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外壳以及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4212发布日期:2022-08-16 22:5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吹风机外壳以及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吹风机外壳以及吹风机。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产生灰尘,对于一些空间较小的位置需要使用吹风机祛除灰尘。为了应对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吹风机通常会配置有长短粗细不同的吹风嘴,不同的吹风嘴通过与吹风机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吹风机可以输出适应不同环境的气流。吹风机与吹风嘴的传统连接方式为通过卡槽与卡条转动卡合,然而,该连接方式连接并不牢靠,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误操作、导致吹风嘴从吹风机上意外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吹风机外壳与吹风嘴传统连接方式连接不牢靠,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误操作、导致吹风嘴从吹风机上意外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吹风机外壳以及吹风机。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外壳,包括:
5.主体,设置有第一通气口;
6.吹风嘴,设置有第二通气口;
7.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套环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套环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套环同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准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
8.环形的弹性圈,包括弧形的联动部和至少两个凸起部;所述弹性圈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环上,且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同轴转动时,所述凸起部能够受到所述第二套环挤压并积蓄弹性力;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准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时,所述凸起部释放弹性力并进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相对固定;
9.所述主体设有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中的一者,所述吹风嘴设有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相对固定时,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连通。
10.上述吹风机外壳,主体和吹风嘴通过设置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同轴转动至第一连接结构对准第二连接结构时,位于第一套环的凸起部能够从第一连接结构进入第二连接结构,实现主体与吹风嘴的连接。该连接方式中凸起部能够积蓄和释放弹性力,主体和吹风嘴进行拆装时需要先克服凸起部的弹性力,从而增强了主体和吹风嘴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凸起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凸起部通过联动部形成弹性圈,其中一个凸起部受到挤压后会通过联动部对另外的凸起部产生保持凸出于联动部的应力,从而增强了凸起部的抗疲劳能力,减少了凸起部由于丧失弹性形变能力、导致吹风嘴从主体上意外脱落的可能。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部设有缺口,所述凸起部受到所述第二套环挤压时,所述缺口能够供所述联动部绕所述第一套环的周向扩展。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连接孔和连接槽中的至少一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联动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联动部的一端连接并形成第一弧形过渡结构。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环包括周向拼接的放置部、挤压部以及第二过渡结构,所述第二过渡结构设于所述放置部与所述挤压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于所述挤压部;所述凸起部由所述放置部转动至挤压部时,所述第一弧形过渡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渡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凸起部受到的挤压力逐渐增大。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放置部时,所述吹风嘴能够沿所述吹风机外壳的轴向脱离于所述主体。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安装所述弹性圈。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凸起部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数量与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一致,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周向间隔角度与所述凸起部相匹配,每个所述凸起部均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进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机外壳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能够覆盖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二套环的连接处,所述主体设有卡条和卡槽中的一者,所述罩体设有卡条和卡槽中的另一者,所述罩体能够绕所述主体转动,以使所述卡条转动至与所述卡槽相卡合。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吹风机,包括:
20.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吹风机外壳;
21.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通气孔产生气流。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吹风机的装配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吹风机外壳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吹风机外壳的分解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型号吹风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7.图6为图3中弹性圈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3中弹性圈与第一套环的装配示意图;
29.图8为图3中第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主体可拆卸连接有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图3中主体与气管的分解示意图。
32.1-吹风机;10-吹风机外壳;100-主体;110-第一通气口;120-卡条;121-阻挡条;
122-凹槽;130-第三通气口;200-吹风嘴;210-第二通气口;300-连接组件;310-第一套环;311-第一连接结构;312-第一表面;313-第二表面;320-第二套环;321-第二连接结构;322-第三表面;323-第四表面;324-放置部;325-挤压部;326-第二过渡结构;400-弹性圈;410-联动部;411-缺口;420-凸起部;421-第一杆;422-第二杆;423-第一弧形过渡结构;500-罩体;510-卡槽;511-放置槽;512-凸块;600-气管;610-刷件;611-刷毛;20-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6.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风机1,该吹风机1能够进行吹气或吸气,以对狭小空间,例如精密仪器内部零部件拐角位置的灰尘等污垢进行清除。具体的,吹风机1通过吸气将灰尘吸附至内部或者吹气将灰尘从目标处吹落,皆可以达到清除污垢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进行清除灰尘仅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1的其中一个使用场景,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该吹风机1还能够用于吹干头发。
37.参考附图2,吹风机1包括吹风机外壳10以及驱动组件20,吹风机外壳10用于安装驱动组件20,驱动组件20能够在吹风机外壳内10产生气流,并将气流输送至吹风机外壳的外部,从而进行吸气和吹气。
38.具体的,驱动组件20可以包括电机和叶轮(图未示),电机能够带动叶轮高速转动,以将外部的空气带入至吹风机外壳10内,或者将吹风机外壳10内的气流排出至外部,从而形成吹气或吸气。
39.参考附图3,吹风机外壳10包括主体100以及吹风嘴200。电机和叶轮安装于主体100内,主体100设置有第一通气口110,叶轮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通气口110流动至主体100外部。吹风嘴200与主体100可拆卸连接,吹风嘴200设置有第二通气口210,主体100与吹风嘴200连接后,第一通气口110与第二通气口120连通。参考附图4,吹风嘴200包括多种不同长短粗细的型号,不同型号的吹风嘴200与主体100连接后,吹风机1能够输出多种不同的气流,从而增强吹风机1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的能力。
40.主体100与吹风嘴200传统的连接方式为通过卡槽与卡条转动卡合,然而,该连接方式连接并不牢靠,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误操作、导致吹风嘴200从主体100上意外脱落。本实用新型有别于传统连接方式,通过连接组件300以及弹性圈400的配合实现主体100与吹风嘴200的可拆卸连接。
41.以下将结合附图具体介绍连接组件300以及弹性圈400如何实现主体100与吹风嘴200可拆卸连接。
42.参考附图5,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套环310以及第二套环320,第一套环310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11,第二套环320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321,第一套环310能够相对第二套环320同轴转动,以使第一连接结构311对准于第二连接结构321。其中,第一连接结构311为连接孔,第二连接结构321为连接孔和连接槽中的至少一者。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连接构321可以只包括连接孔、或者只包括连接槽、又或者同时具有连接孔和连接槽。
43.具体的,第一套环31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12和第二表面313,第一套环310的连接孔由第一表面312贯穿至第二表面313。第二套环320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322和第四表面323,第二连接结构321为连接孔时,第二套环320的连接孔由第三表面322贯穿至第四表面323;第二连接结构321为连接槽时,连接槽由第三表面322向第四表面323延伸但并不贯穿至第四表面323。
44.第一套环310能够相对第二套环320同轴转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第一套环310的直径与第二套环320的直径不相同。例如,第一套环310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二套环320的直径,此时,第一套环310能够相对第二套环320同轴转动指的是,第二套环320能够伸入第一套环310内,并且第二表面313贴合于第三表面322并能够发生相对转动。或者,第一套环310的直径可以小于第二套环320的直径,此时,第一套环310能够相对第二套环320同轴转动指的是,第一套环310能够伸入第二套环320内,并且第一表面312贴合于第四表面323并能够发生相对转动。
45.参考附图6,弹性圈400整体呈环形,环形的弹性圈400包括弧形的联动部410和至少两个凸起部420。弹性圈400可以套设于第一套环310上(如附图7所示),具体的,第一套环310可以通过开设限位槽314,供弹性圈400套接,凸起部420设于第一连接结构311,从而将弹性圈400整体限制于限位槽314内。
46.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同轴转动时,位于第一连接结构311的凸起部420受到第二套环320的挤压并积蓄弹性力。当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同轴转动至,第一连接结构311对准于第二连接结构321时,凸起部420能够释放弹性力并进入第二连接结构321,以使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相对固定。
47.凸起部420受到挤压后联动部410同样会受到相应的作用力而发生弹性变形,且其中一个凸起部420受到挤压后会通过联动部410将相应作用力传递至其余凸起部420,该作用力能够使其余凸起部420处于保持凸出于联动部410的状态,从而增加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相对转动时的阻力,使得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在拆装时的结合力更强,提高了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在装配后的稳固性,同时避免了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装配后的意外脱落。在一实施例中,联动部410的弹性变形可以为联动部410沿第一套环310周向活动,具体的,联动部410设有缺口411,凸起部420受到第二套环320挤压时,缺口411能够供联动部410绕第一套环310周向扩展。在其他实施例中,联动部410可以不设置缺口411,此时联动部410的弹性变形还可以为联动部410沿第一套环310的径向膨胀。
48.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凸起部420周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结构311、第二连接结构321的数量与凸起部420的数量一致,且第一连接结构311、第二连接结构321的周向间隔角度与凸起部420相匹配,即每个凸起部420均能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11进入第二连接结构
321。
49.继续参考附图6,在一实施例中,凸起部420包括第一杆421和第二杆422,第一杆421的一端与联动部410的一端连接,第二杆422的一端与联动部4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杆421远离联动部410的一端和第二杆422远离联动部410的一端连接并形成第一弧形过渡结构423。当凸起部420受到第二套环320挤压时,由于凸起部420具有第一弧形过渡结构423,能够防止挤压力瞬时增大而导致凸起部420失去弹性形变能力,有助于提高凸起部420的使用寿命。
50.参考附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套环320包括周向拼接的放置部324、挤压部325以及第二过渡结构326,第二过渡结构326设于放置部324与挤压部325之间,第二连接结构321设于挤压部325。其中,放置部324的径向尺寸小于挤压部325的径向尺寸,放置部324为方便凸起部420进入第二套环320的部位,挤压部325为对凸起部420进行挤压的部位,第二过渡结构326可以为弧形面或者斜面。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安装时,先将凸起部420在轴向对准放置部324,沿轴向将凸起部420与放置部324相互靠近,使得凸起部420被放置于放置部324内,然后使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同轴转动,凸起部420跟随第一套环310转动经过第二过渡结构326进入挤压部325、最后对准第二连接结构321。凸起部420由放置部324转动至挤压部325时,第一弧形过渡结构423和第二过渡结构326相配合,以使凸起部420受到的挤压力逐渐增大,进一步提高凸起部420的使用寿命。
51.优选的,凸起部420位于放置部324时,吹风嘴200能够沿吹风机外壳10的轴向脱离于主体100,这可以理解为放置部324延伸至第一套环310靠近第二套环320的边缘。需要说明的是,凸起部420位于放置部324时,凸起部420与放置部324不接触,即凸起部420不受到放置部324的挤压。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凸起部420位于放置部324时,凸起部420与放置部324接触但不受到放置部324的挤压,或者凸起部420与放置部324接触且同时受到放置部324的挤压,该挤压力小于凸起部420位于挤压部325时所受到的挤压力。
52.主体100设有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中的一者,吹风嘴200设有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中的另一者,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相对固定时,第一通气口110与第二通气口120连通。值得注意的是,主体100与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中的一者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连接,吹风嘴200与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中的另一者连接方式同样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连接。
53.上述吹风机外壳10,主体100和吹风嘴200通过设置第一套环310和第二套环320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同轴转动至第一连接结构311对准第二连接结构321时,位于第一套环310的凸起部420能够从第一连接结构311进入第二连接结构321,实现主体100与吹风嘴200的连接。该连接方式中凸起部420能够积蓄和释放弹性力,主体100和吹风嘴200进行拆装时需要先克服凸起部420的弹性力,从而增强了主体100和吹风嘴200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凸起部2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凸起部200通过联动部410形成弹性圈400,其中一个凸起部420受到挤压后会通过联动部410对另外的凸起部420产生保持凸出于联动部410的应力,从而增强了凸起部420的抗疲劳能力,减少了凸起部420由于丧失弹性形变能力、导致吹风嘴200从主体100上意外脱落的可能。另外,基于至少两个凸起部420通过联动部410连接,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相对转动时的阻力增大,使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在拆装时结合力更强,提高了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在装配
后的稳固性,同时避免了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装配后的意外脱落。
54.参考附图9,在一实施例中,吹风机外壳10还包括罩体500,罩体500能够覆盖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的连接处,从而进一步防止操作误触导致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意外脱离。
55.具体的,主体100的外侧面设置有卡条120,罩体500的内侧面设置有卡槽510以及放置槽511,卡槽510与放置槽511连通,且放置槽511贯穿至罩体500与主体100相对的端部,值得注意的是,卡槽510并不贯穿罩体100的端部。其中,罩体500与主体100进行安装时,先将卡条120在轴向对准放置槽511,沿轴向将卡条120与放置槽511相互靠近,使得卡条120被放置于放置槽511内,此时罩体500覆盖第一套环310与第二套环320的连接处,然后使罩体500相对主体100同轴转动,位于主体100上的卡条120跟随着主体100转动而由放置槽511移动至卡槽510内进行卡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510与放置槽511可以设置于主体100的外侧面,卡条120可以设置于罩体500的内侧面。
56.进一步的,主体100还设置有阻挡条121,阻挡条121与卡条120连接并呈垂直设置,阻挡条121用于防止卡条120过度伸入卡槽510,从而影响卡条120与卡槽510的卡合效果。此外,卡条120还开设有凹槽122,卡槽510内还设置有与凹槽122相适配的凸块512;卡条120进入卡槽510后,凸块512先受到卡条120远离阻挡条121一端的挤压而积蓄弹性力,当卡条120继续伸入卡槽510至凸块512与凹槽122相对准时,凸块512能够释放弹性力进入凹槽122内,凸块512与凹槽122相配合进一步从而增强罩体500与主体100的连接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凸块512也可以为受到挤压后不发生弹性形变的刚性材料,此时当凸块512收到卡条120挤压后,凸块512传递挤压力至罩体500,从而使罩体500发生弹性形变。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22可以开设于罩体500上,弹性凸块512可以设置于卡条120上。
57.参考附图10,在一实施例中,主体100相对于第一通气口110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三通气口130,安装于主体100内部的驱动组件20能够驱使气流从第一通气口110流动至第三通气口130完成吸气,驱动组件20还能够驱使气流从第三通气口130流动至第一通气口110完成吹气。值得注意的是,第三通气口130的形状不限,可以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等形状,本实施例的第三通气口130的形状为椭圆形,第三通气口130能够与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气管600配合完成连接或者分离。气管600背向主体的一端可以可拆卸连接刷件610,刷件610背向气管600的一端可以沿刷件610的周向设置多个刷毛611,刷毛611能够作用于一些不容易清除的污垢,刷件610为中空状,便于通气,再配合刷毛611进一步提高吹风机1清楚污垢的能力,且使用方便。另外,刷件610背向气管600的一面呈倾斜于主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有刷毛611长度可以设置成一致,即多个刷毛611背向刷件610的一端所形成平面也倾斜于主体100的长度方向,相比于多个刷毛611形成的平面与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多个刷毛611形成的平面与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清除污垢更加精细方便。
5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