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生态浮岛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92050发布日期:2022-06-04 15:5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生态浮岛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浮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组合式生态浮岛连接件。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受到环境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生态浮岛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生态浮岛利用其上栽培的植物以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抑制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生长,同时还可以美化水体景观,具有无需占地、成本低廉以及修复效果好等优点。
3.目前,现有的生态浮岛还存在以下问题:在生态浮岛景观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水体内的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对水体无过滤,对浮岛植物的侵害也较高,如在水体的杂质附着于浮岛植物的根系上,使浮岛植物的生存时间缩短,或在鱼虾或其他浮游生物对浮岛植物的吃食下,导致浮岛生物难以生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组合式生态浮岛连接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组合式生态浮岛连接件,包括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均为直六棱柱,第一浮板包括浮板架,浮板架的下方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网为六边形,过滤网侧边间隔设有连接绳。
7.进一步的,浮板架的侧壁开设有通孔,连接绳贯穿于通孔并伸出,连接绳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8.进一步的,浮板架上还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与固定柱配合使用。
9.进一步的,通孔公开设有三个,为间隔开设,每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于浮板架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卡槽,卡槽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增阻件,第二浮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与卡槽相对应的卡板。
10.进一步的,第一浮板还包括上顶板,上顶板固定安装在浮板架上,且上顶板上开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筒,固定筒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缠绕板,固定筒内还活动设有固定海绵。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组合式生态浮岛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在将植物种之后,将过滤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浮板或第二浮板上,以第一浮板为例,将与过滤网固定连接的连接绳穿过通孔,并将固定在转动柱上的固定柱插入固定槽内,对过滤组件起到更稳固的固定作用,过滤网为网状结构,可有效过滤水体中的杂质,在水体杂志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将固定柱及转动柱由通孔内收回,即可将过滤网收回,并进行更换,使植物的生长环境较优良,延长植物的使用寿命;
13.在对第一浮板与第二浮板进行固定时,只需将卡槽与卡板相扣合,即可将第一浮板与第二浮板相固定,且在卡板内固定安装有增阻件,可增强阻力,使第一浮板与第二浮板
的固定更加紧密,不容易散落,且蜂巢状的排列形式打破了现有产品的单调形式,为组合式浮岛带来新的组合方案,使整体美观。
附图说明
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浮板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浮板;11、浮板架;12、上顶板;13、固定槽;14、通孔;16、卡槽;17、增阻件;2、第二浮板;21、卡板;3、固定组件;31、固定筒;32、缠绕板;33、固定海绵;4、过滤组件;41、过滤网;42、转动柱;43、连接绳;44、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2.请参阅图1-5所示,组合式生态浮岛连接件,包括第一浮板1和第二浮板2,第一浮板1和第二浮板2均为直六棱柱,通过直六棱柱的连接,即以蜂巢形式连接,使整体结构摆脱现有连接件的单调性,更加美观,第一浮板1包括浮板架11,浮板架11的下方设有过滤组件4,过滤组件4包括过滤网41,过滤网41为六边形,过滤网41侧边间隔设有连接绳43,通过可拆卸连接绳43,将过滤组件4与浮板架11相连接,使水体内的杂质与植物之间形成保护网,避免鱼虾对植物的吃食,延长生态浮岛的使用寿命。
23.浮板架11的侧壁开设有通孔14,连接绳43贯穿于通孔14并伸出,连接绳4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42,转动柱4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4,浮板架11上还开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与固定柱44配合使用在转动柱42上多增设固定柱44,使转动柱42的连接更加紧固,同时加强对过滤网41的固定。
24.现有的生态浮岛一般选用发泡塑料或再生塑料作为基本材料,虽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浮力有限,且易破碎而散漂在水上,难以降解而造成二次污染,传统的浮岛一般采用绳索等连接,耗时且易散架,抗风浪能力较差,难以抵抗极端的大风、大雨以及大浪天气,并且浮岛材料聚乙烯等容易氧化分解,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通孔14公开设有三个,为间隔开设,每相邻的两个通孔14之间于浮板架1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卡槽16,卡槽16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增阻件17,第二浮板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与卡槽16相对应的卡板21,通过卡接的方式使生态浮岛之间可相互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对其的组装。
25.浮岛植物是生态浮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浮岛生态功能的承担者,同时也是浮岛景观效果的体现者,但现有的生态浮岛的植物配置难于兼顾景观和生态两大功能,此外,由于浮力有限,无法栽种大型植物,而且大部分浮岛植物无法过冬,尤其是在冬季天气较冷的北方地区,浮岛植物需要在第二年春天重新种植,不仅影响景观效果,而且增加维护
成本;第一浮板1还包括上顶板12,上顶板12固定安装在浮板架11上,且上顶板12上开设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筒31,固定筒31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缠绕板32,固定筒31内还活动设有固定海绵33,将植物种子洒在固定海绵33内,可通过水培的方式进行培育,在植物发育后,植物根系透过固定海绵33,不会长的相互交错,整体较整洁且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在固定筒31内的缠绕板32可有效避免植物生长偏歪。
26.工作原理:
27.在对区域水体进行生态浮岛组件的布置时,首先将植物种子或培育后的植物插入固定组件3内,由固定安装在固定筒31内的固定海绵33对植物起到托举作用,同时植物生长的根系生长在海绵内,不会有过度的植物根系缠绕,且在固定筒31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缠绕板32,植物可缠绕着缠绕板32生长,避免植物的歪斜;
28.在将植物种之后,将过滤组件4固定安装在第一浮板1或第二浮板2上,以第一浮板1为例,将与过滤网41固定连接的连接绳43穿过通孔14,并将固定在转动柱42上的固定柱44插入固定槽13内,对过滤组件4起到更稳固的固定作用,过滤网41为网状结构,可有效过滤水体中的杂质,在水体杂志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将固定柱44及转动柱42由通孔14内收回,即可将过滤网41收回,并进行更换;
29.在对第一浮板1与第二浮板2进行固定时,只需将卡槽16与卡板21相扣合,即可将第一浮板1与第二浮板2相固定,且在卡板21内固定安装有增阻件17,可增强阻力,使第一浮板1与第二浮板2的固定更加紧密,不容易散落。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