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88779发布日期:2022-08-19 23:0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眼镜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角膜接触镜是指隐形眼镜或者角膜塑形镜等直接接触角膜的眼镜,常用于矫正视力以及控制近视程度的加深,由于此类眼镜需要直接接触角膜,因此若是角膜接触镜残存有灰尘或者细菌,则接触角膜容易导致眼睛不适甚至细菌感染,而且角膜接触镜在长期佩戴后,会因为泪液的蛋白质沉淀而导致角膜接触镜的透氧率下降,容易造成眼角膜的损伤,因此,需要经常对角膜接触镜进行清洁。
3.目前,清洁角膜接触镜的方法主要是将角膜接触镜放置于具有清洁液的容器中通过手去搓揉以达到清洁效果,或者将角膜接触镜放置于具有清洁液的清洁仪器内通过仪器对角膜接触镜清洗,但是由于角膜接触镜残留的清洁液并不能接触眼睛,因此需要手动取出角膜接触镜再进行冲洗,操作繁琐,清洁效率低下。
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及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及方法,能够自动完成对角膜接触镜的清洁和冲洗,有利于提高对角膜接触镜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包括壳体、装载装置、旋转装置、冲洗装置和排液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清洁槽,所述清洁槽用于容纳清洁液或冲洗液;所述装载装置设于所述清洁槽,所述装载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装载件,每个所述装载件分别用于装载角膜接触镜,并可使所述角膜接触镜浸于清洁液;所述装载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装载装置旋转使所述角膜接触镜在清洁液内转动以清洁所述角膜接触镜;所述冲洗装置连通于所述清洁槽,所述冲洗装置用于向所述清洁槽内喷洒冲洗液以形成冲洗区域,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装载装置旋转使所述角膜接触镜经过所述冲洗区域以冲洗所述角膜接触镜;所述排液装置连通于所述清洁槽,所述排液装置用于将所述清洁槽内的清洁液和冲洗液排出。
7.可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洁液注入装置,所述清洁液注入装置连通于所述清洁槽,所述清洁液注入装置用于向所述清洁槽内注入清洁液。
8.可选地,所述装载装置可分离地设于所述清洁槽,且与所述旋转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9.可选地,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旋转盖体和连接于所述旋转盖体底部的第一转轴,所述装载件连接于所述旋转盖体的底部;
10.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器和与所述旋转驱动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清洁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转轴形成可拆卸的卡嵌结构,所述旋转驱动器驱动所
述第二转轴旋转以通过所述卡嵌结构带动所述装载装置旋转。
11.可选地,所述清洁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以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清洁槽的底壁上向内凸设有隔液壁,所述隔液壁围绕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以隔绝所述清洁槽内的液体进入所述通孔。
12.可选地,所述装载装置与用于存放所述角膜接触镜的容器适配,所述装载装置拆离于所述清洁装置后,可置于所述容器使所述角膜接触镜进入所述容器内并使所述旋转盖体盖合于所述容器的开口。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包括第一卡嵌部,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二卡嵌部,所述第一卡嵌部与所述第二卡嵌部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卡嵌结构,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时,所述第一卡嵌部抵接所述第二卡嵌部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14.可选地,所述装载件用于装载所述角膜接触镜的部位上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角膜接触镜的尺寸。
15.可选地,所述冲洗装置包括第一储液仓、第一水泵和冲洗喷头,所述第一储液仓用于存储冲洗液,所述第一储液仓与所述第一水泵连通,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冲洗喷头连通,所述冲洗喷头连通于所述清洁槽,所述第一水泵抽取所述第一储液仓内的冲洗液并通过所述冲洗喷头向所述清洁槽内喷洒。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水泵为增氧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用于向即将进入所述冲洗喷头的冲洗液注入氧气,以使所述冲洗喷头喷洒含氧量高的冲洗液于所述角膜接触镜。
17.可选地,所述第一储液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冲洗喷头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一储液仓通过输液管连通,所述输液管贯穿所述壳体。
18.可选地,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排水阀和集液容器,所述排水阀与所述清洁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排水阀用于将所述清洁槽内的液体排入所述集液容器内。
19.可选地,所述集液容器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排水阀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排水阀通过排液管与所述集液容器连通,所述排液管贯穿所述壳体。
20.可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超声波装置,所述超声波装置装嵌于所述清洁槽的底壁内,所述超声波装置用于对所述角膜接触镜进行超声波清洁。
21.可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uv灭菌灯,所述uv灭菌灯设于所述清洁槽的内壁,所述uv灭菌灯用于照射所述角膜接触镜以消灭细菌。
22.可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电泳装置,所述电泳装置包括阳极探针和阴极探针,所述阳极探针和所述阴极探针通电可于清洁液中形成电路回路以分离附着于所述角膜接触镜上的蛋白质。
23.可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等离子发生装置,所述等离子发生装置设于所述清洁槽的内壁上,所述等离子发生装置用于对所述角膜接触镜除菌。
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角膜接触镜的清洁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清洁装置进行清洁,包括:
25.向所述清洁槽注入清洁液,使所述装载装置所装载的所述角膜接触镜浸于清洁液;
26.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装载装置旋转以带动所述角膜接触镜在清洁液内转动;
27.所述排液装置将所述清洁槽内的清洁液排出;
28.所述冲洗装置向所述清洁槽喷洒冲洗液,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装载装置旋转使所述角膜接触镜经过所述冲洗区域,并通过所述排液装置将所述清洁槽内的冲洗液排出。
29.本发明的装载装置可装载角膜接触镜,通过将装载装置置于清洁槽上时,角膜接触镜可浸于清洁槽内的清洁液,且装载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使得装载装置在旋转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以带动角膜接触镜在清洁液里转动,进而清洁角膜接触镜;排液装置可将清洁槽内清洁液排出,并通过冲洗装置对旋转经过冲洗区域的角膜接触镜喷洒冲洗液以冲洗角膜接触镜,从而实现对角膜接触镜的清洁和冲洗,避免残留清洁液在角膜接触镜上,有利于提高对角膜接触镜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本发明的装载装置上可设有多个装载件以分别装载角膜接触镜,通过旋转装置驱动装载装置旋转,既可对多个角膜接触镜清洁,又可以使得多个角膜接触镜轮流进入冲洗区域以冲洗角膜接触镜。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形成卡嵌结构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装载装置与用于存放角膜接触镜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36.请参阅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装置,包括壳体1、装载装置5、旋转装置7、冲洗装置4和排液装置6,壳体1上设有清洁槽11,清洁槽11用于容纳清洁液或冲洗液;装载装置5设于清洁槽11,装载装置5包括一个或多个装载件52,每个装载件52分别用于装载角膜接触镜,并可使角膜接触镜浸于清洁液;装载装置5与旋转装置7连接,旋转装置7驱动装载装置5旋转使角膜接触镜在清洁液内转动以清洁角膜接触镜;冲洗装置4连通于清洁槽11,冲洗装置4用于向清洁槽11内喷洒冲洗液以形成冲洗区域,旋转装置7驱动装载装置5旋转使角膜接触镜经过冲洗区域以冲洗角膜接触镜;排液装置6连通于清洁槽11,排液装置6用于将清洁槽11内的清洁液和冲洗液排出。
37.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指的角膜接触镜包括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rgb眼镜等与角膜直接接触的眼镜。
38.本发明的装载装置5可装载角膜接触镜,通过将装载装置5置于清洁槽11上时,角膜接触镜可浸于清洁槽11内的清洁液,且装载装置5与旋转装置7连接,使得装载装置5在旋转装置7的驱动下旋转以带动角膜接触镜在清洁液里转动,进而清洁角膜接触镜;排液装置6可将清洁槽11内清洁液排出,并通过冲洗装置4对旋转经过冲洗区域的角膜接触镜喷洒冲洗液以冲洗角膜接触镜,从而实现对角膜接触镜的清洁和冲洗,避免残留清洁液在角膜接触镜上,有利于提高对角膜接触镜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本发明的装载装置5上可设有多个装载件52以分别装载角膜接触镜,通过旋转装置7驱动装载装置5旋转,既可对多个角膜
接触镜清洁,又可以使得多个角膜接触镜轮流进入冲洗区域以冲洗角膜接触镜。
39.请参阅图1和图4,具体来说,清洁槽11凹设于壳体1的顶部,清洁装置还包括可与壳体1配合的防尘盖2,防尘盖2可盖设于壳体1的顶部,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清洁槽11内。
40.请参阅图1和图4,进一步地,装载装置5可分离地设于清洁槽11,且与旋转装置7可拆卸地连接。将装载装置5从清洁槽11拆卸后,便于对清洁槽11进行清洗,也便于向清洁槽11内倒入清洁液,还能够方便将角膜接触镜装载和拆卸于装载件52。
41.请参阅图1和图2,具体来说,装载装置5还包括旋转盖体51和连接于旋转盖体51底部的第一转轴53,装载件52连接于旋转盖体51的底部;旋转装置7包括旋转驱动器72和与旋转驱动器72连接的第二转轴71,第二转轴71穿过清洁槽11的底壁与第一转轴53形成可拆卸的卡嵌结构18,旋转驱动器72驱动第二转轴71旋转以通过卡嵌结构18带动装载装置5旋转。
42.可以理解的是,旋转驱动器72与第二转轴71的连接方式可通过旋转驱动器72的输出端直接连接于第二转轴71的下端,也可以在旋转驱动器72的输出端设置齿轮,并通过该齿轮与第二转轴71下端的齿轮啮合连接,等等,只要是能够通过旋转驱动器72驱动第二转轴71旋转的连接方式皆可,本技术不作限制。
43.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111,第二转轴71的上端穿过通孔111以与第一转轴53连接,清洁槽11的底壁上向内凸设有隔液壁112,隔液壁112围绕第二转轴71设置以隔绝清洁槽11内的液体进入通孔111。隔液壁112的设置可以防止液体从通孔111与第二转轴71的缝隙中流出到壳体1内部。
44.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具体地,装载装置5与用于存放角膜接触镜的容器19适配,装载装置5拆离于清洁装置后,可置于容器19使角膜接触镜进入容器19内并使旋转盖体51盖合于容器19的开口。通过将装载装置5与容器19适配,可以在清洁和冲洗完装载装置5所装载的角膜接触镜后,直接将装载装置5从清洁装置上拆离并置于容器19以存放角膜接触镜,即是可直接将装载装置5的旋转盖体51作为容器19的盖体,避免在需要存放或携带角膜接触镜时还需要采用镊子将角膜接触镜从装载件52取下,节省了操作步骤,提高了便利性。
45.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第一转轴53包括第一卡嵌部531,第二转轴71包括第二卡嵌部711,第一卡嵌部531与第二卡嵌部711相对设置以形成卡嵌结构18,在第二转轴71旋转时,第一卡嵌部531抵接第二卡嵌部711以带动第一转轴53转动。
46.具体地,第一卡嵌部531和第二卡嵌部711可以分别为第一转轴53和第二转轴71的凸起部分,第一转轴53的第一卡嵌部531可伸入第二转轴71的凹陷部分,第二转轴71的第二卡嵌部711可伸入第一转轴53的凹陷部分,从而形成卡嵌结构18。
47.请参阅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装载件52用于装载角膜接触镜的部位上设有通水孔521,通水孔521的尺寸小于角膜接触镜的尺寸。通水孔521的设置能够使得装载装置5在旋转时,冲洗装置4喷洒的冲洗液能够通过通水孔521与角膜接触镜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充分冲洗到角膜接触镜。
48.其中,通水孔5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技术不作限制。
49.具体地,装载件52可以是弹性材料制成的夹持件,也可以是能够容纳固定角膜接触镜的容纳件,等等,只要是能够装载角膜接触镜且能够与清洗液和冲洗液接触的装载件52即可,本技术不作限制。
50.当装载件52为夹持件时,夹持件夹持角膜接触镜的部分会阻碍清洗液和冲洗液与
角膜接触镜的侧边接触,通过在夹持件的夹持部分设置通水孔521能够使得清洗液和冲洗液与角膜接触镜的侧边接触,有利于提高清洁效果。
51.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冲洗装置4包括第一储液仓41、第一水泵43和冲洗喷头42,第一储液仓41用于存储冲洗液,第一储液仓41与第一水泵43连通,第一水泵43与冲洗喷头42连通,冲洗喷头42连通于清洁槽11,第一水泵43抽取第一储液仓41内的冲洗液并通过冲洗喷头42向清洁槽11内喷洒。
52.请参阅图1和图4,具体地,第一储液仓41可拆卸地设于壳体1的外侧,第一水泵43和冲洗喷头42设于壳体1内,第一水泵43与第一储液仓41通过输液管44连通,输液管44贯穿壳体1。第一储液仓41可拆卸地设于壳体1的外侧,能够在第一储液仓41内的冲洗液用尽后便于更换第一储液仓41或者向第一储液仓41补充冲洗液。
53.进一步地,第一水泵43为增氧水泵,第一水泵43用于向即将进入冲洗喷头42的冲洗液注入氧气,以使冲洗喷头42喷洒含氧量高的冲洗液于角膜接触镜。通过使角膜接触镜附着高含氧量的冲洗液,能够提高佩戴者的佩戴舒适度。
54.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洁液注入装置20,清洁液注入装置20连通于清洁槽11,清洁液注入装置20用于向清洁槽11内注入清洁液。通过设置清洁液注入装置20可实现向清洁槽11内自动注入清洁液。
55.请参阅图3,具体地,清洁液注入装置20包括第二储液仓201、第二水泵202和注入管203,第二储液仓201用于存储清洁液,第二储液仓201与第二水泵202连通,第二水泵202与清洁槽11通过注入管203连通,第二水泵202抽取第二储液仓201内的清洁液并通过注入管203向清洁槽11内注入。
56.进一步地,第二储液仓201可拆卸地设于壳体1的外侧,第二水泵202和注入管203设于壳体1内,第二水泵202与第二储液仓201通过输液管44连通,输液管44贯穿壳体1。第二储液仓201设于壳体1的外侧,能够在第二储液仓201内的清洁液用尽后便于更换第二储液仓201或者向第二储液仓201补充清洁液。
57.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液装置6包括排水阀61和集液容器62,排水阀61与清洁槽11的底部连通,排水阀61用于将清洁槽11内的液体排入集液容器62内。
58.请参阅图1和图4,具体地,集液容器62可拆卸地设于壳体1的底部,排水阀61设于壳体1内,排水阀61通过排液管63与集液容器62连通,排液管63贯穿壳体1。在集液容器62收集废液后,可通过拆卸集液容器62将废液倒掉。
59.请参阅图1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集液容器62可拆卸地设于壳体1的底部可以是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可拆卸的承载件3,承载件3与壳体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集液容器62的容纳空间,通过拆卸承载件3实现集液容器62的拆卸,也可以是集液容器62与壳体1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等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包括通过卡扣或螺纹等方式连接。
60.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包括超声波装置16,超声波装置16装嵌于清洁槽11的底壁内,超声波装置16用于对角膜接触镜进行超声波清洁。
61.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包括uv灭菌灯17,uv灭菌灯17设于清洁槽11的内壁,uv灭菌灯17用于照射角膜接触镜以消灭细菌。
62.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包括电泳装置8,电泳装置8包括阳极探针82和阴极探针81,阳极探针82和阴极探针81通电可于清洁液中形成电路回路以分离附着
于角膜接触镜上的蛋白质。电泳装置8能够使附着在角膜接触镜上的蛋白质脱离,并使脱离的蛋白质在清洁液中向阳极探针82或阴极探针81移动,并吸附在探针上面,从而实现对角膜接触镜上蛋白质的清理。
63.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包括等离子发生装置12,等离子发生装置12设于清洁槽11的内壁上,等离子发生装置12用于对角膜接触镜除菌。
64.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9、蓄电池14和控制电路板15,其中,蓄电池14和控制电路板15设于壳体1内,控制面板9设于壳体1外侧,使用者可通过控制面板9对控制电路板15下达指令以对清洁装置进行控制,蓄电池14用于向控制面板9、旋转驱动器72、第一水泵43、第二水泵202和排水阀61供电。
65.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角膜接触镜的清洁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清洁装置进行清洁,包括:
66.向清洁槽11注入清洁液,使装载装置5所装载的角膜接触镜浸于清洁液;
67.旋转装置7驱动装载装置5旋转以带动角膜接触镜在清洁液内转动;
68.排液装置6将清洁槽11内的清洁液排出;
69.冲洗装置4向清洁槽11喷洒冲洗液,旋转装置7驱动装载装置5旋转使角膜接触镜经过冲洗区域,并通过排液装置6将清洁槽11内的冲洗液排出。
70.具体来说,向清洁槽11注入清洁液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清洁液注入装置20向清洁槽11注入清洁液,也可以是通过拆卸装载装置5向清洁槽11内倒入清洁液。
71.进一步地,冲洗装置4向清洁槽11内喷洒冲洗液可以是间隔性地喷洒,在装载装置5旋转带动角膜接触镜进入冲洗区域时,冲洗装置4才开始向清洁槽11内喷洒冲洗液,并在角膜接触镜离开冲洗区域时,冲洗装置4停止向清洁槽11内喷洒冲洗液,从而节省第一储液仓41内的冲洗液,避免频繁向第一储液仓41补充冲洗液。
72.可以理解的是,排液装置6可在冲洗装置4向清洁槽11内喷洒冲洗液时开始将清洁槽11内的冲洗液排出,也可在冲洗完成后,才将清洁槽11内的冲洗液排出。
7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