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型MGBR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9482发布日期:2022-06-29 03:2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型MGBR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改性型mgbr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mgbr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2.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其中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按传统,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属于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称自然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又名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
3.当前工业污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在进行排放前,在采用常规的mgbr反应器进行处理时,常发生以下问题:反应器内部前部分混合时cod高,污泥浓度不能调节,处理效果发挥的不充分,到了后部分进行推进和提高处理时,限制了推进型反应器处理能力的发挥,使得处理结果不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前级和后级反应器之间设置一组单独地快速沉淀池,通过沉淀分离出来易沉降污泥,回流进入前级反应器,强化了生化处理时菌种的针对一性,提高了前级反应器的污泥浓度,提升了处理效果。具体地提供的一种改性型mgbr反应装置,依次包括前级缺氧池、前级好氧池、快速沉淀池、后级推进型好氧池、二沉淀池;其中前级缺氧池、前级好氧池内部均设置为环形流动的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结构;所述前级好氧池出水口端连通快速沉淀池的入口端;所述快速沉淀池的出口端连通后级推进型好氧池进水口端;所述后级推进型好氧池出水口端二沉池的进水口端。
5.作为改进,所述快速沉淀池内设置有斜板结构,用于沉淀前级好氧池出口端输出的大部分的污泥,部分不易沉降的污泥排出至后级推进型好氧池。
6.作为改进,所述快速沉淀池与前级好氧池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所述二沉淀池与后级推进型好氧池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
7.作为改进,还包括计量回流泵,设置有至少一组,独立地分别安装在污泥回流通路上,用于计量污泥回流时回流量。
8.作为改进,所述后级推进型好氧池设置为三组好氧槽推进型结构,每一组好氧槽内均为发生好氧反应的结构。
9.作为改进,后级推进型好氧池中最靠近二沉淀池的一组好氧槽与前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与现有的常规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1.(1)在前级好氧池和后级推进型好氧池之间单独地设置了一组快速沉淀池,通过设置斜板式结构,将一部分沉淀隔离出来污泥,一部分进入后级进行处理,提高了后级污泥处理时能够将良好的处理能力发挥出来,该装置能够获得沉淀负荷是常规表面负荷沉淀的5倍以上。
12.(2)该装置中设置了污泥回流通路和计量回流泵,能够精确地进行控制量将高活性泥一部分沉淀,另一部分筛选到下一部分处理,同时,污泥回流能够有利于各级专性菌种训化培养,不适应前级训化的菌种进入后级进行专性训练,将后级和前级反应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前级缺氧池1、前级好氧池2、快速沉淀池3、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二沉淀池5、计量回流泵6。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6.改性型mgbr反应装置,依次包括前级缺氧池1、前级好氧池2、快速沉淀池3、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二沉淀池5;其中前级缺氧池1、前级好氧池2内部均设置为环形流动的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结构;所述前级好氧池2出水口端连通快速沉淀池3的入口端;所述快速沉淀池的出口端3连通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进水口端;所述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出水口端二沉池的进水口端。
17.所述快速沉淀池3内设置有斜板结构,用于沉淀前级好氧池2出口端输出的大部分的污泥,再将剩余的残留污泥排出至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
18.所述快速沉淀池3与前级好氧池2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所述二沉淀池5与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还包括计量回流泵6,设置有至少一组,独立地分别安装在污泥回流通路上,用于计量污泥回流时回流量。
19.所述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设置为三组好氧槽推进型结构,每一组好氧槽内均为发生好氧反应的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将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设置为三级推进型好氧池,具体包括三组好氧槽结构,每个槽结构内部均是发生好氧反应的槽结构。
20.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中最靠近二沉淀池5的一组好氧槽与前级缺氧池1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
21.本实用新型中前级为连续的完全混合反应器,包括前级缺氧池和前级好氧池,前级厌氧段流至此的污水在前级好氧段中进行好氧生化反应,通过设置均为环形混合,污水能够分布均匀,池内各处的水质相同,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数量几乎一致,生活环境也基本相同,各部位有机污染物降解工况相同。
22.前级好氧池2出口端进入快速沉淀池3的入口端,通过内部斜板结构,将污泥进行筛分和分离,将一部分污泥回流回前级好氧池2,一部分污泥流入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内,实
现了前级和后级反应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3.还通过设置计量回流泵6,实现回流通路回流污泥的时候,能够精确的进行控制回流比例,完成进入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内污泥数量稳定,通过实现产生浓度差,完成后级和前级反应达到最大程度。
2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mgbr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前级缺氧池(1)、前级好氧池(2)、快速沉淀池(3)、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二沉淀池(5);其中前级缺氧池(1)、前级好氧池(2)内部均设置为环形流动的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结构;所述前级好氧池(2)出水口端连通快速沉淀池(3)的入口端;所述快速沉淀池(3)的出口端连通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进水口端;所述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出水口端二沉池的进水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mgbr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沉淀池(3)内设置有斜板结构,用于沉淀前级好氧池(2)出口端输出的大部分的污泥,部分不易沉降的污泥排出至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mgbr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沉淀池(3)与前级好氧池(2)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所述二沉淀池(5)与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型mgbr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量回流泵(6),设置有至少一组,独立地分别安装在污泥回流通路上,用于计量污泥回流时回流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mgbr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设置为三组好氧槽推进型结构,每一组好氧槽内均为发生好氧反应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进型mgbr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后级推进型好氧池(4)中最靠近二沉淀池(5)的一组好氧槽与前级缺氧池(1)之间设置有一组污泥回流通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性型MGBR反应装置,依次包括前级缺氧池、前级好氧池、快速沉淀池、后级推进型好氧池、二沉淀池;其中前级缺氧池、前级好氧池内部均设置为环形流动的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结构;所述前级好氧池出水口端连通快速沉淀池的入口端;所述快速沉淀池的出口端连通后级推进型好氧池进水口端;所述后级推进型好氧池出水口端二沉池的进水口端。该装置在前级好氧池和后级推进型好氧池之间单独地设置了一组快速沉淀池,通过设置斜板式结构,将一部分沉淀隔离出来污泥,一部分进入后级进行处理,提高了后级污泥处理时能够将良好的处理能力发挥出来,该装置能够获得沉淀负荷是常规表面负荷沉淀的5倍以上。规表面负荷沉淀的5倍以上。规表面负荷沉淀的5倍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洪知 洪树虎 周奕君 张达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合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0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