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8252发布日期:2022-04-09 08:2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2.日常饮用的自来水经过了多种清洁、杀菌消毒手段,经出厂水质检测能够达到卫生标准,但是经过管道和二次加压的水箱,流入千家万户时,管道和二次加压水箱中的铁锈等诸多原因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净水机通过多级过滤的方式可以将水中的杂质以及微生物过滤掉,现有的净水机按照过滤精度可分为粗滤净水机、超滤净水机和反渗透净水机,净水机中一般设置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其中,前置滤芯对自来水进行初步过滤,将自来水中的余氯、细菌、有机杂质和无机杂质等去除,以减少水中杂质对后置滤芯的堵塞,后置滤芯对经过初步过滤的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将水中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去除,得到适于人类饮用的纯水。
3.目前市面净水机过滤一般为pp、cto、ro三级或增加一级后置炭的四级滤芯过滤,每只滤芯搭配一个滤芯座,而现有的滤芯座一般也为一进一出或者一进两出形式。多级滤芯相互连接,导致管路流程冗繁且漏水点较多,装配效率低,同时整机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以解决多级滤芯相互连接造成管路流程冗繁且漏水点较多、装配效率低和整机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瓶、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盖状的滤芯座,所述滤瓶连接于所述滤芯座;
6.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滤瓶内,且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腔和第一净水腔,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腔和第二净水腔;
7.所述滤芯座开设有第一进水孔、第一出水孔、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与所述第一过滤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第一净水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孔与所述第二净水腔连通。
8.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滤棒、第一上盖、第一下盖和第一套筒;
9.所述第一滤棒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所述第一上盖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滤棒的中空相对应的第一出水口;
10.所述第一滤棒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所述第一滤棒的外侧壁、所述第一上盖的外缘、所述第一下盖和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一滤棒的中空形成所述第一净水腔。
11.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二滤棒、第二上盖、第二下盖和第二套筒;
12.所述第二滤棒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所述第二上盖开设有与所述
第二滤棒的中空相对应的第二出水口;
13.所述第一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上盖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且位于所述套筒的下侧;
14.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滤棒的外侧壁和所述滤瓶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二滤棒的中空、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下盖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上盖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净水腔。
15.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滤芯座的内部设有环状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第三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环内,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环内;
16.所述第一凸台的环内形成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孔通过所述第一出水腔与所述第一净水腔连通;
17.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进水腔,所述第一进水孔通过所述第一进水腔与所述第一过滤腔连通;
18.所述第二凸台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凸台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二出水孔通过所述第二出水腔与所述第二净水腔连通;
19.所述第三凸台的外侧壁与所述滤芯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进水腔,所述第二进水孔通过所述第二进水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连通。
20.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均与所述滤芯座的内侧壁共轴线设置。
21.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滤芯座的外壁向外凸出设置有第一进水插接头、第一出水插接头、第二进水插接头和第二出水插接头;
22.所述第一进水插接头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一进水插接头和所述滤芯座的所述第一进水孔;
23.所述第一出水插接头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一出水插接头和所述滤芯座的所述第一出水孔;
24.所述第二进水插接头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二进水插接头和所述滤芯座的所述第二进水孔;
25.所述第二出水插接头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二出水插接头和所述滤芯座的所述第二进水孔。
26.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水插接头、所述第一出水插接头、所述第二进水插接头和所述第二出水插接头均竖直向上设置。
27.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滤芯座上设有螺丝柱,所述螺丝柱上设有螺纹孔。
28.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螺丝柱设置有多,多个所述螺丝柱分散分布于所述滤芯座上。
2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滤芯座的开口一端向内设有槽体,所述槽体设于所述滤芯座的内侧壁上;
30.所述槽体包括插接部和锁紧部,所述锁紧部与所述插接部沿所述开口的周向依次连接;
31.所述滤瓶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与所述槽体相匹配。
32.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槽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槽体对称设置于所述滤芯座的内侧壁上;
33.所述滤瓶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所述卡接头。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水机,包括水路板和所述的过滤装置,所述滤芯座连接于所述水路板。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包括:滤瓶、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盖状的滤芯座,滤瓶连接于滤芯座;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均设置于滤瓶内,且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腔和第一净水腔,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腔和第二净水腔;滤芯座开设有第一进水孔、第一出水孔、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第一进水孔与第一过滤腔连通,第一出水孔与第一净水腔连通,第二进水孔与第二过滤腔连通,第二出水孔与第二净水腔连通。
37.原水经第二进水孔进入第二过滤腔,经第二过滤组件进行初次过滤后进入第二净水腔,并由第二出水孔流出,初次过滤后的水再经第一进水孔进入第一过滤腔,经第一过滤组件进行二次过滤后,进入第一净水腔,并由第一出水孔流出,此时流出的水的水质经过两次过滤,水质更加健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滤瓶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能够完成两次过滤,减少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相互的管路连接,减少了漏水点,装配方便,同时集成度高提高空间利用率。
38.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外部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侧视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与滤瓶安装示意图;
4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与第二过滤组件配合时水流示意图;
4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与第二过滤组件配合时滤芯座的水流示意图;
4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与第一过滤组件配合时水流示意图;
4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芯座与第一过滤组件配合时滤芯座的水流示意图;
48.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49.图标:1-滤瓶;2-滤芯座;3-第一过滤腔;4-第一净水腔;5-第二过滤腔;6-第二净水腔;7-第一进水孔;8-第一出水孔;9-第二进水孔;10-第二出水孔;11-第一滤棒;12-第一
上盖;13-第一下盖;14-第一套筒;15-第一出水口;16-第二滤棒;17-第二上盖;18-第二下盖;19-第二套筒;20-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第三凸台;23-第一进水插接头;24-第一出水插接头;25-第二进水插接头;26-第二出水插接头;27-螺丝柱;28-螺纹孔;29-槽体;30-卡接头;31-废水口;32-原水口;33-ro滤芯;34-储水桶;35-进水阀;36-高压开关;37-废水阀;38-抽水泵;39-水龙头;40-原水管路;41-第一净水管路;42-第二净水管路;43-废水管路;44-回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5.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9所示。
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瓶1、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盖状的滤芯座2,所述滤瓶1连接于所述滤芯座2;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滤瓶1内,且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腔3和第一净水腔4,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腔5和第二净水腔6;所述滤芯座2开设有第一进水孔7、第一出水孔8、第二进水孔9和第二出水孔10,所述第一进水孔7与所述第一过滤腔3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孔8与所述第一净水腔4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孔9与所述第二过滤腔5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孔10与所述第二净水腔6连通。
57.原水经第二进水孔9进入第二过滤腔5,经第二过滤组件进行初次过滤后进入第二净水腔6,并由第二出水孔10流出,进入到储水桶34中,从储水桶34中出来的水再经第一进水孔7进入第一过滤腔3,经第一过滤组件进行二次过滤后,进入第一净水腔4,并由第一出水孔8流出,此时流出的水的水质经过两次过滤,水质更加健康。
58.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滤瓶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能够完
成两次过滤,减少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相互的管路连接,减少了漏水点,装配方便,同时集成度高提高空间利用率。
59.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滤棒11、第一上盖12、第一下盖13和第一套筒14;所述第一滤棒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上盖12和第一下盖13,所述第一上盖1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滤棒11的中空相对应的第一出水口15;所述第一滤棒11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14内,且所述第一滤棒11的外侧壁、所述第一上盖12的外缘、所述第一下盖13和所述第一套筒14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过滤腔3,所述第一滤棒11的中空形成所述第一净水腔4。
60.本实施例中,第一下盖13连接在第一套筒14的下端,并将第一套筒14的下端封堵,也可以是第一套筒14与第一下盖13一体成型,制造方便,整体性好,第一滤棒11设置在第一套筒14内,且与第一下盖13连接,第一下盖13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滤棒11的下端通过第一滤棒11的中空插在第一凸块上,防止第一滤棒11移动,第一上盖12连接在第一滤棒11的上端,且第一上盖12的外缘与第一套筒14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上盖1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5,第一出水口15的半径小于第一滤棒11的中空半径,使第一滤棒11中空内的净水更好的由第一出水口15排出,第一滤棒11的外侧壁与第一套筒14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连通,且形成第一过滤腔3。
61.本实施例中,第一滤棒11为后置碳滤芯,用于对水进行精细过滤,提升口感。
6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二滤棒16、第二上盖17、第二下盖18和第二套筒19;所述第二滤棒1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上盖17和第二下盖18,所述第二上盖17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滤棒16的中空相对应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套筒14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19内,所述第二上盖17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19,且位于所述套筒的下侧;所述第二套筒19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滤棒16的外侧壁和所述滤瓶1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过滤腔5,所述第二滤棒16的中空、所述第一套筒14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套筒19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下盖13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上盖17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净水腔6。
63.本实施例中,第二下盖18连接在滤瓶1的底部,第二下盖18上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滤棒16的下端通过第二滤棒16的中空插在第二凸块上,防止第二滤棒16移动,第二上盖17连接在第二滤棒16的上端,且第二上盖17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半径小于第二滤棒16的中空,优选的,第二上盖17的出水口向下翻边形成环形台,第二滤棒16的上端通过第二滤棒16的中空插在环形台上,进一步固定第二滤棒16。
64.第二上盖17的外缘与第二套筒19的内壁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制造方便,整体性好,第二套筒19位于第二滤棒16的上侧,且第二套筒19的外侧壁与滤瓶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三间隙,第二滤棒16的外侧壁与滤瓶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四间隙,第三间隙与第四间隙连通,且形成第二过滤腔5。第一套筒14设置在第二套筒19内,且第一套筒14的外侧壁与第二套筒19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五间隙,第一下盖13安装在第二上盖17上,且第一下盖13的下表面与第二上盖17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六间隙,第五间隙与第六间隙连通,第六间隙通过第二进水口与第二滤棒16的中空连通,且第五间隙、第六间隙、第二进水口和第二滤棒16的中空一同形成第二净水腔6。
65.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腔3、第一净水腔4、第二过滤腔5和第二净水腔6相互独立不
连通,且形成的结构简单,净水效果好。
66.本实施例中,第二滤棒16为前置粗过滤滤芯,用于对原水的粗过滤。
67.如图2、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座2的内部设有环状的第一凸台20、第二凸台21和第三凸台22,所述第一凸台20位于所述第二凸台21的环内,所述第二凸台21位于所述第三凸台22的环内;所述第一凸台20的环内形成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孔8通过所述第一出水腔与所述第一净水腔4连通;所述第一凸台2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凸台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进水腔,所述第一进水孔7通过所述第一进水腔与所述第一过滤腔3连通;所述第二凸台21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凸台2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二出水孔10通过所述第二出水腔与所述第二净水腔6连通;所述第三凸台22的外侧壁与所述滤芯座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进水腔,所述第二进水孔9通过所述第二进水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5连通。
68.具体的,所述第一凸台20、所述第二凸台21和所述第三凸台22均与所述滤芯座2的内侧壁共轴线设置。
69.第一凸台20、第二凸台21和第三凸台22设置后,由于第一凸台20、第二凸台21和第三凸台22凸出设置,第一过滤腔3的进口与第一进水腔连通,第一净水腔4的出口与第一出水腔连通,第二过滤腔5的进口与第二进水腔连通,第二净水腔6的出口与第二出水腔连通,提高滤芯座2上第一进水孔7与第一过滤腔3、第一出水孔8与第一净水腔4、第二进水孔9与第二过滤腔5和第二出水孔10与第二净水腔6对应连通的便捷性。
70.如图1、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座2的外壁向外凸出设置有第一进水插接头23、第一出水插接头24、第二进水插接头25和第二出水插接头26;所述第一进水插接头23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一进水插接头23和所述滤芯座2的所述第一进水孔7;所述第一出水插接头24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一出水插接头24和所述滤芯座2的所述第一出水孔8;所述第二进水插接头25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二进水插接头25和所述滤芯座2的所述第二进水孔9;所述第二出水插接头26上设置有贯通所述第二出水插接头26和所述滤芯座2的所述第二进水孔9。
71.本实施例中,滤芯座2与滤瓶1连接并与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配合后,第一进水插接头23的第一进水孔7、第一出水插接头24的第一出水孔8、第二进水插接头25的第二进水孔9和第二出水插接头26的第二出水孔10能够与第一过滤腔3、第一净水腔4、第二过滤腔5和第二净水腔6对应连通,连接便捷,无需使用管路,相应漏水点少、安全隐患降低。同时滤芯座2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进水插接头23、第一出水插接头24、第二进水插接头25和第二出水插接头26,滤芯座2与其上端供水装置或下端装置连通时,只需将第一进水插接头23、第一出水插接头24、第二进水插接头25和第二出水插接头26与相匹配的插接座直接插接连接即可,无需在两者之间通过快装接头等部件,连接便捷且进一步减少漏水点,相应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性能。
72.具体的,滤芯座2、第一进水插接头23、第一出水插接头24、第二进水插接头25和第二出水插接头26可以一体成型制成,第一进水插接头23、第一出水插接头24、第二进水插接头25和第二出水插接头26之间相对独立,能够有效减少滤芯座2内腔内相互之间漏水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减少漏水点,且加工便捷、操作简单。
73.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水插接头23、所述第一出水插接头24、所
述第二进水插接头25和所述第二出水插接头26均竖直向上设置。滤芯座2与外部装置的接头连接时,可以将滤瓶1竖直放置,第一进水插接头23、第一出水插接头24、第二进水插接头25和第二出水插接头26则直接与其正上方的接头连接,减少占用空间,并保证各个滤芯座2之间的流道不会相互交错;此外,也便于流出足够的安装空间,便于操作人员的安装。
7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座2上设有螺丝柱27,所述螺丝柱27上设有螺纹孔28。滤芯座2与外部装置连接时,只需在外部装置上设置相配合的通孔,即可通过连接件将滤芯座2与外部装置固定,其中连接件包括螺纹紧固件,螺纹紧固件穿过通孔与螺纹孔28啮合配合,将外部装置与滤芯座2连接在一起,连接、拆卸便捷,且连接牢固性强。同时在滤芯座2上设有螺丝柱27用于连接螺纹紧固件,在实现连接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在滤芯座2上开设螺纹孔28对滤芯座2强度及密封性的损坏,相应提高滤芯座2的强度及密封性。
75.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螺丝柱27设置有多,多个所述螺丝柱27分散分布于所述滤芯座2上。
76.本实施例中,螺丝柱27至少为三个,三个螺丝柱27分散分布于滤芯座2上;多个螺丝柱27在不同的位置对滤芯座2和外部装置之间进行紧固连接,连接牢固性强,提高滤芯座2与外部装置之间各个位置的连接紧固性,确保两者连接处的密封性。
77.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座2的开口一端向内设有槽体29,所述槽体29设于所述滤芯座2的内侧壁上;所述槽体29包括插接部和锁紧部,所述锁紧部与所述插接部沿所述开口的周向依次连接;所述滤瓶1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头30,所述卡接头30与所述槽体29相匹配。组装时,将滤瓶1上的卡接头30与滤芯座2上槽体29的插接部对应,沿其轴向插入滤芯座2的内腔内,卡接头30卡入槽体29的插接部内,周向转动滤瓶1,卡接头30随之从槽体29的插接部旋入锁紧部内,卡接头30与锁紧部锁紧,相应将滤芯座2与滤瓶1锁紧在一起;需要拆卸滤瓶1时,只需反向旋转滤瓶1,卡接头30从锁紧部旋至插接部,沿轴向拔出滤瓶1即可。槽体29和卡接头30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滤芯座2与滤瓶1的连接牢固性。
78.具体的,所述槽体2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槽体29对称设置于所述滤芯座2的内侧壁上;所述滤瓶1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所述卡接头30。滤瓶1与滤芯座2配合连接时,两个槽体29与两个卡接头30分别配合连接,在对称的两侧分别对滤芯座2和滤瓶1连接,进一步提高连接牢固性。
7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水路板和所述过滤装置,所述滤芯座2连接于所述水路板。水路板上设置有连接孔和与第一进水插接头23、第一出水插接头24、第二进水插接头25以及第二出水插接头26相配合的插孔,螺纹紧固件穿过连接孔与螺纹孔28啮合配合,将水路板与滤芯座2连接在一起。
80.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净水机还包括废水口31、原水口32、ro滤芯33、储水桶34、进水阀35、高压开关36、废水阀37、抽水泵38和水龙头39;水路板形成有原水管路40、第一净水管路41、第二净水管路42、废水管路43和回水管路44,原水管路40的一端与原水口32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水孔9连通;第一净水管路41的一端与第一出水孔8连通,另一端与水龙头39连通;第二净水管路42的一端与第二出水孔10连通,另一端与ro滤芯33的进液口连通,且第二净水管路42上设置有高压开关36和储水桶34,其中高压开关36位于储水桶34的上
游;废水管路43的一端与废水口31连通,另一端与ro滤芯33的废液口连通,且废水管路43上设置有废液阀;回水管路44的一端与ro滤芯33的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进水孔7连通,且回水管路44上设置有进水阀35和抽液泵,其中抽液泵位于进水阀35的上游。
8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