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54654发布日期:2022-07-30 09:2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的性质随着填埋场的运行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填埋场中垃圾的稳定化过程所决定的;垃圾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即初始化调整阶段、过渡阶段、酸化阶段、甲烷发酵阶段和成熟阶段。
3.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有: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在cod为2000~4000mg/l时,物化方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比值较低(0.07~0.20)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4.很多时候需要将垃圾内的渗滤水挤出来,然后针渗滤水进行单独处理,而除去水分的垃圾再次处于堆积状态,该状态下的垃圾表面还是附着有少量的渗滤液,如果不及时处理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而且垃圾堆积后初始挤压形成的渗滤液浓度较高,后期对垃圾冲洗处理产生的渗滤液浓度是比较低的,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垃圾和渗滤液结合再一起操作,更没有根据渗滤液浓度不同的阶段进行引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步骤一、将垃圾投放至渗滤液处理池体内,通过渗滤液处理池体顶部设置的承载机构对垃圾进行承载;步骤二、力输出机构进行力的输出,使力输出机构的压力端与承载机构内的垃圾接触形成接触面;步骤三、压力端下移使接触面挤压垃圾,垃圾内的水分受压后充分排出;步骤四、通过承载机构形成两个引流通道,分别是初始引流通道和冲洗引流通道,利用形成的两个引流通道对排出的水分进行分阶段引流操作,在初始阶段通过初始引流通道将该阶段的高浓度渗滤液直接排出;在冲洗阶段对垃圾进行冲洗,冲洗后形成的低浓度渗滤液经过冲洗引流通道下流,用以将低浓度渗滤液单独存储在渗滤液处理池体内;其中,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组件和可突破隔离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可突破隔离组件的顶部,所述可突破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第
二隔板的顶部,所述第一隔板位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废液腔;所述承载组件底部设置有突出端,力输出机构作为力的输出端对承载组件内的垃圾进行挤压,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承载组件下移,下移时突出端用于突破第一隔板,以借助废液腔形成初始引流通道,继续下移突出端突破第二隔板,由突出端自身形成冲洗引流通道。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组件包括限制边框和承载板,所述限制边框固定连接在渗滤液处理池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承载板可活动的设置在限制边框的底部,通过承载板对限制边框底部封堵形成承载腔,其中: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多个流通槽;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多组突破板,通过突破板形成突出端。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突破板在承载腔承载垃圾后不施加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受第一隔板进行支撑,以在承载板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积液腔。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与限制边框滑动连接,限制边框位于滑柱处形成滑槽,滑柱外设置有突环,突环与滑槽内壁之间设置连接弹簧,通过连接弹簧作用使承载板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积液腔。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对应多组突破板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可突破槽,可突破槽内在每组突破板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均为弹性结构,在外界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紧密贴合。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组内的突破板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突破板之间形成空隙。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隔板上的可突破槽外部轮廓要小于第一隔板上的可突破槽外部轮廓。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力输出机构包括压板和支架,所述压板的底面作为接触面,在受到外界作用下挤压垃圾,所述支架设置在压板的一侧,所述支架为“l”形结构,所述支架顶部的一端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与压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和压板之间设置有斜液压缸,斜液压缸的伸缩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压板上对应滑块移动的方向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其中:所述斜液压缸与滑块和连接板之间均为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竖向液压缸。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渗滤液处理池体内设置有导流座,导流座顶部为“v”形结构,在导流座顶部形成可处理液腔,“v”形结构的导流座使可处理液腔的底部形成一个拐角,拐角处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的一端与可处理液腔连通,另一端穿过渗滤液处理池体,穿过渗滤液处理池体的一端设置弹簧管,所述回流管通过弹簧管与压板连接,其中:所述压板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压板底部开设多个喷孔。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处理液腔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性炭滤层、生物滤层和砂砾滤层,其中:所述活性炭滤层内填充活性炭颗粒;
所述生物滤层内填充活性污泥;所述砂砾滤层内填充砂砾。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该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中,通过承载机构形成初始引流通道和冲洗引流通道这两个引流通道,利用形成的两个引流通道对排出的水分进行分阶段引流操作,通过初始阶段形成的初始引流通道将该阶段的高浓度渗滤液直接排出,在冲洗阶段形成的冲洗引流通道对低浓度渗滤液进行引流,使低浓度渗滤液单独存储在渗滤液处理池体内,从而解决垃圾和水分分开处理的形式导致处理后的垃圾堆积又形成渗滤液,而且无法对高、底浓度的渗滤液进行分开处理。
17.2、该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中,负压泵驱动可处理液腔a内的低浓度渗滤液进入回流管,经过回流管由弹簧管进入压板内设置的空腔内,然后压板底部开设多个喷孔,进入空腔内的低浓度渗滤液通过喷孔喷淋在垃圾上,对垃圾冲洗,冲洗的渗滤液再回流至可处理液腔a,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冲洗的过程,以降低垃圾上渗滤液的附着量。
18.3、该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中,可处理液腔a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低浓度渗滤液经过过滤组件的活性炭滤层、生物滤层和砂砾滤层处理,从而提高汇流冲洗渗滤液的水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方法步骤流出框图;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渗滤液处理池体内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承载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承载组件和可突破隔离组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可突破隔离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力输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压板翻转原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压板下压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扩容组件位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扩容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压座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可处理液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00、渗滤液处理池体;110、废液排出口;100a、可处理液腔;120、扩容组件;121、扩容板;122、固定板;1221、导向槽;130、导流座;140、过滤组件;141、活性炭滤层;142、生物滤层;143、砂砾滤层;150、回流管;151、负压泵;152、弹簧管;200、承载机构;210、承载组件;211、限制边框;212、承载板;212a、承载腔;212b、积液腔;2121、流通槽;213、突破板;214、滑柱;2141、突环;2142、连接弹簧;
220、可突破隔离组件;221、第一隔板;222、第二隔板;220a、废液腔;223、可突破槽;2231、第一封板;2232、第二封板;300、力输出机构;310、压板;311、滑道;312、压座;320、支架;321、竖向液压缸;322、连接板;323、斜液压缸;323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方法,该方法对垃圾中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处理,因为日常垃圾在堆积或者放置过程中本身就含有水分,而且进入填埋场后,受到雨雪水及其他水分的影响都会出现渗滤液(渗滤液: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法步骤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步骤一、将垃圾投放至渗滤液处理池体100内,通过渗滤液处理池体100顶部设置的承载机构200对垃圾进行承载;步骤二、力输出机构300进行力的输出,使力输出机构300的压力端与承载机构200内的垃圾接触形成接触面;步骤三、压力端下移使接触面挤压垃圾,垃圾内的水分受压后充分排出;步骤四、通过承载机构200形成两个引流通道,利用形成的两个引流通道对排出的水分进行分阶段引流操作,具体分为初始阶段和冲洗阶段(形成的通道就是初始引流通道和冲洗引流通道);在初始阶段由于渗滤液的浓度较高,处理难度大,所以通过初始阶段形成的初始引流通道将该阶段的高浓度渗滤液直接排出;在冲洗阶段因为垃圾中前期堆积或者放置形成的主要渗滤液已被排出,所以需要对垃圾上附着的少部分渗滤液进行冲洗,而此阶段渗滤液受水流的影响浓度也会降低,可以对这部分的低浓度渗滤液进行单独存储,用于后期的利用,也就是说在冲洗阶段形成的冲洗引流通道对低浓度渗滤液进行引流,使低浓度渗滤液单独存储在渗滤液处理池体100内;其中,承载机构200包括承载组件210和可突破隔离组件220,如图3所示,承载组件210设置在可突破隔离组件220的顶部用于对垃圾进行承载,请参阅图5所示,可突破隔离组
件220包括第一隔板221和第二隔板222,第一隔板221位于第二隔板222的顶部,二者之间形成废液腔220a。
25.在使用时,力输出机构300作为力的输出端对承载组件210内的垃圾进行挤压,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承载组件210下移,在承载组件210底部设置有突出端,这样下移的突出端先突破第一隔板221,借助废液腔220a形成初始引流通道,渗滤液处理池体100的外侧壁上对应废液腔220a的一侧开设有废液排出口110,承载组件210上被挤压出的高浓度渗滤液经过初始引流通道由废液排出口110排出,继续下移突出端就能够突破第二隔板222,此时由突出端自身形成冲洗引流通道,冲洗时产生的低浓度渗滤液通过冲洗引流通道流入渗滤液处理池体100的底部,具体原理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公开,第一实施例,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对承载组件210进行公开,请参阅图4所示,承载组件210包括限制边框211和承载板212,限制边框211固定连接在渗滤液处理池体100的内侧壁上,承载板212可活动的设置在限制边框211的底部,通过承载板212对限制边框211底部封堵形成承载腔212a,利用承载腔212a为垃圾的承载提供空间,并且承载板212上开设有多个流通槽2121,承载腔212a内产生的渗滤液经过流通槽2121下流,请参阅图5所示,承载板212底部设置有多组突破板213,通过突破板213形成突出端,在承载腔212a承载垃圾后不施加外界压力的情况下,突破板213是无法突破第一隔板221的,因此受突破板213的支撑会在承载板212和第一隔板221之间形成积液腔212b,流通槽2121下流的高浓度渗滤液就会预存在积液腔212b内,只要外界施加压力突破板213就能够突破第一隔板221,然后积液腔212b内的高浓度渗滤液就会经过初始引流通道由废液排出口110排出;继续保持压力的输出,突破板213就会突破第二隔板222,此时冲洗形成的低浓度渗滤液经过冲洗引流通道流至可处理液腔100a内,可处理液腔100a通过第二隔板222配合渗滤液处理池体100内侧壁密封形成。
26.需要说明的是,每组内的突破板213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突破板213之间形成空隙,突破第一隔板221或者第二隔板222后渗滤液都是通过突破板213之间的空隙流通的,也就是说初始引流通道是空隙结合废液腔220a形成的,冲洗引流通道是空隙独立形成的。
27.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承载板212与限制边框211可活动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因为第一实施例中突破板213虽然能够对承载板212进行支撑,但是垃圾的重力作用都会使突破板213有突破第一隔板221的趋势,这里还对第一隔板221和第二隔板222进行公开,请参阅图6所示,第一隔板221和第二隔板222对应多组突破板213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可突破槽223,可突破槽223内在每组突破板213轴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均为弹性结构(例如:可塑性橡胶、柔性的塑料),在外界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紧密贴合,使积液腔212b处于密封状态,也是通过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配合着突破板213对承载板212进支撑,尽管如此垃圾的重力作用也会使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发生弯曲,而且对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自身的弹性限度要求较高,这也是本实施例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承载板212顶部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滑柱214,滑柱214与限制边框211滑动连接,限制边框211位于滑柱214处形成滑槽,滑柱214外设置有突环2141,突环2141与滑槽内壁之间设置连接弹簧2142。
28.使用时,接触面挤压垃圾,因为垃圾堆积时会形成很多间隙,而且垃圾自身还含有
水分,此时的承载板212受到连接弹簧2142的作用是保持不动的,因此挤压垃圾的前期主要是对垃圾进行压缩,使水分排出,然后垃圾压实后,此时的挤压力就会通过垃圾直接作用在承载板212上,这时候连接弹簧2142的作用无法克服挤压力作用,而后承载板212带动突破板213下移突破第一隔板221上的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当突破板213穿过第一隔板221上的可突破槽223后,积液腔212b内的高浓度渗滤液就会通过空隙经过可突破槽223进入废液腔220a,利用积液腔212b收集使高浓度渗滤液一下经过废液腔220a由废液排出口110排出,大大提高高浓度渗滤液排出的效率,也保证了突破板213下移的连续性;突破板213继续下移,下移的突破板213挤压第二隔板222上的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以突破第二隔板222上的可突破槽223,此时冲洗产生的低浓度渗滤液经过突破板213的空隙穿过可突破槽223进入到可处理液腔100a内;挤压面停止挤压后,承载板212受到连接弹簧2142的弹力作用复位,在复位过程中与挤压面同步上移。
29.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隔板222上的可突破槽223外部轮廓要小于第一隔板221上的可突破槽223外部轮廓,这样在突破了第一隔板221,第一隔板221上可突破槽223内的第一封板2231和第二封板2232就能够与第二隔板222贴合,使低浓度渗滤液都流向第二隔板222上的可突破槽223内。
30.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7所示,力输出机构300包括压板310和支架320,压板310的底面作为接触面,在受到外界作用下挤压垃圾,为了方便垃圾的投放,支架320设置在压板310的一侧,支架320为“l”形结构,支架320顶部的一端设置连接板322,连接板322的底端与压板310转动连接,然后连接板322和压板310之间设置有斜液压缸323,斜液压缸323的伸缩端设置有滑块3231,压板310上对应滑块3231移动的方向上开设有滑道311,滑块3231与滑道311滑动连接,斜液压缸323与滑块3231和连接板322之间均为转动连接,请参阅图8所示,当需要投料时,作为斜液压缸323伸缩端的活塞杆内收(图8中箭头b的方向),然后压板310逆时针转动(图8中箭头a的方向),此时压板310远离连接板322一侧与承载腔212a之间形成开口,通过开口对垃圾进行投放,在转动过程中滑块3231在滑道311内滑动(图8中箭头c的方向);在挤压时,请参阅图9所示,压板310通过斜液压缸323活塞杆的推动复位至与承载板212平行的状态(但这里承载板212可以是倾斜设置的,这样有利于渗滤液的流动,也便于投入垃圾的流动),支架320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竖向液压缸321,通过竖向液压缸321伸缩端的活塞杆带动支架320下移(图9中箭头e的方向),此时连接板322和支架320连接形成的“u”形结构,为支架320的下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支架320下移后平行于承载板212的压板310就能够对垃圾进行挤压(图9中箭头d为压板310的施压方向),此时支架320配合竖向液压缸321将力输出在压板310上,使压板310成为压力端。
31.值得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其他压力输出设备(例如:电机齿轮驱动压板310下移实现压力的输出)直接作用在压板310上,推动压板310下压即可。
32.第四实施例,为了提高承载腔212a内的垃圾容量,请参阅图10和图11所示,渗滤液处理池体100顶部设置有扩容组件120,扩容组件120包括扩容板121和固定板122,扩容板121设置在渗滤液处理池体100顶部的四周,用于对承载腔212a的顶部进行延伸,以增大承载腔212a内的容量,扩容板121与渗滤液处理池体100的衔接处通过固定板122固定连接。
33.此外,固定板122对应支架320的位置开设有导向槽1221,利用导向槽1221对支架320进行导向,以提高支架320下移的稳定性。
34.第五实施例,考虑到承载板212被挤压后会脱离限制边框211,此时限制边框211和承载板212之间形成缝隙,这样垃圾很容易卡在缝隙内,为此,请参阅图12所示,压板310底部设置有压座312,压座312内设置有压缩腔,压板310下移后,压座312与承载板212贴合,然后压缩腔被密封,这样就对垃圾进行了限制,避免垃圾卡入缝隙内。
35.第六实施例,为了对可处理液腔100a内低浓度渗滤液进行利用,请参阅图13所示,渗滤液处理池体100内设置有导流座130,导流座130顶部为“v”形结构,在导流座130顶部形成可处理液腔100a,“v”形结构的导流座130使可处理液腔100a的底部形成一个拐角,然后进入可处理液腔100a的低浓度渗滤液集中在拐角处,在拐角处设置有回流管150,回流管150的一端与可处理液腔100a连通,另一端穿过渗滤液处理池体100与压板310之间通过弹簧管152连接,通过弹簧管152适应压板310的移动,回流管150外设置有负压泵151,工作时负压泵151驱动可处理液腔100a内的低浓度渗滤液进入回流管150,经过回流管150由弹簧管152进入压板310内设置的空腔内,然后压板310底部开设多个喷孔,进入空腔内的低浓度渗滤液通过喷孔喷淋在垃圾上,对垃圾冲洗,冲洗的渗滤液再回流至可处理液腔100a,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冲洗的过程中。
36.需要说明的是,可处理液腔100a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140,过滤组件140包括活性炭滤层141、生物滤层142和砂砾滤层143,活性炭滤层141内填充活性炭颗粒,用于对低浓度渗滤液进行吸附处理,生物滤层142内填充活性污泥,以对低浓度渗滤液进行好氧处理,砂砾滤层143内填充砂砾,以进行过滤处理,经过活性炭滤层141、生物滤层142和砂砾滤层143处理后的低浓度渗滤液才能进行回流冲洗。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