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河道快速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41897发布日期:2022-09-07 10:5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式河道快速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车载式河道快速净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2.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河道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
3.生活污水对河道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多是体积比较庞大的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占用的很多的面积,同时也缺乏连贯的装置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保证处理后污水的干净度和集中度,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中缺乏对污水进行加热的装置,使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被使用,实现了污水的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而现有的净化一体机中还做不到对污水的加热,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型河道快速净化一体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河道快速净化一体机,通过车载的形式安装净化一体机,从而带着净化一体机沿着河道进行移动,从而针对性地完成对局部河道的净化,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河道快速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外罩体、支撑板、初步过滤箱体、生化反应箱体、存储罐、加热消毒箱体和活性炭过滤箱体,所述车体是由车头和车身前后连接所组成,所述的外罩体固定在车身的顶部并且其的后端呈敞开状,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外罩体内的车身上,所述的初步过滤箱体、所述的生化反应箱体、所述的存储罐、所述的加热消毒箱体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箱体都设置在外罩体内的支撑板上,所述的初步过滤箱体与进水管相连,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抽液泵并且其的一端连接在初步过滤箱体的顶部,所述的生化反应箱体位于初步过滤箱体的右侧并且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其相连,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固定在初步过滤箱体下端外壁上的第二抽液泵相连,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生化反应箱体的顶部,所述的生化反应箱体的顶部还开设有加药孔,所述的生化反应箱体内还安装有搅拌器,所述的存储罐位于生化反应箱体的右侧并且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其相连,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安装在生化反应箱体下端外壁上的第三抽液泵相连,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存储罐的顶部,所述的加热消毒箱体位于存储罐的左侧并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其相连,所述第三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存储罐的下端外壁相连,所述第三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加热消毒箱体顶部的第四抽液泵相连,所述活性炭过滤箱体位于加热消毒箱体的左侧
并通过第四输送管道与其相连,所述第四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加热消毒箱体下端的外壁上,所述第四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活性炭过滤箱体顶部的第五抽液泵相连,所述活性炭过滤箱体下端的外壁上还安装有第六抽液泵,所述第六抽液泵与排水管相连。
6.进一步:所述外罩体正下方的车身上平行设置有两根轨道,所述支撑板通过设置在底部滑块滑动连接在轨道上,所述的车身上还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与推拉杆相连,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伸入至外罩体内并与支撑板相连。
7.又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三组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包括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u型座、上支撑筒、延长杆、安装板和万向滚轮,所述上支撑筒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在u型座内,转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u型座的两侧壁,穿过u型座两侧壁的转动轴的两端上都设置有第一外接螺纹,所述的第一外接螺纹上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的上支撑筒随着转动轴的旋转进行摆动,所述上支撑筒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延长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外接螺纹,所述延长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外接螺纹连接入上支撑筒的螺纹孔内,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在延长杆的另一端,所述的万向滚轮安装在安装板的另一侧,所述延长杆的外侧还环绕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筒与安装板相接触。
8.又进一步:所述加热消毒箱体内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照明灯具,所述加热消毒箱体内的底部还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加热消毒箱体内从上到下还依次设置有三个温度传感器。
9.再进一步:所述活性炭过滤箱体包括承载箱体、箱盖、活性炭存储座、外框体和栅格板,所述箱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承载箱体的上端,所述外框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承载箱体内,所述的活性炭存储座设置在外框体内,所述的栅格板固定在外框体和活性炭存储座的底部,所述承载箱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栅格板的凸台,所述活性炭存储座的上端与箱盖之间存有间隙,所述的箱盖上开设有与第五抽液泵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活性炭存储座下方承载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抽液泵相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的活性炭存储座内开设有若干条上下贯通的用于存储活性炭的存储通道,所述的存储通道内填充有活性炭。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车载的形式安装净化一体机,从而带着净化一体机沿着河道进行移动,从而针对性地完成对局部河道的净化;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支撑板把净化一体机从外罩体内输送出去,起到了便于维护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支撑板顶部的连接示意图。
14.图3为支撑板底部的连接示意图。
15.图4为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活性炭过滤箱体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车载式河道快速净化一体机,包括车体、外罩体5、支撑板
4、初步过滤箱体7、生化反应箱体8、存储罐9、加热消毒箱体10和活性炭过滤箱体11,所述车体是由车头1和车身2前后连接所组成,所述的外罩体固定在车身的顶部并且其的后端呈敞开状,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外罩体内的车身上,所述的初步过滤箱体、所述的生化反应箱体、所述的存储罐、所述的加热消毒箱体和所述活性炭过滤箱体都设置在外罩体内的支撑板上,所述的初步过滤箱体与进水管12相连,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抽液泵13并且其的一端连接在初步过滤箱体的顶部,所述的生化反应箱体位于初步过滤箱体的右侧并且通过第一输送管道15与其相连,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固定在初步过滤箱体下端外壁上的第二抽液泵14相连,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生化反应箱体的顶部,所述的生化反应箱体的顶部还开设有加药孔8-1,所述的生化反应箱体内还安装有搅拌器16,所述的存储罐位于生化反应箱体的右侧并且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其相连,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安装在生化反应箱体下端外壁上的第三抽液泵17相连,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存储罐的顶部,所述的加热消毒箱体位于存储罐的左侧并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其相连,所述第三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存储罐的下端外壁相连,所述第三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加热消毒箱体顶部的第四抽液泵20相连,所述活性炭过滤箱体位于加热消毒箱体的左侧并通过第四输送管道21与其相连,所述第四输送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加热消毒箱体下端的外壁上,所述第四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安装在活性炭过滤箱体顶部的第五抽液泵22相连,所述活性炭过滤箱体下端的外壁上还安装有第六抽液泵23,所述第六抽液泵与排水管24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车载的形式安装净化一体机,从而带着净化一体机沿着河道进行移动,从而针对性地完成对局部河道的净化。
18.如图1所示外罩体正下方的车身上平行设置有两根轨道3,所述支撑板通过设置在底部滑块滑动连接在轨道上,所述的车身上还安装有电动缸25,所述电动缸与推拉杆相连,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伸入至外罩体内并与支撑板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支撑板把净化一体机从外罩体内输送出去,起到了便于维护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实用性能。
19.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板的底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三组支撑脚26,所述的支撑脚包括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u型座26-7、上支撑筒26-1、延长杆26-2、安装板26-4和万向滚轮26-3,所述上支撑筒的一端通过转动轴26-6固定在u型座内,转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u型座的两侧壁,穿过u型座两侧壁的转动轴的两端上都设置有第一外接螺纹,所述的第一外接螺纹上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26-8,所述的上支撑筒随着转动轴的旋转进行摆动,所述上支撑筒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延长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外接螺纹,所述延长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外接螺纹连接入上支撑筒的螺纹孔内,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在延长杆的另一端,所述的万向滚轮安装在安装板的另一侧,所述延长杆的外侧还环绕设置有弹簧26-5,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筒与安装板相接触。
20.上述的加热消毒箱体内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照明灯具,所述加热消毒箱体内的底部还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加热消毒箱体内从上到下还依次设置有三个温度传感器。
21.如图5所示的活性炭过滤箱体包括承载箱体11-2、箱盖11-1、活性炭存储座11-3、外框体11-6和栅格板11-4,所述箱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承载箱体的上端,所述外框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承载箱体内,所述的活性炭存储座设置在外框体内,所述的栅格板固定在外框体和活性炭存储座的底部,所述承载箱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栅格板的凸台,所述活
性炭存储座的上端与箱盖之间存有间隙,所述的箱盖上开设有与第五抽液泵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活性炭存储座下方承载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六抽液泵相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的活性炭存储座内开设有若干条上下贯通的用于存储活性炭的存储通道,所述的存储通道内填充有活性炭。
22.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