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4287发布日期:2022-06-25 06:1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工艺品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艺品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工艺品废水中部分污染物浓度较高,且多偏碱性,因此企业多简单采用絮凝沉淀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主要污染物有碱性物质、ss及cod,现有对工艺品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艺品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佳。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艺品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混凝沉淀系统、电化学高级氧化装置、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以及沉淀池,预处理系统、混凝沉淀系统、以及沉淀池均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池用于统一收集述预处理系统、混凝沉淀系统、以及沉淀池排出的污泥。
6.优选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沉池、酸碱中和池、以及调节池。
7.优选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收集水箱和第二收集水箱,第一收集水箱与初沉池连接,第二收集水箱与调节池连接。
8.优选地,还包括压滤机,污泥池的污泥出口与压滤机连接。
9.优选地,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均具有曝气生物系统,曝气生物系统包括第一支架、生物填料、以及曝气装置,生物填料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曝气装置的曝气端设置于生物填料的下方。
10.优选地,还包括斜板填料、第二支架、布集水一体系统、以及排泥泵,斜板填料设置于第二支架,且位于沉淀池的内部,沉淀池设有布集水一体系统,沉淀池通过排泥泵将污泥排至污泥池。
11.优选地,混凝沉淀池和酸碱中和池均具有药剂定量投加系统、ph在线控制装置、以及搅拌系统,药剂定量投加系统设置在混凝沉淀池和酸碱中和池的上部,ph在线控制装置的ph检测端延伸至混凝沉淀池和酸碱中和池的内部,搅拌系统的搅拌端延伸至混凝沉淀池和酸碱中和池的内部。
12.优选地,第一收集水箱、第二收集水箱和调节池均具有污水提升泵、转子流量计、以及液位开关,第一收集水箱、第二收集水箱和调节池的内部均设置有污水提升泵和液位开关,转子流量计设置在与污水提升泵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
13.优选地,调节池还具有预曝气系统,预曝气系统的曝气端设置在调节池内部的下方。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通过初沉池对碱泡废水进行收集、缓存并初步沉淀去除其中的ss。酸碱中和池对经过初沉池处理后的碱泡废水进行加酸中和。调节池对分别经过预处理后的碱泡废水、喷漆废水进行收集、缓存及匀质匀量。混凝沉淀系统对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电化学高级氧化装置对废水中的长链或含苯环类等高分子有机物进行开环、断链氧化降解,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及降低后续生化系统的处理负荷。水解酸化池对综合废水进行缺氧微生物降解。接触氧化池对综合废水进行好氧微生物降解。沉淀池对综合废水进行沉淀固液分离。废水污染物去除率高,去除效果好尤其是针对碱性物质、ss及cod的去除。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17.附图中的标记为:1-混凝沉淀系统,2-电化学高级氧化装置,3-水解酸化池,4-接触氧化池,5-沉淀池,6-污泥池,7-初沉池,8-酸碱中和池,9-调节池,10-第一收集水箱,11-第二收集水箱,12-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工艺品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沉池7、酸碱中和池8、调节池9、混凝沉淀系统1、电化学高级氧化装置2、水解酸化池3、接触氧化池4、以及沉淀池5,预处理系统、混凝沉淀系统1、以及沉淀池5均与污泥池6连接,污泥池6用于统一收集述预处理系统、混凝沉淀系统1、以及沉淀池5排出的污泥,污泥池6的污泥出口与压滤机12连接,第一收集水箱10与初沉池7连接,第二收集水箱11与调节池9连接。本实施例的电化学高级氧化装置2为公开号为cn207347229u的中国专利。本实施例处理的废水主要有:碱泡清洗废水、水帘柜废水(喷漆废水)、碱泡换槽废水,处理的废气为喷漆水帘柜喷淋预处理后的循环废水。其中碱泡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碱性物质、ss及cod,水帘柜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本实用新型采用“初沉池7+酸碱中和”作为预处理工艺,碱泡清洗废水和喷淋循环废水直接加入初沉池7内,碱泡换槽废水和水帘柜废水(喷漆废水)则进行分别通过第一收集水箱10和第二收集水箱11收集,并分别定量排入初沉池7和调节池9;综合废水设计采用“混凝沉淀一体+电化学高级氧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斜板沉淀”的组合工艺。系统各道沉淀产生污泥统一排入污泥池6经过厢式压滤机12脱水后,泥饼再由业主定期自行处置。具体的,在酸碱中和时加入稀硫酸,在混凝沉淀系统1中加入pac/pam/碱液。通过该系统设置,废水污染物去除率高,去除效果好尤其是针对碱性物质、ss及cod的去除。其中,初沉池7对碱泡废水进行收集、缓存并初步沉淀去除其中的ss。酸碱中和池8对经过初沉池7处理
后的碱泡废水进行加酸中和。调节池9对分别经过预处理后的碱泡废水、喷漆废水进行收集、缓存及匀质匀量。混凝沉淀系统1对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电化学高级氧化装置2对废水中的长链或含苯环类等高分子有机物进行开环、断链氧化降解,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及降低后续生化系统的处理负荷。水解酸化池3对综合废水进行缺氧微生物降解。接触氧化池4对综合废水进行好氧微生物降解。沉淀池5对综合废水进行沉淀固液分离。本系统通过低压配电柜,对各用电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电器控制系统采用优质元器件实用,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易,电控系统接头友好。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1.进一步的,水解酸化池3和接触氧化池4均具有曝气生物系统,曝气生物系统包括第一支架、生物填料、以及曝气装置,生物填料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曝气装置的曝气端设置于生物填料的下方。通过曝气装置和生物填料的配合有效提高缺氧微生物降解效果。
22.进一步的,还包括斜板填料、第二支架、布集水一体系统、以及排泥泵,斜板填料设置于第二支架,且位于沉淀池5的内部,沉淀池5设有布集水一体系统,沉淀池5通过排泥泵将污泥排至污泥池6。通过斜板填料和第二支架的配合,提高沉淀的固液分离效果。
23.进一步的,混凝沉淀池5和酸碱中和池8均具有药剂定量投加系统、ph在线控制装置、以及搅拌系统,药剂定量投加系统设置在混凝沉淀池5和酸碱中和池8的上部,ph在线控制装置的ph检测端延伸至混凝沉淀池5和酸碱中和池8的内部,搅拌系统的搅拌端延伸至混凝沉淀池5和酸碱中和池8的内部。通过药剂定量投加系统进行药剂的定量投加,ph在线控制装置在线监控ph值,搅拌系统提高处理效率。
24.进一步的,第一收集水箱10、第二收集水箱11和调节池9均具有污水提升泵、转子流量计、以及液位开关,本实施例的液位开关为微电子液位开关,第一收集水箱10、第二收集水箱11和调节池9的内部均设置有污水提升泵和液位开关,转子流量计设置在与污水提升泵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通过转子流量计实现废水的定量排入,通过液位开关控制液位。
25.进一步的,调节池还具有预曝气系统,预曝气系统的曝气端设置在调节池内部的下方。
2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