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量比率高的厨余垃圾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5426发布日期:2022-08-31 15:3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量比率高的厨余垃圾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量比率高的厨余垃圾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不断发展,以及全国范围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针对生活厨余垃圾的快速处理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生活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餐前厨后产生的剩菜剩饭等垃圾和废弃食用有机废弃物,主要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厨余垃圾指餐厨垃圾和厨卫垃圾的统称,即经过热加工和未经过热加工食品的混合物,厨余垃圾含水率高,腐烂变质速度快,极易产生异味,在存放和运输环境中容易造成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而且餐厨垃圾以有机质为主,易滋生病菌,变成传播疾病的介质,危害人类健康。
3.生活垃圾填埋法虽然成本低,但是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很容易使重金属和细菌渗到地下水和土壤中,并且腐烂的垃圾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导致垃圾的二次污染,使得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填埋这种不可持续的方式目前也随着垃圾填埋场地的告急,已使垃圾无处可埋。直接焚烧的垃圾处理方式,虽然可以通过回收一部分热能发电的形式实现了垃圾的部分资源化利用,但是垃圾焚烧暴露出了很大的弊病,主要是潜在的污染重,耗资昂贵,操作复杂和浪费资源等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哪怕采用现在最先进的垃圾焚烧炉,在正常运转情况下,也都会释放出数十种有害物质,仅仅通过过滤、水洗和吸附法很难全部净化,并且在有害物质中,最主要的成分二恶英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二恶英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生成的二恶英不但难以消除,也难以降解,并且很容易在人体内聚集给人造成危害。还有利用自身厌氧腐败菌进行堆肥或厌氧消化产沼气来处理生活厨余垃圾,但这些处理方式都存在了处理周期太长、发酵不稳定、易产生恶臭气体等特点无法满足当前快速推进的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模式。
4.申请号为:202110310828 .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工艺,该厨余垃圾处理工艺将厨余垃圾通过提升机进入预处理系统后经自动分选机分选出无机垃圾回收和外运处理,筛下物为有机物,经螺旋挤压脱水机进行渣液分离,渣料进入生物气化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挤出的液体先进行粗滤而滤去大颗粒后经油水渣三相分离机分离出的油深加工成工业用油脂或者生物柴油,处理过程中的尾气通过自主研发的uv光触媒除臭和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厨余污水和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统一收处理达标后排放。然而该种厨余垃圾处理工艺的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其对物料进行气化处理,会产生气体有害物,增加了产物复杂程度,进而增加了厨余垃圾处理工艺的成本,该种处理工艺所需场地较大,效率较低,浪费资源,并且该种处理工艺的工艺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处理条件较为苛刻,导致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厨余垃圾减量比率较低,实用性较差,其在处理过程中,厨余垃圾可能会对处理场地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量比率高的厨余垃圾处理工艺。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量比率高的厨余垃圾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称重:厨余垃圾经组织收集后进行称重,记录重量以核算减量比;b)、初步除杂:称重后的厨余垃圾经密封管道由输送柱塞泵泵送至粗格栅组,进行初步除杂,以去除厨余垃圾中所含有的大体积陶瓷和金属杂质;c)、精细粉碎:初步除杂后的厨余垃圾经由带磁组件的防水传输链板运送至精细粉碎设备进行粉碎;d)、量化:精细粉碎后的厨余垃圾传送至储罐以进行量化;e)、调节:经过量化的厨余垃圾泵送至调节罐中,向调节罐中加注适量的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以及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使其与厨余垃圾充分反应以对厨余垃圾的状态进行调节;f)、脱干除油:将经过调节的厨余垃圾注入脱干除油单元,使物料经过一次处理分为渣、油以及液三相物质,并对三相物质各自称重以算出减量比;g)、排放:将经过脱干除油后所生成的液相类物质注入mabr设备中经内传氧生物膜法进行降解,并在降解完成后进行紫外线消杀,在满足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7.所述步骤b)中,称重后的厨余垃圾经由磁滚去除其中所含有的金属杂质。
8.所述步骤c)中,精细粉碎设备为细格栅组,细格栅组与粗格栅组构成双重物理除杂系统以去除厨余垃圾中的大颗粒杂质。
9.所述步骤e)中,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以及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分别为pac以及pam,即聚合氯化铝以及聚丙烯酰胺,从而使厨余垃圾进行粘连以及絮凝。
10.所述步骤f)中,脱干除油单元由板框压滤机以及气浮机组成,其具体脱干脱油过程为:板框压滤机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气浮机对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液态混合物进行油液分离,从而一次处理将厨余垃圾分为渣、油以及液三相物质。
11.所述步骤f)中,渣相类含水率为36%-41%,热值为3600大卡,油相类物质含水率为100mg/l,液相类的酸碱度ph值在6-8之间,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db12/356-2018)。
12.所述步骤f)中,渣相废弃物用于焚烧厂发电,油相废弃物可送至处理厂制作工业甘油或生物柴油,液相废弃物由于经济指标的废效比不作回收利用并且其满足排放标准,对其进行达标排放。
13.步骤g)中,液相类物质的含水率为150mg/l以下,因此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排放标准对其进行适应性处理以满足不同的排放标准,若经过步骤f)处理后的液相类物质已满足排放标准,则可跳过步骤g)将液相类物质直接进行排放。
14.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板框压滤机的出渣端配有自称重链板以对渣相物质进行称重,其油相与液相出口端配置有流量计以及标准容器,储罐与调节罐均设有液位计,通过上述设备收集数据与来料的重量和容积作出比对以确定单位批次厨余垃圾的减量比例,其中,主要以厨余垃圾的容积为减量比例。
15.处理过程中,步骤a)至步骤e)构成厨余垃圾的预处理部分,厨余垃圾自收集进行处理后,链板部分为密闭措施处理,其余环节均为管道密封,防止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出现
二次污染。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处理过程简单有效,经过处理的厨余垃圾分为渣、油、液三相物质,便于分类处理,处理工艺所需场地小,一次脱干除油处理即可将厨余垃圾分为三相物质,处理效率高,节约资源,并且该种处理工艺的工艺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要求不高,因此处理条件较为简单,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厨余垃圾减量比率高,实用性强,处理过程中实时采集各阶段的物料数据以便进行减量比例核算,并且处理过程中各转运环节密闭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厨余垃圾对处理场地造成二次污染,满足城市垃圾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减量比率高的厨余垃圾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称重:厨余垃圾经组织收集后进行称重或者容积记录,记录重量或者容积以核算减量比;b)、初步除杂:称重后的厨余垃圾经密封管道由输送柱塞泵泵送至粗格栅组,进行初步除杂,以去除厨余垃圾中所含有的大体积陶瓷和金属杂质;c)、精细粉碎:初步除杂后的厨余垃圾经由带磁组件的防水传输链板运送至精细粉碎设备进行粉碎;d)、量化:精细粉碎后的厨余垃圾传送至储罐以进行量化;e)、调节:经过量化的厨余垃圾泵送至调节罐中,向调节罐中加注适量的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以及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使其与厨余垃圾充分反应以对厨余垃圾的状态进行调节;f)、脱干除油:将经过调节的厨余垃圾注入脱干除油单元,使物料经过一次处理分为渣、油以及液三相物质,并对三相物质各自称重以算出减量比;g)、排放:将经过脱干除油后所生成的液相类物质注入mabr设备中经内传氧生物膜法进行降解,并在降解完成后进行紫外线消杀,在满足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9.其中,步骤b)中,称重后的厨余垃圾经由磁滚去除其中所含有的金属杂质。
20.其中,步骤c)中,精细粉碎设备为细格栅组,细格栅组与粗格栅组构成双重物理除杂系统以去除厨余垃圾中的大颗粒杂质。
21.其中,步骤e)中,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以及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分别为pac以及pam,即聚合氯化铝以及聚丙烯酰胺,从而使厨余垃圾进行粘连以及絮凝,便于后续的固液分离操作,聚合氯化铝具有吸附、凝聚、沉淀等性能,其稳定性差,有腐蚀性,是新兴净水材料和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聚丙烯酰胺用于通过其自身的絮凝作用使厨余垃圾的颗粒间形成更大的絮体以对颗粒进行吸附。
22.其中,步骤f)中,脱干除油单元由板框压滤机以及气浮机组成,其具体脱干脱油过
程为:板框压滤机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气浮机对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液态混合物进行油液分离,从而一次处理将厨余垃圾分为渣、油以及液三相物质,板框压滤机用于化工脱水,其具有过滤推动力大、滤饼的含固量高、滤液清澈、固体回收率高、调理药品消耗量少等优点,气浮机对板框压滤机产出的液体混合物进行液液分离,从而使油相物质与液相物质分开,其占地面积小,分离效率高。
23.其中,步骤f)中,渣相类含水率为36%-41%,热值为3600大卡,油相类物质含水率为100mg/l,液相类的酸碱度ph值在6-8之间,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db12/356-2018)。
24.其中,步骤f)中,渣相废弃物用于焚烧厂发电,油相废弃物可送至处理厂制作工业甘油或生物柴油,液相废弃物由于经济指标的废效比不作回收利用并且其满足排放标准,对其进行达标排放。
25.其中,步骤g)中,液相类物质的含水率为150mg/l以下,因此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排放标准对其进行适应性处理以满足不同的排放标准,经过步骤g)处理后的液相类物质满足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若经过步骤f)处理后的液相类物质已满足排放标准,则可跳过步骤g)将液相类物质直接进行排放。
26.其中,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板框压滤机的出渣端配有自称重链板以对渣相物质进行称重,其油相与液相出口端配置有流量计以及标准容器,储罐与调节罐均设有液位计,通过上述设备收集数据与来料的重量和容积作出比对以确定单位批次厨余垃圾的减量比例,其中,主要以厨余垃圾的容积为减量比例。
27.其中,处理过程中,步骤a)至步骤e)构成厨余垃圾的预处理部分,厨余垃圾自收集进行处理后,链板部分为密闭措施处理,其余环节均为管道密封,防止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
28.其中,若经过步骤b)的厨余垃圾不具有大颗粒杂质,则可跳过步骤c),在初步破碎后直接转入储罐中。
29.其中,处理工艺过程中的卸料收集池采取运输车辆双闸门管控并且配有除味设备单元。
30.其中,本发明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样的各项数据均符合污水排放标准,因此,厨余垃圾经过本处理工艺处理之后所产生的污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可进行达标排放。
31.工作原理:将收集好的厨余垃圾称重后通过粗格栅组以及细格栅组进行双重物理除杂,去除厨余垃圾中所含有的金属以及陶瓷等大颗粒杂质,并在除杂后经过储罐量化后转入调节罐中,向调节罐中加入适量的pac以及pam以使厨余垃圾进行粘连以及絮凝,完成厨余垃圾的预处理,将充分反应后的厨余垃圾转运至由板筐压滤机和气浮机组成的脱干除油单元中进行脱干除油操作,在高压、高温的环境下对厨余垃圾进行脱干,使厨余垃圾固液分离,分离后固相的含水率在30%左右,同时气浮机使液体混合物中的油水分离,使厨余垃圾经过一次处理分为固、油、液三相物质,其中,固相类物质可送入电厂进行焚烧,油相类物质可送至处理厂制作工业甘油或生物柴油,若液相类物质满足污水排放标准则可直接进行排放,若不符合污水排放标准则将其加入mabr设备中经内传氧生物膜法对其中所蕴含的高有机质进行降解,对其进行微粒去除,并通过紫外线对其进行消杀,使其满足污水排放标准后进行达
标排放,经本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减量比按照来料与渣相物质的容积作比较,减量比率可达90%。
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处理过程简单有效,经过处理的厨余垃圾分为渣、油、液三相物质,便于分类处理,处理工艺所需场地小,一次脱干除油处理即可将厨余垃圾分为三相物质,处理效率高,节约资源,并且该种处理工艺的工艺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要求不高,因此处理条件较为简单,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厨余垃圾减量比率高,实用性强,处理过程中实时采集各阶段的物料数据以便进行减量比例核算,并且处理过程中各转运环节密闭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厨余垃圾对处理场地造成二次污染,满足城市垃圾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
33.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