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

文档序号:31442345发布日期:2022-09-07 11:0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


背景技术:

2.饮用水处理领域絮凝池形式主要有网格絮凝与折板絮凝,其中网格絮凝池因其安装方便、构造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中型水厂。网格絮凝池由多格竖井组成,每格竖井中安装若干层网格板,上下交错,形成串连通道,网格过水时形成速度梯度,启到絮凝作用。随着时间推移,絮凝污泥将逐步沉降粘附在网格板表面,网孔逐步缩小甚至堵塞,过孔流速增大,速度梯度改变,从而造成细小矾花无法聚集,大矾花破裂,絮凝效果变差,进而影响处理水质的情况。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就需要对网格板进行清洗维护,目前,大部分水厂的网格皆为独立安装,固定于竖井中,人工清洗时,首先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停产,将絮凝池放空,采用高压水枪或人工进入竖井内清洗,生产影响大,人工操作难度大。根据近年的多地案例,絮凝池网格板难以清洗维护的问题大量存在。由于城市供水关系民生,水厂一般不得停产或减产,因此,必须开发一种无需将网格板取出进行清洗、便于清洁的网格板,保障水厂正常运行,减少人工的投入,保证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实现网格板撇泥清洗。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包括网格板本体和设置在网格板本体一侧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网格板本体另一侧的牵引绳,所述的转动轴设置在竖井内壁上,所述的牵引绳连接牵引组件。
5.优选地,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竖井内壁上,且与网格板本体固接。
6.优选地,所述的转动轴连接有限位组件。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限位组件为固接在转动轴下方的l型限位块。
8.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l型限位块包括与网格板本体平行的横向臂和与横向臂垂直的竖向臂。
9.再进一步优选地,当网格板本体呈水平状态时,所述的竖向臂紧贴竖井内壁。
10.优选地,所述的转动轴水平设置在竖井内。
11.优选地,所述的网格板本体连接牵引绳的一侧与竖井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12.优选地,所述的竖井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动轴的槽体。
13.优选地,所述的竖井设置有用于支撑牵引绳的支撑架。
14.优选地,所述的牵引绳为钢绳。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轴、牵引绳和牵引组件的配合设计,可实现网格板本体绕
转动轴向上翻转,在翻转过程中,通过水流的剪切力将沉积粘附在网格板表面的絮凝污泥冲刷走,污泥落入竖井底部,操作简单,清洁效果好,无需放空水池进行清洗网格板,保障水厂正常运行,减少人工的投入,保证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组件的设置,对网格板本体绕转动轴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并对网格板本体进行支撑,提高翻转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网格板本体与竖井内壁之间间隙的设置,保证网格板本体可顺利绕转动轴翻转;
19.4.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水流的剪切力,实现网格板撇泥清洗,无需将网格板本体取出清洗,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翻转网格板的俯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翻转网格板的正常工作状态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翻转网格板翻转过程示意图;
23.图中:1-网格板本体,2-转动轴,3-牵引绳,4-竖井,5-限位组件,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5.实施例1
26.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如图1~3所示,包括网格板本体1、转动轴2、牵引绳3和限位组件5,转动轴2与网格板本体1连成一体,与竖井4池壁固定,在转动轴2下方设置限位组件5。牵引绳3一端固定于网格板本体1(固定转动轴2另一侧),另一端连接牵引组件。
27.清洁过程时,人工牵拉牵引绳3,网格板本体1绕1固定转动轴2向上翻转90
°
,在翻转过程中,通过水流的剪切力将沉积粘附在网格板表面的絮凝污泥冲刷走,污泥落入竖井4底部,放松牵引绳3,网格板本体1绕1固定转动轴2向下翻转90
°
,回到原位。重复上述过程,至网格絮凝板表面絮凝污泥去除干净。
28.实施例2
29.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在竖井4旁设置有用于支撑牵引绳3的支撑架6。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30.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板本体(1)和设置在网格板本体(1)一侧的转动轴(2)以及设置在网格板本体(1)另一侧的牵引绳(3),所述的转动轴(2)设置在竖井(4)内壁上,所述的牵引绳(3)连接牵引组件;所述的转动轴(2)连接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为固接在转动轴(2)下方的l型限位块;所述的网格板本体(1)连接牵引绳(3)的一侧与竖井(4)内壁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轴(2)转动设置在竖井(4)内壁上,且与网格板本体(1)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限位块包括与网格板本体(1)平行的横向臂和与横向臂垂直的竖向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其特征在于,当网格板本体(1)呈水平状态时,所述的竖向臂紧贴竖井(4)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轴(2)水平设置在竖井(4)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井(4)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动轴(2)的槽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井(4)设置有用于支撑牵引绳(3)的支撑架(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格絮凝池的可翻转网格板,包括网格板本体(1)和设置在网格板本体(1)一侧的转动轴(2)以及设置在网格板本体(1)另一侧的牵引绳(3),所述的转动轴(2)设置在竖井(4)内壁上,所述的牵引绳(3)连接牵引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水流的剪切力,实现网格板撇泥清洗,无需将网格板本体取出清洗,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夏艺珺 严博诚 林胜 夏沛青 张元佳 付强 者诗怀 朱子墨 刘新超 胡国林 高连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2
技术公布日:2022/9/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