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应急事故处理池用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9926发布日期:2022-06-17 21:52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应急事故处理池用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应急事故处理池用智能控制装置,属于道路危化品处理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道路危化品应急事故处理及救援一直是公路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绿色公路、生态建设理念的日益提升,道路运营安全在建设期间也成为了考虑的重点之一,而作为道路环保工程建设的应急事故处理池建设,也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保证公路建设的绿色、环保性,特别是在穿越水源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重要动植物栖息地等环保要求较高的路段,均需要设置相关事故收集池。而公路作为线性工程,其对环境主要的污染来源为汽车的尾气和水的混合物、汽车机械漏油、危化品泄漏物等。液体通过道路边沟汇流后,经排水沟流出,再进入地方排水系统,进而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现在常用的应急事故处理池包括危化品收集池和三级过滤池,主要为自然收集,在正常运营工况下,来自路面的污水经边沟流入排水沟,通过排水沟的汇集,再流入过滤池。普通的汽车尾气和路面雨水混合的污水,通过三级过滤池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地方径流;在应急工况下,即发生危化品车辆倾倒,危化品经边沟流入排水沟,再由排水沟流入危化品收集池中收集、储存,再由道路维护车辆集中抽走处理。目前的处理方式中,需要由人工开启,即需要维管人员驱车前往事故池位置,人工开启转换阀门,引导水流进入污水处理池。公路的应急事故处理池一般都是沿公路路线布设,纯人工操作的阀门不仅费时费力,往往还不能及时的到达现场,如此一来,在事故发生到维管人员到达现场的这段时间,阀门无法实现将危化品液体引导进入收集池,而直接流入过滤池,造成过滤池失效,进而流入地方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4.鉴于此,为减短应急事故处理池反应时间,缩短反应间隙,增加环保系统的可靠度,提升维管人员管理事故池的方便度,亟需发明一种具备一定自我识别能力的应急事故处理池系统,实现水池在不同工况下的自动转换,也是为数字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应急事故处理池用智能控制装置,能减短应急事故处理池反应时间,缩短反应间隙,增加环保系统的可靠度,提升维管人员管理事故池的方便度,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应急事故处理池用智能控制装置,它包括与道路排水沟连接的拦渣池,在拦渣池的排水槽上分别设有连接至应急事故收集池和隔油沉砂池的排水渠,在隔油沉砂池后依次连接有沉淀调节池和过滤池,在过滤池上设有外排管,在应急事故收集池上设有溢流管,在排水槽与排水渠的连接处设有控制液体向应急事故收集池或隔油沉砂池流动用的电动阀门,在电动阀门与拦渣池排水口之间的排水槽内设有危化品感应
器、流量感应器及水质感应器,在排水槽一侧设有与电动阀门、危化品感应器、流量感应器及水质感应器电气连接的控制机柜,所述控制机柜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控制终端连接。
8.上述电动阀门为具有耐强酸、强碱的电动衬四氟蝶阀。
9.上述的应急事故收集池上设有与控制机柜电气连接的水位感应器。
10.上述控制终端为电脑网页端或移动终端。
11.上述的应急事故收集池、隔油沉砂池、沉淀调节池及过滤池上均设盖板。
12.前述控制机柜设置于避雨房内。
1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危化品感应器结合水质感应器可以判断所要处理的液体是否是危化品,如果是,通过控制机柜控制电动阀门打开流通至应急事故收集池的排水渠,将危化品引流入应急事故收集池进行收集,以便后续有针对性的处理,避免危化品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如果不是危化品,则将其引入隔油沉砂池进行正常处理即可,流量感应器可以在出现需要处理危化品时,统计危化品的量,有利于把握事态的严重性。
15.2、同时,可以通过服务器将危化品感应器结合水质感应器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终端,实现工作人员对实时状况的掌握,有利于及时对存在危化品的情况进行处理。
16.3、该装置提升应急反应效率的角度出发,解决了以往引距离发生事故较远而导致事故处理出现延迟的问题,也为维管人员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道路应急事故池管理方案。
17.4、和常规应急事故池需要通过现场人员反映事故相比,该系统增加了感应识别及传输通道,为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系统赋予了主动识别的能力,更智能化、实时化。
18.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22.其中,道路排水沟1;拦渣池2;排水槽3;应急事故收集池4;隔油沉砂池5;沉淀调节池6;过滤池7;外排管8;溢流管9;电动阀门10;危化品感应器11;流量感应器12;水质感应器13;控制机柜14;服务器15;控制终端16;水位感应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道路应急事故处理池用智能控制装置,它
包括道路排水沟1、拦渣池2、排水槽3、应急事故收集池4、隔油沉砂池5、沉淀调节池6及过滤池7,其中,拦渣池2与道路排水沟1连接,在拦渣池2的排水槽3上分别设有连接至应急事故收集池4和隔油沉砂池5的排水渠,在隔油沉砂池5后依次连接有沉淀调节池6和过滤池7,其中,隔油沉砂池5、沉淀调节池6及过滤池7之间设有隔墙,在隔墙上只有溢流孔,在过滤池7上设有外排管8,在应急事故收集池4上设有溢流管9,在应急事故收集池4上设有与控制机柜14电气连接的水位感应器17;在排水槽3与排水渠的连接处设有控制液体向应急事故收集池4或隔油沉砂池5流动用的电动阀门10,所述电动阀门10为具有耐强酸、强碱的电动衬四氟蝶阀;在电动阀门10与拦渣池2排水口之间的排水槽3内设有危化品感应器11、流量感应器12及水质感应器13,危化品感应器11、流量感应器12及水质感应器13的探头与排水槽3内的液体接触,在排水槽3一侧设有与电动阀门10、危化品感应器11、流量感应器12及水质感应器13电气连接的控制机柜14,控制机柜14设置于避雨房内且与道路的电路系统连接,解决用电问题,所述控制机柜14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15连接,服务器15与控制终端16连接;所述控制终端16为电脑网页端或移动终端,这样的结构,正常工况下,电动阀门10与隔油沉砂池5连通,通过危化品感应器11结合水质感应器13可以感应所要处理的液体是否是危化品,如果是,通过控制机柜14控制电动阀门10打开流通至应急事故收集池4的排水渠,将危化品引流入应急事故收集池4进行收集,以便后续有针对性的处理,避免危化品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如果不是危化品,则将其引入隔油沉砂池5进行正常处理即可,而在检测后,可以通过服务器15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终端16,实现工作人员对实时状况的掌握,有利于及时对存在危化品的情况进行处理。
25.在应急事故收集池4、隔油沉砂池5、沉淀调节池6及过滤池7上均设盖板,通过设置盖板,有利于避免雨水的引入,造成处理负担。
26.其中,危化品感应器11可采用nh-szy5水中油传感器、塑壳ph电极(重庆倍艾斯科技有限公司);流量感应器12可采用智能电磁流量传感器(重庆倍艾斯科技有限公司);水质感应器13可采用联测_sin-mpp1000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仪(杭州联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水位感应器17可采用xkc-y28水位感应器、xkc-y25-v液位传感器(深圳市星科创科技有限公司)。上述厂商均支持对不同运营环境、不同操作习惯的装置调整,可实现特殊需求下的配置需要。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保密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