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水的三段AO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55075发布日期:2022-07-30 09:3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污水的三段AO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市政污水的三段ao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市政污水的三段 ao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ao是anaerobic oxic的缩写,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 a(anaerobic)是厌氧段,用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3.ao工艺的原理为: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 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养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4.多段ao工艺是将污水分多段进入生物池,使污水中的碳源有选择的供给不同功能区,优先用于厌氧释磷和反硝化脱氮等,可有效节省碳源。同时还可以提高污泥浓度,减小生物池容积。现有的多段ao工艺存在池体结构复杂,紧凑性较低,无法准确划分处厌氧池和好氧池,导致加料难度大,且处理过程中氧气通入后易存在分散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厌氧取的厌氧环境难以控制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污水的三段ao处理系统,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市政污水的三段ao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ao段、第二ao段和第三ao段;所述第一ao段、第二ao段和第三 ao段上均连接有进水组件和供氧组件,所述第三ao段连接有二沉池,所述二沉池与所述第一ao段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二沉池上还连接有排水管和排污管;
7.所述第一ao段包括通过连接管连通的第一厌氧池和第一好氧池,所述第二ao段包括通过连接管连通的第二厌氧池和第二好氧池,所述第三ao段包括通过连接管连通的第三厌氧池和第三好氧池;所述第一厌氧池与第二好氧池之间、第二厌氧池与第三好氧池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设置电磁阀可以及时控制连接管的通断,保证厌氧池内的厌氧环境。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总管和连通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
上的三个分水管,三个所述分水管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和第三厌氧池。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供氧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ao段、第二ao 段和第三ao段底部的供氧总管和三个分氧管组件,三个所述分水管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所述分氧管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管、分层设置且与所述支管连通的分氧板,所述分氧板设置有内腔,且所述分氧板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双侧设置。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和第三厌氧池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三段ao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过程为:
12.a1:三个分水管分别将污水通入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和第三厌氧池,厌氧条件下反应4-5h,此时连接管处于关闭状态;
13.a2:厌氧反应完成后三个厌氧池的污水分别通入对应的三个好氧池,此时,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反应2-3h;
14.a3:继续在三个厌氧池中通入污水时,第一好氧池的污水通过连接管溢流进入第二厌氧池,第二好氧池的污水通过连接管溢流进入第三厌氧池;第三好氧池的污水经由抽水管进入二沉池;
15.a4:进入二沉池的污水经固液分离后形成上清液和污泥,上清液由出水管排出进入下一处理单元,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第一厌氧池中,另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7.由进水管分段流入每一级的缺氧段的污水既降低了前级出水的d0、ph对后级缺氧处理的干扰又为反硝化菌提供了足够的碳源。该工艺只需设污泥回流不必设硝化液回流,污泥由二沉池回流至第一段。反应池出水流入二沉池,然后在其中进行固液分离,上层清液由二沉池出水管排出流入下一个污水处理单元。剩余污泥分为2个部分进行处理,一部分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另一部分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进入第一厌氧池来维持反应池中的微生物量。通过供氧组件向各级ao池中的好氧池进行曝气,让其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
19.图2为本发明分氧板俯视图,
20.图3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厌氧池、2第一好氧池、3第二厌氧池、4第二好氧池、5第三厌氧池、6第三好氧池、7连接管、8电磁阀、9供氧组件、10 供氧总管、11支管、12分氧板、13出气孔、14进水组件、15进水总管、16 分水管、17搅拌装置、18二沉池、19回流管、2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方便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
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23.参照图1-图3,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市政污水的三段ao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ao段、第二ao段和第三ao段;所述第一ao段、第二ao段和第三ao段上均连接有进水组件14和供氧组件9,所述第三ao段连接有二沉池18,所述二沉池18与所述第一ao段之间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二沉池18上还连接有排水管20和排污管(图中未画出)。
24.所述第一ao段包括通过连接管7连通的第一厌氧池1和第一好氧池2,所述第二ao段包括通过连接管7连通的第二厌氧池3和第二好氧池4,所述第三ao段包括通过连接管7连通的第三厌氧池5和第三好氧池6;所述第一厌氧池1与第二好氧池4之间、第二厌氧池3与第三好氧池6之间均通过连接管7连通,所述连接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8。
25.所述进水组件14包括进水总管15和连通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15上的三个分水管16,三个所述分水管16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厌氧池1、第二厌氧池3 和第三厌氧池5。
26.所述供氧组件9包括设置在第一ao段、第二ao段和第三ao段底部的供氧总管10和三个分氧管组件,三个所述分水管16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好氧池2、第二好氧池4和第三好氧池6,所述分氧管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管11、分层设置且与所述支管11连通的分氧板12,所述分氧板12设置有内腔,且所述分氧板12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若干个出气孔13,所述出气孔13双侧设置。通过设置分氧管组件可以保证氧气均匀分散在三个好氧池中,为好氧反应提供充足氧源,保证反应的充分性。
27.所述第一厌氧池1、第二厌氧池3和第三厌氧池5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 17。通过设置搅拌装置17保证厌氧池内反应充分性,降低后续处理难度。
28.三段ao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过程为:a1:三个分水管16分别将污水通入第一厌氧池1、第二厌氧池3和第三厌氧池5,厌氧条件下反应4-5h,此时连接管7处于关闭状态;a2:厌氧反应完成后三个厌氧池的污水分别通入对应的三个好氧池,此时,在通入氧气的条件下反应2-3h;a3:继续在三个厌氧池中通入污水时,第一好氧池2的污水通过连接管7溢流进入第二厌氧池3,第二好氧池4的污水通过连接管7溢流进入第三厌氧池5;第三好氧池6的污水经由抽水管进入二沉池18;a4:进入二沉池18的污水经固液分离后形成上清液和污泥,上清液由出水管排出进入下一处理单元,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第一厌氧池1中,另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
29.三段ao工艺是使生物反应池形成多组缺氧池与好氧池交替的形式。在缺氧反应池主要由聚磷菌利用少量碳源释放体内的磷且其以硝政盐为电子受体做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进行吸磷,而污泥回流液中的硝值政盐被反硝化菌还原脱氮,池内火搅拌器混合并维持缺氧环境。在好氧段吸磷并使有机氮氨化,同时进行硝化作用以及降解bod、c0d,而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与下段进水一起进入下一段的缺氧反应池,其余各段污水处理流程同首段。
30.由进水管分段流入每一级的缺氧段的污水既降低了前级出水的d0、ph对后级缺氧处理的干扰又为反硝化菌提供了足够的碳源。该工艺只需设污泥回流不必设硝化液回流,污泥由二沉池18回流至第一段。反应池出水流入二沉池18,然后在其中进行固液分离,上层清液由二沉池18出水管排出流入下一个污水处理单元。剩余污泥分为2个部分进行处理,一部分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另一部分通过剩余污泥回流管进入第一厌氧池1来维持反应池中的微生物量。通过供氧组件9向各级ao池中的好氧池进行曝气,让其保持一定的溶解
氧浓度。
31.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