力泵。
42.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用于对所述回收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回收水输送至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1中进行循环利用。
43.可选地,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1包括:恒温恒湿装置12和储水装置11;具体地,所述恒温恒湿装置12与所述储水装置11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11上;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恒温恒湿装置12上;所述恒温恒湿装置12用于将内部的温度与湿度分别控制在设定值;所述储水装置11用于存放所述去离子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装置11的容量为40l,但并不以此为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4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1为恒温恒湿试验箱。
45.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水净化装置包括:过滤装置4和杀菌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4分别与所述增压装置3及所述杀菌装置5连接;所述杀菌装置5分别与所述过滤装置4及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其中,所述过滤装置4用于对所述回收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杀菌装置5用于对经过过滤处理的所述回收水进行杀菌处理。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为反渗透净水器,所述杀菌装置为紫外线杀菌器。利用反渗透净水器对回收水进行处理,根据ro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可以从回收水中将水分子与溶质进行分离,从而滤除回收水中的溶质。利用紫外线杀菌器对过滤后的回收水进行杀菌处理,可以进一步杀灭水体中的微小细菌和病毒。作为一种具
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反渗透净水器为海尔1812-50/75型号的ro反渗透过滤芯。
47.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接水装置包括:回收水箱和液位开关。
48.具体地,所述回收水箱分别与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1及所述增压装置3连接,用于收集所述恒温恒湿箱主体1排放的回收水;所述液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回收水箱的内部,且与所述增压装置3连接,用于在所述回收水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增压装置3启动,以使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回收水箱液位连锁。
4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液位开关为浮球式液位开关;所述回收水箱优选为pp材质的方形水箱。
5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恒温恒湿箱主体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套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回收接水装置2、增压装置3、过滤装置4、杀菌装置5和用于输水的管道),因此从恒温恒湿箱主体中排放的回收水可以直接流入回收接水装置中,又由于回收接水装置与增压装置液位连锁,当回收接收装置中的液位达到设定值时,增压装置自动启动工作,回收水经过增压装置到过滤装置,再流经杀菌装置,最终注入恒温恒湿箱主体的储水装置中,从而达到了去离子水的循环使用,避免了回收水的排放,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同时由于去离子水在恒温恒湿箱中循环使用,避免了每天检查去离子水的储存量,并判断是否需要添加去离子水,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5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