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8220发布日期:2022-08-17 10:2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3.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包括将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其中在将建筑垃圾加入到粉碎设备中进行粉碎处理时,建筑碎料容易通过加料口飞溅出,飞溅出的建筑碎料需要后续处理,且容易伤到工作人员。
4.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部分通过在进料口设置挡板,可以避免灰尘扬起以及碎料飞溅,但通过整个遮挡进料口,不便于通过输送设备连续送料处理。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建筑垃圾粉碎设备,在粉碎时,建筑碎料容易飞溅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包括:
8.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处理箱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破碎仓,所述破碎仓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装置;
9.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装于所述进料斗的上侧,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
10.其中物料输送机构的一端通过进料口延伸至防护罩的内部;
11.吸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安装于所述防护罩上。
12.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内部且位于破碎仓的下侧设置隔板,所述处理箱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下侧有蓄水仓,所述隔板上侧设置有输料机构。
13.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泵和吸尘罩,所述吸尘泵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罩的上侧,所述吸尘罩固定于所述防护罩上且位于进料口的上侧,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的一端通过输入管与所述吸尘泵的输入端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吸尘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一端与所述蓄水仓的内部连通。
15.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破碎仓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料通道上设置有喷淋机构。
16.优选的,所述进料斗靠近物料输送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导向机构,所述缓冲导
向机构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进料斗且延伸至进料斗的外部,所述连接轴位于进料斗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帽,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位于进料斗的内部套设有弹性件。
17.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进料斗和防护罩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套。
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通过设置防护罩,可以对建筑垃圾粉碎时产生的碎料飞溅出,避免后续打扫以及误伤工作人员,同时用于建筑垃圾输送的物料输送机构通过进料口延伸至防护罩的内部,可以实现连续的上料的功能,且防护罩配合吸尘机构可以极大的减小建筑垃圾粉碎时产生的灰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所示的防护罩的俯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所示的缓冲导向机构图。
25.图中标号:
26.1、处理箱,2、蓄水仓,3、破碎仓,4、进料斗,5、破碎装置,6、输料机构,
27.7、防护罩,71、罩体,72、进料口,
28.8、吸尘机构,81、吸尘泵,82、吸尘罩,83、主管,84、支管,85、输出管,86、输入管,
29.9、缓冲导向机构,91、缓冲板,92、连接轴,93、弹性件,94、端帽,95、防护垫,
30.10、防护套,11、喷淋机构,12、物料输送机构,13、出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2.第一实施例
3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防护罩的俯视图。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包括:
34.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4,所述处理箱1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破碎仓3,所述破碎仓3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装置5;
35.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安装于所述进料斗4的上侧,所述防护罩7包括罩体71,所述罩体71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72;
36.其中输料输送机12构的一端通过进料口72延伸至防护罩7的内部;
37.吸尘机构8,所述吸尘机构8安装于所述防护罩7上。
38.破碎装置包括两个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的粉碎辊,且其中一个粉碎辊通过电机驱动;
39.物料输送机构12为皮带输送设备用于输送建筑垃圾。
40.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且位于破碎仓3的下侧设置隔板,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下侧有蓄水仓2,所述隔板上侧设置有输料机构6。
41.所述吸尘机构8包括吸尘泵81和吸尘罩82,所述吸尘泵81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罩7的上侧,所述吸尘罩82固定于所述防护罩7上且位于进料口72的上侧,所述防护罩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管84,所述支管84的一端连接有主管83,所述主管83的一端通过输入管86与所述吸尘泵81的输入端连接。
42.吸尘泵81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供电,支管84优选设置三个,从而可以使吸尘罩82吸附力更加的均匀,输料机构6为皮带输设别,驱动电机位于处理箱1的外部。
43.所述吸尘泵81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85,所述输出管85的一端与所述蓄水仓2的内部连通。
44.蓄水仓2的内部设置有水,且蓄水仓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可以用于向蓄水仓2的内部补充清水,同时可以排出过滤后的气体。
45.所述处理箱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通道13,所述出料通道13与所述破碎仓3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料通道13上设置有喷淋机构11。
46.喷淋机构11包括喷淋板,喷淋板的底部设置有扇形喷头,扇形喷头位于出料通道13的内部,且出料通道13的内部开设有渗水孔与蓄水仓的内部连通,喷淋板的上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与蓄水仓2的内部连通,且位于输水管的两侧蓄水仓2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可以避免水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输水管内部,处理箱1的前侧设置哟可拆卸门,可以将其打开对滤网清理以及蓄水仓进行清理,且门上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8.用于输送建筑废料的物料输料机构12的一端延伸至防护罩7的内部,将建筑废料导入到破碎仓3内部,通过破碎装置5进行粉碎处理,其中粉碎过程中,产生的飞溅的碎屑,通过防护罩7进行阻挡,避免飞溅至外部;
49.同时极大的减小灰尘的扬起,同时通过开启吸尘泵81,通过负压作用,吸尘罩82可以对从进料口72杨处的少量灰尘进行吸收,吸收的携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蓄水仓2内部的水进行过滤后,通过排气管排出;
50.粉碎后的物料通过隔板上输料机构6输送至出料通道13排出,且物料经过出料通道13时,通过喷淋机构11进行喷淋处理,避免物料排出后扬起灰尘,喷淋后的水通过出料通道13底部的渗水孔回流至蓄水仓2。
5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2.通过设置防护罩7,可以对建筑垃圾粉碎时产生的碎料飞溅出,避免后续打扫以及误伤工作人员,同时用于建筑垃圾输送的物料输送机构12通过进料口72延伸至防护罩7的内部,可以实现连续的上料的功能,且防护罩7配合吸尘机构8可以极大的减小建筑垃圾粉碎时产生的灰尘。
53.第二实施例
54.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55.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防飞溅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所述进料斗4靠近物料输送机构12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导向机构9,所述缓冲导向机构9包括缓冲板91,所述缓冲板9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轴92,所述连接轴92的一端贯穿进料斗4且延伸至进料斗4的外部,所述连接轴92位于进料斗4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帽94,所述连接轴92的表面位于进料斗4的内部套设有弹性件93。
56.所述缓冲板9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95,所述进料斗4和防护罩7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护套10。
57.防护套10和防护垫95均优选采用橡塑棉,连接轴92的端帽94与连接轴92螺纹连接,连接轴92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端帽94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下端帽94,便于对缓冲板91安装于更换。
58.通过缓冲板91,可以对物料输送机构12输入进的建筑垃圾导向至破碎装置5中进行粉碎,同时当建筑垃圾掉落在缓冲板91上时,缓冲板91受到作用力后压缩弹性件93,对作用力进行缓冲,减小长时间使用缓冲板91变形损坏,延长缓冲板91的使用寿命,同时建筑垃圾不会直接作用在进料斗4上,延长进料斗4的使用寿命;
59.且通过设置防护套10和防护垫95,可以表面飞溅的碎料作用在进料斗4和防护罩7的内表面以及缓冲板91的背面,避免损伤进料斗4和防护罩7的内表面以及缓冲板91的背面。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